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本位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2022-11-03魏梅坊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要素作业素养

魏梅坊

(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福建 厦门 360001)

语文作业,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语言文字运用等任务,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我们的语文作业存在诸多问题:从难度看,作业设计“一刀切”,许多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习惯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优生能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可差生总是无法按时完成作业,或者随便应付,严重抑制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目标看,作业设计缺乏目标性,作业布置随意,既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形式看,作业设计单一化,语文作业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创新的语文作业设计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基于目标,系统式建构主题情境

素养本位下的作业设计强调目标导向[1]。作业目标反映了作业需要实现的功能和作用,是作业设计的“统领”。单元整体作业目标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性,而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设计。基于此,作业设计应立足于单元整体目标,架构系统的单元情境任务,贯通学科内容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大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形成情感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建构生活化的主题情境

单元作业的主题情境应以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背景为基础,把单元语文要素融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可感可触的情境中逐步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探索天地奥秘”为人文主题,以“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为语文要素,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三篇精读课文,以及口语交际《劝说》,习作《介绍国宝大熊猫》。基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特点,设计本单元整体作业时,教师努力建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主题,以“开启神奇之旅”作为主题情境,设计“奇妙世界—神秘海洋—梦幻天空—烂漫春光—熊猫乐园—终极秘境”的旅游线路,在每一处“旅游景点”中又分别设计“知识环球识趣”“能力海洋冒险”“思维宇宙探秘”“素养天地遨游”的关卡,让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解锁每一站的“任务”,赢取相应的“旅游基金”以开启最后的“终极秘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以游客身份联结了课内与生活的通道,增强了完成作业的内驱力。

(二)建构趣味性的主题情境

传统的作业内容大多重知识的巩固,常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把作业当成了一种负担。因此,作业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充满趣味的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能从作业中找到乐趣,能愉快地接受作业,甚至期待完成作业,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不断生长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动物为主题编排了《猫》《母鸡》《白鹅》三篇课文。设计时教师创设了有趣的情境——“动物明星写真集”,在这个情境下让学生们分别完成“动物明星采访活动”“动物明星风采展示”“动物明星魅力指数”三个关联子任务,拟人化的情境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设计采访提纲、构思名片内容、票选最有魅力的动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语文素养的迁移运用。

二、基于内容,项目式整合学习资源

统编版语文教材强调整体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学时教师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综合目标、学情等实际情况,对单元教材进行系统整合,探寻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途径。[2]基于单元教学内容的调整,作业设计也应“与时俱进”,根据教学实际打破时空的限制,巧妙地统筹安排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作业内容,科学合理地构建作业系统,高效地评估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效果。

(一)整合单元内学习资源

基于单元统整教学理念的作业设计,应不囿于教材编排顺序、单篇课文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情特点出发,遵循减负增效的原则,项目化整合单元内的学习资源,将文本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异域风情”为人文主题,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为语文要素,编排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习作《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延伸。基于单元特点和课文特色,进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时教师以“小导游训练营”为主题情境设计了以下项目式任务:

板块一:赏景;板块二:说景;板块三:写景;板块四:荐景;板块五:宣景。

作业中的五大板块内容,将单元内容进行了以下重组:

之所以做这样的调整,是根据单元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设计的。如板块三将三篇课文的教学与词句段运用结合在一起,就是为了将从课文中学到的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写法运用到词句段的练习当中,这体现的是学用结合的教学理念;再如板块四和板块五,将口语交际和习作结合在一起,先说后写,从说到写,以写促读,体现的是说写结合、读写结合的思想。这样的整合既科学合理,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整合跨学科学习资源

除了单元内文本资源的有效整合,我们还应整合多学科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统编版教材中有许多以写景为主题的单元,这样的单元作业设计我们可以拓展阅读与主题相关的名家名篇,链接观看美丽风光视频,推荐身边的著名旅游景点;与艺术相关的单元我们可以欣赏动听名曲,赏析世界名画,进行模仿创作;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单元则可以结合科学课上实验研究进行感悟体验等。像这样融合音乐、美术等跨学科的项目式作业,五育并举,更能让学生在探索后产生成就感、价值感,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基于结构,渐进式落实语文要素

