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国国家剧院对《哈姆雷特》戏剧艺术的创新

2022-10-31

戏剧之家 2022年20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戏剧舞台

孙 赛

(山东大学 山东 济南 250100)

《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作品的悲剧、阴郁色彩非常强烈,它展现了复杂生动的人物形象、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品。英国国家剧院选择用现场演出即时播映的方式,采取多角度的拍摄、合成手段,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戏剧现场的魅力,观赏到这一戏剧佳作。英国国家剧院即时播映版本的《哈姆雷特》从文本设计、舞台设计、场景切换、传播形式上都独具创新价值,其保留维多利亚时代特色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意义及价值。本文从三个维度来分析英国国家剧院版《哈姆雷特》戏剧艺术的创新,这部戏剧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戏剧艺术特色,而英国国家剧院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艺术传播形式的创新。英国国家剧院版《哈姆雷特》作为成功的戏剧传播作品,为我国本土传统戏剧的改编与传播提供了启示。

一、《哈姆雷特》戏剧展现的艺术特色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长盛不衰、改编版本最多的戏剧,无论是戏剧文本还是戏剧表现,都凸显了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人文思想,而且戏剧创作上也强调了此点。世界各地戏剧导演用独特的艺术手段、风格来呈现此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这部剧作的艺术特色。《哈姆雷特》所展现的艺术特色,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首先,《哈姆雷特》展现了众多鲜明且生动的人物形象。哈姆雷特是剧中的主人公,他虽然是王室贵族,但是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因此他本身的性格就有矛盾点,这也预示着他的命运。其实,除了哈姆雷特外,克劳狄斯也是非常立体且存在复杂面的人物。他与哈姆雷特相反,无恶不作,但最终无法逃脱哈姆雷特所代表正义一方的复仇计划。在构建戏剧过程中,莎士比亚强调了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彼此间的冲突、内心碰撞等,这样的表达无论是在文学层面还是艺术层面都具备显著的特色,也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其次,《哈姆雷特》富有变化的诗意语言表达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剧中所涉及的语言不但生动,而且常常富有哲理。一方面,不同人物的身份虽有差异,但是都能通过语言表达迅速地呈现出鲜明的形象。例如,剧中有位阳奉阴违的大臣,在语言设计上便能让观众瞬间感受到其庸俗、阿谀奉承的特质。另一方面,当戏剧场景变化时,语言表达也会随之改变。例如,剧中多次运用内心独白,以此展现哈姆雷特内心的矛盾、纠结、迷茫、悲伤等,产生了对应的艺术效果,推动后续情节发展的同时使戏剧更有层次感。

最后,《哈姆雷特》展现了跌宕起伏且丰富的故事情节。《哈姆雷特》从主人公哈姆雷特最初无忧无虑、快乐生活的状态,突然转到其父亲死亡、母亲改嫁等情节,在主人公受到挫折后让观众对之产生共情。当哈姆雷特找到父亲被害的证据时,作者又将整个作品的情节再次升到一个高度,让剧情更为丰富和饱满。梳理整个过程,能够让观众从中感受主人公哈姆雷特心理上产生的复杂变化,加之故事情节丰富、跌宕起伏,让观众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二、英国国家剧院对《哈姆雷特》戏剧艺术的创新

(一)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亮点

“国家剧院现场”是英国国家剧院在2009 年启动的项目,意在让英国和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看到他们剧院的戏剧精品。在《哈姆雷特》戏剧的众多呈现版本当中,英国国家剧院高清即时播映的演出方式别具一格,同时,此版本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创新之处。首先,第一个亮点在于剧本结构的重塑。通过剪切和拼贴的手法,在剧本的结构重新构造后,让《哈姆雷特》展现了文本的灵活性,同时,此方法还能让剧情节奏更紧迫,以达到吸引观众目光的作用。例如,在国王鬼魂现身这一场景中,在原本的作品中,莎士比亚通过鬼魂现身时创建出两种意义上的“看见”,除了客观存在的,还可以理解成幻想。对于现代化背景下的观众而言,鬼魂现身代表着主人公内心的压抑意识,展现其内心主观性,象征着哈姆雷特目前的处境。而在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直播版本中,鬼魂只出现一次,导演运用剪切的手法,通过删减,让鬼魂展现出的感性意象减少。通过多层意境来彰显哈姆雷特的内心和行为,且重点落实在对其精神信仰的描述。

其次,创新的亮点体现在现代元素与维多利亚元素的并置。通过保留维多利亚元素,让戏剧情感更为浓郁且强烈,同时现代元素的加入,使观众更能产生共鸣,沉浸其中。哈姆雷特本身内在情感丰富,当他愁苦地坐在舞台中央表达出对于父亲的悼念时,背景音乐为带有悲伤色彩的音乐,黑胶唱片中的音乐渲染了浓烈的情感,同时,黑胶唱片机这一道具也体现着现代元素的融入。随后,霍拉旭冲入舞台,哈姆雷特说出那句非常经典的开场白:“谁在那里”,这句话其实包含很多深意,演员的表演明确了此时主人公的内心思想。奥菲利亚这一人物身上也体现着维多利亚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并置。奥菲利亚的相机里拍摄的是她毕生的心血,这一现代元素的道具拉近了观众与文本设定时代的距离。当展现奥菲利亚撕碎照片这一情节时,画面只留下一个背影,此时观众可以看到舞台上奥菲利亚逐步远去、变小,最终消失在画面中。这种展现方式暗含了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的价值判断。

