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应用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四位一体”育人模式

2022-11-01张恩祥陈雄鹰汪昕宇彭莹莹

关键词:导师制三全育人本科生

张恩祥 陈雄鹰 霍 罡 汪昕宇 彭莹莹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101)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的目标要求。“三全育人”立足系统观念,将高校的育人生态视为有机整体,强调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深度融合,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力量,形成高水平的立体化育人体系。其蕴含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既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全员育人”强调多主体参与,高校要形成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等全员共同参与的育人团队;“全过程育人”强调将立德树人贯穿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成长成才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强调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活动,打造开放有效、系统协调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的基础在于队伍建设。专业教师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不仅可以直接教授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可以对学生的成长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当前国内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手段来看,本科生导师制已经成为专业教师参与“三全育人”的最有效载体,可以促进专业教师直接、具体和深入地参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切实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四个引路人”的责任。多年来,教育部和北京市的文件一直积极鼓励高校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和实践。教育部2005年提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2012年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2019年提出“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北京市教委2021年发布的《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也明确了“促进科教融合发展,探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支持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本科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持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这些文件的出台都表明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本科生导师制的高度重视。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英国牛津大学,被视为一种培养精英的教学制度,主要强调导师对学生的学业、道德、生活等方面的指导[1],而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高校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是与选课制、学分制、通识教育等相配套的辅助教学制度[2],但在中国,本科生导师制则被赋予了多重功能,既可以作为学分制的配套制度,也可以作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措施,还可以作为弥补传统培养方式缺陷、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3]。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就是导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受发展路径与运行环境的影响,中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表现出多种模式。根据高校类型的不同分为项目型、实验室型、课程型、社团型和全方位型导师制[4]。根据指导阶段的不同分为全程式和半程式导师制,其中半程式导师制又细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导师制。根据指导对象的不同分为精英式导师制和全员式导师制[5]。根据指导内容的不同分为专项式导师制和阶梯式导师制[6-7]。因改善了教书和育人割裂、师生互动和个性化教育不足的现象,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部分高校推行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从微观层面来看,它在提升学生课业成绩、加强专业认知、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增强教师责任感和教学投入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8-9];从宏观层面来看,它对于高校培育一流人才、扶持一流学者、支撑一流学术、涵养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学风等“双一流”指标建设具有明显驱动作用,能够有效助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10]。但受管理机制不够科学、运行环境存在客观困难、优质师资资源匮乏、实施主体缺乏认同感以及实际操作层面缺乏系统性等因素的制约[11],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推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没有形成稳固和长效的运行机制。因此高校迫切需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系统的思维、综合的举措以及配套的机制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育人模式。

一、应用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四位一体”育人模式构建

根据北京市教委高校分类发展方案的要求,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北京市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重点培养符合北京产业发展格局和功能定位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自2009年以来,学校以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为学院)为试点学院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特色明显、内容完整、机制清晰的“1班4导3协同4支持”四位一体的本科生导师制育人模式(具体内容见图1)。

(1)“1班”:由专业教师担任导师或成立导师团队,组建以导师(或团队)为核心的涵盖本专业大一至大四学生的纵向班级。

(2)“4导”:明确导师的四项职责,分别是“导学”,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高效开展专业学习;“导研”,指导学生参加学术研究、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以及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导生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行为规范;“导就业”,指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职业生涯,实现顺利就业。

(3)“3协同”:部门协同,教学部门和职能管理部门协同;教职协同,专业教师与其他人员协同;师生协同,纵向班级师生协同。

(4)“4支持”:组织支持,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导师制实施运行;技术支持,从课程体系、管理手册、导学系统、跟踪调查等技术层面提供支持;服务支持,为导师培训、能力提升和答疑解惑提供服务;制度支持,制定配套管理制度。

图1 “1班4导3协同4支持”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育人模式

(一)找准抓手:组建纵向班级

班级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单元,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高等教育普及化以来,以“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因个人成长环境、兴趣志向以及学习动机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特点,根据学生入学的自然年份将本专业学生按人数简单划分成若干平行班级的横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00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要。纵向班级作为以导师(或团队)为核心组建的由不同年级学生构成的班级,一方面有助于导师结合学生年级、水平、个性、兴趣的差异,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灵活性的组织方式实现个性化的指导;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不同年级间的学生在课程学习、学科竞赛、科研活动、择业就业、校园生活等方面的沟通交流,以及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院于2016年在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试点实行了以本科生导师为核心的纵向班级建设,2017年开始在全院8个本科专业全面推行。

