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实现路径

2022-11-03时吉光

当代旅游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融合

时吉光

徐州工程学院商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其显著性的代表。追溯其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可以挖掘出重要的文化信息和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和群体智慧,随着社会变迁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着变化,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涵盖多元化历史信息,一旦消失就不复存在,因而其传承和保护备受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融入当代社会,需要和现实的产业进行结合,才能夯实其传承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所带来的吸引力使其成为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介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影响巨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指个人或群体对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代表性特征的人类遗存,以感知或接纳为个人遗产的方式或视角,所开展的观赏与体验活动。发展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合理地、有度地开发利用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双赢和可持续发展,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两者之间关系极为密切、互为推动,互相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研究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遗产旅游的产品开发、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等四个大的方面。后三个方面研究前提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两者之间存在着有正向积极互动关系。现有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具有不同的观点。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厘清两者之间深层次关系,才能有助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对其进行商业化开发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存在,学术界对保护和开发两者关系的界定倾向于:开发就是保护、保护就是开发,两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席岳婷等提出,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的关系,达到两者之间和谐共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胡北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典型印记,涵盖多元化的时空信息和文化信息,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旅游开发是挖掘非遗信息的一项重要手段。文化和旅游两者有种天然的近亲关系,两者互融互通,可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表现形式,将其开发成旅游体验产品、旅游观赏产品、旅游产品以及生活日用品,能增加现有旅游线路、给旅游者更多的旅游产品选择 ,提高当地旅游行业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进而提高其吸引力和竞争力。随着政府对非遗保护和传承深入推进以及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旅游行业出现了与非遗元素相关的旅游产品。在界定两者积极关系基础上,非遗产品开发和非遗产业推进伴随着旅游快速发展迅速成长。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价值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和交叉, 融为一体, 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是动态演变的过程,由产业间分立阶段、产业间由分立走向融合阶段和产业融合阶段三个连续递进阶段构成。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是一个开放的自演化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新发展态势与大趋势,融合发展终极目标是实现我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市场的产业升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是指以非遗为核心的旅游资源,依托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非遗文化生命力、旅游产业拉动力,政府政策保护力等共同作用下,两者共享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技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这一新型产业业态的渐进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指文化价值的融合和文化形式的融合。

(一)文化价值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特殊时空环境,植入了独特文化基因,具有群体性和大众参与性,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变得丰富和多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本身就是群体文化创造、随着演变其文化体系和观念变得日趋成熟和完善。从本质上来说旅游开发是文化开发,支撑旅游发展的基础是深厚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文化性以及旅游的本质属性使两者有了交汇,其交汇点就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输出了文化,旅游将文化加以利用,又对非遗进行滋养,文化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演进。

(二)文化形式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类型差别较大。每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自身传承路径和演变路径,文化遗产价值展现既可以通过其载体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其本身遗传密码。在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口相传,言传身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通过语言和行为来进行完善的,传承人在文化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并不断进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观赏、可体验,这正好契合了旅游者对旅游提升参与性的诉求。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是通过两产业间互补和延伸, 实现两者的交叉、渗透、关联与共同演进,实现这种融合和共同演进是各种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韩福文(2010)认为遗产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由支持机制、推动机制和催化机制三部分构成。蔡寅春(2016)认为两者融合动力系统包括六种力:“非遗”保护需求的推力、“非遗”旅游开发成功案例的引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压力、文化产业发展的拉力和旅游需求层次提高的驱动力。黄先开(2021)认为文旅融合四种力:产业关联是原动力、市场需求是拉动力、技术创新是支持力和政策保障是推动力。旅游与非遗的融合动力机制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参与融合的主体,包括旅游者、非遗传承人、企业、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结果,根据参与主体不同而将这融合动力分为内推力、外拉力和政府力。

(一)内推力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的自身内部动力。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产生后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新时代经济发展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赋予深层次文化内涵,作为优秀文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在非遗利益相关者的不懈努力下,非遗价值发挥到最大。内推力主要来自传承人、当地民众和社区、文化社团、曲艺团、共同的社会心理及习俗等。

(二)外拉力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的外部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大量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对提升旅游高层次和高质量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旅游的快速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高层次旅游线路和文化产品急需非遗文化来塑造。外拉力主要来自旅游者、旅游业,博物馆、文化馆和档案馆,学术界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成果等。

(三)政府力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的辅助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状态堪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公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迅速跟进,国家出台诸多遗产保护法律,制定非遗相关文化与旅游规划,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制定非遗评定的各项标准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动力在考虑不同动力因素基础上进行划定,分为内推力、外拉力和政府力。三种力的合成构建了融合路径,指向合作共赢这一融合的终极目标。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融合动力由诸多要素构成, 各要素有机联系、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资源共享是融合基础

资源共享是不同产业间融合的基础,产业关联性的强弱,资源整合程度的高低、资源配置的是否科学合力,制约着产业融合的程度。旅游资源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吸引力。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独特文化风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然的具备旅游资源的属性。现实的旅游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具有10项不同的类别,涵盖民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传统技艺等。旅游也可以分为康养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不同类型的文化主题路线相匹配。10项不同类别非遗可以和旅游主题相融合,衍生出新旅游形式。资源共享和整合一种是面向传统旅游资源的整合,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主题建造,文化升级和文化内涵深化等。资源共享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以非遗为核心打造新的旅游资源,如非遗旅游主题线路,非遗主题景区,非遗主题文化馆和博物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价值、文化内涵、艺术特性等多方面的价值增加了当地的文化厚重感,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软件和硬件等条件,并提升了该地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和现有吸引力。

(二)市场拓展是融合延伸

旅游产业由旅游者作为自己独特的服务对象,非遗的受众是面向社区以及当地的民众。旅游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当中必然体会到非遗独特的文化魅力。原来非遗的受众会因为旅游者对非遗爱好影响,势必旅游产生新的兴趣和爱好。旅游者、非遗保护者、传承人将会构成庞大的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的融合最终要在旅游产业的发展当中取得。旅游主管部门,旅游行业,旅游从业者,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利益相关者构成了旅游市场和非遗市场的一个集合体。市场需求者不单单是旅游者,还增加了非遗的受众。

(三)数字技术是融合关键

加拿大规划了国家遗产数字化战略,寻找和改善数字资源存储的路径。数字化保护是当前非遗保护的焦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传统农业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活变得更加现代化,非遗传承和发展基础就不复存在。原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吸引力之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导致非遗的传统面貌丧失。口口相传的非遗传承人面临着无人可传承的风险。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我们保存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现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动态的文化,是依托于文化群体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是“活态”的流动文化。数字技术可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和平台。虚拟现实和可视化可以将非遗原真性的声音,表情动作进行记录,可以实现非遗的虚拟还原和在线可视化。数字化保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保存其原真性,其文化的吸引力就更加强大,更加有利于实现非遗的传播,也更加容易让旅游者用更加直观的方式接触到非遗。

五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当代旅游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两者之间融合既是文化价值的融合,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形式的融合。融合动力除了两者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推动。内推力、外拉力、政府力三者的合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关系密切,互动发展。实现两者更加健康的融合,离不开两者在资源方面的融合,也离不开两者在市场开拓方面融合延伸,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两者之间融合提供了更好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在各种动力的作用下不断融合,融合路径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入。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刚柔并济
破次元
Tough Nut to Crack
融椅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