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企业的困境成因及对策
——基于生产经营理论模型的研究
2022-11-02张红梅
张红梅
(哈尔滨森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01)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的主体,据国际知识产权局统计,中小企业占我国市场主体的96.5%,GDP贡献率为60%,就业贡献率为80%。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GDP同比增速大幅度下滑至2.3%。中小企业普遍经营不善,生存压力不断增加。由于存在抗风险能力低、融资困难等问题,中小企业利润率同比下滑严重。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2020年中小企业利润下滑比率同比超过30%。
截至2022年,在疫情持续的现实背景下,工厂不得不停工,复工时间亦被推迟,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均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企业无法正常经营,员工无法返岗,企业收入来源被掐断,便会影响企业支出。中小企业处境的艰难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致使我国1季度的GDP增速同比下滑6.8%,对就业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失业率从1月份的5.3%上升到4月份的6.0%。因而,分析中小企业经营困境的成因,并探究应对之策,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危机,不仅对拯救中小企业、提升市场活力,而且对缓解我国就业市场压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生产经营的理论模型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使用土地(Q)、劳动(L)、资本(K)和技术(A)等各种生产要素来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取利润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活动的最小单元。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简化写成:Y=Af(Q,L,K),其中:Y代表产量,A代表技术,Q代表土地,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f()是企业的生产函数。
企业生产的商品,通过产品市场的交易实现收入,所以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不仅包括商品的生产,还包括商品的销售,具体流程可以用图1来说明:
图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图中的左右两个方框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上下两个圆形分别代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各自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决定。
在正常状态下,企业从生产要素市场购买土地(Q)、劳动(L)和资本(K)等生产要素生产商品,形成产品市场的供给,消费者作为终端购买商品,企业实现收入,回笼资金,循环往复;消费者则通过再生产要素市场上出售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周而复始。当企业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完美对接,经济就进入了健康的“生产——消费”良性循环状态;反之,若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被中断,企业的生产运行就会出问题。
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困境成因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的影响,从时间维度上可以划分为新冠肺炎暴发期的影响和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期的影响。两个阶段企业经营困境的成因和特征是不同的。
(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
在新冠肺炎暴发期2020年1-3月,全国32个省区市均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延长春节假期,企业延迟复工,学校推迟复学,许多省份实施道路封闭,战时管控,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迅速遏制住了疫情的传播,但也给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
根据图1所示,当企业生产活动暂停时,无法生产新的商品,也就无法通过产品市场的商品销售来实现现金回流;但是企业的现金流出却是在持续的,因为生产要素市场的交易活动并没有停止,企业依旧需要为土地(Q)、劳动(L)和资本(K)等生产要素分别支付租金、工资和利息。这样一来,企业原本正常的“生产——消费——资金”循环就被打乱,时间越长,企业的资金压力就越大。
以最具代表性的餐饮行业为例,西贝餐饮每月仅工资一项就要支出1.5亿元左右,倘若疫情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外婆家餐饮集团创始人也表示,即使不开业,集团每天要支付人工房租等成本250万元,公司账上资金只能维持2个月。
由此可见,资金压力是这一期间中小企业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导致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供给端,是短期的,随着企业的复工复产,这种影响可以逐渐消除。
(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虽然我国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也已陆续复工复产,但是国外的疫情仍在加速暴发,截至2020年7月1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累计5.45亿人,死亡人数超过633.5万人。国外疫情的暴发导致许多国家的经济停摆,由于我国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国外经济的停摆致使外国对我国产品的消费需求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
如图1所示,这一时期,企业生产活动恢复正常,但是产品对外销售却出现了问题,市场紧缩和运输受阻使得外需减少,海外订单取消,国内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导致企业无法通过产品市场的商品交易来实现现金回流,但与此同时企业依旧要为土地(Q)、劳动(L)和资本(K)等生产要素支付成本,现金流出,企业正常的“生产——消费——资金”循环就被打乱,企业再一次面临资金压力。可以看出,这次企业经营困境的原因在于需求端,是商品需求不足,影响偏长期,因为国外疫情仍然在蔓延,外需的恢复遥遥无期。
四、中小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策略
当前,新冠肺炎的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防控期,我国已经成功控制住疫情,企业生产也已恢复,但是国外的疫情仍然在疯狂蔓延,这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最大难题就是订单消失,产品需求断崖下跌,企业的“生产——消费”循环被打破。前期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针对的都是企业的成本端,旨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出,以此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让企业能够存活下来。但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的根源问题在于销售端,是由于海外订单消失导致产品销路不畅,资金无法回流产生的经营难题。这个时期如果沿用前期的政策虽能缓解企业暂时的阵痛,但并不能直击企业的最大痛点。要想彻底解决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政府必须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降费扩大产品的消费需求;企业必须进行自救突围。
(一)政府减税降费
在当前实体经济萎靡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应该摒弃年度预算平衡的陈旧理念发挥其功能财政的作用。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给居民和企业减税,同时增加公共支出,以实现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对个人减税,可以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直接增加产品的消费需求;对企业减税降费,可以减轻企业负担,让更多的利润留存于企业,使企业有资金投入科技研发,进行产品创新,产业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减税降费使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减税降费也可以降低企业转嫁给消费者的税负,提振市场消费热情。除此之外,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于市场,减税可以把资源尽可能地转到企业,由市场进行更高效率的配置。
(二)企业自救突围
1.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受疫情影响,“互联网+”迎来一场新的爆发式增长。线上办公、视频会议、直播带货等数字化的商业模式迅速崛起,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已不可避免。中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业务情况进行数字化转型,否则就会被数字经济时代所抛弃。
2、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我国正在进行资本市场改革,科创板已经进行注册制试点,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三板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区域股权融资中心、债券交易平台、OTC市场也在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利用丰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来获得自己经营发展的宝贵资金,解决长久以来困扰自己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3.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1)构建动态内部控制系统。在疫情的影响下,企业需要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帮助其稳定运营。中小企业需要对内部控制有科学的且合理的设置,内部控制需要构建动态系统,可以随时向管理者提供监察。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密切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及其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当企业要实现规模化时,更是要对企业内部进行合理化评估,并不断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完善,以求在企业扩张的同时维持现有产业稳定发展。
(2)设计精准科学的内部管控流程。企业管理者需要结合当下的大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状态,对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改良。咨询专业人员为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量体裁衣”的设计,尤其是对企业内部的架构要有清晰的、明确的设计,对内部管控的流程要精准的、科学的设计。由专业人员为落实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合理贴切的设计而提供科学的指导。
(3)拓宽中小企业信息来源的渠道。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体系,最大化地收集信息且对信息严谨披露,合理建立信息制度且有完整的、准确的、清晰的流程体系。另外,保证信息交接的畅通也是内部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信息监督机制,把控信息的准确性,合理控制由于信息过多且繁杂而造成的误判。
4.重视人才战略
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优秀的人才,中小企业要着眼长远,建立人才战略规划,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打造一个卓越的决策团队、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研发水平,为企业的创新升级和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受损严重。中小企业事关民生就业,事关决胜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帮扶政策的有效落实以及企业的自身努力,中小企业一定能走出困境,并且化危为机,进行产业的创新升级,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这对于我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任务以及未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