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驾驭集体教学的三大法宝

2022-11-03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周惠英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演练名师

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 周惠英

集体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阵地。近年来,随着集团化办园的兴起,园所规模迅速扩大,每年都有大量青年教师涌入幼儿园,为幼儿园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新鲜血液。这些青年教师由师范生转变成为幼儿教师,在组织集体教学时往往缺乏经验,常常出现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因此,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集体教学水平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提高青年教师驾驭集体教学的三大法宝:即名师效应、反思效应与实战效应。

名师效应

在集体教学中,如果完全放手让青年教师自己摸着石头过河,那么,他们势必会走很多毫无价值的弯路。因此,学习借鉴名师的教学经验是提高青年教师集体教学能力的捷径之一。

一、园内师傅直接点拨

“名师出高徒”,这是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三人行,必有吾师”,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就可以称得上是“名师”了,他们对青年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是直接的、近距离的,甚至是手把手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指导和带教是分不开的。因此,幼儿园通过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聘请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担任入园五年内的青年教师的师傅,骨干教师认真履行师徒职责,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以每月一次的“师徒结对课”为例,师傅在向徒弟上“展示课”的过程中一展风采,使他们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更为成熟,逐渐形成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和教育观点。同时,通过指导徒弟上“磨练课”进行“坐堂问诊”,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引领并指导青年教师尽快提升集体教学水平。

二、园外名师间接引领

这里所指的名师是造诣颇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如名教师、特级教师等。他们见解独到、才干超群、具有极高的教学能力,他们精彩纷呈的教学,将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趣味——通过借鉴他们的智慧,启发青年教师寻觅更多有效的教学途径。然而,由于经费、人员安排等诸多原因,邀请名师现场指导或让所有的青年教师都去现场观摩名师的教学活动的想法不太现实。因此,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名师课堂实录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为此,只要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摄像机便成了受训教师的随身行李,他们拍摄的名师课堂教学全过程,供全园自主观摩;或利用教科研活动集体观摩,通过屏幕与名家名师近距离接触。

反思效应

美国教育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们的教学水平将会大受限制,甚至滑坡。可见,青年教师如果不去反思自己或他人的课堂教学,那么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需要为青年教师搭建思考与反思的平台,给青年教师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课前细磨

把握课程、教材、教法是提升青年教师集体教学能力的重中之重,因此,课前研好课是至关重要的。我园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围绕某一教学内容展开研讨,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研讨前,要求青年教师仔细研读教材,记录自己的想法或困惑,以便有效地参与到集体备课之中;研讨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青年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研讨后,鼓励青年教师从自己的教学个性出发,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二、课后勤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集体教学也同样如此,通过课后反思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总结自己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青年教师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找准反思的着力点,从具体的视角审视集体教学中的深层问题。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或不足、记录教学机智以及幼儿的智慧火花等。总之,课后反思重在及时、贵在坚持,只要养成勤思勤记的好习惯,坚持不懈,定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观后细品

师徒结对、骨干教师示范教学、名师课堂实录观摩等形式是我园青年教师观摩他人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每一次观摩我们要求青年教师撰写观后评析,通过观摩反思,一方面让青年教师体会到与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风格;另一方面,进一步充实新经验,比较分析自己教学的不足,解决困惑,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目的,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步。

四、合作互思

教师个体的反思所引起的变化是局限的,要真正改变教学反思的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才是关键。因此,不管是课前磨课,还是课后反思或观后评析,我们都充分利用年级组、教研组和网络等交流学习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互相学习,集体反思,共同提高——力求做到以点带面,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从中寻找有价值的改进策略,并逐渐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实战效应

有人说,只有下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教师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教学的实践是最有效和最能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途经之一。而要成为“游泳能手”则需要反复地练习。同样,青年教师要成为集体教学方面的能手,也需要反复地演练。正如美国教育家雷塔科所说:“只有当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寻找自己道路的能力的时候,教育才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只有反复磨练,不断反思,调整策略,才能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教学艺术。因此,每次的公开课或评比课,幼儿园总要组成一支由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智囊团来参与听课、评课,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一堂不行,再来一堂,让青年教师反复演练——演练胆子、演练教学艺术。

以一课三研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为例:一研中(见图1),教师只是按步就班,按照观摩过的活动照着上一遍,存在“提问不够具体、与幼儿互动少、记录方式要求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二研中(见图2),教师接受智囊团的意见和建议做了改进,与一研相比二研提问简单清楚了,幼儿发现、探索、交流的时间充分了,记录方式(以统计为主)便于幼儿接受了。但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师的语言应变能力较弱、探究目的性不强、记录方法过于简单等。针对上述问题,大家共商策略;三研中(见图3),教师的语言更生动形象,更具启发性,注重幼儿主动探索,同伴合作,记录方式。除运用统计外,还设计表格,凸显幼儿的个性和思考方式。

图1.一研——按步就班

图2.二研——小组研讨

图3.三研——灵活驾驭

在“一课三研”实战演练中,青年教师集体教学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正如一位青年教师在课例评析中感慨的那样:“通过一课三研科学活动‘吹泡泡’,提高了我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明白了熟悉教案并不等于掌握了课堂的道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活动的不可预测性,从而更清楚地知道该怎样灵活地处理突发状况。”她还总结出在科学活动中让每位幼儿体验到成功与快乐的三大有效策略:一是互动环节体现主动学习;二是形象语言体现趣味学习;三是幼幼交流体现互动学习。

教学的演练带来的是青年教师长足的进步,她们不仅能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且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名师效应、反思效应与实战效应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唯有三者合力,才能真正成为青年教师驾驭集体教学的三大法宝。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演练名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初·名师 施建东
名师风采
名师直播课
向名师致敬 ROTEL CD11 TributeCD播放机 A11 Tribute合并功放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