创建纵向班级的具体做法如下:新生一进校园,各专业会组织纵向班级的负责人针对所有新生开展班级介绍,新生可以选择最希望加入的三个班级,之后导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意愿进行双向选择,在每届学生中选择5~10名学生进入自己的班级。为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纵向班级的总人数一般控制在20~30人。针对本科生少、专业教师多的专业,可以组建导师团队,包括1名主导师和若干名副导师,其中主导师全面负责纵向班级的日常管理与文化建设,并协调各副导师的分工。

纵向班级一般以“专业名称+个性化名称”命名,由导师(或团队)与班级成员协商确定,名称尽量体现出本班的团队特点、班级文化和育人目标,例如“人力昕阳班”“工设翰林苑班”。纵向班级会在导师(或团队)的指导下组建班委会,具体成员包括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心理委员等,一般都由大二及以上年级的学生担任,有的班级还会根据自身需要设置年级负责人。班委会每届任期为一年,每学年初,纵向班级会组织一次民主换届选举,选出学生认可度高、凝聚力和工作能力强的班委会成员。在导师(或团队)的指导下,班委会需要制定并实施班级的学年工作计划,组织召开班会,开展主题鲜明、教育意义突出的班级活动,协助导师、专业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做好活动记录,宣传落实校院规章制度,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方式反映合理化建议和正当需求,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平及能力素质,增强劳动观念和强健体魄意识,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院还成立了班级考核评优小组,每学年对纵向班级进行考核,包括基础工作考核和特色考核两部分。基础工作考核占比70%,主要是对纵向班级集体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和学风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所有考核内容均有详细的评分细则,而且班级需提供自评报告、证书、证明等支撑材料;特色考核占比30%,由各系根据基础工作考核结果,择优推荐不超过系内班级总数的30%参加特色考核,班委会成员在考核评优会上公开展示班级的重大成果、特色工作以及班级文化,由班级考核评优小组进行评分。根据班级考核结果,学院会对排名靠前的班级进行表彰,授予“院级先进班集体”称号并给予奖励,择优推荐参评“北京联合大学先进班集体”,同时宣传其建设经验和突出事迹,使其成为全院纵向班级建设榜样。

横向班级会随着学生的毕业自然消失,相比之下,纵向班级因每年都有老成员毕业和新成员加入,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中,这不仅可以强化导师(或团队)的育人作用,确保班级管理更科学也更精细,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跨年级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年级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深度沟通,尤其是发挥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确保班级优良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厘清职责:明确导师“四导”职责

为更好地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分层分类指导和因材施教,从2011年,学院全面推行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的全程导师制,出台了《全日制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明确了导师的任职条件和主要职责,以及导师的聘任、管理与考核办法等。

学院从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经验、对规章制度的掌握以及学位职称等方面对导师的任职资格提出了要求,作为本科生导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能做到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了解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培养计划,有一定的专业指导能力;了解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规定及运行机制;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授、副教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优先担任本科生导师。本科生导师实行聘任制,各系根据任职资格要求列出可供选择的导师名单,并组织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最终确定聘任的导师及学生名单。年度考核基本合格或不合格,或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教师原则上两年内不得担任导师。

导师的主要职责是以导学、导研、导生活、导就业为核心,助力大学生健康发展(具体内容见图2)。其中导学是指导师要作为本科生的专业导航人,帮助学生清晰学习目标,结合自身个性、专长、兴趣和志向合理安排完全学分制下的选课计划和学习进程,定制个性化的成长方案,并指导学生填写《学生个性化成长手册》;向学生介绍专业前沿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其建立清晰的专业认知,增强行业和职业认知;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监督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增强职业发展信心,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顺利择业就业做好准备。

导研是指导师要作为本科生的科研点灯人,指导学生参与课题讨论,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学术引领;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立项和学科竞赛,强化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学科专业前沿动态,提升专业素养,拓展国际视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习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并鼓励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导生活是指导师要作为本科生的人生引路人,以自身人格魅力、职业道德和学术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学生,培养学生行为规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健全人格;在指导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注重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时发现和帮助学生解决在不同阶段遇到的困惑和困难;同时,党员导师还承担推荐、培养、考察和发展学生党员的责任,鼓励学生追求政治进步,激发政治学习热情,形成正确入党动机,并有针对性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考察,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图2 导师“四导”职责

