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气道护理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分析

2022-11-02黄淑娥温正旺郑健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插管阻塞性气管

黄淑娥,温正旺,郑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致死、致残率高[1]。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而COPD患者每年发生0.5~3.5次急性加重[2]。氧疗是COPD患者常用的辅助呼吸治疗方法,传统氧疗方式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是一种新型无创呼吸支持手段,具有改善通气氧合及舒适性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3]。研究表明,合理的临床护理是保证AECOPD疗效的重要因素,其中气道护理最为重要[4]。本研究拟探讨综合气道护理联合HFNC治疗AECOPD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诊断标准[5];(2)年龄>18岁;(3)临床资料齐全;(4)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得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老年痴呆、精神疾病及其他认知功能障碍者;(2)不能配合研究和中途退出研究者;(3)对本研究方法存在禁忌证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平均(53.9±12.7)岁;病程2~7年,平均(4.87±1.65)年。观察组男18岁,女12例;年龄40~70岁,平均(54.5±12.3)岁;病程2~7年,平均(4.91±1.52)年。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HFNC:常规清洁患者鼻腔,使用新西兰Fisher&Paykel医疗公司生产的Optiflow TM鼻导管吸氧系统,调整好仪器参数,初始流量为20 L/min,治疗过程中上调5 L/min,重复操作直至流量调整为60 L/min,期间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综合气道护理:(1)建立气道护理小组。组内所有护理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HFNC各项操作技能,制定针对性的气道护理方案。(2)咳嗽排痰护理。指导清醒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深呼吸5~6次,吸气末屏气片刻,然后爆发性咳嗽,将痰排出。对咳嗽无力或者昏迷患者予以医用机械振动排痰仪治疗,治疗时间10~20 min/次,1~2次/d;或叩背排痰,五指并拢,掌心弯曲呈空掌,腕部放松,迅速而规律地叩击,自下而上,由内向外,15~20 min/次,2~3次/d,餐前进行。(3)氧气雾化。(4)呼吸道的湿化。保持室内恒定的温湿度(温度为18~22℃,湿度为55%~60%),并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保证每天液体入量在2500~3000ml(水肿和心功能衰竭患者例外)。

1.3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肺功能主要指标及续贯供氧治疗后气管插管率,其中肺功能指标包括pH值、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2)对比两组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90分为完全依从,60~89分为依从,<60分为不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依从)/总例数×100%;护理评分90~100分为十分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3)对比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估。

1.4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及续贯供氧治疗后气管插管率比较干预后,观察组SpO2和PaO2均高于对照组,pH值和PaC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续贯供氧治疗后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主要指标及及续贯供氧治疗后气管插管率比较(=30)

2.2 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完全依从10例,依从11例,不依从9例,总依从率70.00%(21/30);观察组完全依从18例,依从10例,不依从2例,总依从率93.33%(28/30);观察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45,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为十分满意5例,满意15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66.67%(20/30);观察组十分满意17例,满意10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90.00%(27/3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81,P<0.05)。

2.3 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HFNC是对传统吸氧装置的革新,其供给最大可达60 L/min流速的气流,并经过加温加湿装置,由专门鼻塞导管输送出浓度稳定可调(21%~80%或更高),给予患者最佳湿化、舒适且稳定的氧浓度,解放患者上气道并减少机体能量消耗[6]。此外,研究还发现HFNC可产生类似于持续气道正压,促进肺泡复张,进而增加患者氧合,改善肺功能[7-8]。研究表明,痰液引流不畅是影响AECOPD氧疗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气道管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

本研究中观察组针对HFNC建立了综合气道管理小组,要求每位成员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同时对清理气道的时间、频率及方式有了具体安排,同时要求小组成员必须重视保持气道温湿度。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pO2和PaO2均高于对照组,pH值和PaC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续贯供氧治疗后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综合气道护理可增强HFNC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的能力。其原因发主要是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从而使观察组患者可得到更多次数的有效氧疗。此外,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将综合气道护理应用于AECOPD患者的HFNC可改善医护关系,营造舒适医疗环境。

综上所述,综合气道护理联合HFNC可提高AECOPD患者治疗依从率,改善患者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插管阻塞性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