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分析与比较
2022-11-03刘奔越夏江涛
刘奔越 夏江涛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500
引言
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传统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此时,体育+旅游的出现恰逢其时。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体育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旅游是推进体育产业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对体育业和旅游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见》还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打造100个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作为体育旅游发展的核心项目,对体育旅游线路的分析与比较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 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概况
(一)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概念
当下,体育旅游发展迅猛,学界对体育旅游的研究涉及多学科,如:地理学、心理学等,但对于体育旅游的概念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引用最多的是1998年韩鲁安、杨春青所提出的广义概括为: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狭义概括为: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在本文概括为指体育资源禀赋、体育元素显著、线路串联观赛休闲体验等形式和内容,融合相关旅游资源,形成的优质体育旅游线路。
(二)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发展现状
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是国家为了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满足人们体育旅游需求的指导性政策。特别是2016年《意见》的出台,相关部门又于2017年首次发布了“十一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自此,每年的春节和十一黄金周均评选出国家精品体育旅游线路。通过这些线路的评选发布,使更多的人关注到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根据研究显示,近几年以体育旅游线路为旅游目的地的人数以及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增加与提高,同时,学界对体育旅游、旅游线路研究的文章也日益增多,可针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精品线路的文章却寥寥无几,所以,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研究尤为必要。
二 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分析
(一)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基本情况
2017年至今,我国共发布了108条国家精品体育旅游线路且分布较均匀。其中,江西省共8次被评选上国家精品体育旅游线路,贵州、河北7次,内蒙古、新疆、广西分别为5次、4次、5次,北京、上海1次。在此基础上,安徽、江西、河北、河南、浙江、山东、辽宁、贵州、海南以及新疆在线路上均有重复的现象,分别有安徽绩溪徽杭古道徒步线路、江西宜春明月山体育旅游线路等,其中,河北崇礼冰雪体育旅游线路在2018年、2019年、2020年春节黄金周中均入选。经以上统计,我国现有发布的国家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为96条。本文将对这96条线路进行分析研究。
1 资源禀赋对比分析
我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较为典型的自然资源代表有吉林炫美雾凇畅滑冰雪之旅和海南三亚市蜈支洲岛滨海运动休闲线路。吉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故处于这一地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以围绕冰雪运动项目为主。海南省处于我国南方,南方多为沿海地带,故沿海省市以滨海运动为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体育旅游线路。另外,以人文资源为主的线路安徽绩溪徽杭古道是中国三大古道之一,文化底蕴浓厚。因此,我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结合当地地域特色、气候特征等这些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形成了不同主题、不同特征的体育旅游线路。
2 体育元素对比分析
根据对体育旅游线路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线路都有一个明确的体育元素,如安徽皖南“川藏线”自驾旅游、河南大别山新县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是以自驾游、登山健身步道为主要特色。综合线路其他特点,安徽皖南“川藏线”全程125公里,沿途有桃岭盘山公路、水墨汀溪等景区,其中水墨汀溪风景区具有登山、漂流等体育项目,桃岭盘山公路吸引着大量自驾和骑行的旅行者。河南大别山新县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全程500公里,融合红色教育、绿色生态健身路径,也是举办马拉松的理想地,使人们在参与户外运动、观赏比赛的同时享受自然。
(二)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基本特征
1 融合性
体育旅游是对体育与旅游共同特性、内涵的进一步思考,不仅顺应了时代趋势,也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发现传统的旅游方式不能满足自身需求,体育旅游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也为体育产业开拓了新模式,让二者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不仅将传统旅游观光模式和体育运动项目融合,更将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融合在一起,让旅游者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可以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无论在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还是文化传承,体育旅游都是三方市场迫切需求而生出的融合动力,奠定三方融合的基础。
2 综合性
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综合性项目,以体育项目为核心,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依托,达到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目的。通过体育旅游线路的推广与发展,带动旅游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旅游观光活动,也并非单一的体育锻炼或体育竞技。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更多的是将具有优良资源的各个乡镇村共同串联起来,线路大部分全程均多于100公里,使众多体育爱好者、慕名而来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一系列动态活动,其消费提高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体育旅游线路途经各乡镇,为乡村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符合当下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体育旅游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多样性
通过对国家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调查了解,大部分线路除了主要品牌项目外,线路也融合其他体育项目,如在以徒步为主要项目的线路,会根据当地的条件适当加入漂流、攀岩等附加项目,在以自驾游为主的精品线路中也会加入滑翔伞、钓鱼等运动项目。随着线路中溯溪、海钓、体育赛事、越野、极限挑战、骑行等不同元素的加入,体育旅游线路所能接纳的游客群体也变得多样化,男女老少皆宜,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
