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语文要素 体会课文主次
——以六下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为例

2022-11-01罗崇能

语文天地 2022年11期

罗崇能

语文要素是部编版小学语文要素的双线之一,它以凝练的语言和简洁的句式,总结和归纳了单元视域下的主要教学内容,并为学生指明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以语文要素中涵盖的具体内容为依据,指导学生展开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活动。《北京的春节》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由本单元的单元导语等教学板块可知,其语文要素为“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依据这一要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带领学生梳理文本、多元对话,并让他们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习得详写和略写的技巧。

一、梳理文本,了解主次特征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其主次特征与其中心思想紧密相关,作者往往会详写重点事件、细致勾勒重点人物。在教学时,从文本中涵盖的具体事件、人物出发,梳理文本的情节结构和行文逻辑,了解文章的主次特征,分析详写和略写的优势,帮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立意,让他们明确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北京的春节》中围绕着“春节”这一关键词,从腊八、腊月十九、腊月二十三等时间段,记叙了春节中的主要事例。

按照文章中的叙事顺序,学生以直观化的形式整合和提炼文本的主要信息,在列举主要事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精读文章,从主次划分的角度,分析哪一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经过细致分析和阅读,学生能够认识到详写了与“春节”相关的重要日子以及主要习俗,其余内容皆以简练的语言顺带而过。

显然,教师以《北京的春节》所属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起点,带领学生以图表化和直观化的形式梳理文本的主要事例,将文本的行文逻辑凸显出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主次特征,也能使其明确文本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二、多元对话,把握详略规律

经过整体概述和梳理文本内容这一环节,学生已经逐步知晓文本的特征,但是作者为何要以主次结合的方式创作文本,显然成了学生的困惑。对此,在以语文要素为基点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元对话的策略,以问启思,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良好环境,促使他们在全面感知和深度思考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文本的详略规律。

《北京的春节》一文详细描绘了春节前后的主要习俗和民间文化,详细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等日子的重要事例,在多元对话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重要的日子展开提问,如“腊月二十三”,以“你的家乡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有哪些习俗呢?”为主要问题,引领学生回顾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他们会将关注点自然而然聚焦于“祭灶王”,转而思考“为什么要祭灶王呢?”进一步明确“祭灶王”有“除尘布新、辞旧迎新”之寓意,至此,学生已经了解详写“腊月二十三”这一重要日子的作用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文本中的时间顺序,从“腊八”至“元宵”,分析文本主要内容和详写的重要性,并对春节的习俗和文化特征有了初步了解。而多元对话不仅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也可以依据文本中详略特征,要求学生围绕着文本中的主要线索和行文结构,探讨春节期间重要日子的风俗习惯,通过调动生活回忆、链接真实经验的方式,对文本中的民间活动产生认同感。

总之,在多元对话的视角下,教师结合文本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引领性的教学问题,让学生依照相关问题展开深度思考,既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本中的主次之分,也能明确为何详写、为何略写,促使他们准确把握文章的详略规律,这也能够为他们创作详略得当的作文打下基础,有助于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读写结合,落实语文要素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语文要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是前文中已经提及的“分清内容的主次”,这一要素主要指向了文本阅读,而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第二部分为“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将语文要素聚焦于习作教学。对此,为了在《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精读、选读等阅读活动中,整体把握文本中的主要和次要内容,要求他们利用批注、圈画等阅读方法,找出语句、片段中的关键词。

以“除夕”这一段的内容为例,作者于段落开头提到:“除夕真热闹”,在此句末尾加上句号,起到统领作用,从后文中“家家赶做年菜”“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哪一家都灯火通宵”等语句中,详细了解“除夕究竟热闹在何处”,进而使学生明确重点描绘事例的具体方法,以此类推,学生逐一分析阅读文本中其他详写和略写段落,学习将一件事情写清楚、写明白的技巧,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为后续的习作训练打好基础。待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便可选取某一个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要求他们利用关键词、关键句,突出节日的重点风俗和文化,利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将节日中特有的风俗习惯展现出来,落实在书面上,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以及叙述能力,让他们能够精准地挖掘重点。除此之外,针对文本中的其他主要片段,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分析其详写、略写的具体目的和作用,并模仿其进行文本创作,从而构建起阅读和写作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探究,教师以读写结合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之一,指引学生在阅读中厘清详写和略写的主要方法、重要作用,并为他们设置仿写任务,让他们将习得的经验和知识运用于写作实践中,如此,学生能够清晰地划分文章的主次结构,也能将重点事件写清楚,从而达成单元语文要素中的具体要求。

在语文要素的指导下,教师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分析,围绕着语文要素中的主要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精选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学生既能够对文本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也能体会文章的主次特征,习得详写和略写的基本技能,并于阅读和写作相融合的教学环节中,学习重点事件的写作方法,如此,语文要素能够扎根于语文课堂,小学生也能从知识、技能等多个层面实现多元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