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园保教融合的思考

2022-11-0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幼儿园于吉英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分餐保育员保教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幼儿园 于吉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重点思考保育与教育的关系,从而提高保教质量。如何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融合”,进而优化班级管理?这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究的问题。

班级例会——保教融合的桥梁

部分幼儿园的保育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对保教融合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保育老师就是负责清扫卫生、洗洗涮涮等工作,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教育工作者;而老师们则认为自己是专业的幼儿教师,只要组织好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对幼儿的生活护理等工作不够重视,更有甚者甚至忽视教学过程中蕴涵的保育内容,导致无法实现真正的保教融合。

班级例会是保教融合的桥梁。首先,要做到人的融合——班级三位老师要互相支持配合、互相理解包容,做到分工不分家;其次,是一日活动的融合——虽然岗位不同、分工不同,但保育员和老师同是保教工作者,应具备相同的教育理念,需要在例会中就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不断优化细节。

环节展示——保教融合的亮点

1.规范分餐环节,呈现保教融合

针对分餐环节中餐具摆放不合理、分餐时分工不清楚、对幼儿指导不到位等现象,我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现场模拟实操展示活动。活动中,大一班的保育员和老师现场实操,让其他老师寻找实操的亮点和不足,并现场探讨“老师和保育员应该如何分工合作”这一问题,不仅规范了分餐环节的操作流程,还关注到了幼儿的进餐需要。

表1.幼儿进餐中的保教融合

在规范了分餐环节后,我们发现“分餐前幼儿先回位,再分组取餐”的流程,会让幼儿的皮肤直接接触刚消过毒的餐桌,甚至造成二次污染。于是,根据教室的布局和大小,我们打破同一教研组研究的方式,将拥有相同结构教室的班级组织在一起讨论,有针对性地调整分餐车、区角架、座位等物品的摆放位置,并以同一结构的教室中推选出一个班进行展示,以供其他班级观摩,促使取餐环节更加卫生、规范、有序。

2.起床整理环节,展现保教融合

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自己的小床铺?小四班的老师和保育员根据幼儿的能力不同分层次引导其穿衣服——能力强的幼儿自主穿衣服,并让其在穿好衣服后主动整理自己的小床铺;穿衣服不熟练的幼儿由教师帮忙整理好衣服并平放于床上,幼儿自主穿衣练习;能力弱的幼儿则由教师引导分步骤学习如何穿衣服。保育员同样要掌握班级幼儿的能力强弱,与老师一起进行指导——整理床铺时保育员发现将褥子的四个角分别塞进床边的洞洞里,可以防止抬床时床腿压到被子;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多数孩子起床后的枕头比较潮湿,所以就将每条被子的床头处翻开,露出枕头透透气。

3.加餐与区域整合,体现保教融合

在区域整合环节中,有的教师运用“戴手环”来预示幼儿是否自主加餐,但部分幼儿会将手环在手腕上缠来缠去,很危险;另外,如果部分幼儿穿长袖衣服参加区域活动,不一会儿袖子会四散开来,导致手环被遮挡,因此“戴手环”预示幼儿是否加餐的方法并不适用。

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集思广益,有的教师运用“挂牌”的形式——吃完了就让幼儿把带有自己的名字的牌子挂到指定区域,但这样没吃完的幼儿还是需要保育员进行排查。

大五班的做法非常有效——在班级创设一面加餐标志墙,幼儿绘画设计了独特的头像标志并写上名字,吃完餐食后就将自己的标志取下来。这样老师一眼就能看到哪些幼儿吃了、哪些幼儿没吃,非常方便教师观察。于是其他班级的老师纷纷效仿,大大提高了幼儿园加餐与区域整合环节的效率。

细节研究——保教融合的优化

一日活动中细节的研究对于幼儿的发展尤为重要。

1.床铺上放个小纸杯

中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午睡上床前,幼儿脱下来的袜子或是塞进鞋子里,或是放到枕头下,有的袜子是反着的,有的袜子是卷着的……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就和保育员一起商量“如何把孩子的袜子整齐地放到固定位置”。教师和保育员细致观察、耐心研究,发现幼儿小床上的四个角都有一个洞,正好可以放进一个小纸杯用来放袜子。就这样,每天的值日生负责发放纸杯到每个幼儿的小床洞里,这边床头放一个,那边床尾放一个,既可以作为分头睡的标志,还锻炼了幼儿做值日的能力。午睡前,幼儿一边朗诵着脱袜子、卷袜子的小儿歌,一边就将小袜子整整齐齐地放好了;起床后,孩子们迅速穿好袜子,将纸杯取出放到班级指定位置。

2.玩具筐夹个小夹子

消毒工作应是班级成员共同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班级玩具“一用一消”也已成为各班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一。怎样将班级幼儿玩过的和没玩的、不同区角、不同种类的玩具区分开呢?我们研发了“消毒小夹子”的使用规则,每次幼儿玩完玩具后,只需在区角筐夹上“需要消毒”的小夹子,再将需要消毒的玩具放到班级指定的玩具消毒区。这样一来,既能让玩具达到一用一消的效果,又能让幼儿、教师、保育员清楚区分需要消毒的玩具。为了使玩具消毒的工作更加方便、彻底,又不影响幼儿的正常活动,我们将同种玩具分成多个筐子,在其中一部分消毒时,另一部分还可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

保育与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要“平等且融合”地共存而不是孤立进行。在学前教育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不断探索保教新思路、实施科学保教路径、提高保教质量,将保教融合的原则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之中,携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分餐保育员保教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分餐,餐盘里的“战争”和“自由”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漳州市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探究
科学保教 遵循幼儿发展规律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推动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探索
德国汉堡市将增加幼儿园保育员
合欢花(外一首)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