4 体验性
体育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较而言,最大的区别体现于体验性,旅游者通过观光旅行的同时参与体育项目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在体育旅游线路中,体育活动、体育项目、体育赛事都令旅游者发挥自我效能,满足旅游者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旅游者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能更加了解这项运动,又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文化、亲近自然。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使旅游者爱上这项运动,满足旅游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三 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分类
(一)景区景点类
这类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拥有优良的体育自然资源,依托优美的环境开发体育项目,形成一条山明水秀的独特线路。例如:江西宜春明月山体育旅游线路,它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为世人称道,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景区内举办了多届农耕体育大赛,还有徒步禅、登山等活动。除明月山风景区外,此条体育旅游线路还串联了明月千古情景区、古井泉街等多个旅游景点,有近10个游泳池,集农耕体育、休闲旅游、民俗体育于一体。另外,云南香格里拉生态体育旅游线路、福建三明大金湖体育旅游线路均属于景区景点类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二)强身健体类
强身健体类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是以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以民俗传统、自然资源为辅。福建永泰登山步道自行车骑行线路包含登山步道和自行车骑行道,永泰登山步道全程爬升高度达2763米,自行车骑行道是一条集健身、竞赛、旅游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道路。两条线路利用青云山和大樟溪沿岸自然风光和绿化景观,开发生态旅游、户外运动等多种主题,串起多个生态健康休闲运动区。另外,黑龙江穿越大小兴安岭徒步线路、甘肃张掖丹霞徒步线路都是以徒步、自行车等体育项目为主而开发成体育旅游线路。
(三)休闲娱乐类
根据旅游者旅游目的不同,休闲娱乐类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以远离城市喧嚣、放松身心为主进行旅游。广西涠洲岛滨海运动休闲线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枫林草原休闲体育旅游线路等每条休闲娱乐线路都有不同的特色,涠洲岛通过游艇海钓等体育运动连接南湾街、五彩滩地区,设有潜水、户外露营、海岛生存挑战这些体育项目。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枫林草原休闲体育旅游线路可观看迷你马轻驾车表演、赛马比赛,感受草原不同的地文景观和体育活动。每条休闲娱乐体育旅游线路均有不同的特色风景和体育项目。
(四)体育赛事类
体育旅游是由古希腊举办体育赛事发展而来的。该类体育旅游精品路线的参与者可分为两类:一是来此地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随行人员,二是前来观看比赛或感受体育竞技文化的大众。山东日照海滨山岳行线路先后承办了8届国际帆船比赛和160余项国家级帆船和沙排锦标赛。甘肃中国·甘南高原“天空跑”线路是天空跑系列赛事爱好者的必去之地,该系列是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进行越野跑赛事或登山运动,参赛者不仅要克服距离,还包括海拔爬升,更加考验参赛者的综合素质。体育赛事类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依据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以体育赛事为主,吸引众多体育爱好者慕名而来。
四 体育旅游线路开发SWOT分析
(一)优势
中国具有地大物博、山河壮美的气势,每一处都拥有别样风采。北方白雪皑皑,南方海洋波澜壮阔,西部大漠磅礴,东部小桥流水,中部山脉绵延横绝,从古至今的文化传承,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项目,绚丽多姿的人文风情和风格迥异的宗教信仰,交通四通八达,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这些都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二)劣势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起步较晚,无论是体育旅游整体,还是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都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缺乏创新性。由于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是将散落的村镇串联起来的线路,线路中的工作人员大都为当地的居民,造成整体素质较低的现象,这将会严重影响旅游者对线路的好感度。
(三)机遇
首先,自2016年《意见》出台后,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地域性文件,大力支持发展体育旅游。其次,人们经济水平提高,余暇时间增加,国家鼓励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体育旅游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出游方式之一。最后,体育旅游走进高校,已有高校在旅游专业和体育专业开设了体育旅游课程,为体育旅游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四)威胁
随着国家对体育旅游的大力支持,每年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地区景点开发体育旅游项目,造成体育旅游项目日益激烈的竞争。开发项目越多,越带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但也对环境承载力产生了一定威胁,这也令我们意识到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同时要兼顾环境的问题,做到可持续发展。
五 发展策略
(一)培养专业人才
针对目前体育旅游市场的需求,鼓励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增加对体育旅游专业的招生人数,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二)增强创新性
目前体育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需要体育旅游产业增加创新机制,在建设体育旅游项目的同时,抓住旅游者新奇性心理,充分挖掘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中具有特色的文化和民间活动,增强创新性。
(三)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在体育旅游线路中,雇佣当地村民为工作人员,让体育旅游线路发挥三重作用,不仅对产业具有便利性,更能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对线路的认同感。但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程度较低,故应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增强体育旅游目的地形象。
六 结语
体育旅游的发展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顺应了时代潮流。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依托不同地区不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体育元素结合为一体,形成一条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但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如:缺乏专业人才,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低下,面对这些问题,体育旅游产业以及当地政府应建立不同问题不同解决的办法。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发展要立足于国家政策、地域特色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才能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