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2022-11-03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9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传统

林 鹭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点不断,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在觉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日渐深入、广泛。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藏着大量涵养德行的优秀传统文化,可助益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的形成。对于成长中的新一代文化传承者的少年儿童,教师应引导他们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善用传统文化资源缔结儿童与传统文化的情感关联,形成儿童对传统文化自发自觉的认同、践行与传播。

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意蕴

词条有云,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饱经历史洗练而保留下来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所在,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精神成果。人们过年过节、猜灯谜、学古文、识汉字,人们崇尚尊老爱幼、尊师重道、见义勇为、守仁扬善,祖国的名山大川处处弥漫民族、历史的文化印记……传统文化蔚为大观。这些都是儿童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天然教材,在生活和实践中他们时时都可以获得关于传统文化的真实体验。

在《传统文化概论》一书中,李宗桂称“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共同精神或价值取向,也被称为精神成果,这种精神成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个体发展起着启迪思想、指导行为的重要作用,肩负着以文载德、以文化人的教化使命。小学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正处于重要的人生起步阶段,是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好奇心较强,但容易被不良因素影响。通过不断开发和完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尽可能将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发扬光大,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探究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吸收有益于增强个人修养、提升道德品质的内容,并在实践中逐步建构个体的道德文化认知体系,用以指导个体实践行为。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非常注重与儿童生活缔结关联性。从教材框架和主题内容的设计上,处处可见编者的用心。教材是学生习得新知的重要载体,从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下称“教材”)的编排中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比重已经有了大幅提升,涉及的内容包含了节日文化、传统思想、礼仪文化、地方民情习俗等,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从表1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在整个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中,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不同学段的学习,主题内容丰富多样,传统节日、传统游戏、家风、民情、民俗、科技、文学不一而足;随着学段的推移,学习内容的编排逐步深入,从具象的传统文化认知入手,逐渐上升到文化底蕴的探究、抽象的精神文明传播,层层推进,学生能力也在无形中梯度上升。

表1:“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促进学生形成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在当前不少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尚处于“蜻蜓点水”式的表象传递,思想性与人文性不能得到有效挖掘。其原因有二:一是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不足,无法支撑自身在教学时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二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能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灵活多样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多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力求从每个主题内容中延伸出更多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展现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实现多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真实而多元的传统文化场景。

三、回归儿童立场,探寻传统文化深层意蕴

学生学习的课程要与其年龄相匹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应当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的兴趣和内在需求,与儿童生活经验紧密连接,帮助他们不断完善道德理解、道德认知,用道德思想与意识约束自身的行为,提升个人的精神品质、道德涵养,真正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一)打造有活力的生本课堂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交流、探讨中,取长补短,思想碰撞出绚丽多彩的火花。教师应根据实际学情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和内容,搭建儿童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沟通桥梁,努力打造学生真心喜欢、真正受益的课堂。只有当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才能真正拉近儿童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打造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

传统文化的许多主题离不开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文化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传统节日中的“家”》一课,笔者围绕教材框架,将内容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先从一张寻常的日历入手,与学生展开谈话互动,让学生寻找当年的除夕是哪一天,在图片中将部分学生混淆的除夕和大年初一标示出来,一目了然地将知识点代入日常生活场景中,加深了他们对除夕和春节的认知。随后自然延伸到年夜饭的话题,提出了关于年夜饭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互相推荐特色菜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说出每一道菜品的寓意何在。[2]事实上,问题一提出学生便热情高涨,他们积极调动关于年夜饭的生活记忆及感受。在集体分享时,笔者协助学生将不同菜品寄寓的美好愿望梳理出思维导图来,结合图文升华学生对年夜饭所凝聚的美好期盼,帮助他们理解每一个人渴望家庭美满、好运连连的文化意蕴。教材中“知识窗”从知识理论层面介绍了中国人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的意义,但是经过合理的环节设计,学生自身生活经验被唤醒,便能很快融入传统家文化的浓浓氛围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传统文化素材,为学生挖掘一些已知却不深知的内容,在不断的探究实验中深化知识构建,将理论知识形象化、生活化,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让传统文化绽放更耀眼的光彩。本课中,笔者利用表格、图片、连线游戏、情景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将传统节日认知和课本内容有效连接起来,将认知和情感相结合,充分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快乐。学生主动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课堂,在笑声中把知识装到了心里。[3]

(二)把身边的传统文化请进课堂

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民俗,地方特色民俗的丰富程度无与伦比。为了向学生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教师应积极寻找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与教材的契合点,大力引进地方性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每一类文化中的独特韵味,继而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寓教于乐,将其内容核心及精神内涵准确传递给学生,驱动学生自发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闽南地区传统节日的热闹自有特色:清明前后,拔下鼠曲草做成咸甜皆宜的清明粿;每年端午,龙舟池上的赛龙舟如火如荼;中秋时节,亲人欢聚一堂,博饼文化让团圆之夜情浓意厚。在集美学村,有着浓浓的闽南民俗味,闽南童谣童趣盎然,配上相应的图画做成文化墙,路人走过时读出声总让人忍俊不禁;巷子里的红砖大厝翘着高高的燕尾脊,屋脊上繁复的雕饰就是闽南建筑的活标本;社区里的房屋外墙、变电箱被闽台大学生创意涂鸦,色彩丰富,闽南味浓厚;藏在小巷弄里的海蛎炸、沙茶面、土笋冻等特色小吃,闻香便惹得人垂涎三尺。[4]

集美学校的嘉庚建筑融合侨乡文化展现了独一无二的韵味,陈嘉庚故居、归来园、陈嘉庚纪念馆、集美鳌园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学生都能从“闽南童玩节”里找到越来越丰富的传统元素,木偶戏、皮影戏、扎染等手工互动将非遗精神逐步渗透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

这些深深烙印着闽南特色风情的日常生活就是学生和民俗文化间的纽带,都可以成为课堂上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意蕴的得力工具,从身边熟知的生活细节入手,将对生活特色的自豪升华成为内心里的文化认同,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家乡的种子。

(三)在实践中实现知识学习到素养培养的蜕变

新课程强化德育为先,通过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强化传统文化的主题式学习,实现课堂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良性互动。学校可以结合文化长廊、手抄报、故事赛、演讲赛等形式,打造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不断开发特色活动课程,注重各学科间传统文化的联结,精心规划主题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特色研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将传统文化学习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配合学校的主题活动,积极主动带领孩子参加社会实践,为孩子的能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例如,组织假日小分队主题活动,融入不同节日的当地民俗庆典活动中,学生在感受浓郁节日气息的同时就能获取直观的传统文化活动仪式的知识。[5]

通过实践挖掘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意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输出和展示,不仅打破了教材文本中传统文化的神秘感,大大缩短了儿童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也能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树立文化自信,发展自我情感,用传统文化知识助力综合素养的发展。

古人云: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传统文化里蕴藏着祖先的智慧、丰富的内容和美好的情感,坚守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根基,让青少年儿童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规范影响下,展现更强大的由文化滋养的学习力、传承力、创造力,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恒久地大放异彩。将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为儿童未来发展积淀人文底蕴,培养文化自信,帮助他们实现向上、向善、向美而生,让他们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传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