导就业是指导师要作为本科生的职业领路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科学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结合学生特点和志向鼓励优秀学生考研深造,为学生搭建考研交流平台,营造良好考研氛围;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为学生推荐就业机会;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支持学生自主创业,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并引导学生进行理性自我审视,正确看待创业风险;引导学生积极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掌握一技甚至多技之长,提升职业能力。

(三)凝聚合力:实现部门、教职和师生协同育人

“三全育人”的关键在于构建全员参与、责任清晰、良性互动的育人体系,但目前很多高校内部育人主体众多,不同主体之间育人边界模糊,多从自身职责角度出发推进育人工作,且联动协同不够,难以发挥协同育人的合力,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效果的发挥。因此,学院积极推进部门、教职和师生协同,打造全主体协同育人体系,形成育人合力。其中,部门协同是指教学部门和其他部门以“三个课堂”建设为抓手,协同合作、互联互通,形成工作联动、育人联创的工作机制。各部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领,融入正确价值观、专业知识和关键能力等育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现“三个课堂”的全方位育人优势。其中,“第一课堂”充分发挥教学部门的主导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课堂育人功能;“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发挥教学部门与学生处、团委等其他部门的协同作用,精心策划科研训练计划、专业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社团活动以及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促进育人环节的互融互通,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

教职协同是指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明晰各方职责,实现专业教师、辅导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分工有序、协同合作。本科生导师作为“三全育人”的主力军,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本科生导师制并不意味着让导师单兵作战,而是充分发挥团队育人优势,构建由导师主导,辅导员支持,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班级助理、优秀学生或学生党员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立体化“三全导师”工作队伍。因此,学院2017年印发了《“辅导员”+“导师”协同育人工作分工指导意见》,确定了导师、辅导员以及各类社团、就业团队、创新创业团队、班级助理、学生党员等支撑团队在学生不同成长阶段学业、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责任分工,并建立了辅导员+导师的定期会商制度,打破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学术培养之间的传统障碍,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育人共同体。

师生协同是指发挥纵向建班的优势,建立“导师+朋辈”的纵向班级师生协同管理方式。以导师(或团队)为主,负责全方位指导;班内高年级学长以“小导师”身份“以大带小”,营造朋辈辅导的良好氛围,同时强化各年级间的相互合作、学习和分享行为,比如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开展班级推优活动,进行学术诚信教育,或者有针对性地策划一些团建活动等,及时解决学生在心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四)强化保障:提供组织、技术、服务和制度支持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离不开配套的保障措施。学院从组织、技术、服务和制度四方面构建了全面的保障体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从组织支持方面来看,学院成立了本科生导师制推进工作小组,组长由学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主要成员包括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团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教务处和学生处作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主管部门,共同组成工作班子,负责审核、调剂本科生导师岗位,以及配合系部组织导师培训、优秀导师评选及管理协调等工作,并于2013年出台了《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例会议事规则及相关规定》,形成了包含多部门协同与多角色参与的指导机制和定期横纵向沟通交流与意见反馈机制,使导师制在各部门以及全体师生中形成了共识,为导师制实施提供了组织支持。

从技术支持方面来看,学院创新了各种技术载体为导师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首先,为最大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课需求,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学院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多元化、专业课程模块化、二三课堂菜单化、课程供给多样化和选择自主化的“三类五化”课程体系,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个人专属课程表和成绩单;其次,导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指导其制定《学生个性化成长手册》,并结合实际学习和成长状态进行动态调整,共同形成个性化的“3个1”,即每人“1册、1表、1单”,助力学生自主化、差异化发展;再次,学院还为师生搭建了稳定、便捷的线上线下沟通交流平台,开发了基于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教师导学辅助系统,方便导师查询学生学业成绩、回复问题、记录导学情况以及学生查询导师信息、教学信息、与导师进行留言沟通和对导师进行评价等,还通过定期开展导师见面会、团建、劳育实践等线下交流活动,增进师生感情;最后,从学生入学起,学院每学年对学生的核心能力、每学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成长状态,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依据。

