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国农耕文化术语外宣英译的策略与方法

2022-11-01邓雅文张晓容

今古文创 2022年30期
关键词:归化农耕术语

◎邓雅文 张晓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陕西 咸阳 7121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应当有底气、也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话语的底气来自实践,中国道路和中国实践的成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以“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为内涵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农业社会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党和国家也一向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这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要实现乡村振兴不能仅仅依靠焕发经济活力,更要传承好、利用好农耕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效。由此,农耕文化在中国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讲好中国农耕文化”应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外宣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一环。

术语,是某种理论中特定的语言,是组成该理论的“基本元素和构件”,认识某一理论的术语系统对了解、领悟该理论至关重要。农耕文化术语指的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形成的与农耕文化话题相关的特有事物和系列概念表述,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科学术语,相较于科技术语具有语言文化内涵深厚的特点,翻译方法也更为多样。近年来,中国特色文化术语外译领域的相关研究不断推进,如武术术语、中医术语、茶文化术语、政治术语等等,但鲜有研究聚焦于农耕文化术语的外译,而农耕术语的正确翻译恰恰是农耕文化走出去的关键一步,基于此,本文从农耕文化术语英译现状出发,旨在探究其翻译策略和方法。

二、农耕文化术语英译现状

(一)英文著述与译本规模较小

与武术、中医等领域相比,国内目前对农耕文化的英译研究较为落后,以此为题材的英文著作、译作相对较少,涵盖此类术语的权威术语库屈指可数。根据Marketplace Pulse提供的数据,包括其本身和市场的销售额在内,亚马逊市场2021年总商品量(GMV)超过6000亿美元,由此不难看出亚马逊市场在世界上的显著影响力。然而,截至2022年3月2日,以“agriculture + China”和“agricultural + China”为检索词在亚马逊网站上进行检索,得到的与农耕文化相关的英文著作和译作总共只有7部,内容涉及中国农业发展、食品安全、农业生态学、农业科技创新等话题。

通过其他网络搜索方式进行检索,找到的基本上是中国农业部发布的各年农业发展报告以及中国农业年鉴的英译本。除此之外,虽然也能发现一些英文译著,但基本只能在国内的网络平台上检索到,其世界性影响十分有限。

(二)过度归化有违中国语境内涵

部分译者为了尽可能地消除英语母语国家读者的陌生感和古怪感,使他们得以尽快地理解和接受中国农耕文化,多青睐归化(domestication)的翻译策略,常常偏向于选用英语母语读者表达库当中现有的或惯用的表达进行术语的翻译,却忽略了中西方术语文化内涵中各种细微差别对读者理解可能造成的巨大影响,这样一来,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文化误解。以“农民”一词的英译为例,现有的译作中多将其翻译为“peasant”或“farmer”,这两种翻译其实都存在着一定局限性。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汉语中“农民”一词意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而根据牛津词典,“peasant”有两条释义,分别为“(especially in the past,or in poorer countries) a farmer who owns or rents a small piece of land”以及“a person who is rude,behaves badly or has little education”,第一条释义指的是穷困国家历史时期中的农民,第二条又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显然,这两条都与汉语中“农民”一词所指不相吻合。而“farmer”一词在牛津词典中的解释为“a person who owns or manages a farm”,即“农场主人或管理者”,这同样与中国文化内涵中的“农民”大相径庭。

因此,直接采用英文中的现有词汇,将中国的“农民”一词简单地归化译为“farmer”或“peasant”并不合适,有违其在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内涵,容易让英语国家读者对中国农民的认识有失偏颇,还可能形成负面印象,甚至可能对中国的农业相关政策产生误解。因此,在翻译农耕文化术语时一味采用归化策略是十分不利于农耕文化真正走出去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三、中国农耕文化术语英译策略

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翻译实践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在他的《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了两种取向,“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但直到20世纪末,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才正式将这两种取向分别定义为异化(foreignization)和归化(domestication)两种翻译策略。

简单来说,异化策略就是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尽可能地使用源语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反之,归化策略则指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对于这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不同时期翻译学者各持己见。韦努蒂则支持异化,并将其称之为“抵抗(resistancy)”,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而当代英美翻译流派则多主张归化,其中以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的理论为代表。事实上,这两种翻译策略之间是互补关系,将永远共存,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最终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对象。

