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户时期家纹的流行与大众文化的繁荣

2022-11-01杨园园芦晓博

今古文创 2022年30期
关键词:江户大众文化平民

◎杨园园 芦晓博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一、引言

家纹,广辞苑将其解释为:“各家固定使用的纹章”。从平安时期末期起一直流传至现代,家纹的设计审美、其发展历史中所体现的家族思想与集团意识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大多关注家纹的外形设计,以及其所蕴涵的日本社会与民族的特性,未曾统合家纹在江户时期整体社会环境中的发展与体现,发掘家纹中所包含的大众文化的要素。进而也未曾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家纹与大众文化之间有何联系、家纹的流行是否影响了大众文化的繁荣、家纹在大众文化中又有着何种地位。因此,基于现有的相关研究,本文将通过梳理家纹的起源、发展,对江户时期家纹中蕴含的大众文化要素进行探析,再进一步探讨家纹在江户时期的大流行是大众文化繁荣中最特殊的部分这一全新观点。

二、关于大众文化的特点与家纹相关研究的概览

关于大众文化,迄今为止大多数相关研究都有对其定义以及特征进行过详细的剖析。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将其解释为“是一种以大众为主体的文化。基于生活水准的提高、教育普及、媒体发达形成,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为前提,通常会伴随着文化的商品化、标准化以及低俗化的倾向”。关于大众文化的特征,本章将以邹广文、王迎新的研究为代表,对其进行概括。同时,因本文旨在研究江户时期家纹的发展,所以本文将整合上述作者的相关研究中所提及的大众文化特征,与江户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考察该时期大众文化的发展特色。日本学界认为,江户时期的日本经济是封闭且倒退的,而大众文化的起源最早只能追溯到大正时期。但是通过对江户时期的经济考察,当时的日本人口爆发式增长,经济发展迅速,且在文化层面上表现出了符合大众文化特征的发展,本文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点:

1.审美的日常化。江户时期,随着庶民教育的发展,平民阶层人民的整体文化程度大为提高。而当时的主流文化仍是诸如讴歌封建与自然等包含着哲学思想的高雅文化,庶民教育的扫盲式教书无法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民理解儒学、朱子学等学问,平民难以对此产生共鸣,且当时平民的生活富足,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日益提高,所以文化的俗化呈现出了必然的趋势,此处的俗并非低俗,指的是内容更加贴近平民日常生活,这也是歌舞伎与净琉璃能在平民之间颇受追捧的原因。

2.文化的商品化。随着江户时期小农经济的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以及商人开始着眼于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与后期家纹大多作为装饰不同,开放使用权初期,家纹的作用更偏重代表个人、象征家族,所以便出现了平民出钱让纹上绘师设计家纹的现象,以及伴随着审美的日常化,文化作品的内容也更加贴近平民的日常生活,诸如《浮世草子》《假名草子》这类在市面上贩卖流通的通俗小说等,都是文化的商品化的体现。

3.制品的标准化。直至中世,日本的文化传播基本以口头描述以及手工誊写记录,耗费时间长且传播范围有限,而进入江户时期,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增加,且雕版印刷术以及活字印刷术也早已传入日本,所以在通俗小说大受欢迎的条件下,为了满足大量的供给需求和追求最大的利润,成本更为低廉的刻板印刷被投入使用,书籍的制作效率提高,制品的标准也更为统一。

4.媒介的大众化。庶民教育普及之前,阅读纸质书籍还只是贵族阶级之间的爱好,而随着文化的俗化呈现出必然的趋势,加上印刷的效率高、成本低,通俗小说在市面上大量流通,纸张此类媒介自然就实现了大众化。

5.形式的娱乐化。除通俗小说这类文学作品之外,如歌舞伎、净琉璃、狂言等起源于平民的文化产物 ,这类表演的内容更贴近平民的生活,况且比起将其作为文化欣赏,更多的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消遣与娱乐。

此外,纵观关于家纹的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1. 对家纹设计的研究;2.家纹所体现的日本社会特性的研究。

据笔者对家纹相关研究的整理,可知关于家纹的研究重在梳理,小到梳理家纹的种类含义,大到梳理家纹的历史发展脉络。据统计,日本现存的家纹约有两万余种,但其中相似的家纹占大多数,历史上甚至有因为家纹太过相似认错仇家的轶事,所以关于家纹的种类以及指示意义,基于丹羽基二、INDEX编辑部、姜春梅对家纹的研究,笔者将家纹的种类归为以下四类:1.植物类纹章;2.器物类纹章;3.神纹类以及动物类纹章;4.包含自然、文字、建筑等要素的纹章。将家纹的指示意义归为以下六类:1.展示优雅;2.指示姓名;3.祥瑞;4.纪念;5.崇拜武力;6.展示信仰;关于家纹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则在下文详细展开。关于家纹的第二类相关研究,以赵淑云的研究为代表,二战之前,人们主要是以集生产消费为一体的家族这一自给自足式生产集团为中心展开活动。既有完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集体,也有如贵族、大地主等除血缘关系之外,豢养的武士以及用人也包含在内的家族集体。二战后,随着资本的出现,规模逐渐小型化的家族再难以称为集团,但随之出现的,是以学校、公司等形式出现的新型集团,从而日本社会中的家族意识也逐渐转化为集团意识。家纹,以及由家纹衍生出的社章、校徽均为家族意识以及集团意识在日本社会中的具体体现。故若要探究日本社会的家族观念以及集团意识,那么家纹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辅证。

