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题材纪录片中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述研究
2022-11-01姚倩倩
姚倩倩
(1.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纪录片是连接文化和观众的桥梁,是保存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非遗题材纪录片是指以记录和传播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将有着千百年历史沉淀的独立文化以观众接受和喜欢的方式呈现是每一部非遗题材纪录片在拍摄和制作中必须面对的难题。相比于商业影视作品天马行空的自由创作,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必须尊重文化,不可随意改编,拍摄手法和呈现方式也有较多限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群体的观影口味也在发生变化,非遗题材纪录片只有主动做出改变,才可能争取到足够多的观众,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已经公开播出的我国非遗题材纪录片进行分析,对片中传统文化在纪录片中的表述方式进行总结,寻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的合理手段。
一、传中有变的时代精神挖掘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时代精神,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被所处时代的精神所感染和改变,人们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创造者和传承者。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会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在文化的实践中主动或者被动地融入时代精神,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非遗纪录片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时代精神,可以快速地建立起观众和传统文化的精神连接,更快地获得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一)创新精神在纪录片中的呈现
创新精神是当下全世界普遍认同的时代精神,我国也在各个领域大力推动创新。在文化传播领域,同样需要挖掘非遗文化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在此背景下,创新精神在非遗作品中获得了普遍的体现。纪录片的创新通常是将传统民间艺术进行重新发掘和整合,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消费心理,找到时代审美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审美的契合是纪录片的使命和价值所在。创新是每一种文化和技艺的灵魂,只不过在漫长的发展历史当中,非遗中的传统文化的变化较为迟缓,常常需要数十年或者数百年来慢慢完成,但是在生活节奏快、日新月异的21世纪,这种创新和改变被加速了,非遗传承人在文化实践中普遍主动或者被动地做出改变。以白族扎染为例,大理的白族扎染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以蓝色和白色为布匹的颜色,但是以染布为生的云南喜洲镇周城村人,发现只售卖蓝白色的传统扎染生意难做,很多出售扎染布匹的店铺关门。白族扎染的传承人段银开发明了彩色的扎染,成功吸引了顾客,不仅自己的店铺收益增加,还带动周边的店铺重新开张。非遗传承人通过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游客,也让非遗文化获得了发展,有机会走向省外,走出国门,让不同文化的人接受和喜欢非遗文化和作品,扩大影响力,助力传统文化焕发生命力。这种创新精神的展现契合时代的潮流,也容易在观众当中引发共鸣。
(二)工匠精神的聚焦表达
“工匠精神”于2010年以后出现在官方文件中,现已成为评价职业发展水平的热门词汇,主要包含敬业、精益、专注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在制造领域,在文化领域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很多非遗纪录片,尤其是传统技艺方面的纪录片多会着重展现传承人的敬业爱岗、精益求精与执着坚守。纪录片《指尖上的中国》第七集记录了海派玉雕的三位传承人庞建新、崔磊、翟倚卫的雕刻手艺,重点展现了三位传承人不仅传承了老一辈玉雕人的技术,更在此基础上主动追求技术突破,形成自己的雕刻风格。纪录片拍摄了三位传承人深夜在工作室制作玉石作品的大量镜头,也给了每位传承人的代表作品以足够的镜头,用以展示传承人的辛劳和作品的成功。传承人崔磊在纪录片中表示自己“一定要与上一代人不一样”,事实证明他做到了这一点。传承人庞建新对于有瑕疵的玉石有着执着的创作,片中采用真人扮演的方式再现了他选择玉石的场景,以及向学生传授自己的雕刻技艺的场景。传承人翟倚卫留着长发,颇有外国范儿,纪录片介绍了他在国内工作的经历以及海外游历寻求雕刻技艺的突破的不断尝试。三位传承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对于玉石雕刻硬朗风格的偏执、专注和努力,让观众感受到了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身上不服输、肯突破、不怕困难的工匠精神,从这批匠人身上看到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
