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压疮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022-11-01郑海虹陈少芝许颖慧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20期
关键词:压疮专科心血管

郑海虹,陈少芝,许颖慧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 广东汕头515154)

多数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危重,且在急性发作时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若在卧床期间护理不当,患者同一部位长期受压,可造成局部组织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组织溃烂、坏死,进而发生压疮,不仅延长住院时间,还可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建立压疮质量控制管理十分必要。既往常规压疮管理仍以“护理部-护士长-护理人员”三级管理制度为主,存在质控落后、伤口造口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压疮控制质量不高。近年来,项目管理手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而专科护士在高级实践护士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加速科室护理专科化,提高护理质量[1]。为提高压疮质量控制效果,我院于2017年7月开展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1月1日~6月30日开展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前设为对照组,在职护士12名,年龄23~48(32.67±4.83)岁;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4名,护士3名;受教育程度:大专3名,本科9名。将2017年7月1日~2020年1月31日开展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后设为研究组,在职护士14名,年龄22~48(32.15±4.28)岁;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3名;受教育程度:大专4名,本科10名。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接收患者264例次,其中男152例次、女112例次,年龄46~73(59.76±5.83)岁;疾病类型:冠心病96例次,心力衰竭54例次,心肌梗死33例次,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41例次,其他心血管疾病40例次。研究组接收患者657例次,其中男382例次、女275例次,年龄48~71(59.84±5.92)岁;疾病类型:冠心病218例次,心力衰竭153例次,心肌梗死74例次,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95例次,其他心血管疾病117例次。纳入标准:①均以心血管内科疾病住院;②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Ⅲ~Ⅳ级;③经医学伦理会批准且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全身性感染患者;②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③瘫痪或截肢患者;④有既往精神疾病史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压疮管理。由护士长作为压疮管理小组组长,采用“护理部-护士长-护士”三级管理制度,每周进行1次质量检查,每月统计压疮质量控制情况、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护理效果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

1.2.2 研究组 采取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①建立项目管理小组:以经过考核的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压疮联络员,由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制订压疮控制管理目标及护理流程。②组长拟订压疮管理项目计划书:内容包括既往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改进方案及依据、监测指标及定义、预期管理效果、压疮管理实施计划安排表及人员分工等。③组长组织压疮防控专业培训讲座:内容包括正确评估压疮风险、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使用、压疮风险预防措施、1期及2期压疮伤口处理办法、敷料特性及使用方法等,每月进行1次。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考核,记录考核成绩,3次均为优秀者给予适当奖励,不合格者于考核结束后1周内进行补考,如补考仍不合格,予以通报批评。④压疮联络员每日对科室压疮高风险评估正确率及评估率进行巡查,监督指导组员落实压疮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⑤组长评估压疮预防措施实践情况,指导组员进行针对性护理及使用压疮预防性护理产品。⑥发现压疮病例尽快上报:由组长进行护理指导,包括对患者组织受压、潮湿情况、皮肤情况、组织微循环及营养状态进行检查,压疮处理办法,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等。⑦建立压疮管理小组微信群:组长定时分享压疮预防管理相关知识,便于成员互相交流学习、及时上报压疮护理进度。⑧统计压疮发生情况并总结本月压疮管理工作:每季度召开1次压疮质量管理分析会议,根据日常工作考勤及培训现场考核结果评选优秀护理人员,发放奖金,总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持续改进。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压疮相关知识水平:参考徐洪莲等[2]对2014版压疮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及解读,制订心血管内科护士压疮调查问卷,对护理人员的压疮预防知识、态度及技能3个项目进行评估,每项满分50分,得分越高表示知识水平越高。②比较两组压疮质量控制情况:包括压疮高风险患者评估率、压疮高风险评估正确率、翻身体位正确率、皮肤护理正确率。压疮高风险评估采用压疮风险评估表(Braden评估表)[3],评分≥10分即为压疮高风险。③比较两组护理质量:采用压疮护理质量评价表[4],对护理评估(4项)、预防措施(6项)及处理措施(4项)进行评分,每项1~4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④比较两组压疮发生及压疮确诊后7 d愈合情况:采用压疮愈合评估表(PUSH)[5]对患者压疮面积(0~10分)、渗液量(0~3分)及创面组织类型(0~4分)进行评分,得分越低表示压疮愈合情况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压疮预防相关知识水平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压疮预防相关知识水平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压疮质量控制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压疮质量控制情况比较[例次(%)]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压疮26例(3.96%),对照组38例(14.39%),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30,P<0.001)。

2.5 两组患者PUSH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PUSH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多有活动后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需绝对卧床休息静养,避免行走、坐立等行为加重病情。患者肩胛部、骶尾部、髋部、内外踝等部位长期受压,易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形成压疮,不仅增加护理难度,还将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感染风险[6]。因此,加强患者住院期间压疮质量管理,是保证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既往心血管内科采取的常规压疮管理模式缺乏组织性,护理人员未进行定期培训,专业知识较陈旧,压疮防控水平较低,不能及时评估压疮高风险患者,正确进行压疮高风险评估、翻身体位、皮肤护理,且质量控制较为落后,不能及时纠察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导致既往科室压疮质量控制情况及护理质量较低[7]。施盛莹等[8]认为,建立持续的项目管理模式可持续性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自觉性及专业技能。方英等[9]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开展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结果显示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本次研究结果也发现,研究组护士压疮调查问卷评分、压疮质量控制情况、压疮护理质量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表明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可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疮相关知识水平,改善压疮质量控制情况及护理质量。分析原因: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通过设置项目管理小组,明确小组各成员职责,促使质控检查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改善,前移质量控制的同时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对改善压疮管理质量的积极性。以经过考核的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担任组长,不仅提升了护理工作的专业性,更加强了科室对压疮质量控制的监管力度[10]。通过定期组织压疮防控专业培训讲座及现场考核等方式,加强了护理人员对评估压疮风险、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使用、压疮风险预防措施等压疮管理知识,不仅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还改善了压疮质量控制情况及护理质量[11]。压疮联络员每日对科室压疮风险评估正确率及评估率进行巡查,监督指导组员落实压疮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组长实时跟进评估压疮预防措施实践情况等措施,可更专业、规范地对压疮管理质量进行监控、评价及指导[12]。通过每月对压疮数据进行统计并总结本月压疮管理工作、每季度进行1次压疮质量管理分析会议总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方式,追踪评价科室压疮质量控制情况,持续性改善护理质量,形成良性循环[13]。

既往对压疮患者的护理仅由普通护理人员进行,受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限制,不能对患者进行连续性观察,患者创口愈合缓慢。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PU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这表明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内科患者院内压疮风险,提高压疮愈合率。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通过分析既往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压疮联络员每日对科室压疮风险评估正确率及评估率进行巡查等方式,可有效提高压疮防控水平,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此外,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由经过考核的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担任组长,压疮预防及护理方面专业性较高,可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教学。指导护理人员掌握1期及2期压疮伤口处理方法、敷料特性及使用方法、正确翻身等压疮护理技巧,避免因翻身不当、创面不洁造成伤口愈合缓慢、感染[14]。

综上所述,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可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疮相关专业知识,提升科室压疮质量控制及护理质量水平,降低院内压疮发生风险,提高压疮愈合率。

猜你喜欢

压疮专科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