三、家纹的起源与变迁

日本家纹起源于平安时期末期,在镰仓和江户时期各迎来了家纹的一次辉煌时期。以镰仓时期为例,家纹逐渐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和认可,天皇或者武士所侍奉的主公会授予臣子自己的家纹以示嘉奖,大多数家纹也逐渐成为家族传承的一部分被代代传承;再看江户时期,家纹在江户时期的广泛普及赋予了家纹全新的大众化要素,又因在使用家纹时,并不如唯贵族与一部分武士可起姓、可带刀的“苗字带刀”一般受制于严明的阶级制度,家纹迎来了空前的使用热潮。直至明治维新,来自西洋的文化冲击才让家纹作为旧时代的产物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至现代家纹的使用频率大为降低,除了如日本航空公司的鹤纹、三菱公司的菱纹等等作为商标的家纹继续活跃于日常生活之外,就只有使用在和式的婚礼或葬礼等正式场合才能看见家纹了。

学界普遍认为,家纹的发展是一种垂直且单向的发展。由皇族到贵族,再到武士,最后到平民。家纹在贵族到武士的普及过程中迎来了第一次使用高潮,后又在平民阶层中迎来第二次使用高潮。源平合战(1180-1185)的战场上用红白旗区分敌我,在这之后,参与战争的家族逐渐增多,各个家族为了强调身份,开始在战场上使用自家家纹区分彼此。因为战场上出现的家纹繁多,且图案相似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在室町时代,幕府下令编纂了《见闻诸家纹》统计识别各个军队与家族。除了战场上,在各个宴会上通过家纹识别身份也成为了最快的辨别手段,也有见领主家纹,领地平民于路边跪伏等事例,家纹象征家族、权力、地位以及威严的作用可见一斑。而后至战国时期,下克上风潮盛行,武士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一部分武士便开始追根溯源,根据自家的历史设计家纹,家纹的数量也愈发增多,所以,家纹也随之迎来了第一次辉煌。

江户时期,家纹迎来了第二次辉煌时期,元禄年间(1688-1703),幕府向平民开放了除菊纹等特殊纹路外的家纹使用权,对于不被允许拥有姓氏、难以区别身份的平民来说,如此简洁明了且特色鲜明的家纹转瞬就为大众所接受。此外,江户时期的农民以及商人普遍比较富裕,对家纹的设计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回应如此庞大的设计需求,自平安时代起专门为贵族服务的家纹设计工匠也逐渐与平民阶层开始了交易往来。同时,在歌舞伎表演昌盛的江户时期,歌舞伎演员急需个人商标来强调个性、突出特色,所以家纹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魅力脱颖而出,自此冠名“艺能纹”,与歌舞伎演员的艺名一起被世代继承。如歌舞伎剧目“对面”里曾我氏兄弟的庵木瓜纹、“暂”里市川团十郎的三枡纹一出现,就会引发观众们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使剧目气氛热烈起来,艺能纹已经基本成为了剧目以及演员的象征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江户时期家纹的发展中出现了平民化后的家纹回流到贵族阶级的现象,以艺能纹和刀匠家纹为代表进行详细探分析。如上文所述,歌舞伎盛行时期,光是有名演员的艺能纹出场便能引起全场轰动,此外,印有演员个人艺能纹的杨枝成为一种应援商品,买卖不设限,不光是平民,贵族也颇为喜爱;据小笠原信夫记载,在江户前期以肥前为中心活跃的肥前忠吉,本名桥本左卫门,从刀匠起家,使用自己制作的刀剑,在锅岛胜茂大名处取得战功,从此作为大名的刀匠工作。从初代至第三代的肥前忠吉,不光有来自幕府官役亲自编纂《怀宝剑尺》认可其手艺拔群,那些刻印了工匠家纹的刀具也颇受贵族追捧,之后更有出身平民的手工艺人受天皇赏识授予菊纹使用权的例子。

