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之创新策略与艺术品格
2022-10-31宋婷
宋 婷
(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此之后,国内综艺市场迎来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潮,《朗读者》《故事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节目一经播出就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经典咏流传》《汉字英雄》等聚焦传统文化的原创类综艺节目也火速出圈。一批批极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叫好又叫座的传统文化电视节目正悄然取代娱乐至上的“快餐综艺”,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但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资源取材枯竭、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也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之感。
著名文学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曾提出,印刷技术使文学作品、情书、哲理、精神分析以及民族独立国家的概念变成可能。从纸质文字到视觉图像,从阅读到视听化、影像化的直观感受,消费性文化产品的兴盛使大众文化越发成为满足低级快感的工具。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被“操控”而放弃理性思考,养成娱乐化、表象化、个性化的文化获取和文化解读习惯。在文学领域,这表现为对文学经典的文本价值及审美要求的“解构”与误读。如何在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星河中挖掘独特的优质内容,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这成为媒体人面临的挑战。
回顾2017 年后央视和各大卫视围绕传统文化元素出品的各类节目,其中不乏佳作,但大多数节目受成本及效益等现实因素的影响,所涉及的文化内容比较单一、浅显,缺少精神层面的交流共鸣与理性传承。2021 年初,《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这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经典,采用“典籍+戏剧+多媒体”的表现手法,以穿越时空的对话形式,介绍经典的古籍及其核心思想,并讲述其在中华大地上流传过程中的闪亮故事。前四期节目的全网视频播放量超过五亿次,有关热门话题的浏览量超过了二十亿次。《典籍里的中国》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反响,而且引起了国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华尔街日报》、欧洲华语广播电台等国际新闻媒体也争相报道这一节目。千年的“古籍”为何卷起巨大声浪?传统文化类节目为何开创新高?文化密码如何可持续发展?笔者围绕文本与实践,对此进行浅析,以期为我国电视节目事业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典籍里的中国》之创新策略
何谓典籍?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在《辞海》中,典籍被界定为“国家重要的文献,亦统称各种典册、书籍”。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全世界最为绵长悠久、最为庞杂浩大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国人根本,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典籍里的中国》凭借电视媒介的独特视听语言优势进行多重仪式建构与语境转换,以超深度、多维度、情感温度创新策略解读典籍、传播典籍、转化典籍,让观众爱上文字背后的灿烂文化。
(一)超深度解读文化活密码:节目选材标新立异
《故事里的中国》节目制作组原班人马用“戏剧+”形式创作了《典籍里的中国》。其以影视化、戏剧化的方式重温千年典籍,最大程度挖掘典籍中的经典内容与精神内核。面对体量巨大、内容繁多、意义深远的文学艺术作品,要对之进行二度创作和电视化改编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保证文本内容正确输出,还要确保文本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美国电影学者杰·瓦格纳把文学作品翻拍为影片的方法分为三类:移植式、注释式和近似式。《典籍里的中国》以“移植式”“注释式”的舞台改编,在典籍中探赜索隐,展开了基于中国大历史观的宏大叙述,对话先贤品格与文化密码,既维持了原文本里的思想底色,又在电视重构场中呈现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节目选材涵盖政治、军事、农业、文学等不同领域内容,有《尚书》中伏生拼死护书的高洁与“大禹治水定九州”和“牧野之战”的家国情怀;有《天工开物》中宋应星走南闯北记载工农技术,福泽百姓的工匠精神;有《史记》中司马迁子承父业,确立家国一体的豪情壮志;有《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花尽毕生精力苦研传统医学的医德医风;有《论语》中孔门师生的仁德智慧,千年风骨;有《孙子兵法》中孙武著书立说,征战沙场的血脉传承;有《楚辞》中屈原叩问天道的浪漫情怀;有《徐霞客游记》中“朝碧海而暮苍梧”的人生理想;有《道德经》中老子求道、悟道、传道一生的奥义;有《周易》中“述天地之道,究万物之理”的哲学思辨;有《传习录》中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体验与感悟。《书》为何而选?何为精髓?典籍的广泛流传是为了使人们更了解人生缘起何方,人们的脚步将走向何处,知道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的缘由。《典籍里的中国》以标新立异的节目选材方式实现了“历史的功能”,并使听众更愿意走入历史、亲近历史。其不但对中国历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生动、灵活展示,而且全面展现了当代中国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二)多维度体验沉浸式场景:节目设计焕然一新