最后,创新的亮点体现在演员的表演及舞台音乐、道具的使用。一方面,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是影迷公认的演技派,他自带绅士优雅的气质,非常适合扮演哈姆雷特这一角色。在实际表演时,康伯巴奇作为行动中心,凭借其精湛、有层次的演技展现出主人公的不同状态,再加上剧情节奏较快,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在不断变化的场景中表现出哈姆雷特反复动荡的内心,带领观众深入情境中。同时,此戏剧设计巧妙,许多道具其实也有进一步的象征含义,能让观众明白故事内涵。另一方面,成功的配乐对于戏剧即时播映的形式而言也非常重要。舞台配乐能够对剧本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烘托出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例如,奥菲利亚弹奏的钢琴音乐以及她近乎疯狂之时,雷欧提斯再次弹起的钢琴音乐,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舞会、戏中戏的情节配乐诙谐活泼,而主人公在海边看见鬼魂时,背景音中增加了紧密的击鼓声,烘托和强化戏剧的呈现效果。

(二)艺术传播形式的创新特征

英国国家剧院用高清即时播映的创新传播形式展现出《哈姆雷特》此作品本身的文学性、思想性,让全世界的观众得以享受这场视觉盛宴,感受这部戏剧珍品。与此同时,这种革命性的媒体传播实验,对传统经典戏剧的传播也有着前所未有的创新价值。现场直播这种艺术传播形式,保留了经典戏剧的美学效果,革新了传统剧院的观演体验,通过多媒体、数字化的科技手段,多维度再现了戏剧舞台的现场表演。通过这种艺术传播形式,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就体验到戏剧现场的魅力,如同亲临现场。这种创新的艺术传播形式,有以下三个特征。

首先,这种创新的艺术传播形式的特征是统一性和即时性。不难理解,即时播映的方式将戏剧展现的时间、空间都统一化了。NT live 无疑是舞台戏剧观演形式的一场革命。它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舞台空间里布置多个不同角度的摄像设备,从远、中、近不同景深呈现舞台效果。同时,这种艺术传播形式对声音的记录也是同步的,剧院装置的混声效果和环绕声效,使观众能感受到戏剧现场的声音是真实且自然的。这种多维度的拍摄全面地记录了舞台的场景布置、灯光变化、演员的表演动作甚至眼神等,通过写实的方式将表演再次重现,呈现出逼真的场景氛围。

其次,这种新的艺术传播形式的另一特征是集体性。英国国家剧院的创新举措本质上是对演员和观众、观众彼此之间的集体体验加以记录,这种新的观演模式会带给观众一种集体感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即使观众透过屏幕观看戏剧,其观看视角本质上是现场观众视角的集合体现。这种高清的戏剧影像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在现场是多角度拍摄,其最终呈现的观看视角也是多维度的,而现场观众的观看视角是单一的。在观看视角这一点上,现场即时播映这种模式弥补了现场观众单一观看视角的缺陷,呈现了最佳观看视角下的戏剧舞台。这种集体感还体现在中场休息和落幕后的拍摄是不停机的,镜头拍摄观众真实的情绪反应,采访导演或者幕后花絮,这些都增加了播映时的集体感,仿佛屏幕前的观众也身临其境,这拉近了场外观众与剧院演出空间的距离。

从另一角度出发,剧院的这种直播影像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设计性。通过导演及创作团队的各种设计,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影像是包含主观选择的。现场录制过程中,不同方位的摄像机位于整个剧场的不同位置,在合适的时间切换到合适的机位画面,这些都是导演及创作团队设计后的呈现,以达到预期的观演效果,让观众可以从中深入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意图。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舞台场景的空间转换等细节处理也同样体现了表现者的主观性和设计性。

三、英国国家剧院版《哈姆雷特》对我国戏剧传播的启示

英国国家剧院对《哈姆雷特》戏剧艺术的创新,最核心的是采取了高清戏剧影像的方式,将戏剧舞台的现场演出以即时播映的途径传输到世界范围内的剧院,且在表现形式、观演模式上,都予以我国相关戏剧院团的工作者新的启发。英国国家剧院的现场播映模式大大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性,它将观众参与性目标概括为:尽其所能吸引观众并为其提供无与伦比的体验;促进艺术学习与参与;促进艺术传播,特别是通过影院系统传播经典剧目。那么,从中可以延伸到我国的经典戏剧中,我国也能参考《哈姆雷特》戏剧创新的方式,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有新的观赏体验。在数字传播的新时代,高清戏剧影像的演出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及市场,届时戏剧内容的展现会更为多元化,我国优秀戏剧院团应当对此有较高敏感度,把握机会。据有关调查显示,湖南艺术节中的阳戏《姊妹易嫁》、乌镇戏剧节放映的多部佳作、2021 第五届老舍戏剧节主题活动等,都利用了先进的数字媒体,迈向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戏剧的传播及其创新要符合以下四点,首先,作品本身传播性及艺术水平高;其次,要组建专业的戏剧创作及传播团队,要包含相应技术人员;再次,剧院要有多媒体放映相关设施;最后,要重视发展各年龄阶层的观众群体。总之,分析英国国家剧院对《哈姆雷特》戏剧艺术的创新,能启发我国戏剧传播的形式和方法,有机会让更多观众感受到我国经典戏剧魅力,了解到传统戏剧文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哈姆雷特》以复仇故事为载体,展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因现实性成为永久的文学珍品。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版《哈姆雷特》创新之处和亮点颇多,如戏剧文本结构的重塑、维多利亚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并置、演员的表演及舞台音乐道具的配置等。这为我国戏剧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启示,除了戏剧本身场景、台词及配乐的设计之外,我国戏剧可以学习高清戏剧影像的戏剧模式和传播途径,改良以往传统的戏剧观演模式,增加创新性,让我国经典戏剧以更为合理的成本,更为便捷的方式被国外更多观众了解,使之感受到我国戏剧魅力。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戏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有趣的戏剧课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