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b值DWI在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2022-10-31陈孟艳
陈孟艳 栗 敏
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076)
临床常见肝脏疾病可根据占位病变性质的不同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异,临床需及时明确病变性质,方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2]。因此,需寻找及时准确的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方法,为下一步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磁共振成像(MRI)软组织分辨率高,较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等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常规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序列扫描以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等[3]。其中DWI根据水分子的运动情况进行成像,可量化地反映组织内水分子扩散受限程度的差异,在中枢神经系统、腹盆腔及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应用过程中应注意b值的选取,b值过高或过低均可影响诊断准确度[4,5]。因此,本研究分析不同b值DWI在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1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病变患者80例(恶性组),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35~78岁,平均(58.76±12.84)岁,均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良性病变患者80例(良性组):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32~75岁,平均(56.82±14.66)岁,其中囊肿28例、海绵状血管瘤23例、炎性假瘤10例、肝腺瘤8例、孤立性坏死结节6例、局灶性结节增生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意识清醒可配合研究者;②经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测确证肝脏存在占位性病变者;③经手术或穿刺细胞学检查明确病灶性质者。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肝脏病史者;②无法耐受检查者;③有严重肾、脾、心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④肝脏外其余部位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1.3.1 数据采集 所有患者检查前禁食至少6 h,由护士向患者介绍检查注意事项,嘱咐患者配合呼吸及屏气。患者取仰卧位,先进头部,采用联影uMR560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扫描,定位中心为前正中线与剑突交界处,扫描范围包括整个肝脏组织,上达膈肌以上,下至肝脏下缘水平以下。首先进行1.5 T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扫描序列包括横断位T1WI、T2WI。随后进行多b值DWI扫描,扫描定位范围同横断位扫描,扫描参数设置:重复时间6 000 ms,回波时间57.9 ms,视野24 cm×24 cm,层间距1.0 mm,层厚6.5 mm,激励次数=2,b=600、800、1 000、2 000 s/mm2。
1.3.2 图像分析 扫描完成后,将数据传至ADW 4.6后处理工作站,观察常规MRI平扫及DWI图像,对病灶进行定位、定量诊断,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评价。采用diffusion软件分析DWI图像,重建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观察和分析不同b值情况下肝脏病灶的DWI信号特征,信号强度判断标准如下:①高信号:与T2WI水信号相似;②等信号:与竖脊肌组织信号相似;③低信号:与T1WI水信号相似。同时,在ADC图中测量病灶ADC值,医师避开坏死、血管及囊变区域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测量3次取平均值,ROI区为圆形,面积20 mm2。
2 结果
2.1 不同b值下肝脏良恶性肿瘤的DWI信号特征分析b=600、800、1 000、2 000 s/mm2时,两组DWI信号特征均以高信号为主,其次为等信号,少数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表现为低信号。两组DWI信号特征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b值下肝脏良恶性肿瘤的DWI信号特征分析 [例(%)]
2.2 不同b值下肝脏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分析b=600、800、1 000、2 000 s/mm2时,恶性组患者ADC值均明显低于良性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b值下肝脏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分析 (×10-3 mm2/s)
2.3 不同b值下ADC值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b=600、800、1 000、2 000 s/mm2时,ADC值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732、0.805、0.841、0.933,b=2 000 s/mm2时ADC值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AUC明显高于b=600、800、1 000 s/mm2时(P<0.05),b=1 000 s/mm2时ADC值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AUC明显高于b=600、800 s/mm2时(P<0.05),见表3及图1。
表3 不同b值下ADC值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3 讨论
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诊疗十分重要,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具有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优势,为目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6]。DWI为功能性MRI,可反映岀不同组织的结构特性与细胞密度,对同一器官不同区域不同病变性质的定位和确诊有重要意义。但DWI检查中,需根据检查部位的细胞组织含水量的不同选取合适的b值,减小b值过高或过低对诊断结果的影响[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DWI信号特征均以高信号为主,其次为等信号,少数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表现为低信号,b=2 000 s/mm2时,两组患者DWI信号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600、800、1 000 s/mm2时,两组患者DWI信号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b=2 000 s/mm2时,DWI可更好地显示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信号变化。DWI是通过图像灰度或其他参数值形式来反映细胞内外水分子的微观运动情况的一项MRI成像技术,主要利用人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反映细胞内外水分子的微观运动情况,水分子扩散快的组织信号衰减大,DWI呈低信号;扩散慢的组织信号衰减小,DWI呈高信号[8]。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均可导致肝脏水分子运动受限,影响局部毛细血管灌注,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故DWI信号特征多表现为高信号。但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时,细胞排列较正常细胞更为紧密,细胞间隙小,而肝脏良性占位内部多为迂曲血窦、正常肝细胞、增生小胆管等,故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对水分子运动、局部毛细血管灌注的影响较大,DWI信号更强[9]。且DWI扫描中b值越大,代表弥散权重越大,不仅可增大影像对比度,减少因图片质量低导致的漏诊误诊,还可降低微循环灌注和T2穿透效应的影响,使诊断更为准确[10,11]。故在b=2 000 s/mm2时,DWI可更好地显示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信号变化。
同时,ADC值是DWI用于量化反映组织内水分子运动情况的重要指标,不同b值会导致的ADC值差异,b值越高,对水分子运动情况的变化更敏感,ADC值越准确[10]。本研究结果显示,b=600、800、1 000、2 000 s/mm2时,恶性组ADC值均明显低于良性组,说明ADC值可用于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且进一步研究发现,b=2 000 s/mm2时ADC值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AUC明显高于b=600、800、1 000 s/mm2时,b=1 000 s/mm2时ADC值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AUC明显高于b=600、800 s/mm2时,说明b=2 000 s/mm2时,ADC值对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