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百年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谱系研究
——历史嬗变、演进特征及经验启示

2022-11-01王虎栋李广平

中国德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德育目标

■ 王虎栋 李广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同时进入了“第二个一百年”,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其中,德育目标对德育实施起着导向和统领作用,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性质。本文通过梳理建党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谱系,分析德育目标的演进特征,并总结我国德育目标发展经验,为深化中小学德育目标规律认识和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一、建党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历史嬗变

(一)思想萌发期:发端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1921—1949)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尽管没有提出明确的德育目标,但在教育方针政策中通过宣扬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人们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实际已孕育了早期德育思想的雏形。

1933年,由临时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会颁布的《小学教育制度草案》指出:“在工农民主专政下的小学教育,是训练现在参加民主革命斗争的后代,同时在这基础上准备将来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其中反映的德育目标更多体现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人的阶级和革命斗争意识。

这一时期还没有关于德育目标的正式表述,但其德育思想已经蕴含在了教育方针中,并主要借鉴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等学说的思想。

(二)初步探索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服务的德育(1949—196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教育方针政策在继承之前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其背后反映的德育目标理念,是不断强调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立场,重视培养学生忠于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963年,中央发布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等文件,提出“必须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规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作了系统规定。

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理念不仅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教育的延续,而且突出强调了德育为社会主义革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后来“文革”时期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德育表现出泛政治化特征,正常的学校德育活动受到影响。

(三)恢复转型期: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拓展(1978—2000)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德育目标由之前“唯政治化”走向拓展,也逐渐走向正式和科学化。

首先,对“唯政治化”反思纠正,并逐渐走向大德育体系。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德育从教育中凸显出来,开始由专门的文件表述。198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以专门文件对德育工作作出规定,这标志着德育开始走向正式化、专门化。最后,德育目标的设置开始关注学生阶段层次。1993年和1995年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纲要》分别依据小学和中学学生发展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德育目标,体现出德育目标对学生发展规律的遵循。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小学生对形象生动的画面的感兴趣程度往往比文字更为强烈,利用学生这一年龄的心理特点,结合插图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快速、更加合理地理解课文,让他们从色彩鲜艳的图画中去感悟文字背后的魅力。如:

以上可以看出,1978年到20世纪末这一时期是德育目标的恢复转型期,也是逐渐走向正式和科学化的时期。

(四)人本申张期:以人为本和生活德育思想的凸显(2000—2012)

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元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党在这一时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此背景下,这一阶段德育目标中人的向度得到了更多彰显。

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这反映出德育目标进一步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课程。

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始得到强调,德育在之前基础上越来越重视个体的发展需求,不断贴近个体的生活实际。

(五)体系深化期: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等,为我国德育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一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进入体系深化阶段。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德育目标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的阐述:“从学生的社会生活、道德生活、法律生活、政治生活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尊重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使德育目标具有可行性。”

同时,德育目标的设置更加科学化。《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发展的特点,分了四个学段目标,各自对应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段学生。这体现了德育目标在阶段划分上更加细化,更加符合中小学生心理和道德发展的规律,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接受范围相适应。

这一时期德育目标突出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不断回应新的命题,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越来越注重依托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

二、建党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演进特征

(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随社会阶段变化而调整

建党以来,我国德育目标的制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随社会阶段的发展而调整。分析发现,我国德育目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其演变过程形成了一条发展主线,即从关注马克思主义阶级革命思想,到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再到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的转变。

(二)由集体主义主导向兼顾个体发展转变

德育目标反映了一种理念或价值观,这种理念包括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等。建党以来,我国德育目标理念经历了由集体主义主导向兼顾个体发展的转变。从建党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德育目标主要呈现向集体主义“一边倒”倾向,较少鲜明提及个体的利益需求。“集体主义的总原则,就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或者说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德育目标仍主要秉持集体主义为主的理念。到了21世纪,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德育目标理念开始从原先集体主义“一边倒”向兼顾个体发展转变。如2002年颁布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德育目标从为集体服务的公德向个体的品德和生活回归。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21世纪以来德育目标越来越重视个体的发展,但并不意味着逐渐弱化集体主义,集体主义仍是德育强调的目标,“尽管我国学校德育的具体任务和内容时有变化,但一直在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实际上这一转向是由单一强调集体利益转变为注重集体和个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在重点落实集体主义的同时,也重视个体的发展,逐渐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

(三)由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向多维“大德育”体系拓展

建党以来,我国德育目标内容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德育目标开始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一元化的局面。1998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指出德育包括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到了21世纪,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德育目标内容越来越丰富。

虽然说目前我国已形成“大德育”体系,但并不是说其他内容的增加就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贯穿于德育目标,并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因此,即便我国逐渐形成了日益丰富的大德育体系,但并没有因此而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在德育中发挥独有的作用。

(四)由追求道德理想向贴近生活现实、科学分层回归

德育目标的层次是指目标设置高与低的问题。在德育目标设置的层次上,我国经历了由追求“高”的道德理想目标逐渐向回归生活、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转变。受集体主义以及“古代伦理传统和革命传统”等的影响,我国德育目标在较长时期内处于“高”的定位,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就强调培养政治觉悟、为国家和集体献身的精神等。

