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的影响

2022-11-01苗开贵沈亚奇王沛沛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家属病情护士

苗开贵,沈亚奇,王沛沛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昆山215300)

预检分诊是根据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快速分类,以进一步处理优先次序过程,能在众多患者中快速筛查出高危患者,在优先治疗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医疗资源利用,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措施[1]。急诊预检分诊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直接关系医院诊疗质量。常规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是根据分诊护士临床经验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但是由于急诊护士预检分诊经验不足,且相关培训处于滞后水平,导致急诊分诊护士分诊能力不足,影响治疗质量[2]。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被医院广泛应用。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是以病情轻重为依据,实现智能化判断分诊级别,避免因护士临床经验不足造成分诊失误,实现对危重患者快速、准确评估分诊[3]。为此,本研究就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418例急诊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急诊预检分诊评分标准中Ⅰ~Ⅳ级急诊病情严重度分级;患者年龄≥14岁;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无法表达意愿者由家属代表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突发公共事件的患者群体;转院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24 h者;自动放弃治疗者。将2019年6月1日~12月31日就诊的20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男102例、女107例,年龄15~75(52.36±12.36)岁;就诊次数1~3(1.23±0.36)次;受教育时间6~20(9.36±3.36)年。将2020年1月1日~6月30日就诊的20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男101例、女108例,年龄16~74(53.54±11.87)岁;就诊次数1~3(1.45±0.41)次;受教育时间6~20(11.65±3.74)年。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分诊时获取患者基本信息,并初步判断其所属专科,根据判断结果,将患者送至抢救区域进行救治[4]。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1.2.2.1 病情分级 该系统内置急诊分诊知识库,以临床征象作为基础,将主诉作为导向,结合量表评分对患者量化评估后决定病情分级。其中临床征象主要包括意识、脉搏、血压、氧饱和度、疼痛、呼吸。主诉分为非外伤14个系统132个主诉、外伤14个系统47个主诉,14个系统主要为呼吸、心血管、神经、骨骼、泌尿、耳鼻喉及消化等。量表主要为早期预警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创伤严重疼痛评分量表、疼痛量表等。预检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系统中量表进行评分,通过系统自动分析指标,将患者病情危重情况进行智能化分级[5]。

1.2.2.2 信息采集 支持医保卡、身份证、就诊卡等多种方式采集患者一般信息,通过与挂号模块对接,一次性完成预见分诊工作,减少患者移动时间。

1.2.2.3 信息传递 患者信息可在预检分诊系统内传递,当预检分诊护士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后,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导入预警评分量表。同时患者信息可在急诊系统内实现信息共享,采集患者资料信息后,其体征、分诊级别、过敏史、手术史、既往史等关键信息直接上传到医生界面,实现多区域无缝衔接[6]。

1.2.2.4 就诊安排 根据患者目标反应,将患者分为三区四级。红色区域为危及重症抢救区,Ⅰ级危急重症,患者处于濒死状态,需立即实施抢救;黄色区域为急诊诊疗区,Ⅱ~Ⅲ级急重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就诊时间<15 min;绿色为普通诊疗区,Ⅳ级非急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就诊时间<30 min[7]。

1.2.2.5 预警提醒 系统内置有时限控制功能,能够对患者就诊全过程实时监测,并根据患者病情等级给予护士提醒。在达到目标反应前5 min给予医生即将超时提醒。且在到达目标反应时间内,提醒预检分诊护士对患者重新评估,根据级别重新预测目标反应时间,直至患者就诊完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分诊质量、患者等候时间以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①分诊时间:预检分诊患者使用秒表计时,分诊时间为患者分诊开始时间至分诊结束时间;期望预检时间差=急诊患者分诊-预期分诊时间,由急诊预检分诊护士评估。②分诊质量:由分诊预检护士记录危重患者分诊检出率、分诊准确率及候诊意外发生率。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分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急诊就诊次序、信息沟通、就诊优先性、分诊准确性4项,共13个问题,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13~52分,分数越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越高[8]。

2 结果

2.1 两组分诊时间、期望分诊时间、与期望分诊时间差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分诊时间、期望分诊时间、与期望分诊时间差比较

2.2 两组分诊质量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分诊质量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的重要科室,有临床调查数据显示,急诊科有22%的危急重症患者,其余为非急诊患者[9]。因此,有效区分急诊患者与非急诊患者,在黄金时间窗内对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抢救显得十分重要。传统预检分诊主要依靠分诊护士临床经验,同时缺乏明确的病情分级界限,存在一定分诊漏诊率。

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由多种模块组成,包含多种分诊系统量化指标,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规范性,护士通过点选系统内置资料,能够准确掌握相关量化指标,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不仅确保分诊一致性,还能保障患者安全[10]。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在常规预检分诊模式进行优化,在分诊时以细则数据库为主,根据患者异常体征评估相关项目,以勾选方式显示在同一界面,弥补人工登记信息效率低的不足。根据危急预制对患者预检分诊,提高了分诊效果,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分诊时间、期望分诊时间、与期望分诊时间差均短于对照组(P<0.01);这与张宁等[11]研究结果一致。由此说明,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助于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是由多种功能的模块组成,不仅支持不同思路的分级评估,且能够衍生异常体征值的关联症状,避免护士因临床知识缺乏、患者临床症状相似及患者主诉不清而导致的分诊失误,提高分诊准确率及危重患者分诊检出率。此外,对每个病情危重等级均设施不同的就诊可等待时间,且系统内配备监督与辅助功能,大大降低超出分诊级别可等待时间未及时处理情况,避免候诊意外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危重患者分诊检出率、分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候诊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能够确保预检分诊统一标准,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通过合理有效安排缩短就诊等待时间,提高就诊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或家属急诊就诊次序、信息沟通、就诊优先性、分诊准确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综上所述,门诊预检分诊采用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管理,有助于提高分诊准确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预防候诊意外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家属病情护士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THE FAREWELL
听诊器
厉害了,我的护士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