《典籍里的中国》在模式上不再囿于以往平铺直叙式的宣教讲座,也不依赖游戏竞赛模式的氛围加持,以戏剧表演、访谈、主持人及舞台等元素丰盈美感、重拾历史。国家话剧院老戏骨和实力派艺人强强合作,多舞台、环幕投屏、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的融合使现场的舞美设计别开生面。典籍里的故事突破了电视节目在二维平面的局限,用多角度全方位式舞台在不同时空中跳进跳出,同步呈现。利用科技+经典,使普通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传递了经典背后的人文精神密码,使经典里的故事得到了学术研究视角以外的独特的观照。如在《史记》中,节目组利用多舞台优势,以老年司马迁的视角回顾其幼年继承父志和青年撰写《史记·五帝本纪》《史记·夏本纪》《史记·孔子世家》的故事。这种跨时空的相互交融,遥相呼应的仪式化视听呈现,构成了节目的视觉奇观,带给观众沉浸式观感体验。再如《孙子兵法》中伍子胥和孙武并肩作战的“柏举之战”,将舞台分为三个部分,流畅完成劝吴王、立城郭、实仓廪的叙事行为,与士兵集结情景、震撼音效相配合,营造了征战沙场的紧张气氛,让观众瞬间被带入历史中。此外,节目设定的典读会环节,通过演员带领观众诵读每一个典籍故事中的核心台词来加强观众的文化记忆,使其深层次理解语言背后的浓郁情感与深刻内涵,如《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的壮志豪情;《天工开物》“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的豁达人生态度与格局;《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一统思维等。具有仪式感的朗读达成跨时空情感共鸣,让观众在文字中感受典籍魅力与文化之光。《典籍里的中国》在焕然一新的节目设计中实现多维度沉浸场景体验,用细节谱写传统文化新篇章。
(三)情感温度激发共同体意识:节目磁场别有新意
《典籍里的中国》不仅在节目选材和节目设计中展现出古老文化的风采和仪式想象,还在节目磁场中用情感温度构建共同体意识,达到社会性的集体认同。美国历史学者海登·怀特认为,史学著作实质上是一种历史叙述形式,和文学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历史学家与文学家都是运用一定的情节模式和话语策略叙述历史故事的人。节目用故事再现典籍,用一段段催人泪下的故事串联历史记忆,用一个个鲜活人物的奇遇点亮时代灯塔,用一次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赓续血脉精神。从伏生一家舍命护书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千年史诗;袁隆平与宋应星“禾下乘凉梦”的跨时空见证;孔门师生面对困境不言放弃的精神高光……节目不光在深厚的典籍中挖掘闪光故事,以个人命运映照家国命运,实现宏伟叙事的精神感召,还将符号化道具和主持人的穿越融入故事叙事中,强化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触发观众内心的崇高感。比如,在《楚辞》这期节目中,开篇以古今对照、老幼对照的跨时空形式讲述屈原对宇宙探索的志向与现代“天眼”之父南仁东一生求索的高洁品质。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对话,虚拟与真实的融合创作,在视听渲染中搭建起共通的意义空间,实现民族意识的传达及民族记忆的共振。此外,符号化的道具加强情感共振的磁场,将情绪燃到最高潮。如表现屈原的诗篇《橘颂》时来自两千年后家乡的柑橘,老子守藏室的满墙竹简,王阳明受刑的血痕廷杖等,处处细节体现个人之风骨,典籍之不易,国家之风范。《典籍里的中国》巧妙借助多媒体立体传播特征,实现多重场域情感共鸣。节目导演卢小波曾在访谈中表示,这种典籍不要只活在书库里,也不要只活在专家学者们的评论中,要活在年轻人的心中。截至2022 年6 月24 日,《典籍里的中国》抖音官方号收获了417万粉丝,以年轻人为代表的粉丝们通过点赞、评论等形式对节目的内容、演员的表演以及节目传达的文化价值发表见解,其中,积极肯定的正向态度说明了观众对节目的认可。节目在一帧帧画面、一个个细节、一次次对话、一场场传播中让观众感受国学智慧、国学之梦、国学之美。《典籍里的中国》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性的转化,激发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凝聚中国温度和精神力量,走向世界,带给观众心灵洗礼。
二、《典籍里的中国》之艺术品格
“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采”,“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相较于西方美学精神对逻辑、论证的侧重,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更注重情感的直抒性与体悟感以及对人之向度的本体关切。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带有共时性特点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体现,其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传承的文化血脉与精神内核。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共存,中华美学精神以顽强的生命力为影视化作品创作提供极具思想性、民族性、诗意化的艺术品格。《典籍里的中国》秉持传统美学理念,以求真态度、文人气度、精神厚度完成典籍的现代化转化与美学升华,传承东方灵韵,书写文化传承与美学品质完美融合之风采。
(一)求真态度实现善美追求
