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的 “ 婴儿 ” 形象探析
2022-11-01◎王芸
◎王 芸
(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一、意象
《老子》的“道”具有“一”的完满性,它自生自根,无待于其他事物,是宇宙的本原。语言表达如同弹奏乐器,只要一经言说、一经弹奏,就有了未能言尽的部分,即未能穷尽的音符,语言的局限性使所谓“道”的完满性受到了破坏,语言总有不能穷尽其意的部分。所以老子在此解释为“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为了使人们尽可能了解这个自本自根的“道”,老子采取了“正言若反”和意象的方法。正言若反即不正面论证某物是什么,而从反面论证某物一定不是什么,或者什么特性不属于某物的范畴。用意象的方法则是通过“象”使人们有感于道。如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形文字,用象表意的方式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即是圣人通过设卦立象以尽乎其意。
中国哲学中“象”的内涵是什么?“象”是中国哲学体现其自身的一个特殊方式,用意象表达自身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有深刻的意义。
“象”的来源是物体自身,“象”有物的形貌、形态的意思,但又不完全同于“形”。“象”既包含着可见之形,也包含着未形的状态。同时,象指“像”,“象也者像也”,这种“像”不仅指形似,在中国思想意境中更强调“神似”,是一种本质、特质方面的相似。后来的哲学、诗学、文学中立象尽意的原则没有变,但其中之象已不是卦象,而是具体的物象。“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的“有我之境”即体现了古人与景、物的互渗体验,如花之意象渗透到人心中,便成了“泪眼问花花不语”,人把自身的情感投射到眼前的物象上去了。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实际上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二、“婴儿”之“德”
《老子》中最根本的范畴是“道”,它具有万物之始的生成性与根源性。《老子》中的婴儿最可取的就是其身上存在合乎于“道”之“德”的特性。
《老子》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具有“上德”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有德,他顺其自然,不刻意表现自己。如婴儿、孩童,他们具有一种天真无邪的美,正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美的。与同“道”不可道一样,“上德”也是不可言说的。婴儿几乎没有自我意识,没有刻意的欲望,因此他没有人们通常的敌对、恐惧、忧愁等情绪,他与外界的关系是缓和的。再者,老子说婴儿虽然身体柔弱,但拳头却很紧,婴儿是精之至、和之至的代表。他的精气不外露,元气和谐,因为婴儿不会像成人一样,把精气分散到别的地方去,喜怒哀乐等情绪不会分散他的精力,所以婴儿一直是与环境和谐一体的状态。
先秦时期最关注“婴儿”的就是道家,《老子》文本中有五处与婴儿相关:“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皆孩之”“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中的婴儿体现了丰富的内涵,如自然、淳朴、本真。不仅《老子》中有婴儿的意象,《庄子》文本中也有一些对婴儿的论述:“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硕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结合《庄子》的思想来看,色若孺子的人是因为“闻道”,他得以把握一些“道”的特质,于是精气和谐,不与天下相对待,外界似乎都伤害不了他的身体和精神,《庄子》中的婴儿,也是与“道”相符合的一种象征。
陈鼓应先生在《老子评传》中说:“老子最反对人运用心机、智巧和诈谋,他在自己的书中一再提及‘婴儿’,希望人们能够返璞归真,像婴儿那样天真无邪、淳朴自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婴儿的特点契合老子提倡的柔弱处下、自然无为的状态。婴儿的力量是最柔弱的,并且他的一切行为不受后天经验的沾染,是自然而然的、最质朴的。老子认为,“道”既是生命的本质,也是生命的本源,而婴儿自然而然的呈现,就体现了生命的本真,具有道的“朴”的特点。“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多次提到的“朴”是老子推崇的特质,它自然、纯真、朴质,初生的婴儿也是未经雕琢加工的原始状态,其自然而然地呈现对应了“道”所具有的“本真”的意义,也就代表了这样的“朴”的特质。其次,婴儿柔弱无为的特征符合老子推崇的“水”的本性。
老子反复强调柔弱之道的意义,因为它知易行难,居于雌弱、低下的地位并不是一种被动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安然处于柔弱的一方,不是自己无能,而是知道事物的另一面,也就甘愿处众人之所恶,把众人之所好让给众人,自己因为不争而得到自我的保全。老子推崇的本真正是如婴儿一般的真实自然的生命存在,婴儿也是老子提倡的“无为”之代表。
老子认为人随着见闻知觉的产生和发展,世间充斥着对于知识和欲望的追求,这极大地伤害了“道”本身,导致了个体和社会的灾难,人世间的灾难是因为人不懂内心虚静,浮于表面,成了欲望的工具,彼此间争夺无度,老子以无识无知的婴儿作为“道”之“德”在人间的代表,提出人民应回归到婴儿一般的状态中去。这里的“婴儿”并非实指,不是说人再度变成一个婴孩,而是生命向着本真的道体的回归,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以人的主动性向赤子状态努力。“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本身是浑然一体,没有矛盾对立的,由“道”而来的天下万物才有分裂,所以最终,万物还是要回到原本无矛盾、无对待的状态。
三、归根之路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回到婴儿的状态并不是说人又想办法变回婴孩之年龄和状貌,而是人的精神应“损之又损”,去对应“道”的存在状态。如《庄子·大宗师》中,南伯子葵问女偊:“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女偊回答:“吾闻道矣。”只是女偊的精神回到了婴孩般的状态。
