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心雕龙·知音篇》“见异”

2022-11-01张岑菲

今古文创 2022年40期
关键词:刘勰人民文学出版社知音

◎张岑菲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总的来说,刘勰在《知音》篇中表达的观点表明他认为文学的批评不是随性而发的,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也不是电光火石式的灵感乍现,而是有迹可循,依靠一些方法和途径来进行的。另外,刘勰也相信对于作品的欣赏和对于作者本意的感受是可以跨越时空局限来实现的。

值得一提的是,刘勰的“六观”思想基本也涵盖了《文心雕龙》里提到的关于文学的方方面面的考察,从音律到文体,从内容到手法几乎都涉及。这说明刘勰对于文

学的审美不是简单地判断某一方面,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综合完善的体系。因此,在《知音》篇中,他也不断强调“圆该”和“博观”,而“见异”看似与二者矛盾,实则也有关联性。

“见异”的“异”的本义是“分”后引申为不同、区别的意思。《文心雕龙》中也经常使用“异”字来进行阐述,例如《征圣》篇中就说道“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刘勰与《尚书》的观点相同,主张按照经典的要求来写作,这样才能避免犯爱好奇异的错。可见刘勰始终以宗经为标准,否定过分追求奇异的文风。但是另一方面,在《辨骚》篇中,刘勰把楚辞放到了“文之枢纽”的地位,反对“逐奇而失正”的做法,强调要“执奇而驭正”。这里也可以看出,刘勰对于不同于儒家主流的“奇”和“异”的文章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而不是全面进行否定的,因此,也能理解,为什么刘勰在《知音》篇中把“见异”放到较高的地位。“见异唯知音耳。”既强调了“见异”对于是否能“知音”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知音”的标准。接下来,本文将会对这两点进行具体的讨论:

一、“见异”作为“知音”的途径

一方面,“见异”可以作为实现“知音”的途径。基于此,刘勰提出在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存在的一些不符合“见异”的倾向,而刘勰反对这些倾向也可以说是肯定了“见异”作为途径的可行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打破喜好限制

刘勰提出:

基本假设有:1.语码混杂原因 (Code-mixing reason,模型中以CMR指代)对语码混杂偏好(code-mixing preference,模型中以CMP指代)有路径影响;2.语码混杂原因(CMR)对语码混杂态度(Code-mixing attitude,模型中以CMA指代)有路径影响;3.语码混杂偏好(CMP)对语码混杂态度(CMA)有路径影响。同时,语码混杂原因的个数、语码混杂偏好的种类以及语码混杂态度的类型这些观测变量则由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再由验证性因子进行验证。

“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

在众多不同类型风格的文学作品中,人们往往不能做到“圆该”,喜欢慷慨的人听了昂扬的歌声便会击节赞赏,有涵养的人看到细致的含蓄的事物就高兴;喜欢浮华的人观看到绮丽的作品就动心,爱好新奇的人听到奇特的作品就耸动。符合自己的爱好就大加叹赏朗诵,和自己的爱好相异的就不去关注,各自执持着一隅的片面见解,要想量度多种多样的变化,正像面向东望,看不到西墙。刘勰注意到了人们倾向于关注自己喜欢的风格和作品,往往忽略了对其他作品的欣赏。所以刘勰提到了知音的另一个关键词“圆该”,即要求读者能够不仅专注自己爱好内的作品,也应该对其他类型的作品进行研究。所以,突破自己的喜好风格限制,对其他风格进行了解就是“见异”的一部分,假设能够开始对自己喜好之外的作品进行探求,那么自然就能实现刘勰提出的第二点,即“博观”。他说: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嵝,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大凡操奏千支曲子之后才能通晓音乐,观看千把宝剑之后才能识别剑器;所以全面观察的方法,务必先要广博地观览。观看过高山更显出土堆的小,经过沧海更识别沟水的浅。对文章轻重的评论没有私心,对作品的爱憎没有偏见,然后评论文章作品才能做到公平合理像衡器衡量东西一样,分析文章作品才能做到明晰全面像镜子照清物品一样。通读作品是对其进行批评的基础,因此刘勰将其与通晓音乐和识别剑器作比较,提出了广博地浏览作品。这也建立在放下个人喜好偏见的基础上,实现这两点之后才能对一个作品有基本的把握,才能比较准确地进行批评鉴赏,同时这两点也是实现“知音”的基础。

(二)突破审美经验

刘勰提出:

“夫麟凤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然鲁臣以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魏民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

刘勰用麟凤这种神兽和獐及野鸡相比,用珠玉和砾石相比,指出他们明明是毫不相干的东西。但是在鲁国人的眼中,麒麟是和獐一样的动物。大概是因为在鲁地有大量的獐活动,研究表明,獐只能在暖湿环境栖息,从古代起大多分布于我国东部与南部。而鲁国是东部的重镇,表明鲁地应当有大量的獐分布,所以,依照鲁国人的生活经验,即使是麟凤在他们眼中可能也只是普通常见的獐。同理,楚国以凤凰作为图腾,而图腾往往寄托着民族的信仰,因此,在楚国人眼中,野鸡可能仅仅因为外形的相似就被认为是凤凰。以此类推,虽然事物本身的性质和形态不发生变化,但是各地的人民依据自己的生活文化经验往往会将同一种事物看作符合自己生活文化经验的另一种毫不相干的事物。这说明人们在接受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先入为主,用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事物,这就会导致严重的失误。而许多外形相似的事物往往也会对人产生误导,所以刘勰接着说“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 有形的器物容易验证考查,还发生这么多的谬误;抽象的文情难于鉴定识别,谁说容易区分清楚。引申到对文学作品的批评上来说不就是告诫人们要跳脱有限的审美经验,不要用井底之蛙的视角来看待作品。如果一直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对作品进行赏析,那么就会犯和鲁臣、楚人一样的错误。要么是把优秀的作品看得太普通,要么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而这种做法就是没有达到“见异”,不能够看到与原本认知中不同的东西。如果连最基本的东西都看不明白,又怎么能够体会得到其中真正的内涵,也就不能能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真实感受了,那又何谈“知音”。所以,刘勰强调人们在广博地涉猎,抛弃自己喜好偏见的同时,也应该突破自己的审美习惯和经验,用更加广阔的眼光去看待作品,这样才做到了“见异”,离“知音”才能更近。