二、拍摄内容选择的生活化倾向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社区参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非遗需要社区、群体、个人的认可。我国近些年拍摄的非遗纪录片也在践行着这个要求,拍摄内容的选择更加接地气,更多地展现了非遗项目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并重
在非遗纪录片的拍摄中,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常常作为拍摄的地点。具体来看,在展现以非遗手艺为生的非遗传承人的时候,多以工作场景为主进行拍摄,展现传承人通过技艺来养家糊口。在展现不依赖非遗手艺为生的传承人时,多选择以生活场景为主。纪录片《指尖上的中国》中的海派玉雕,《蓝白之上》中的白族扎染,《非遗中国·重庆瑰宝》中的綦江农民版画等纪录片都选择拍摄传承人的工作室,展现传承人手工制作的场景。《非遗纪录片·滚山珠》则将大部分的镜头聚焦在传承人的生活场景,苗族人生活的山地,简陋的房屋,自由吃草的牛带给观众恬静的心境。纪录片花了很多的时间展现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传承人王景才的日常生活,在山坡放牛,和妻子一起到田里收粮食,把粮食用很大的背篓背回家倒进房子里等辛苦劳作。这些内容看似与非遗文化无关,但是却准确而真实地描述了传统文化和生活的关联,即普通百姓在劳作之余也有着精神生活的需求。该纪录片同样也展现了王景才和其他年轻人利用生活闲暇在山坡上排练滚山珠的场景,以及苗族跳花坡的节日盛况,虽然活动的场地在山坡上,但也无法阻挡周围村寨人们的参与热情,粗犷优美的滚山珠表演成了节日的重要项目,田间辛苦劳作的人们此时成为舞台中央的焦点,苗族人对于文化的主动传承,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更多的同族人。
(二)寻常百姓的真实日常生活展现
生活是文化生存的土壤,有了烟火气的纪录片才是有灵魂的纪录片,才是有生命力的纪录片。非遗文化的根在生活当中,大部分非遗传承人也是普通百姓的身份,因此,纪录片的导演多聚焦于寻常百姓的生活,其中节日庆典和日常生活是两个主要类型。纪录片《阿希克:最后的游吟》是聚焦日常生活的代表作品,导演将镜头跟随吟唱木卡姆的阿希克们流浪的足迹,拍摄了不问世事的吐尔逊阿希克、剃头匠巴拉提阿希克、终日乞讨的阿希克阿不力米提这些普通人的充满苦难的生活,粗粝的质感支撑非遗文化的厚重与力量,带给纪录片无可替代的魅力和说服力。节日类的内容展现也是很多非遗纪录片的拍摄重点。节日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同民族和地区都有着大大小小的节日。纪录片《游动枫江》中描述了枫亭镇的元宵游灯的热闹场景。枫亭游灯既是延续千年的民俗,也是非遗文化,片中喜庆的表演场景让观众感受到非遗文化在民间的良好传承和自身强大的生命力。纪录片《煌煌国技》之《雄狮有梦》记录了广东醒狮的传统文化,将镜头聚焦在各种喜庆节日、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节日上的舞狮的热闹场景。很多观众都在现场观看到这些非遗纪录片所展现的人或技艺,即便没有看到,也并不会对纪录片中的内容有距离感,因为这些素材都是来自百姓的日常生活。
(三)倾诉非遗文化面临的困境
生存之困、传承之困、发展之困是非遗文化普遍面临的三大困境。能够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是幸运的,能够获得政策的支持、媒体的关注,以及一定的经济支撑,相比未获评的传统文化项目,非遗文化生存的环境更好一些,但也同样不容乐观。生存困境是非遗纪录片集中反映的热点内容,例如香港的夏国璋龙狮团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香港有着较大的知名度,依然需要依靠为商家庆典表演获取报酬作为主要维持生计的途径。传承之困主要表现在部分非遗项目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虽然能够被列为非遗项目,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但是由于经济收入及个人兴趣等,很多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找徒弟难,非遗传承人的年龄普遍偏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健康的降低,本人不再从事非遗的手艺,较低的经济收入和新时代下年轻人兴趣的广泛性,使得传统文化难以吸引大量的年轻人,断代的风险日益增加。2019年的纪录片《寻找手艺2》回访了2017年《寻找手艺1》中的湖南省非遗文化中方斗笠的传承人潘存家,采访中老人眼神落寞,感叹自己老了,没奔头儿了,曾经收的唯一的徒弟也没了。发展之困主要是围绕传统文化如何在这一代传承人手中发展这一话题展开。手工艺“遗产化”不光是社会的、文化的事件,也与政治、经济结合。《寻找手艺2》中回访了藏纸的制作人罗琼和格桑丹增两兄弟,在2017年对他们的采访中,他们的藏纸被假冒的纸张逼入困境,当地政府为他们建立了工作室,两年过去了,罗琼说现在的收入是每年30万元,可以视为政府支持传统文化发展,获得新生的成功案例了。
三、化繁为简的“浅描”式文化表达
非遗项目普遍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沉淀,底蕴不可谓不深厚,但是在拍摄时间有限的前提下,纪录片对传统文化的展现只宜浅描,难以深耕。化繁为简的表述方式可以让观众在较短时间内对非遗文化有所了解,从而为文化的传承培养更多的潜在对象。
(一)“原生态”和“本真性”的文化表达定位
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是纪录片的生命。非遗纪录片与普通纪录片的区别之一即对真实性的强烈追求。非遗文化代表着人类文化的精髓,纪录片的导演多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从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寻找拍摄素材,保证非遗文化的原生态和本真性,再通过同期声、现场解说、历史资料再现等拍摄手段,最大限度地还原非遗的原始面貌。记忆、理解、喜欢、尊重、传承是每一部非遗纪录片需要达成的目标,但是结果却并不一定能全部实现。被自己文化之外的人们了解和记住是每种非遗文化传播的基本目标,如果这个目标没有实现,更高的目标更加无从谈起。如果能通过纪录片的播出让更多的人认可和喜欢传统文化,甚至借此机会找到传承人是最值得欢喜的事情,解决了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少的难题。如果传统文化的传承后继无人,未来只能通过影片去看到曾经存在过的非遗项目,则是最大的遗憾。