如何复归,则是《老子》中提到的修养方法。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首先是要“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指的是人要集中精气,达到一种柔和状态。气扩充于宇宙万物之间,人要保养体内的精气,保持初生时柔弱的状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要达到阴阳两气均衡调和的和谐。其次是要“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因为人的成长过程中,精神离赤子、婴儿的理想状态越来越远,外部世界的经验知识使人内心产生矛盾和分别对待,人心离“道”越来越远,所以要关闭人向外获取的通道,减少对外在世界的关注和索取,切断与外在的联系。要“挫锐”“解纷”“和光”,取消人与外在的界限,回到与“道”混沌一体的状态。最后是要“致虚极,守静笃”,心是人之根本,原本空明宁静,但因被外在的经验世界所影响,产生了分别对待,所以必须要追求“虚”,持守“静”,并且还要达到极点。“虚”和“静”来自“道”,“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形无象的,以虚静之态向本根的“道”回归,即归根曰静。婴儿的各种特征与老子认为的圣人相合,“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无心于任何“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去故意把持,所以不会失去,自然而然地存在是婴儿和圣人共同的特点。
复归于婴儿,体现在个体生命的层面是通过修养的工夫养虚静之心,精气合一,回到婴儿、赤子般质朴、自然的精神状态;体现在社会层面则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君王应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庄子·胠箧》有“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说明庄子思想中的这一方面与老子思想是大致一致的,《老子》也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老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为了制约人的行为而制定的,社会出现仁义礼智,正说明社会分裂不安。所以老子认为最好的治理方式应是无为而治,治理天下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无不治”,一切秩序井然,社会安定自然,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则是“为无为”,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老子看来,人民回归质朴、天真,社会因此没有纷争割裂,这样才是美好的社会。上古的平民百姓具有自然的天性,他们耕种、吃饭,他们的想法与行为不相背离,一切都自然而然,那时是人类的天性保留得最完整的时代。那时的人民虽然没有所谓的“智慧”,却保存了人类的本能和天性,人们“愚昧”,却没有私欲,老子认为这样才是美好的社会。在《老子》的语境下,保持、回归婴儿般的淳朴天真,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
四、结语
《老子》以婴儿为“尽意”的“象”,展现“道”柔弱无争、自然无为的“德”,使人们可以通过婴儿的“德”的特性把握“道”的特性。婴儿是人类中天性最完全的代表,谓之“天全”,没有世俗经验的婴儿如同自然之道,由“道”而来的一切变化、生发、循环,都是自然流动的、先于经验的、不存在“天”之赏罚意识的。从“道”既是本原也是根源的性质来看,“复归于婴儿”既是复归于生命的本真,是回到生命的根源,也是纷争不断的社会回到“一”之整体的过程,这就是“复归其根”。复归的原因是“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只有“归根”,才能宁静柔和,只有宁静柔和才能回到生命的本常,免于世间一切带给人的伤害、分裂,使人保全自己的内外形态。
同时,婴儿的无知也是向“道”复归的路径,一切在自然而然、虚静无为的过程中向道体接近,最终万物归根,浑然一体,社会不再混乱,人民顺其自然,安居乐业。在寻找如何让国家、社会重建秩序,人民保全生命的方法上,《老子》以“道”为世界之本原,主张人们不再争论是非,遵循自然之“道”,在生生不息的世界做一个大智若愚、具有赤子情怀的人,回归到有含德之厚的“婴儿”状态,才能与“道”之轨迹相合,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生命之“道”。
①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3页。
②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209页。
③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107页。
④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96页。
⑤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16页。
⑥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17页。
⑦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145页。
⑧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40页。
⑨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79页。
⑩钱穆:《庄子纂笺》,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第237页。
⑪钱穆:《庄子纂笺》,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第54页。
⑫钱穆:《庄子纂笺》,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第32页。
⑬陈鼓应:《老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⑭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107页。
⑮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107页。
⑯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139页。
⑰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40页。
⑱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159页。
⑲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213页。
⑳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66页。
㉑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112页。
㉒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77页。
㉓钱穆:《庄子纂笺》,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第87页。
㉔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11页。
㉕老子著,文若愚注译:《道德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