(三)在主流中“见异”

六朝的思想是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思想,刘勰本人也受到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文心雕龙》中表现出强烈的儒佛融合倾向。可以说刘勰是“折中”一派的人物,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刘勰将描写日常的情景和规箴讽箴结合起来,此外,他既重视文采又重视朴质刚健,主张文质结合。在这样的文学主张下,刘勰提出了与儒家传统视角下对文学的不同看法,将《辨骚》篇放到重要的地位,将楚辞奇变的文风融合到儒家经典的“雅正”中。《离骚》本来是儒家经典之后的文风的一大变,刘勰却能够看到《楚辞》中“奇”的优点,将其运用到对文学创作的发展当中。这是刘勰在儒家主流审美中的“见异”。

可见,比起一些所谓文学批评鉴赏的标准来说,刘勰更注重作品本身是否是有感而发,是否蕴含了作者真实的感受,所以他也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儒家有时一味强调伦理教化,也会反而使作品失去自己本身的文学性,成为政治的附庸,因此,刘勰要求我们有“敏锐的心灵”,能够切实地去感受作品本身的感情,就像有时候需要不为物体的形状外表所迷惑,通过认真地研究探讨去发掘事物的本质,不要做“对文学的鉴赏永远流于表面随波逐流的迷者”和“浅者”。这也是刘勰赞赏的屈原式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文质疏内,众不知余之异采”。也是《吕氏春秋·本味》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境界。刘勰非常赞赏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主要是赞赏二者能够和屈原一样,在主流中“见异”。映射到文学批评中就是说那些不限于大潮流而保持对文学独立思考的人才能够成为“知音”。所以必须要以“见异”为途径。

二、“见异”作为“知音”的目的

在《知音》篇中刘勰围绕“知音”讨论了许多问题,在最后“见异唯知音耳。”一句中刘勰着重强调了“见异”对于“知音”的重要性,也强调了“见异”是“知音”的一个重要标准。正如上文讨论的内容,刘勰强调的“知音”不是简单的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技巧的批评,更是对作者本身的创作动机或创作情感的体会,而读者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在文学鉴赏中自然能够“见异”。

此外,刘勰也在《知音》篇中强调了一个问题,即对于文字来说读者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说知音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作品没有人能够“见异”,没有“知音”来欣赏,那么这个作品也不能算是成功。刘勰在“知音”篇中提出的包括“见异”的观点,都是为了帮助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鉴赏,所以读者应该时刻保持“见异”的态度,用“博观”“圆该”的视角进行文学批评的准备,才能成为真正的“知音”。

刘勰在《知音》篇中首先提出了“知实难逢”。也从侧面说出“知音”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性,然后又说“音实难知”,难知的原因实际是因为大多数读者不能够“见异”,在接触文学作品时受到个人喜好、审美、以及主流观点的限制,因此,要实现“知音”就应该把“见异”作为途径,通过突破这些限制来实现“知音”。最后刘勰强调了知音的重要性,认为,“见异”也应该是“知音”的目标,文学作品需要真正的“知音”来透过形式内容看到其读者本身的思想情感,也看到该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地方。因为每个作者的性格思想是多样的,所以,他们创作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这是人们需要见到的“异中之异”。当然,“见异”不仅要见“异中之异”,也要见“同中之异”,这就要求切实体会作者心理,正如不能因为器物外形的相同就认为他们是同样的东西一样。此外,还需见众中之异,有“见异”的意识,在鱼龙混杂的文学作品中能够慧眼识珠,保持甄别和判断的意识。

三、“见异”的意义

总之,在《知音》篇中,“见异”是一个重要的观念,也可以很好地概括“知音篇”中刘勰要阐述的“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玩泽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的观点,刘勰的这一观点提醒人们在对文学作品鉴赏时应该随时注意“异”的一面,发掘相“异”之处的意义。同时,也不能忽略“见异”的基础,即作为读者需要积累的该领域相对完整广博的知识基础,在“圆该”和“博观”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见异。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文学创作中也应该有“见异”的意识,能够发掘新的领域,发现新的思路。只有这样,群体和个人的文学创作和鉴赏才能进步。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713 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5 年版,第54 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16 页。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714 页。

⑤范文澜:《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714 页。

⑥范文澜:《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714 页。

⑦文榕生:《历史时期中国麝与獐的区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 年第3 期。

⑧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版,第246 页。

⑨范文澜:《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715 页。

⑩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⑪范文澜:《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715 页。

猜你喜欢

刘勰人民文学出版社知音
刘勰的“借力”
刘勰拦路拜师
爱是什么
舍弃面子的刘勰
舍弃面子的刘勰
晏殊的忘年知音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曹娥庙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