进入近代之后,为让西方读者尽快、尽可能容易地了解中国文化,译者多看重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速度,因此多倾向于采用归化策略,常爱照搬西方文化中原有的概念、范畴进行术语翻译,却也因此使该术语的中华文化内涵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和损伤。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形象视域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实施的背景下,译者的目的也发生一定变化,译者思考的问题逐渐从如何让中华文化“更快”地走出去转变为如何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而想要讲“好”中国农耕文化,对其的外宣翻译中必须注重“民族性”,即注重体现出在中国语境下农耕文化独特且丰富的内涵,从而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由此,在对农耕文化的外宣英译中应当以异化策略为主,以求尽可能地还原其在中国语境下最完整、最真实的内涵,减少文化误读,助力农耕文化术语翻译的标准化进程,持续提高我国农耕文化术语英译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四、中国农耕文化术语英译方法

(一)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一般来说,比较遵循原文语言结构的译法就是直译,采用直译法更能够反映出语言形式所承载的意义。以《大气科学名词》中的英译为标准,对于凝聚着中国农业智慧的二十四节气的英译大多数采用直译,如:“白露”(White Dew)、“谷雨”(Grain Rain)、“寒露”(Cold Dew)、“雨水”(Rain Water)、“大暑”(Greater Heat)、“小雪”(Light Snow)等等。这些术语虽是在农耕劳作中总结出来的属于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但在英语文化中也具有相同含义的相关表述,直接翻译也不容易造成误解,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直译法就再好不过了,既保留了中国特色的语言特征,又可为目标语读者所理解。

(二)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音译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译音代义”的翻译方法,目前采用音译的主要是名字和部分专有名词,如中国特有的人名、地名、度量单位等等,如“贾思勰”(Jia Sixie)、“屈家岭”(Qujialing)、“亩”(mu)、“斤”(jin)等等。

另外,音译还同样适用于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尤其是当这些中国特色词汇在英语文化中有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时,选用音译能够让目标语读者将其视作一种全新表达,从零开始理解,从而更有效规避误解,如“农民”一词的翻译就可考虑译为“nongmin”,这样一来便可避免读者将中国特色的“农民”简单地与“peasant”或“farmer”画上等号,并将其看作一个全新的表达尝试理解。

(三)加注法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的表达常常十分简明扼要,这种情况下若使用直译法,应当辅之以一定的注解以便于读者理解,比如,若将“三高农业”一词直接翻译为“threehigh agriculture”,只会令人读来摸不着头脑,加上注解后 译为“three-high agriculture(high-yield,cost-efficient and high-tech agriculture)”或许更有助于读者理解。音译法在表意不清时同样也需要辅以注解,特别是单独使用一个专业名词,且上下文中并没有对该词进行额外阐释的时候,加注就十分有必要了,比如,当需要单独引用《齐民要术》中的文字时或可将该书名翻译为“Qi Min Yao Shu(Important Arts For The People’s Welfare) ”。

总而言之,在异化翻译策略的指导下,农耕文化术语的英译实践中应当根据语境特点,主要采用直译与音译的翻译方法,或在直译、音译的基础上辅以注解,这样一来,便能够在让目标语读者准确理解的前提下,带给读者一定的陌生感,促使其“从零开始”尝试理解,最大限度地保留农耕文化术语中蕴含的丰富中国特色文化-内涵。

五、结语

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地位斐然。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绕不开农耕文化的外宣,而术语的翻译质量对于准确传达农耕文化的内涵尤为关键。而针对农耕文化术语英译现状中著作规模较小、术语过度归化的问题,本文提出,农耕文化术语英译应当在异化策略的指导下,选用直译和音译的翻译方法,并可适当根据语境辅之以注解,从而带给英语母语国家读者一定的古怪感,引导他们“从零开始”尝试理解农耕文化术语的中国特色文化内涵,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语境下农耕文化术语的完整内涵,避免文化误读。希望能为中国农耕文化外宣翻译工作带来些许启发,助力传播优秀中华文化,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

猜你喜欢

归化农耕术语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农耕感怀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第三届“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
老圃作品
老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