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意促传承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新路径探索

2022-11-01索元元

今古文创 2022年29期
关键词:情景剧中华素质教育

◎索元元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湖北 武汉 430074)

20世纪9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倡导和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数十年来,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开设‘人文讲座’,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列为选修课程,进入必修课程,增设社会实践,增加学分;推进文理交融,渗入专业课教学;进入师资建设,作为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的必要内容。如此与时俱进,层层深入,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曾经指出,“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这不仅几乎决定着个人人格的高低,严重影响着个人思维的智愚,特别是有无原创性;而且几乎决定着民族的存亡,严重影响着国家的强弱,严重关系着社会的进退。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这个民族其实就不存在。一个国家的实力主要取决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与民族凝聚力,而民族凝聚力又最为核心,民族凝聚力又主要取决于对人文文化的认同。”为此,他多次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不打自垮。”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人文文化的精神内核。相应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目标;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历代重要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及其创造的文学文化经典,则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文化资源。比如,先秦时期的“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以及他们的著述(《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及其《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在思想、文化和文学方面,为此后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及其田园诗;由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创造的唐诗的辉煌,由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创造的宋词的辉煌,由关汉卿、马致远等创造的元曲的辉煌,由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等创造的明清小说的辉煌。所有这些文学文化经典,无不蕴蓄着丰厚而深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值得当代大学生去品鉴和汲取文化素质的养分。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对策

尽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讲授,渗透在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但基于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以及应试教育对于学生自由阅读时间的挤占,当代大学生在走进大学之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普遍存在概念化、碎片化问题,零散而浮于表面,缺少深刻的心理认同;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科、专业的分化,以及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化,除传统文、史、哲学科需系统研究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今文学文化经典外,绝大多数专业的学生,很难挤出时间系统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不用说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了。除此之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全球化、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向纵深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空前便利,与此同时,知识迭代加速、互联网终端阅读取代传统纸质出版物阅读成为大势所趋,知识的碎片化日趋严重,自媒体时代“去中心化”背景下个体借助网络及“自媒体”技术等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持续高涨。

与此同时,动漫影视、休闲娱乐,特别是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网络游戏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学校课外娱乐消遣的重要形式。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热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很容易“沉浸于游戏的虚拟世界”,无法自拔,而“传统文化氛围”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和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

面对这些新形势和新变化,大学教育,以及作为大学重要“育人”途径的文化素质教育,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时代变化。科技界、学术界所开展的大量研究和有益探索,以及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旋律的引领,给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以资借鉴的思路。此外,基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近几年的育人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通过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组织、引领并激发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以中华优秀文学文化经典为资源库的文化创意活动,对于构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以创意促传承,不失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

三、文化创意是当代大学生走近进而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

文化创意的特点之一是文化依托性。文化创意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但它不是“扫空万古”的凭空创造,而是依托特定原料、素材或要素开展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原料、素材或要素,就是特定的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载体——历代重要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及其创造的文学文化经典,正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开展文化创意的最宝贵源泉。

文化创意的特点之二是主体参与性。文化创意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创意创新创造的主体是人。创意主体首先必须深入学习、认真体会并深刻、准确理解文化,才能具备文化创意的基础。创意主体必须围绕特定的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充分运用知识储备、调动聪明才智,有条件的话,亦可借助一定的技术,才能有效开展文化创意活动。最后,创意主体必须利用不同的载体或借助一定的形式,将文化创意活动予以信息化、物化、可视可感化,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形式予以呈现或表达出来,使之成为实体化的文创产品(或物品),或思想性、文化性、精神性的可传播可阅读可展演的文创作品。在此过程中,创意主体始终参与文化创意这一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主体参与性成为文化创意的鲜明特色。

文化创意的特点之三是相互借鉴性和可复制性。天才的创造不可复制,文化创意因其对于文化传统、文化基元的依托性,因而在创意之源上具有同源性和可沟通性。这使得文化创意活动很容易形成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创意作为创造性活动,其核心和本质是一种创意创新和创造,但最终必定会以一定的实体或作品形态呈现出来,即文创产品(或物品)或文创作品。实体性的文创产品(或物品),比如所有旅游景点出售的工艺品,无论在传统手工业时代,还是现代大工业背景下,都可以大规模无限生产或复制。精神性的文创作品,比如电影、电视剧、剧本等,则可以不断被阅读、被复述、被呈现、被展演,甚至被再创造。正是基于这种相互借鉴性和可复制性,文化创意产业才得以成为可能。