服务支持,是指为导师提供培训、能力提升和答疑解惑等服务。学院建立了监督支持机制,可以运用导学辅助系统掌握导师指导的进程与状态,及时发现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需求;同时,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引导支持渠道,为导师工作答疑解惑;此外,学院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育人能力,为导师制的实施提供服务支持。

制度支持,是指为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而制定的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学院制定了导师和纵向班级管理制度,完善了弹性学制、选课制、绩点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学籍管理、学业考核和教学管理制度;出台了本科生导师制例会制度,规范学院导师工作推进会、“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导师工作协调会、“学生部门——系部”导师工作恳谈会的开展,建立院、系(部门)、班级三级反馈机制;构建以纵向班级为主要评估客体,多评价主体参与的多维度定期导师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包括基础工作(工作量和导学、导就业、导生活工作)、学生评师、系部评价和职能部门评价等,导研工作为加分项,对于专业排名前20%的导师进行表彰,授予“院级优秀导师”称号并颁发奖金,择优推荐为校级优秀导师;将评价结果纳入相关考核文件中,评价结果与年度评优、提高进修、评选先进、职称评审直接挂钩,强化导师工作与教师个人发展的关系,建立不合格导师的退出机制,增强导师制活力。

二、应用型大学“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成效

(一)师生联系更加紧密,育人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获得感与满意度明显提高

自导师制实施以来,经过多次调整优化,学院现有纵向班级61个,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个性化名字,既是学生意愿的表达,也彰显了班级文化。纵向班级开展的育人活动也日益丰富,数量、质量不断提升。活动类型涉及各类学术竞赛、学习互助讨论、经验交流分享、导师谈心谈话、服务实践、文娱活动等;每学期班均活动20次,生均参与率80%以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体验明显改善;2021年度学生对班级建设和导师满意度评价平均分为91(满分100分),达到历史最高。而毕业生与母校的联系较之前也更加密切,毕业生对外宣传介绍母校、向在校生推荐实习就业机会、与导师合作项目等的频率和数量显著增加。

(二)学生创造力得到释放,应用型、个性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第一,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每学年的测评显示学生核心能力均有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高。学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研究团队的比例超过3/4,近3年年均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增长了10%。学院2/3的学生参与过不同类型的科技竞赛,连续11年获得校级科技竞赛团体金奖;自导师制实施以来,共有48个学生团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8个团队获评北京地区高校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第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显著提高,如导师带领学生研发绿色农药助力平谷“无公害”大桃产业,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帮助垡头街道推进多彩院墙文化,获得居民好评;为2022北京冬奥会露天场馆观众席研发供热设备并应用于测试赛;解决老旧社区的停车难、垃圾分类等问题,解决方案荣获国家级奖项并得到采纳。第三,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提升,不少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关爱盲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公益创业等活动;参军、参与援藏、援疆人数都有增加,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梦想和担当,拓展了学生的多元发展空间。第四,对2019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满意度高达85%和90%。

(三)导师全身心投入工作,育人能力明显提升,成绩斐然

导师制的实施激发了教师学习和参与指导学生活动的热情。2020年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人均15次、累计人均培训200学时;导师指导学生申报各类项目超300人次;获得教学、科研成果奖人次逐年增加;教师育人积极性显著提升,多位教师在导师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北京市和学校师德先进个人。

三、应用型大学“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的启示与展望

(一)“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的启示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的“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为学校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得到了其他院校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对其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有鲜明的借鉴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重顶层设计,创新导师制工作模式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本科生导师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育人”是核心,即本科生导师的个性化培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全面”是保障,“全员育人”延展了本科生导师的主体范畴,即构建导师为主、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育人队伍;“全过程育人”界定了本科生导师的育人时间,导师的指导伴随着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明确了本科生导师的育人范围,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就业等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和指导;“协同”是关键,高校内部要形成结构合理、运行科学、机制健全、相互融通的育人体系。因此,高校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必须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纳入高校发展战略规划,融入办学治学的各个环节,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面部署,以班级、课堂、平台等为载体改革组织管理方式,引发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方式的重要变革。

学院正是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了“1班4导3协同4支持”四位一体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该模式围绕北京联合大学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定位以及满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发展的人才需求,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育德与导学并重、专业教师全员参与、涵盖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的追踪反馈全过程的较为健全的学院“三全育人”体系,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需求的同时,为专业教师践行“三全育人”使命搭建了更加宽广的支撑平台,形成了“纵向全链接、横向全覆盖、全院一盘棋”的协同育人格局。

