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在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2022-11-02徐杨超
徐杨超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美育教育”,顾名思义,“美”而“育”之。狭义的概念为用专门的“美术、艺术”来“教育”“培育”学生,进行美学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提高美育素养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广义的概念为将关于美术、艺术等所有的原则渗透到教学的所有环节中,以美育教育为手段,追求美育教育的精神实质,即个人之美、学习之美、成功之美。通过美育教育可以激发高职高专学生了解美、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高职高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是培养学生具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尊贵的品格和职业素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因此美育教育在当下新时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不同一般的作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先行课,课程中含有大量的美育教育内容。通过美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对形成医学生医德品质有促进作用。在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是必然所需,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所需。本文通过研究中外美育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美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中的不足,寻找人体解剖学中开展美育教育的新方向,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启发与参考。
1 西方美育教育的历史渊源
西方的美育教育可追溯到奴隶社会。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内容不仅要设有哲学、科学、医学等学科,而且要有美学教育。苏格拉底少时跟随父亲学会了雕塑,雅典卫城建筑上的一组着衣美神雕像就是其技艺精湛的明证。进入中世纪,西方美育教育与神学紧密相关,美育教育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美育教育必须为宗教服务,必须引导人们对于神的完全信仰。普洛丁认为神是美的根源,主张心灵美才能欣赏美。文艺复兴时期,生活、自然和艺术的审美得到了发扬,教育主张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美育教育成为单独的一个学科。维多利诺认为学校教育应该为“快乐教育”,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因此他重视智、德、体、美诸育的普遍实施。
2 我国美育教育的历史渊源
我国的美育教育萌发于原始氏族社会。周公制礼作乐,在完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同时,也是服务于奴隶主贵族的一种美育形式。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争鸣,儒家强调功利,道家主张超功利。孔子认为美育教育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要求学生身体力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要按“礼”行事。汉代提倡“人格本体”美育教育思想,魏晋南北朝注重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唐宋元明清提倡社会、家庭、学校的三位一体美育教育思想。到中国近代,梁启超提倡“用感情激发人”的美育教育思想。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特点主要是爱国主义与审美理想的统一,丰子恺大力提倡美育,提出“美术是精神食粮”的观点。
3 当代高校人体解剖学开展美育教育的现状
美育教育即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温润学生心灵,还能激发学生创新与创造的活力。《生命科学史》的作者玛格纳认为,“医学与艺术的发展都需要精确的解剖学知识”。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虽已开展美育工作,但在分课程的教育计划上还不够完善,教学实施过程也中也比较单一。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普遍采取应试教育的教学和考核办法,导致高校学生更多的追求成绩而淡化考核过程,弱化在审美上的追求。
4 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融美育教育的方式方法
4.1 图谱绘制的艺术之美 中国解剖学会举办全国医学生解剖绘图大赛已有五届,大力弘扬解剖学绘图之美,鼓励医学生参与到解剖绘图之中。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可绘制解剖绘图,在传授解剖学知识的同时,利用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察力,加大学生对学习解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2 标本制作的技术之美 解剖标本制作既要有理科的客观严谨,又要有文科人文之美,既要符合客观事实,又要符合审美的基本原则。医学生可以制作例如单独器官标本、局部部位标本、断层解剖标本、铸型标本、塑化标本、组织学切片等多种标本。不仅有实用性,还具备观赏性,科普性。学生在制作解剖标本的同时,既能学习到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又能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标本制作的技术之美,让学生欣赏人体之美、感受人体之美、表达人体之美,体会其中精华,增强其学习的动力。
4.3 遗体捐献者的奉献之美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大体老师的奉献。要培养学生对大体老师尊敬、感谢之情,使其体会到人间之真情,用感人的事迹将遗体捐献者的奉献之美转化为舍身为社会主义医学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强意志。
4.4 职业院校教师道德之美 职业院校教师永远是“美丽”的代名词,他们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辨证统一,其次大力提倡教师的道德之美,同时也是教诲学生的一种方式。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艺术创作,学生就是职业教师的艺术品,职业院校教师通过教育艺术,培养学生的同时,创作自己的艺术人生。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塑造形象之美,保持心境之美,培育情趣之美,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以身作则的道德之美。教育为未来社会造就新人,职业院校教师则是这一神圣使命的具体执行者。职业院校教师应该是具有美感、对美充满渴望、审美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发现人生的美好、领略世界的风采,培养出更优秀、更美丽的新时代学子。
4.5 增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之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与医疗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医患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直接关系到医术和医德的高低。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立志成为专业精湛、品德高尚的优秀医生。引导医学生立足岗位需要和职业素养,规划美好职业人生、保持身心健康、提升学习能力,成为专业和精神相统一的人才。
5 总结
人体解剖学的身体构造、器官形态、毗邻关系都是美的展示。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的先行课、必修课,将人体形态如身体的对称之美,器官的完整之美,立体的毗邻之美,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人体之美,对新入医学院校学子来说,可以带来感官上的最强有力的冲击。通过引领学生标本制作的技术之美,倡导遗体捐献者的奉献之美、职业院校教师的道德之美,可以提升医学生的美术综合修养,推进高校的美育工作。人体解剖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但也是美育教育全程相伴的课程。高校应将美育工作放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开展各种丰富的美育活动,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学生对美的兴趣,对美育的热爱,进而达到更好的美育效果。此外,高校应该群策群力,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一要加强教材上的建设,建设适合高职高专人体解剖学美育教育的教材;二要加强平台上的建设,优质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合理共享;三是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美育优秀教师;四要加强科研转化,凝练重要成果,早日在各兄弟院校推广,扩大影响力。同时,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应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教学和美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以人体解剖学美育教育为契机,增强传统文化在医学院校医学生中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医学教育的价值观,为我国、我党培养实用性新时代医学专业人才夯实基础,从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