文化创意的上述特点,对于解决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不啻是一剂对症的良药。借助文化创意,创意主体深入学认并深刻理解文化,必将有效克服应试教育、信息爆炸、读图读屏、网络搜索等所带来的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知和理解的概念化、碎片化、肤浅化。文化创意的主体参与性和文创活动的可借鉴性、文创产品或作品的可复制(重复)性,又能够与当代文化特别是网络和自媒体技术兴起所激发出来的个体中心、自我表现、自我参与意识相吻合。加以引导,将会很好地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育人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载体,既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开展文化创意的宝贵源泉,又是新时代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那么,文化创意助力文化素质教育,便成为值得探索的有效路径。

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的文化创意实践及成效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育人优势,通过加强文化社团建设,搭建文化创意平台,以创意促传承,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效。

首先,基地指导所属瑜山国学社、夏雨诗社、笛箫协会、书画协会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校区越剧队加强社团组织领导工作,广泛吸纳优秀人才,将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的优秀大学生聚拢起来,定期开展社团活动,特别是聘请校内外专业导师对各社团骨干成员进行培训指导,提升社团成员传统文化修养,提高创作、展演技能和水平。同时,与武汉地区重点高校定期开展社团交流,相互切磋,拓展社团成员视野。

其次,通过组织“博士带你读经典”等活动,聘请文史哲等传统学科博士生带领感兴趣的同学阅读《诗经》《离骚》《史记》、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学文化经典,对理工医科背景的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传统文学文化熏陶,引导他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理解、接受并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三,2016年起,坚持每年举办一期“传统文化晚会”,并将其打造成大学生(包括国际学生)展示中华才艺的重要舞台。这一环节,是大学生们最期待,同时也是文化创意最活跃的舞台。

具体而言,以各传统文化社团成员为班底,围绕如何举办“传统文化晚会”,上什么节目,如何打造优秀节目等问题,开展头脑风暴。各社团骨干成员纷纷搬出看家本领,琴、棋、书、画、歌、舞、茶艺、汉服秀等等,但这些节目大都显得单调而少创意。随后,大家集思广益,提出自创情景剧、舞台剧这一极富创意的展演形式。这些情景剧大都以中国古代经典作家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为素材,比如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为蓝本,改编成情景剧剧本《凤求凰》,以《红楼梦》《正气歌》《琵琶行》为素材,创作情景剧剧本《千年律》,以《孔雀东南飞》为蓝本创作的情景剧剧本《孔雀东南飞》,以王昭君故事为蓝本创作情景剧剧本《落雁秋》,以李白醉赋《清平调》故事为蓝本创作情景剧剧本《清平调》,以《鸿门宴》为蓝本创作情景剧剧本《殇楚记》,以《红楼梦》故事为素材创作情景剧剧本《枉凝眉》,以屈原故事为蓝本创作的情景剧剧本《渔樵问答》《橘颂》,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蓝本创作情景剧《阳光三叠》,以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为蓝本创作情景剧剧本《月满西楼》等等。

为创作这些剧本,同学们积极联系人文学院专业导师讲解作品,介绍背景,还原场景,通过认真、深入学习体悟这些文学经典,主创人员自身文化素养得到明显提升。集体智慧凝聚成一部部既有学术含量,又形象生动的情进剧剧本。

情景剧剧本的创作,是文化创意的第一步。要让剧本真正在舞台展演,需要倾注更大的心力,特别是上台展演的角色饰演者,必须真正理解人物性格、心理、精神境界,才能通过舞台上的精彩表演,让人物形象得到传神表现。这一环节的创意创造,不同于实体化形态的剧本或影视作品,是一次性不可复制的,也是最能打动观众。历次“传统文化晚会”的高潮,均集中在情景剧展演环节,最能说明文化创意的价值和精髓。随着情景剧展演的深入人心,大学生们的创新创意和创造,由参演人员、文化社团骨干成员自然而然地扩展到以各院系大学生为主体的现场数百名观众,使大家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生动形象而富于意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洗礼。

此外,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为目标,基地组织的首届华中大“校园建造节”,邀请建规学院建筑史专业教授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基于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运用传统建筑材料和建筑文化元素,自主建造并运营;每年三月份举办的“玉兰诗会”系列活动,涵盖诗歌朗诵、诗词创作、书法绘画以及传统投壶游戏、传统茶艺等。在这些活动中,以“文化创意”为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以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形成了良性互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时代主题得到了有效的依托和载体。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创意”是实现文化素质教育“文化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积极参与到富有创新创意创造精神的文化创意活动时,实现让当代大学生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文化育人”目标,也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

猜你喜欢

情景剧中华素质教育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情景剧)一江之水
浅议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剧创作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