2.明确权责定位,建设“三全育人”导师团队

“全员育人”并非简单的叠加与拼凑,而是需要各个育人主体增强“全员育人”意识,提升“全员育人”能力,在厘清自身定位和职责的基础上,共同寻找育人的契合点,协同配合,确保实现同频共振。在以导师和辅导员作为育人中坚力量的基础上,整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以及学生资源,带动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三全育人”工作。

学院以本科生导师作为主要育人主体,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组织架构,规范本科生导师工作内容,即不仅要能够给予每位同学个性化学习、研究、生活和就业的指导,还要能够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将“育德”与“导学”有机结合,并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的选聘、监督、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同时明确导师、辅导员和其他育人主体在学生成长各阶段的责任分工,形成内容具体、指标明确、操作性强的规范化文件,促使各主体立足本职岗位、认同彼此工作,相互配合达到共同育人的效果。

3.创新体制机制,保障本科生导师制顺利推行

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离不开内外力的共同驱动,适宜的体制机制就是保障其顺利实施的“动力源”,因此应用型大学需要结合校情,创建组织明晰、制度明确、管理规范、全员参与、各司其职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组织、技术、服务、制度等多个层面提供支持,促进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互联互通,并确保政策、资金、人员、责任、执行均能落实到位,最终形成促进本科生导师制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学院通过搭建育人主体职责明晰、合作互补的组织管理平台,全员协同育人,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重构三类课堂互融互通、课程多样化和选择自主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成长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新精神与成长潜质;创新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学习跟踪评价体系、教师导学辅助系统等实施载体,优化人才培养软环境;制定导师制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具体实施办法或方案,形成兼顾纵横管理、相互支撑的平衡矩阵型制度体系,以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运行。

(二)“四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的未来展望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本科生从入学到毕业进行思想、学业、科研、规划等方面的全程指导,形成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的互动育人模式,对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推动本科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尽管学院已经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本科生导师制育人模式,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继续协调好以下三种关系。

首先,协调好优质导师与学生数量不平衡的关系。学院现有优质导师数量偏低,而且各学科与专业之间师生比不平衡,不仅加大了现有导师队伍的指导压力,也影响了导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效果。因此,针对优质导师资源有限的情况,学院可以从“提质”和“增量”两方面积极提高导师队伍质量,拓宽导师队伍来源,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加强导师培训和引导力度,通过教育培训、经验交流和组织学习等方式不断改进指导效果,增强教师自身教育能力、职业道德修养以及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和责任理念,切实提高导师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二是利用离退休教师资源,适当聘请一些有意愿的责任心强、业务精良、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离退休教师和研究人员担任导师;三是发挥应用型大学的校企合作优势,聘请校外合作单位的优良师资和校友资源,利用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源优势,形成对校内导师资源的有益补充。师资队伍的扩充有利于本科生导师制下的生师比控制在合适的比例,保证更多的本科生能够接受导师的个性化指导。

其次,协调好导师指导学生与教学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均由专业教师担任,他们除了日常指导学生以外,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尤其是优秀导师的教学科研压力会更大,可能会导致其很难投入精力指导每位学生。尽管学院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本科生导师考核和管理办法,但还可以参考教学科研工作,结合本科生导师的主要职责,制定更规范精细的工作量认定和激励方案,充分体现学院对于导师工作的肯定,如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心理疏导、思政教育等共性且难以量化的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单位指导工作量;针对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考研等个性化的指导工作,可根据级别、数量与难易程度等加大指导补贴力度和范围;对于获评年度优秀的导师,除了表彰之外,还可以加大物质奖励力度,并在职称晋升、年终考核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严格惩罚制度,及时撤换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并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上加以限制。

最后,协调好导师与其他育人主体之间的关系。虽然学院已经明确了导师、辅导员和其他部分育人主体的责任分工,但主要责任还是落在导师和辅导员身上,其他职能管理部门的育人职责还是不够清晰,而且服务育人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学院需要进一步明晰职能管理部门的育人责任,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及工作效率,打造高素质的服务育人团队,尤其是教务部门、学生部门、团委作为管理学生事务的核心部门也可以参照纵向班级的形式调整管理机制,与导师和辅导员构建联动育人管理模式;此外,学院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基础设施,提升后勤员工素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形成全方位服务育人格局,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导师制三全育人本科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