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的应用

2022-11-02李迎枫江尚霞张海真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左心插管通气

李迎枫,江尚霞,张海真

急性左心衰竭是严重威胁人生命健康的急危重症之一,是一种短时间内心排血量显著、急剧降低,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为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为左心室结构和功能严重障碍,常常引发患者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心慌少尿,严重者还可能造成肾衰竭、全心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1]。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凝为主,但部分伴发呼吸衰竭患者需借助有创通气设备改善呼吸功能,患者拔管后仍需进行氧疗以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呼吸状态,提高其心脏功能[2]。与常规氧疗方法比较,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HFNC)产生的呼吸末正压可增加患者的呼气末肺容积,为患者持续提供加温湿化的氧气,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增加治疗的耐受性[3]。本研究探讨HFNC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心脏功能提供更佳的氧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均进行氧疗,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6~75岁,平均(56.4±3.5)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5~75岁,平均(56.5±3.5)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4],伴有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咯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且行有创机械通气;(2)年龄>18岁,性别不限;(3)愿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肺源性或神经源性呼吸困难者;(2)合并终末期肾病、恶性肿瘤、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免疫缺陷、严重心功能不全等;(3)血流动力学极其不稳定者;(4)妊娠或哺乳期女性;(5)病情发展迅速死亡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硝酸甘油、利尿剂、强心剂等治疗,在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进行氧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氧疗措施,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予以鼻导管吸氧(使用中心供氧装置),清洁患者两侧鼻腔,连接吸氧管,维持氧浓度在25%~50%,室内温度在18~22℃,湿度在50%~60%,保持患者舒适状态。

观察组患者实施HFNC,仪器设备为新西兰Fisher-Paykel公司生产的Optiflow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参数设置为:温度37℃,吸入氧浓度为40%,氧流量为40 L/min,当患者氧饱和度>95%时,调节氧浓度为30%,若患者不耐受过大气流,调整氧流量为30 L/min。

1.3 观察指标(1)呼吸困难程度:氧疗治疗后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mMRC)[5]评估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0级:仅在做费力、剧烈运动时感到呼吸困难;1级:快步行走或爬行小角度斜坡的时候出现气短、气促;2级:平地行走比同龄人慢或行走一段路程后需停下休息;3级:平地行走距离小于100 m或数分钟后需停下休息喘气;4级:日常生活难以自理,不能离开家,进行穿衣、吃饭、上下床等均会出现呼吸困难情况。(2)血气指标与心功能指标: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氧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12及24 h监测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胶体金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指标。(3)患者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

1.4 统计方法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困难程度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Z=3.088,P<0.05),见表1。

表1 两组呼吸困难程度比较 例(%)

2.2 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SaO2、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12、24 h,观察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2.3 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HR、SV、LVEF、NT-proBN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12、24 h,观察组HR、NT-proBNP低于对照组,SV、LVEF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4 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比较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发作时,患者左心房压力增高,致使肺静脉压、肺毛细血管压升高,血管内液体渗入肺泡、肺间质而形成肺水肿,最终导致急性低氧血症的发生,因此需要有效的氧疗手段纠正患者缺氧状况[6]。临床上普通的氧疗手段(如鼻导管吸氧、面罩给氧)在改善患者呼吸、心脏功能方面效果局限,并且耗时长,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7]。HFNC是一种可为患者提供精准浓度、恒定温度与氧流量的气体的新兴氧疗技术,在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心功能方面有很好的效果[8]。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呼吸功能、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HFNC可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心功能,纠正低氧血症。HFNC是一种新型的无创辅助通气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HFNC可提供高流量的氧气,满足患者所需吸氧量的同时,吸入的氧气还不会被稀释,保证患者能够吸入稳定且高浓度的氧气[9];(2)持续性的高流量气流可减少口咽部死腔通气,有效降低PaCO2;(3)HFNC输送的高流量气体能够形成与呼吸末正压的相似效应,避免肺泡早期闭合,使一部分因渗出、肺不张等原因失去通气功能的肺泡扩张,使减少的功能残气量增加,达到提高血氧的目的[10];(4)HFNC输送的氧气与人体生理温湿度相符,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人体能量代谢,减少呼吸做功;可稀释痰液,增强呼吸道纤毛运动,使气道分泌物更易排出;还可缓解冷空气刺激,降低支气管痉挛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耐受性[11]。因此,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使用HNFC治疗后,呼吸困难及心功能有明显改善。另本研究还发现HFNC能够保护患者气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原因是HFNC输出的湿化加温的氧气能够保护患者气道黏膜,维持纤毛功能的完整性,使患者能够逐渐恢复更加顺畅的自主呼吸;另外,HFNC增大吸气流速,可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逐渐提高耐受[12],降低气管插管率。

综上所述,HFNC可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的呼吸功能和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是一种有效的氧疗方式。

猜你喜欢

左心插管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左心衰竭如何用药治疗
不通气的鼻孔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