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的本质属性思想的阐释

2022-11-01熊冬梅

今古文创 2022年40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本质马克思

◎熊冬梅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属性发展历程

(一)初步探析:《博士论文》

1839 到1841 年马克思开始了博士论文的写作,进而开始了人的本质属性的研究,论文中主要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哲学研究开始。当时的马克思沿袭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对“自我意识”开始关注。在文章中马克思强调了自我运动的辩证原则,但与他人不同的是马克思并不认为自我意识是单纯的主观精神,而是与现实世界进行了联系。同时马克思在探讨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思想中强调:哲学和现实的联系不是抽象的、脱离世界的自我意识,而是结合社会实践的运动。

马克思人的本质属性的尝试始于他的博士论文,虽然马克思在此时还停留在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但是已经显示出他对人的能动性的重视。

(二)发展:《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手稿创作背景是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的19 世纪,当时生产力发展迅速、机器生产盛大,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劳动人民生活艰苦、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工等问题,在书中他提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1)类存在物——人是有意识的

生命活动的特质就在于特性和类特性,而自由有意识的活动就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认为通过实践去改造无机界,证明人的意识存在,就是通过这样的存在物,把类看作自己的类存在物。马克思用意识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通过改造对象世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从事的活动就是类活动,也揭示了劳动就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2)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从人的异化劳动出发,阐述了“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就是人的本质。劳动是人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保存行为的方式,并使之区分于动物;是人本质力量的活动。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在1845 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启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1)人的本质从社会关系出发

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人本身并不是单个的抽象物般的存在。这也是马克思首次对人的本质做了明确的定义。代表着要从社会关系中去分析人之间的区别,在这里马克思不赞同将人的本质抽象化和个人化,而是从社会关系中去揭示人之间的差异。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从劳动的角度去思考“人的本质”。

(2)抽象的人的批判

费尔巴哈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但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是建立在费尔巴哈人学思想的基础上的,马克思对他有所借鉴但是又进行了超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认为的人进行了两个方面批判:第一,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感性的对象”,从精神领域去理解人的本质,未能看到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不足在于用直观的角度去考察对象,而不是从主体的方面去看待人和社会的关系,以至于与实践偏离。第二,费尔巴哈理解人是脱离社会条件的人,太过于直观。并没有看见“周围存在的世界并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经过社会大工业、机器大生产,是人类世世代代实践的结果”,也不知道人需要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导致人和历史之间发生偏离,脱离了实践活动和历史条件。

(三)确立:《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历史唯物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有所体现。书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于人的认识要从历史、社会的角度去思考,从中找寻以人的本质即“现实的个人”;同时在书中阐述了施蒂纳的“唯一者”的思想来源和背景。

1.人的本质之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人学研究的基点就是现实的人,从这个出发点就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不同,表明了其实践性的特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用“生产”将人和动物进行区分,对于人的本质从社会生产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现实的人在马克思认为是社会实践中活动的人,是具体的人。要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去分析、观察认识人,进而实现人本身。

2.人的需要本质

无论何时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这是由于他们的本性以及联系的方式,因为他们彼此之间不需要发生联系;而联系他们的是两性关系、交换和分工。这里指的需要本身不能作为人的本质展开,直观的需要不是马克思认同的需要。唯物史观中马克思认为社会中的物质需要是需要的本质,和社会的实践活动相联系。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进行了思想的批判并提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主导的不是绝对精神也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现实的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研究主要通过两方面研究:第一,有没有某个属性可以将人和动物区别开?第二,人最根本的属性是什么?马克思得到的答案是劳动和社会性。

(一)历史的第一个活动——劳动

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是物质生产活动,这是马克思所阐述的,这里的物质生产活动就是劳动。

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重要的实践方式。在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自然界的动物唯一目的就是维持生存。而和人相比,人的实践是一种高级的社会实践。人类的实践总是基于某种目的而从事的,在最初人类是由于自身的基础保障开始探索,并在脑海中勾勒出图纸,在实践过程中,人也是按照这种蓝图进行打磨、整理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人类都在积极的改造,同时也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而变化。劳动开始时的设想决定着人类行动的方式,之后的实践方式都服务于这个构想。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是因为人类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可以这样说,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实践起着基础的作用。

