APP下载

倡导德育创新 推动教育发展

2022-11-04山东省淄博市青少年宫陈鹏飞

华夏教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家长

山东省淄博市青少年宫 陈鹏飞

立德树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要实现如上目标,德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创新德育工作基础方式方法,让德育工作可以更密切地贴合学生的实际日常生活。

在基础学科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并以此为基础在学习中形成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谋一世万世,而非谋一时,实现德育工作的长效化、集约化管理,在减少教育工作量的同时,实现品德教育和长效管理,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基础和首要任务。

在如此大背景下,改变传统的知识德育观迫在眉睫。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将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真谛正确地融入日常德育工作中,是现阶段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希望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整合路径,探索出内容新颖、管理高效、要求明确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如下是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

一、注重学生日常品行,逐步树立积极健康的德育生活观

道德的本质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是:学习怎样做人,学习怎样做事,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先成人后成才”虽是一句历来遵循的基础原则,在日常教学中却难以做到。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正处于易被外界塑形和影响的阶段,学生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在学校提供最基础的、正确的学习环境,即设置正确的德育课程,以抵抗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价值观的腐蚀和分化。

教师要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加强对学生德育的引导。同时,努力打造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使学生在实践和活动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健康成长。

一是与学生的生活内容和习惯培养相辅相成。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渗透于日常教学、生活、活动等各项基础工作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间操、午餐一刻、班会、队会等各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德育教育,正确地批判错误行为,并进行教育,在赞扬正确的德育发展典型的同时,让学生明辨是非,逐步形成正确且良好的道德意识,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

同时,把社会看作优秀的资源库,邀请乐于参加学校活动的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走进课堂,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德育观。

此外,通过“设立校园卫生标兵”等各种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在评定各种卫生标兵时,让学生受到集体的感召,以加强个人行为习惯建设。

另外,还可以启动“文明新风在校园”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各班级中队进行文明行为的了解和推广活动,如“学习雷锋精神”“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十佳少年”“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引领学生与教师共同弘扬传统美德,共创文明校园。与此同时,学校也应开展消防安全的宣传知识、节能宣传、“感恩母亲”等各种积极向上的德育活动。

二是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时刻关注各个阶段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塑造,努力体现学校在各个阶段的特色办学理念,努力实现学校的基础教育目标。针对学生不同的爱好和特点,学校可以成立各种不同的兴趣社团和运动协会,如篮球、舞蹈、美术、声乐、器乐、陶艺等各种兴趣社团,提高学生的基础综合素质。

三是与社会公益组织积极接触和合作,举办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在周末让师生当好街头文明劝导员、走进老年公寓为孤寡老人带去欢乐、慰问交警叔叔等活动。应该注意的是,这一切都应建立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

在打破信息茧房的同时也应该利用网络的先进手段,获取德育知识,引导和建立精神文明活动,如捐助受灾地区、“一元一分爱,共筑中国梦”活动、“爱心图书传递”活动、为山区留守儿童募捐爱心款等活动。让这些综合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辅助,体现学校独一无二的办学特色,在影响他人、塑造他人的独特个性上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将情感态度渗透到基础的学科培养中,提倡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之地、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和“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以人为本”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以人为本”即正确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基础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应注重开发各学科蕴含的德育教育资源,在日常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各个学科课程各自的优势中不断进步,实现“德”与“学”的有机结合。在学科教学时尽量做到“情感与态度的统一”“能力与知识的统一”“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在备课过程中,各学科教师应根据各自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和内涵,切实把握教材中学科知识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点,把握教材中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真正体现“生活是对学科知识的延续,教材知识是对生活的有机总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真正地将个人兴趣投射到学科学习中,才不会认为课堂上教授的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这要求教学者积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在制定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用“心”施教,不要做PPT的朗诵者和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不仅体现在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上,也体现在教师殷切的情意上。将培养学科兴趣与德育结合,可以在“心”和“心”的交流与碰撞中,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共鸣与升华。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要完成如上任务,对教师来说,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任务中的个体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参与日常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体味人生。

三、注重教育氛围的营造,在专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发展动态德育观

德育离不开积极的学校教育环境。我们在学校的文化构建中、德育教育延伸过程中,以及师生关系和谐中应做到不遗余力,让积极健康良好的生态教育环境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

积极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让学生在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拔节生长。在日积月累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并针对不同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服务理念等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并注重其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结合。

在日常学校工作中,在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让优良的校风班风影响学生,教师也要以崇高的师德影响感召学生。努力改善校园环境,以完善的硬件条件和优美的环境去陶冶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实现环境育人。

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程度和好坏,决定学校的人文面貌。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倾注全部热情,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让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和进步,让学生在成长中充分认识和体验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的尊严和幸福,避免扼杀学生不同于他人的闪光点。

在学习课堂中,针对“问题学生”的教学和理解一刻也不能懈怠,在宽容友善的交流中尽力做到“春风化雨”,以温柔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成长。

净化师生关系,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工作者如果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以身作则。杜威曾经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在正确处理好各门学科知识与德育学科的关系后,要正确理解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的相互渗透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开展德育工作前,一线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能力,始终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时刻了解自己、反思自己。只有如此,才能在对学生的工作中、在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把握中、在德育环境的创立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注重家校交流,在积极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建立长效机制,在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观。通过常态化经营家长会、家庭教育研究等相关形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教育学相关知识和心理学相关应用,使家长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让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工作,引导家庭教育积极健康发展,让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少走弯路,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正确发展是与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相衔接的。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消除家校之间的隔阂,用发展的新方向、教学的新思路、德育的新形态共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家长应在学生德育教育中言传身教,避免扮演消极角色,与学生和谐相处,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学生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和阵痛,使学生可以正确地与他人相处,学会合作。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协同发展,有效提高学生基本的道德素质,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在“双减”政策的落地中,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越来越难依靠校外的培育。“双减”政策实施前,众多家长选择让学生参与校外机构的培训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机构并不会开展德育工作,大多只“唯分数”论,这给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带来消极影响,极易培育有才无德的个人。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生回归学校的课堂教学。一线德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纠正学生的学习思想,促使其健康发展。

教育工作者应在日后的工作中,逐步减轻因资本的涌入引起的教育无序竞争及过度“内卷”带给学生和家长的焦虑和压力,并通过积极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家长逐步理解德育的内涵和发展,让家校交流相辅相成,切实助力学生的发展。

当然,现阶段面临的德育工作对象是在不断变化和不断成长中的,德育现象也是“千变万化”的,德育课题也是“日新月异”的。德育的教育和管理要求教师“与时俱进”,考验了一所学校的文化精髓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希望上文的简要叙述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新环境、新挑战、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策略的探究和思考。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家长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家长错了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