出现转变是在1998年国家教委出台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将德育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守纪律的公民”,第二个层次是“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这反映了德育目标开始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发展差异。到了21世纪初,德育目标逐渐由原来崇高化的要求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如2002年颁布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引导儿童“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教师应“尊重儿童权利”。

再者是越来越注重不同学段德育目标的分层。如1993年和1995年分别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纲要》中,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德育目标;到了2017年,这一分层则更加细化,其中将小学又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阶段,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更加科学化。

三、建党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经验启示

回首百年,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不同样态的转变。通过对德育目标谱系的反思,提出中小学德育目标应坚守的原则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一)坚定立场性: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我国德育实践相结合

一方面,我国德育目标应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就是发端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到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再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正是由于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为每个时期德育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方向引领,为德育目标的内在更新和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另一方面,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同时,还应具体结合我国的德育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实践的理论。如果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联系,那马克思主义思想就可能会变成教条。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考虑时代背景的要求,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践的特点,才能使德育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因此,德育目标在制定过程中既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又要结合实际,与时代背景相联系,不断创新发展。

(二)提高实效性:增强目标实效,指向德育成效

德育成效不高是困扰我国德育实践的一个难题,德育目标是影响德育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德育目标指引德育实践,其本身的实效性影响着德育实施的成效。

尽管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德育目标的操作化程度不足。非德育学科(语文、数学等)如何与德育总目标对接,以及德育总目标如何落实到各个学科当中的具体目标,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细化与分解。二是德育目标中认知性成分强调较多,而能力性要求较少提及。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德育总体目标的规定,更多出现的是“理解”“认同”“拥护”“了解”“把握”等词,侧面反映了对认知性目标的注重。但过于强调目标中认知性的成分,容易造成德育过程中的“灌输”,使德育成为形式化活动,忽视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德育目标实效性,一是继续加强德育目标的可操作性。在学科课程方面,不仅要完成学科课程标准与德育总体目标的对接,还应将分布于各个学科中的德育目标具体化和系统化,这样在立德树人整全理念的指导下又突出各学科独有的德育属性,为学科教师提供操作性的依据。二是德育目标除了重视认知性的部分,还应注重能力等其他成分的内容。拉里·努奇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有两个层次,其中“实现基本的道德康健,使个人拥有较好的道德推理能力和社会情感学习能力”是第一个层次。这里拉里·努奇将道德相关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中重要且基础的组成部分。能力导向要求德育实践者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而非只是道德知识本身。

(三)深化理论性:加强德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与西方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不同,我国是一种“大德育”体系。这种体系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还有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这决定了我国德育目标的理论基础,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而应该结合我国德育的具体特点,构建本土化和科学化的德育理论体系。

在构建这一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应关注如下方面。一是对大德育体系中各子项内容分别作专门研究。大德育体系中每一项内容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特殊性,不能用道德教育的理论去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将政治教育的理论套用在道德教育上。因此,首先应对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治教育等作分门别类的研究。二是构建大德育整体理论体系。在对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等各项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包含各项内容的整体理论框架。其中,各项内容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还是一种交融、相互关联的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三是借鉴转化国外理论与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国外理论包括道德教育理论、公民教育理论、心理学的前沿性成果等,但借鉴的前提是基于我国德育的实践特征进行转化。再者是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数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丰富而精深的德育思想,形成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德育思想资源,不仅为构建德育理论体系提供了启示,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民族文化自信,为人类德育贡献了中国智慧。

(四)警惕泛化:处理好德育目标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由于“大德育”是我国特色的德育属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新的内容不断加入这一体系,当大德育体系包含越来越多的内容时,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大德育的边界是什么?即德育的泛化问题。而实际上,造成德育泛化的根本原因不只是德育内容多,更是因为没有厘清这些内容间的关系,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主次之分,进而“淡化”了德育的本质。因此,解决德育泛化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是厘清德育目标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大德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随时代发展而新增的其他内容。以下分别从大德育的核心、方向、基础和发展四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坚持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大德育必须抓住核心,而这个核心应该是与德育本质最为密切相关的。德育本质在于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提高,促进人的生活幸福。道德教育作为提高人德性的活动,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和个体幸福相联系的活动。檀传宝教授提出德育要“守一而望多”,这里的“守一”就是指坚持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其次,以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为方向引领。思想教育主要塑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解决的是思想追求的问题。政治教育主要培养人的政治品质,解决的是政治立场问题。并且“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道德和意识形态、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德育也离不开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引领。再次,以法治教育为基础保障。法律规范作为一种“底线”,“通过这种禁止性规范来维护道德价值”。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和政治品质等高层次方面的培养,那么法治教育就是对学生遵守法律规范、行为准则方面最基本的要求。最后,在做到以上三方面的基础上,兼顾德育为响应时代要求而发展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网络环境教育等。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德育目标
《中国德育》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