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素注射致过敏反应1例
2022-11-02李冬
李 冬
(西安艺星医疗美容医院美容外科,陕西 西安 710000)
A型肉毒素是由革兰氏阳性梭状芽孢杆菌分泌产生的A型肉毒杆菌,随着美容整形业的发展,其常应用于除皱、咬肌肥大等治疗中。咬肌肥大常采用整容手术进行干预,临床常用方法为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及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性较大,故大部分患者会选择局部注射。肉毒素作为一种强大的神经毒素,能够拮抗钙离子,阻滞神经末梢胆碱递质的传递,抑制肌纤维收缩,长期注射可使咬肌萎缩况,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A型肉毒素属于一种免疫原性蛋白质,可能引起皮疹或过敏性休克。本文就我科收治的1例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致过敏反应的病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2岁,因咬肌肥大于2022年2月6日15:20于注射室行注射用A型肉毒素双侧咬肌注射术。药物配制:A型肉毒素冻干制剂(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准字S10970037,规格:100 U/瓶)于-10 ℃低温保存,取出后室温下放置15 min左右,抽取0.9%氯化钠(广东世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712,规格:500 ml∶氯化钠4.5 g)2 ml稀释,每0.05~0.1 ml含2.5~5.0 U备用;注射方法:根据咬肌厚度、分型及患者对治疗效果期望,确定注射剂量40 U。操作医生清洗双手,佩戴双层手套,标记咬肌下方三分之一处并消毒,用30 G针头将A型肉毒素垂直肌层注射,调整针头位置,分别在上下左右4个方向进针,注射过程顺利,患者未诉不适。
2 治疗方式
注射完毕40 min后患者自述咽喉部不适,向胸部蔓延,伴头晕,既往无基础疾病及药物食物过敏史,根据症状体征,考虑过敏反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地塞米松(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55,规格:10 mg)10 mg,肾上腺素(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239,规格:1 ml∶盐酸普鲁卡因5 mg,肾上腺素0.002 mg)0.5 mg,吸氧,查体脉搏105次/min,血压为80/51 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为105次/ 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使用维生素C(辽宁药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523,规格:维生素C 2.0 g、无水碳酸钠0.5 g)2.0 g,林格液(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251,规格:500 ml)500 ml静脉快速滴注,急查心电图提示:心率104次/min,律齐。经过上述治疗后,患者自述咽部不适、头晕症状较之前有所改善,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存在约10 ml胃内溶液,伴腹部疼痛,判断为过敏反应,使用5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咪达唑仑10 mg入壶,急查血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凝血系列;复查心电图提示:心率82次/min,律齐,BP 101/81 mmHg,诉腹痛并未改善,便意较为明显,肌肉注射10 mg山莨菪碱,使用5%葡萄糖250 ml,维生素C 1.0 g,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50 mg。随后将患者转移至病房,2 h后自诉咽部不适、头晕、恶心、腹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未有其他不适,患者神志清晰,对医生询问的问题能够准确作答。2022年2月7日患者晨起后,自述后颈部出现轻微胀痛,咽部、腹部未出现不适,且没有出现其他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且精神状态良好,沟通交流正常。给予50 mg氢化可的松静滴,加用维生素C 2.0 g静滴,次日自诉颈部疼痛症状消失,无其他不适症状,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状态,精神状态良好,沟通交流正常,离院。
3 讨论
A型肉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肌肉松弛达到治疗目的。其最早应用于眼科,后用于治疗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效果较佳。由于该药物治疗可使肌肉萎缩,逐渐广泛应用于美容整形行业,如除皱、瘦脸等治疗。但由于A型肉毒素的性质,注射后可能引起食物模糊、呼吸困难、肌肉萎缩、头晕头痛、瘙痒或过敏等不良反应,故探究其注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咬肌肥大注射A型肉毒素的注射剂量和方法会影响咬肌厚度和EMS,我院常采用常规注射、一点入针、多点注射的方法。研究表明,若药物剂量相同,采用不同的注射方式不会对患者造成差异影响。因此,根据患者咬肌肥大程度对药物剂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单次注射25 U就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剂量过高易引起中毒,如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死亡。A型肉毒素是一种免疫原性蛋白质,会造成机体产生抗体,少数患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为了使注射药物的安全性提高,应该在注射前对患者进行询问,了解患者病史、过敏源,是否存在肉毒素注射病史及药物过敏。在注射之前应提前进行皮试,保证注射的安全性,在对咬肌注射时,应提前准备抗休克、过敏的药物,如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患者完成注射后不能立即离开,需要进行观察,未出现明显反应后可离开。本文中1例肉毒素过敏反应患者有肉毒素注射史,初期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症状恢复缓慢,晚期咽部出现不适,还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肉毒素过敏原因可能与肉毒素来源不明、注射超量、操作不规范有关,来源不明的肉毒素大多未经批准上市,制备技术未达到要求,肉毒素的实际含量不详。对于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主要采用抗毒素抢救,首次使用抗毒素前应对患者进行皮试,若皮试为阴性可直接使用抗毒素,若患者出现过敏,需要进行脱敏治疗。由于医源性肉毒素中毒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临床表现也缺乏一定的特异性,若患者隐瞒病史,则容易导致漏诊、误诊的发生。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肉毒素中毒的认识,在怀疑肉毒素过敏时提高警惕,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采用抗毒素针对性治疗,以阻止病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