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中乡愁文化的意义发掘与价值再塑
2022-11-01◎杨柳
◎杨 柳
(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乡愁”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母题,指的是人们对于家乡深切思念的一种忧愁情感,这样一种思想感情,广泛存在于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之中,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乡愁”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即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新乡愁”,其基础是农村社会,因此乡愁特指的是中国农村的“乡愁”。这种“乡愁”体现在多个方面,有对于家国变迁的“愁”、自然资源逐渐匮乏的“愁”,以及传统文化未能良好保存与传承的“愁”,是对传统保留与现代发展之间的“愁”,更体现的是一种肉体上与精神上焦虑。为了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效,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党和国家积极投入了各方力量,而文学作品中强烈的“乡愁”情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一、文学的价值延伸:文学文本“乡愁文化”中的乡村镜像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物,它源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文本中的“乡愁文化”来源于乡村现实生活,是乡村发展的镜像反映。无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直到近代、现代、当代的文学作品中,都蕴含有强烈的乡愁情感,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鲁迅、郁达夫、王统照、沈从文、贾平凹、莫言、陈忠实等笔下具有“乡愁”叙事审美结构的作品,这种“乡愁文化”以文字为载体,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家的作品之中。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关于乡愁的篇章,例如《小雅·采薇》 《小雅·四牡》等。《小雅·采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艰苦军旅生活的画面,在全篇的字里行间里透露出戍边将士们希望战争结束,早日归家的期待,在这种为国奋战的意识背后,隐藏着战士们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小雅·四牡》中“岂不怀归?”就是主人公最渴望的诉求。无论身处何地,内心深处始终存在着对于家乡和亲人强烈思念的情感,“乡愁”情结也是异乡人强大的精神支撑,给因为各种原因而远离家乡的人以精神力量,作为一种信念永存于心。在中国古代还有很多作品饱含“乡愁”情结,这种“乡愁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早已成为了中华儿女最质朴的底色,故乡成为每一位异乡人翘首以盼的存在。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便是乡土性,其文学创作也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乡愁意味,这种文化书写既是有感而发,同时也是作家承担文化传播历史责任的具体体现。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无论是从题目还是作品内容,都明确表达出了自己对于故乡强烈的情感,故乡既是身体的避难所,更是精神的栖息地,但当鲁迅再次回到家乡时,发觉家乡的人事物却与记忆中的美好相差甚远,物质上的富足与灵魂上的空虚形成冲击,也使得鲁迅对于故乡的情感愈演愈烈。王统照在作品《沉船》中在塑造了刘二曾、他的妻子、伙伴顾宝等典型农村人物形象的同时,一方面反映出20年代中国农村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在这种衰败流离的环境下,村民们仍然对家乡保持着深刻的情感。这些作品虽然也有基于现实的虚构成分,但对于家乡的情感却是真挚的,是作者内心对于家乡情感的真实映照。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以自己的家乡为创作载体,用自己的童年生活作为线索,展现了东北大地独特的风光景色,描绘了呼兰这座小城的人情百态,赞美与讽刺并存,展现了乡村朴素而又真实的生活面貌。张承志的《黑骏马》,描绘的是蒙古族草原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展现了少数民族区域的特点;沈从文《边城》描写了村民们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展现除了湘西地区独特的人文风光,还有废名的《竹林的故事》,莫言《红高粱》,史铁生《我遥远的清平湾》,贾平凹《秦腔》《商周三录》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了各个区域独特的风土人情。但无论是哪个时期的作家,也无论作品描绘的是哪一区域的风土人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现实乡村生活的真实记录与描写,既表现了对于过去传统的怀念,同时也掺杂着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饱含了对家乡的思念与美好寄托,唤醒了现代人对于乡愁的记忆,让村民们永远不忘家乡,让乡愁永留于心。
二、文学的价值延伸:“乡愁文化”的意义发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年轻劳动力为了生存与发展选择去城市打工创业,中国乡村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但伴随着教育的普及、文学的传播与教育的作用,以及“乡愁”文化的影响,使得更多目光开始聚焦于乡村,激发了异乡人内心被隐藏的情感力量,加深了其对于家乡的思念,让更多的人才愿意留在乡村,并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之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文学文本中对于“乡愁”情感的抒发,以及作家所描绘的乡村世界,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有的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复制,有的则是作家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再创造,融入了人们对于乡村生活的美好愿想。大家可以在文学世界中领略到不同的自然风光,感受到文本中美丽乡村世界的自然景色和风俗人情。让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乡村的自然资源保护,开始合理对乡村旅游进行开发,以及对传统建筑的保护、饮食文化的保留、村庄风俗习惯的传承等,使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既融入现代的生活气息,又能保留传统,留住村民心中的那份“乡愁”记忆。
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乡愁文化”的传播,使文学的价值功能在乡村发展工作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文学的认识功能使村民能够通过阅读作品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有限的实践经历下,既能了解到西北地区乡村风光的雄奇壮丽之美,也能了解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般的诗意生活,通过作品感受到不同地区的人文风俗,通过地理环境、建筑风格、饮食文化、服饰特点等多个方面,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文学的教育功能使村民的知识能力与文化素养得到了大幅提升,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语言文字方面,其思想意识、鉴赏水平、创作能力、审美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文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村民们产生了影响,思想意识的提升使村民们能够摒弃传统思想中的腐朽封建、阻碍社会进步的成分,保留更加优秀的文化;同时也使更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乡工作,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之中,无私奉献,回报家乡。鉴赏水平、审美能力的提升也不光体现在村民的穿着服饰上,也体现在住房建筑等方面。通过历史的记载,大家了解到人类的居住处所发生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早期的人类大多在山洞居住,后来人口增加,部落逐步产生,再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认识水平与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开始用木头和石块儿搭建房屋,村民们能够利用当代文明的发展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乡村实际特色,打造出凝聚“乡愁”意味的新建筑格局。文学作为一项特殊的审美活动,其娱乐功能够使人们以一种愉悦的视角去解读“乡愁”,在不同作家的不同文学作品中体味各自家乡的“乡愁”文化,了解到自己家乡的独具特色,增强了主体与客体的情感沟通,使人精神上获得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与此同时,文学的功能具有整体性的作用,他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村民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使得村民们能自觉积极的配合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不忘“乡愁”,共同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和谐美丽的家园。