在人类的发展和生存中,劳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不仅创造出大量的生活资料,也创造出一系列社会关系。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无论是不同的地位还是不同的分工,劳动的作用都不言而喻。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是追求人自己目的的活动。”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的社会实践不仅是满足某个目的的手段,还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动力,更加是改变世界的基础。用一个词总结马克思人类本质思想就是“劳动”,因为在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是劳动的产物,若没有劳动,意识就无法与实践结合。

(二)社会性

恩格斯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称《提纲》)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他所说的新世界观就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现实性”基础上从社会关系中阐释人的本质的真实含义,这种关系相比于动物要更加复杂。因此要用唯物辩证法审视人,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世界,人作为社会实践物会发挥自身能动性与世界进行联系。在实践中人作为主体存在复杂的社会关系,而这些关系会随着人类的实践而变化,但是人作为中心始终与社会相联系。因此若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的全部特性就要把握住社会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有两个论断:劳动和社会性,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劳动使人区分于动物,社会性是人根本的属性,因此把握人的本质需要把二者结合;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决定了人的本质,同时在实践中也表现出来:第一,社会实践中会形成各种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又会随着劳动的内容和程度而变化,社会关系表现出不固定的特点;第二,社会实践劳动一定程度影响着社会关系。人类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劳动属于内容的层面,而社会关系属于形式的层面,二者相互连接。社会实践虽然决定着社会关系,但是社会关系并不是一味被动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对于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起着前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审视人的本质问题,不能离开实践劳动和社会关系。

三、马克思本质思想的基本属性

无论是《博士论文》还是《形态》马克思都是根据“人的本质”进行的批判和反思,在对于人的本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框架也逐渐形成。从青年黑格尔坚持自我意识到费尔巴哈人本学批判,再到历史唯物主义框架的逐渐形成,这一系列过程就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研究。

(一)人的自然属性

生命起源于自然,人类诞生于自然,所以人的自然属性是无法否定的。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的个体,人参与着自然、影响着自然,无法避免这种先天的动物性。人自身的自然属性是因为作为自然生命的存在,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他指出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自然属性自然和人才能紧紧联系在一起,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

(二)人的社会属性

社会实践中,人进行的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此人需要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完成个人的实践。马克思认为为了真正理解社会,要将社会和人结合起来,要承认人是社会的存在物。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表达的就是人因为相同或者类似的性质才聚集到一起,因此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

(三)人的历史属性

马克思强调了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实现的过程,肯定了自然界的地位,并且强调了历史的客观存在性,指出人的实践活动是与社会和自然紧密联系的。社会从过去发展到现在,不断由低级发展到高级,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正确地认识历史、解释历史。

(四)人的实践属性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践结合,针对问题用学科结合和统一的方法解决问题,紧紧地将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对人的本质展开研究。这是马克思深入社会生产探讨历史的辩证运动,进而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彰显。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研究人学思想提供了方法,证明了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实践性。

四、马克思本质思想的价值

以实践性为基础的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仅在理论上给予现代启示,在实际发展需要中也提供了借鉴。

(一)以人民为中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学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的重要法宝就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经验,新时代的到来使得群众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的中国引领世界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更要抓住机遇、实现生产力的突破,更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三步走的目标,明确好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坚决维护人民利益。新时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就要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新时代中国的建设提供人学理论基础。

(二)理论适应时代变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理论之所以具有活力不仅是因为自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是因为无数马克思主义者实践的推动。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完善,但其本质仍然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其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新时代研究人的本质问题可以为发展带来的一系列主体性问题、社会关系问题、劳动问题等提供人学依据。

(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彰显现实价值

1.经济建设上:正确理解社会经济的生产成分,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人的生产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

2.政治建设上: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有利于更加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可以有效摒弃家长作风以及官僚作风。只有坚持人民的利益为先,才能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3.文化建设上: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使得人们不断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文化需要。只有用先进的文化理论武装人,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才能有效塑造理想的人格。

4.社会建设上:正确处理各类关系也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研究的重点。改善民生和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化解不稳定、不和谐的社会因素,满足人们的利益需求以及发展需要。

5.生态建设上: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生态的建设要求人们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用绿色经济去推动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在生态建设上做好准备,为人的自由提供条件。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是对人完整意义的界定,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体现了人本质思想的意义以及价值,而且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也起了重要的方法论作用。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本质马克思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最有思想的句子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马克思对象化思想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启示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费尔巴哈宗教观研究述评
放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