非遗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属性,例如新疆的木卡姆、布依族的八音坐唱、西藏的藏纸、白族的扎染等。要想让外文化的人们认可和喜欢首先要帮助观众跨越文化障碍。因此,采取“原生态”的现代表述方式,实现文化表达的“浅描”,通过真人、真事、真景、真情来打动观众,不失为一种途径。《非遗中国行》第六集介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的八音坐唱,将这种文化以观众看得见、听得见的方式呈现,主要场景选择有布依族村寨中的特色堂屋、演出舞台、河边等生活场景,拍摄的布依族的演奏者们都身着隆重的民族服装。镜头逐一介绍了牛角胡、月琴、箫筒、刺鼓、鼓镲、小马锣等民族乐器的造型特点及演奏场景,让观众在歌声中感受布依族对祖先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给观众真切的体验。
(二)文化表述以形为主,以神为辅
非遗纪录片大多着重呈现文化的可见形象,对于文化的精神挖掘尚浅。很多纪录片的拍摄时长较短,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呈现更多采用的是展示画面、场面描述的方式,对非遗文化的历史简述或者不述。美食类的非遗纪录片多呈现的是食物的色、香、味、形,食材的采集与烹饪,从而便于引发观众满满的食欲。《浮生六味》中介绍了六个上海浦东的非遗美食,纪录片用了大量的镜头和旁白展现美食的外在特征及制作流程,散发诱人香气的高桥松饼、鲜嫩滑口的周浦羊肉、汤色清亮的上海本帮菜带给观众跃跃欲试的冲动。戏曲、歌舞类的非遗文化则是通过镜头展现了演员日常排练和上台表演的场景,观众可以感受到昆曲的圣洁高雅;滚山珠表演的欢快热闹,聚焦于传统文化生存的真实舞台。手工类的非遗文化大多采用向观众展现传承人作品的方式,反映手工制作的珍贵,从而让观众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之力。《蓝白之上》中导演安排了大量的白族扎染制作的精美服饰的镜头,《中国手作·木作》中一根藤的精美木工作品的影像蕴含了中国传统榫卯技艺的传承和魅力,《指尖上的中国》中海派玉雕传承人创作的玉牌、玉圭等创新作品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和匠人的个性。虽然通过影像展现文化只见其形,难以感悟其心,但却最适合当下观众的口味。现代人对于文化首先关心的是这是什么,对于这种文化为什么好,这样的文化如何传承和保护等需要时间倾听、需要用脑思考、需要用心体会的话题并不太感兴趣,这就是浮躁而快捷的普通人生活。因此,对于纪录片而言,快捷的表达方式也是无奈的选择。
四、灵活的拍摄方式
不同于电视剧或者电影对拍摄时长和拍摄主体的严格要求,最近几年上映的纪录片在拍摄方式上有着更加灵活的处理,纪录片的时长从单集十几分钟到两个小时都有,拍摄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观影口味。
(一)小而美的拍摄时长定位
多集非遗纪录片普遍选择将每一集的拍摄时长控制在15分钟到60分钟,每集介绍一个或者多个非遗项目。在有限的时间内,纪录片集中展现非遗文化的精髓和精彩,通过非遗文化作品展现、非遗文化历史讲述、非遗传承人采访等方式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和喜爱非遗项目,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这种小而美的拍摄手段与现代人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和娱乐方式密不可分。随着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长时间的观看和聆听的传统观影方式已经被观众抛弃,借助爱奇艺、哔哩哔哩、抖音等媒体平台播放的短视频具备更便捷的传播优势,拓展了非遗纪录片的生存空间,让不为人知的传统文化瑰宝能够有机会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为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打开了新的通道。
(二)多样化的拍摄主体
在一些视频平台上,不仅有高投入、大制作的非遗纪录片,也有非专业人员拍摄的非遗纪录片,其中还有影视专业的学生拍摄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的拍摄风格迥异,展现文化的手段丰富多样,带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同样俘获了一批年轻观众的心。《寻找手艺》系列都是由非专业人员拍摄的,拍摄风格独特,采用直接拜访非遗传承人的方式,镜头中被访者错愕的表情彰显着拍摄内容的真实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这种独特的文化展示方式虽然缺少了艺术性却增加了真实性,带观众了解非遗传承人真实生活状态是观众喜欢的内容之一,受到市场的认可。该纪录片也成为热门视频,获得的评分也很高。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社会发展所凝结的瑰宝,探索新型文化传播路径是非遗题材纪录片的责任和突破方向。在观众的观影口味不断变化的今天,人们走进影院观看纪录片的机会越来越少,在各视频网站和融媒体平台刷片已经成为新的观影方式。国家在政策上也不断出台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纪录片的制作与播放也需要紧抓时代脉搏,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吸引更多观众,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