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记”教学“贴地而行”
——以地域资源带动游记单元教学
2022-11-01廖琼
廖 琼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几近空白。如何在有限的环境中探索语文教学的无限可能,挖掘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将其融入教学,亟须重视并开展实践。本文从“素养点”“匹配点”“着力点”三个层面,探索以地域文化资源带动游记单元教学的路径与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何在有限的环境中探索语文教学的无限可能,挖掘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将其融入教学,亟须重视并开展实践。在教学部编版八下第五单元“学习游记”时,笔者尝试以地域资源带动游记教学,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一、价值之锚:聚焦单元与单篇的“素养点”
部编版八下第五单元的四篇游记,风格与写法各异,既有“自然相”又有“社会相”,既“守正”又“创新”,为教学“游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若教师在教学中依旧仅停留在“融情于景”这一层面,无疑是弱化了“游记”文体。因此,要把握“游记”的教学价值,落实单元目标,就必须明确单元与单篇的“素养点”,融合地域资源,打开教学的多维空间,打破游记教学的封印。基于此,笔者认为可将单元“素养点”聚焦于“思维”“语言”“实践”三个梯度和维度:1.了解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初步掌握游记特点。2.把握游记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感悟和思考。3.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写游记。教学时整体设计,由探索游记散文内容,到最终达成写作“游记”能力。分篇推进,各自侧重,同时依据四篇文章的特质,融入相应的地域资源。
《壶口瀑布》通过不同时间的选择和视角的变换,凸显壶口瀑布奇景,同时,又以水势喻人情,山水比德,写实中蕴含着思想的奔流。“素养点”可侧重于了解游记文体要素,感知独特的写景角度,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描绘了奇特壮美的雪山之景,又显露了人挺立于大自然前的卓绝风姿,传达了敬畏自然、珍视自然的意识。“素养点”可放在感受景物特点,把握时空顺序,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登勃朗峰》一文,先以散文笔法描写景物,雅驯华美,再以小说笔法叙写奇人趣事,妙趣横生。可将“素养点”设为把握作者综合运用散文及小说笔法的妙处,品味“马克·吐温式的幽默”。《一滴水经过丽江》借助“一滴水”的视角和口吻,同时在时、空两个维度展开,自如地调控着叙写的角度和详略,写活了丽江的生命和生命的丽江。可将“素养点”放在“把握独特视角,品味诗意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二、实施之径:挖掘教材与生活的“匹配点”
无论是文本阅读、活动探究还是口语交际、写作训练,只有深植于学习者生活场域,与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勾连,才会有促成学习者深化体验、提升素养等的多种可能性。为此,在明确了单元与单篇的“素养点”后,还须挖掘教材与生活的“匹配点”,建立课本与生活的关联,将地域资源引入课堂,创设相关情境,最大限度消除文本与现实生活的隔膜。就四篇文章所涉及的山水地貌,人文风情等都可作为融入地域资源的基点,与泰宁大金湖、建宁金绕山、将乐玉华洞等地域资源关联。基于《一滴水经过丽江》追溯历史又谛视当下的写法,可引入央媒发布的视频《这里是三明》,文章《福建三明:红色文化“火”起来》等,结合这些立体而饱满的介绍,感受不同叙述角度的妙处。或学习阿来独特的视角,引导学生以“一粒米”的视角,依托“舌尖”,跳出“百度词条”式的介绍,将沙县小吃汇诸笔端,达成对“社会相”类游记的写作尝试。此外,作为中央苏区的红色热土,家乡三明的底色,有着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中所赞颂的在民族历史进程中的沸腾气象,有着在“炸药包”下抢救出来的史前遗址万寿岩,有着习主席殷殷叮嘱“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的将乐常口村……这些都为游记教学提供了可触摸的、跳动着时代脉搏的立体、鲜活的素材。
三、推进之法:构建读与写融通的“着力点”
“不深思而行者,其得易失”,鉴于绝大多数学生学完游记却是无法“学以致写”的伪学,教学中,教师应打破规定动作,给出自选动作的空间,以地域资源为基点,构建读写融通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进入言语实践。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依托地域资源,以“任务群”驱动如下。
1.“拍客故事”分享,推举拍客达人
开展主题为“拍客故事”,讲述照片背后故事的活动,展示家乡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分享旅途感悟。以摄影、文字邂逅家乡美景,通过分享会,化静态记录为动态表达,丰富见闻,厚植乡土情。
2.“模拟导游”在线,激活生活情境
设置海选“小导游”的情境,教学导游词,以学案推进,并开展模拟现场导游活动。
3.“旅游攻略”绘制,提升思维能力
手绘旅游攻略图,学生以“过来人”的视角,为“后来者”规划“旅游攻略”,跳出枯燥无味地回忆,积极索引,为后续的写作列好“提纲”,铺平道路。这样的任务驱动既是对思维逻辑的训练,也是对组材、详略安排能力的检验。
组成要求创写热情的开场向游客们表示问候、欢迎并自我介绍简洁的概述对景点的总体介绍生动的介绍对景观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领略景点独具的风韵其间可穿插神话、传说等真诚的道别对此游做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祝福温馨的提示提醒游客需注意的各种事项
4.“如画三明”推介,拟写家乡名片
“拍客达人”是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做成“美篇”在班级群、朋友圈等推送,同学们在推文留言区,利用所学的“游记”文体特点,对美篇开展评论,提出优化建议。师生共研,修改完善后再做升级版的呈现。
综上,以任务群的驱动,跳出传统固化的教学流程,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使学生“沉浸式”参与其中,学习过程生动化,将“游记”的相关知识概念,由平面的、静默的、单一的变为立体的、鲜活的、多元的,勾连互涉成一个开放的“语文场”。
“最氧绿都”“红色三明”,物华天宝,地杰人灵,无论是山水风貌还是历史人文,都为游记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地域资源带动游记教学,让“游记”教学“贴地而行”,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独特情思,还能使学生获得另一种认知世界的能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最终走向实践,学会迁移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