三、文学文本中“乡愁文化”的利用与当代乡村的发展
文学文本中“乡愁文化”的传播分别从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助力了乡村振兴。文学文本中对于乡村种植业结构的描写,是村民们以土地为根的表现,以及不同作家对于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描写的差异,提醒了村民们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要永远热爱这片土地。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现代乡村发展相融合,让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发展齐头并进,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美丽乡村。沈从文在《边城》中描绘了湖南省花垣县的茶峒古镇,作品中把湘西地区独具魅力的景色与风俗人情相结合,勾画出了耐人寻味的边城风光。这如诗如画的景色既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同时也给花垣县的村民留下了美好的乡愁记忆。
伴随着全面脱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就后,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能够与乡村振兴工作更好的衔接,很多乡村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复制,避免对古老建筑的大拆大建,而是采用应修尽修的方式,让这些独具特色的建筑和乡村格局保留下来,努力留住乡愁,让这种美好的印象能够代代传承,让每一个乡村都能够保留住属于自己的美好记忆,并融合自身特点,打造出一个个特色乡村,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乡愁”是维系乡村的人、事、物的精神纽带,乡村永远无法被替代,乡愁会永远存在于中华儿女的心中。城市中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生活条件以及大量的劳动力需求,是农村的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这种态势也一直存在。但通过文学作品中作家的情感记录来看,那些由乡村转到城市生活的人,城市最终只是容纳他们身体的躯壳,只有在乡村才能够寻找到灵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情结一直存在于中国人民的心中,每逢一些传统节日就会对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产生更加强烈的思念,漂泊在外的远行人会想回到家乡,与亲人们吃一顿团圆饭,也算是给这一年的漂泊之旅一个靠岸停歇的机会。即使住在城市,心中的那个“乡”也一直存在,乡村也许会消失,但是乡愁不会,它会成为城市的一种底色。在这个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代,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巧妙地把现代生活气息与乡愁巧妙融合,在打造出现代化新格局的同时,也能让人们寻找到曾经的乡愁。因此,要抓住“乡愁文化”的引领作用,认真挖掘乡愁要素,并把文化的挖掘运用到乡村建设之中,留住乡愁,打造一个和谐美丽充满韵味的新乡村。
四、面向未来的“乡愁”故事书写
《双城记》中说道:“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双重的视角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好与坏”,物质富足的“好”与精神空虚的“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这种对比又是具有矛盾性的,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是不希望回到过去那种饥寒交迫、一贫如洗的艰苦生活,他们向往和想念的是乡村曾经美丽宜人,风景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乡村中纯朴自然、热情好客的风俗人情。所以,新时代乡愁的内涵也就更加广泛,时代与人民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新时代的乡愁还包含了对城镇化发展下传统古村落的没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逐渐紧缺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未得到良好保存与传承,使得精神和肉体上获得了双重冲击,“乡愁”的内涵越来越复杂。如何发挥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作用,唤醒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乡愁记忆,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之中,成了当代作家的使命与担当。
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在对生活的认识和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充分按照自己的特点能力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目的性和创造精神,敢于和善于按照自己的特点对生活进行诗意的发现,捕捉到转瞬即逝的灵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正因为每一位作家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根据自身不同的经历和阅历去进行文学创作,立足于新时代前沿位置,创作出拥有地域性特征、具有乡愁意味的文学作品,能够在坚守文化传统之根基的同时,还能保持每一个乡村的地方特色和不可复制性。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来看,新时期下有很多乡土作家都是具有一定的农村生活经历的,例如路遥、贾平凹、陈忠实、莫言等人,这些作家曾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浪潮或者外出求学等经历,离开过自己的家乡,虽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满足,但是在精神上却无处安家,始终难以在城市中获得身份认同感,时隔多年,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时,却发现很多事物已物是人非,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于传统乡土社会中安土重迁的文化情结,使得作家对于家乡产生了思念的愁绪,因此才能创作出极具乡愁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的创作到传播再到阅读接受,才使得“乡愁文化”勾起了人们怀念家乡的情感共鸣,激发了集体的“乡愁”记忆。
新农村的发展就必定有新故事的发生,新时代也应该有新乡愁。作家也要多留心观察生活,重视文学的价值功能对于时代发展的影响,留住“乡愁”的同时,也要面向未来,让文学始终能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核心。所以,在“乡村振兴”这项伟大工程面前,文学没有缺席,也不能缺席。如何完成新时期下的乡村振兴与新乡村故事的书写,是摆在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乡愁”故事的书写具有一种历史的使命与担当,在文化多元的世界格局下,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主题,把握当下的实际形势,创作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优秀作品,让文学作品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中得以延伸。让带有“乡愁”的文学作品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要重视作家的文学创作,紧密结合乡村“风景美 、风俗美、人情美”的特点,在保留自身乡村文化独特性的同时,让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留住乡愁的同时也面向未来,创作出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符合村民的审美需求,能够被村民广泛接受的文学作品,充分发挥出作品的文学价值。与此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深度挖掘,创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愁”作品,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嬗变,给村民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行动上的激励,让文学始终都能够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