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质疑教学的策略
——以《孔乙己》为例
2022-03-04谈中云
谈中云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掌握好语文是理解文字、形成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和依据。“疑”是中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思考从“疑”起,再从“疑”发展。教师和学员都应该具有质疑的能力,因此,对问题的教育方法进行探究和革新非常有意义。怀疑才能进步,怀疑是一种学习的重大动力。本文从质疑前、质疑中、质疑后三个方面对中学语文质疑教学策略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营造质疑前的气氛
1.勇于提出问题
由于学生的性格、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班级的团队气氛等诸多原因,使得许多学生不敢作答,不敢提出问题。教师要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鼓励同学们敢于提出问题。本文以此为起点,提出了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提问的建议,以期取得较大的提高。在平等的谈话中,同学们会有更多的胆量去找教师帮忙、提问,甚至会询问教师一些著作中存在的问题。
2.愿意提出问题
敢问就是开始,乐意问就是要问。愿意提问的先决条件是要有好奇心,而对感兴趣的事情,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使其愿意提问,教师才能在解疑解惑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可以以《孔乙己》为实例,对其进行如下的引导:“今日我们暂且不讨论孔之名,而说说塑造这个角色的人——鲁迅。请各位同学提出问题,说一下鲁迅的真名是什么?”学生回答:“周树人。”随后,诸如鲁迅的婚姻情况、周作人与周树人之间的联系、鲁迅为何如此傲慢等有趣的问题接二连三地被抛出来,而有些难以解答的问题,则由同学们自行讨论与思考。这样,不但能让同学们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还能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发挥。但是,该阶段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教师要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成为一名“终生发展”的教师。
二、分点激发学生的质疑
1.矛盾型
矛盾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学生们在文章中找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描述。这样的“自相矛盾”常常是作家故意写出来的,也是“画龙点睛”。《孔乙己》开头的一句话:“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第四段又提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很明显,这是前后矛盾的,于是教师可以问道:“孔乙己究竟是哪种主顾呢?”于是,同学们就会想:如果孔乙己是个穿着长衫的客人,为何要在这里饮酒?如果他是短衣党,再加上一身长袍,那就有些自相矛盾了,所以他断定,孔乙己就是个身无分文的客人。教师继续说道:“这样的对比,更能凸显角色的个性,请大家在文章里寻找相似之处。”所以,文章最后一段“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被同学们找到,用“大约”来推断,用“的确”表示确定,这两个字合在一块,岂不成了一种前后矛盾的句子?作者通过对这个悖论进行了深刻剖析,使同学们意识到,在那个“吃人”的时代,孔乙己等人最后都只有悲惨地死去,“大约”指的是孔乙己还在苟延残喘,而“的确”则是指孔乙己早晚要惨死。首先,教师要指出一个问题,再引导同学发现其他的问题,这样可以促进他们深度思考。
2.模糊型
模糊问题是指对问题的理解和不解,这种问题通常都有一定的深度,很难把握到问题的实质和原因。本文拟从《孔乙己》这一文本中讨论题目。首先,教师可以询问:“孔乙己的脚怎么会被人打断?”“他干吗要偷窃别人的财物?”“他是穷人?”“他怎么贫穷的?”“他是个游手好闲又古板的人吗?”“他怎么如此保守?”这个时候,大部分同学都是一头雾水,题目是和文章的主题息息相关的,教师就主题进行了讨论,同学们可以说出文章主题是在攻击封建社会,但当被问到具体是怎样的封建时代时,却无法做出合理解释。教师这个时候可以对同学们进行深入的指导,本文是揭发封建科举制度之弊病,批判当时大众的冷漠态度,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可以反映其主旨的段落。层层提问使学生逐步接近问题的实质,从浅到深的方法更易于学生理解。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很好地训练同学们的“抽丝”思维,使他们能够一步一步地进行沉着地思考。
3.留白型
“留白”问题是一个很难回答或者可以留给人们想象的问题。这种问题是开放式的,在启发和引导下,可以充分地考虑到他们的个人特征,并鼓励他们做出不同的回答。在《孔乙己》最后一段,作者提出了一个疑问:“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是不是已经去世了?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创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于是就有了很多的续作。悲剧版本:孔乙己的双腿因为没有治疗而惨遭毒手,几天后,被街坊邻居们发现,掩埋在了一座小山下。温柔版本:因为很长时间没见到孔乙己的“我”,又替他着急,拿了一碟茴香豆来探望孔乙己,却见他已身患绝症,却仍然气喘如牛,见了“我”还想盖上一床棉被。完美版本:神医大发慈悲,给孔乙己治病,孔乙己虽然活着,却失去了双脚,被人称为“孔瘸子”。留白式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想象力的丰富有利于写作,不管是使用语言还是表达形式,都要求学生通过想象来解析不同的东西。
4.浅显型
浅表性问题与学习者的语言基本功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教师可以在讲授《孔乙己》的时候,有意将“孔乙己”改为“孔己乙”,“癞疮疤”改为“赖疮疤”,“茴香豆”改为“回香豆”,“短衫”改为“长衫”,“身材矮小”改成“身材高大”。针对孔乙己的描述与同学们进行讨论:“身材高大”表明其具备了生存的身体状况;“青白脸色”表明他还在为衣食所苦;“脸上的褶子里往往会有疤痕”,这意味着他被欺负了很多次,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这样做可以检验会不会有人在上课的时候出现走神,从而让他们的思维回到教室里来。通过对简单问题的剖析,可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辨析能力。
5.趣味型
兴趣型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同学们提出来的有趣问题。教师在讨论文章的趣味时,可以特别提问,也可以指导他们提问。在《孔乙己》一书中,孔乙己教导儿童“茴”字的四个写法,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谁认识四种字的写法?”在学生思考后:“既然大家都不太懂,那老师就让大家看看这四种文字的书写方式。”接着用调侃的语气说道:“孔乙己果然有些见识,不是在糊弄孩子。”本文中所提及的长衫、短衫,同学们都有了相当的兴趣,教师可以用 PPT的形式向同学们演示,就趣味性的问题进行演示,使他们觉得自己的爱好得到了尊重,从而敢于提出更多有趣的问题。
总之,提问是问题的开始,而对问题进行反思,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去寻找问题,并激发他们自己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不同视角入手,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