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认为,真是事物的合规律性,善是事物的合目的性,美则是事物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真和善是美的基础,美是真和善的形象显现。作为一档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除了重视浓厚的文化价值同归,还要使文本做到求真可靠,传达给观众无偏差的历史信息。《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千年典籍,对书中涉及的人物、地点、情节等内容进行再现和改编,这考验着导演们的专业性。历史再现不仅要尊重史实,完成真实性的故事传达,更要在改编的过程中对可用素材进行取舍,挖掘既有时代特色又紧贴人民生活的善美之情,突出新时代中华美学的情怀担当。在准备第一期《尚书》时,节目组前后咨询了65 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检索了68 本有关图书和上千篇文章,梳理了数百万字的历史资料,而剧本也前后改了53 个版本,才有了最后90 分钟的可视化呈现。对真实的追求和对历史的尊重使节目质量与口碑获得双丰收。厚重的典籍能够历经千年风霜依旧感人至深,这离不开其内容中“善”的情感表露。中华历史的漫漫文字映照了一段段直击人心的动人故事,文化筋骨的阐释与传承离不开对人之向度的弘扬,对真善美贯通的品格诗化以及情理交融的内涵。《徐霞客游记》中的感人母子情,《天工开物》中宋应星与涂绍煃的珍贵友情,《论语》中戳人泪点的孔门师生情等,以情蕴真涵善,使个人内心深处情感与典籍中的人物经历交相辉映,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而且注重发掘人物故事中的动人感情、人文情怀,从而发挥电视媒介鼓舞观众、感化观众、美育观众的重要作用。
(二)视听结合渲染诗的意境
意境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美学实践中所产生的审美理想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中非常重要的范畴之一。对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和美学精髓的独特诠释,要求人们在观看作品之时,不仅要充分感受境的感觉,还得体悟意的感受,并以此形成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王昌龄认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由物的直观感受到情的交心共鸣再到意的想象呼应,气氛、情绪、格调、韵律协调统一,相互交织,形成独特的意境空间场。《典籍里的中国》利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技术,建构荧屏中的古典意境,描绘出文学中的美感意趣与奇幻世界。节目使用360 度全景式舞台,结合环幕投影、VR(虚拟现实)、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展现千年历史中经典书籍的诞生和传承的故事。如《尚书》以竹简布景展现伏生从幼年到晚年的生活起居状态和一生与书相伴的人物性格特点;在大禹定九州的故事情节中利用多舞台优势并结合多媒体的环幕投影效果,呈现出水流湍急之境;《楚辞》中对屈原和南仁东跨时空对话进行情景再现,幽蓝星空配上夏夜蝉鸣音效,“天眼”与悠缓的音乐交融,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站在两个不同场景之中,透过他的视线让观众感悟两个时代的求索精神……此外,节目还大胆采用非常规化电视拍摄手法,透过多个机位及灵活角度为观众呈现全方位视角,为创造意境美提供催化之效。在《周易》中,讲述崇侯虎助纣为虐的故事时,采用俯拍和跟拍的影视化拍摄手法,渲染紧张气氛,塑造鲜活人物形象,以完美的造境诠释节目美感,达到人景合一。
(三)精神厚度激活家国记忆
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在其著作《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认为,作品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要在读者阅读中实现,而实现过程即作品获得生命力和最后完成的过程。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存在。《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对中华民族的传奇、历史与现实的重新创作,搭建共通的意义空间,实现民族意识的传达和民族记忆之场的共振,不仅使受众能够在节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产生深刻的个人共鸣,而且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中不断构建并强化着想象的共同体。《楚辞》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节目用一个橘子串联起屈原跌宕起伏而又不屈不挠的一生,既代表着他对家乡的思念,对楚国人民的热爱,对政治抱负的追求,还饱含着他从未改变过的赤诚的爱国之心与浓烈的家国情怀。此外,每一期节目在播出后都引发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及讨论,视频平台的弹幕刷屏、短视频平台的二度创作也为观众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交流空间。截至收官当晚,第一季十一期节目的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三十三亿,抖音#典籍里的中国#主话题播放量超过十四亿,节目相关视频全平台播放量超二十亿次。《典籍里的中国》以现象级的文化热度出圈,以精神厚度激活家国记忆,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对典籍的故事化呈现,唤醒群体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呈现内蕴的传统美学精神。
三、结语
传统文化类节目在新时代环境下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机遇已然出现,传统文化类节目所能够带来的价值仍有可提升的空间,其需要在传统中创新,也需要在创新中坚定自我。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要真正在文化内容上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提升节目的可持续性。“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中国形象。”传统文化类节目只有包容“各美”之“美”,方得“美美与共”,相信未来的荧屏上会出现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它们将为观众带来精神享受和无限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