在解析家纹于江户时期的表现后,发现了家纹的大众性、江户时期家纹的回流现象、家纹作为商标的新型应用以上关于家纹的全新特性。各个商铺印刷于门帘上的屋号纹、菜单上的家纹,赋予了家纹商标这一全新的商业价值。此类家纹对于家纹的创新性应用和延续都是家纹通过平民阶层发展所获得的全新特性与迎来第二次辉煌与大流行的代表性标志。而大众文化在家纹上的具体体现,可以从特定的家纹举例分析:从《枕草子》《荣华物语》等古籍中可以看出,人们自古就喜爱将杜若花纹绘到衣服上,以及如樱纹、稻纹、镜纹、伞纹等等,家纹的设计普遍取材于日常生活以及大自然,而后江户时期面向平民开放使用权,家纹的设计元素也更加朴素且常见。而承载家纹的媒介,如:衣物、器具的使用并不受限于阶级。由此可见家纹中所包含的大众文化中审美的日常化以及媒介的大众化特征。从江户时期专业设计家纹的工匠与平民开始交易往来,可以看出家纹所包含的大众文化中的商品化与标准化特征,家纹首次开始作为商品进行买卖,家纹的制作标准也更为清晰。形式的娱乐化特征,可从市川团十郎传承至海老藏的三枡纹、曾我氏兄弟的庵木瓜纹来看,歌舞伎演员会使用专属的艺能纹推广自己,甚至还会制作贩卖刻印着个人艺能纹的杨枝、灯笼、团扇等周边商品,至此家纹代表家族、权力等特征的特点愈加薄弱,更多则是作为花纹起装饰作用,家纹的娱乐性也更为明显。

四、家纹的流行与大众文化繁荣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江户时期家纹的发展涵盖了大众文化的五个特征,家纹中出现了首次阶级反哺现象,以及家纹于平民阶层衍生出的商业性质,江户时期家纹正式在平民阶层中迎来大流行。因此,结合上文对相关研究的概述,本文将联系大众文化与江户时期家纹的发展,主要证明相关研究中不曾论及的以下结论:在家纹与歌舞伎、净琉璃的发展过程中,大众文化正式迎来了首次繁荣,且家纹是最为特殊的部分。

家纹的特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家纹起源于上层阶级;2.平民化后的家纹反哺贵族阶级,家纹由垂直且单向的发展变成了循环式发展。

歌舞伎、净琉璃等大部分大众文化的雏形起源于平民阶层,通过了层层筛选,改良内容才逐渐被上层阶级所认可接受。如江户幕府屡次对歌舞伎实施禁令,剔除了其中与游廓相关的情色交易等猥亵部分,融入了贵族与武士的生活故事,才使歌舞伎广泛为贵族阶层所接受,拉近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距离。但家纹却与之不同,家纹起源于上层阶级,在由上至下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顺畅无阻。虽有少数特殊纹路的使用受限,但只要得到皇族或者贵族认可,不论出身,都可以被授予特殊家纹的使用权。诸如菊纹、葵纹等纹路。如被赐予菊纹的三品一门,还有作为刀匠起家的下坂市左卫门,为德川家康之子结成秀康所赏识,受德川家康召见,之后不仅被赐予了葵纹,更有天皇赐“康”字,正式更名为越前康继。当时那些刻印着他们个人刀铭的刀剑也倍受武士贵族们追捧并随身携带。

以家纹、歌舞伎为代表,通过文化层面上的交流,平民与武士、贵族之间的距离愈加靠近。在阶级制度严明的社会环境下两个阶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包容,再辅以家纹的流行、歌舞伎的兴盛,江户时期的大众文化也正式迎来了一个鼎盛时期。其中日本家纹的独特发展历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反哺现象、以及其独特的循环式发展,可以看出家纹的发展、流行,在大众文化于江户时期迎来繁荣的过程来说是最为特别且不可或缺的要素。

五、总结

本文由浅入深,梳理了家纹的发展与变迁,从装饰到展示信仰、寄托了对家族的祝福、纪念等,家纹的内涵逐步丰富,尤其家纹在江户时期的发展更是涵盖了大众文化的五大特征,同时,通过考察家纹在江户时期的发展,阐释了日本大众文化的起源可提早到江户时期。以及,在进入和平的江户时期后,各类文化有了发展的条件,尤其在元禄年间,各类上方文化以及町人文化的发展如百花齐放,除家纹外,歌舞伎、净琉璃最为突出。家纹的大流行、歌舞伎、净琉璃的繁盛都是大众文化繁荣的重要部分,而其中自公家起源的家纹,其独特的循环式发展令家纹脱颖而出,证实了江户时期家纹的流行是大众文化的繁荣中最特殊的部分,且为大众文化迎来繁荣提供了最为特殊的助力。

①新村出:《広辞苑(第六版)》,日本岩波書店2008年版,第590页。

②松本明、佐和隆光、養老孟司著,邵延丰主编:《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4页,第2291页。

猜你喜欢

江户大众文化平民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居酒屋的诞生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飞檐走壁”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日本江户时代史学发展受中国史学影响探析
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