作业结构是衡量作业质量的关键指标。[3]合理的作业结构决定了作业质量的高低。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组元、螺旋上升的特点,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任务既要从单元本身关注梯度进阶,也要从教材全局上关注作业任务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异性。

(一)横向式落实语文要素

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能力发展需求等现有水平,因“材”制宜设计“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阶梯式设计层级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编排了三篇写人的文章。进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时,我们以“‘最美人物’系列评选活动”作为主题情境,设计了五大任务群:(1)“‘最美人物’简介”(必做);(2)“‘最美人物’特写”(必做);(3)“‘最美人物’链接”(选做);(4)“‘最美人物’颁奖词”(必做);(5)“‘最美人物’风采展”(选做)。

这一环节让学生从书中看到的,生活中经历的事件中选择事例,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刻画人物风采。学生从单元课文到课外篇目,再到自己的身边甚至自己身上去感受人物品质,感悟人性之美,是对单元整体学习后的综合性评估。

这份作业中的四个任务难度层层递进,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二)纵向式落实语文要素

统编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之间是前后勾连的,因此作业设计时我们不应只关注到单元自身的横向梯度,更应纵向了解单元语文要素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加强本单元作业与其他单元之间的关联分析,系统思考前后作业之间的关系,强化语文要素之间的螺旋上升。

比如统编版教材关于“复述课文”这一语文要素共有三次编排,分别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详细复述”,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简要复述”,以及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创造性复述”。同是“复述”,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前者为后者的要素落实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设计“详细复述”这一单元的作业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提炼复述的方法,为四年级的“简要复述”打好基础;设计四年级的“简要复述”作业时,则可以设计导学作业,唤起旧知;而在设计“创造性复述”时,则可以搭建旧知支架,让学生对不重要的情节“简要复述”,对重要情节可以转变身份“详细复述”。如此一来,学生复述的能力在这循环往复的关联设计中不断得到提升,语文素养也不断得到夯实。

四、基于功能,诊断式发挥育人价值

作业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作业的过程其实也是全面育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应得到训练,能力应得到发展,素养应得到提升。因此,在单元整体作业中,教师应设计可视化的诊断工具,充分发挥并科学评价作业的育人价值。

(一)多元评价增强反思力

评价工具是单元整体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馈作业效能的有效手段。传统的作业评价手段往往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一人用单一的方式进行评价,这往往导致许多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就觉得“事不关己”,不再进行修正和反思,让作业的价值大打折扣。基于此,作业设计时,教师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借助作业评价量表,合理设定评价标准,客观形成评价结果,从而唤醒师生的反思意识,增强师生的反思效能。

多元的评价方式倡导的是评价角色要多元,不仅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和家长也能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角度要多元,不仅评价知识的过关情况,还要评价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评价方法要多元,可以结合单元的主题情境设置各种有趣的评价方式,增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效能感。在这个评价的过程中,既客观诊断了作业在夯实学生素养的效果,也为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指明了方向。

(二)图文并茂提升作业力

作业的育人价值还体现在所有的作业素材当中。作业中具有科学性和文学性的题本、阅读材料、拓展材料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兴趣,甚至成为潜移默化的德育范本;作业中的配图、插画可以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提升审美品位,成为润物无声的美育素材;作业中的实操题也能成为劳动教育的范例。因此,图文兼美的作业能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获得美好的体验,设计时教师应从题干的表达、文本的选择、插画的设计等方面多下苦工,同时借助评价工具关注学生对作业的评价感受及完成体验,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作业力。

总之,素养本位下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要立足整体、系统整合、突出层次、注意关联,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智慧、提升素养,同时能在过作业的过程中培养情感和道德,让作业真正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要素作业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作业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