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曲的创作特点分析
2022-10-31刘世静赵盛君
刘世静,赵盛君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晋中 030600)
据《续通考》记载,公元1600 年(明万历二十八年),第一台钢琴进入中华大地。但此时的钢琴并不是现代意义的钢琴,只能作为钢琴的雏形,且实际演奏价值较低。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国家的现代钢琴才作为一种成熟的工业品流入中国。但从1842 年开始到晚清末年、民国初年,我国本土主流乐器依然以弦乐器为主,优质曲目较少。从民国开始至今,我国的钢琴曲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中国钢琴曲特点鲜明,具备分析价值。
一、中国传统乐曲创作技法在不同时期与钢琴曲创作的融合特点
中国钢琴曲的创作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1915 年~1930 年。在1915 年,我国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由近代作曲家、语言学家赵元任创作而成;在1916 年,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创作了《哀悼引》《小夜曲》等钢琴曲目。这个时期内,我国原创的钢琴曲目普遍具备一个特点——对西方钢琴曲的模仿痕迹十分严重。总体而言,在20 世纪10 年代~20 年代,我国的钢琴曲并没有任何中国古典音乐的内容,谈不上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演绎思维融入其中。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尽管也有《新霓裳羽衣曲》这种依据中国古代故事创作的钢琴曲,但同样没有任何与中国传统乐曲有关的创作内容,实际上是“披着中国文化外衣”,本质还是西方内核。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初始阶段出现这种情况实属正常,表明西方钢琴文化还未能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效融合。到了1930 年,我国音乐家对钢琴这种乐器的认知水平有了本质性的提升。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原创钢琴曲为贺绿汀所创作的《牧童短笛》。这首钢琴乐曲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意蕴,整首作品的结构为“三部曲”形式,十分质朴的旋律中处处体现着优雅、优美,所塑造的“牧童”形象具有极强的特点和鲜活的生命力。不仅如此,《牧童短笛》创造性地应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独有的“复调”技法,这为后来的复调式中国钢琴曲井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牧童短笛》被认为是具有独特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开始走向成熟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总体而言,这个时期内的中国钢琴曲以模仿西方钢琴曲为主要特性。但在积累的过程中,中国音乐家开始注意中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结构设置、布局调整的融入,表明中国的钢琴曲创作开始“有只属于我们的特点”。
其二,1945 年~1960 年。这个时期内,我国很多音乐家、作曲人走遍祖国各地,探寻各地音乐创作文化、传统乐器与钢琴的融合方式,很多代表性的钢琴曲既能够体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之美,又能够展现人民群众的质朴情怀。比如丁善德在1950 年所创作的《第一新疆舞曲》具有十分强烈的时代特性:第一段旋律原本是戴爱莲所作的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曲《马车夫之歌》中的一部分,体现新疆人民群众在旧社会的生活之艰难。第二段主调部分由丁善德独立创作。该段旋律充满了“振奋之情”。这是因为新中国的成立令全国各族同胞欢欣鼓舞,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体现在旋律方面,该段钢琴曲的节奏明显加快且能够令人感受到“激昂”。到了第三段,悲愤、亢奋的情绪逐渐消退,旋律重新回到标准的“民族舞曲”模式。这种转变预示着新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将扫平一切障碍,进而在不久的将来迎接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三段钢琴旋律层次递进、情感控制恰到好处。而这样的中国钢琴曲的创作风格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极具代表性,绝大多数作品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除此之外,丁善德创作的《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第二新疆舞曲》等作品中将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五声调”音乐结构以及“织体”音乐结构与钢琴演奏技法进行了完美融合。无论是“五声调”还是“织体”,实际上都是中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的“复合功能和声”创作形式的组成内容。这种创作方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基于乐器模仿自然世界中的声音,由此创作而成的乐曲是“真实之音”,而并不是“人为创造之音”,即“融入自然”和“模仿自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所创作的乐曲自然也存在高下之分。事实上,进入20 世纪50 年代,我国音乐家们开始探索基于钢琴这种乐器实现“复合功能和声”的尝试,关于该部分将在下文进行详细分析。
其三,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钢琴曲的创作不再“制式化”,“叙事风格”开始多样化。具体而言,很多作曲家开始大胆尝试“突破创作禁区”,将钢琴与其他音乐元素融合,希望创新出前所未见的钢琴曲。总体而言,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钢琴曲的特点可以进行如下划分:第一,创作思维呈现出多元特点,作曲家在“坚持中国民族文化优先”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其他文化的融入,使得新的钢琴曲创作风格频出,对新的音响结构的尝试也从未停止。第二,作曲家对西方音乐文化的理解角度和深度出现了新的变化——注重对西方音乐文化本质的挖掘,希望了解西方音乐人创作钢琴曲时具有哪些行为习惯,他们的脑海中究竟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感。因此,在西方社会已经流行了多年的钢琴曲体裁,包括即兴曲目、奏鸣曲目、回旋曲目等相继被引入中国,而中国的作曲家们却并没有如民国初期一样盲目模仿,而是探索新一轮次的东西方音乐文化融合渠道。
二、基于“复合功能和声”的中国钢琴曲创作特点分析
(一)将古典弦乐思维与钢琴和声相互融合的中国钢琴曲创作特点
弦乐器是中国古代的主要音乐演奏乐器,包含琵琶、古琴、古筝等均形成了独特的中式演绎思维。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的音乐演奏形成了“五声调”体系,即宫、商、角、徵、羽。但在钢琴及西方文化真正开始影响中国人之后,钢琴演奏的大小调和声体系便开始对中国的弦乐五声调体系进行冲击。如果能够将这两种体系合而为一,不仅意味着中国的作曲家能够通过钢琴创作出专属于中国的音乐曲目,还意味着诸多中国古典管弦乐能够与钢琴搭配,在钢琴原本就十分完善的音系中增加独属于东方文化的古朴、清脆、柔和、空灵。比如上文提到的《第一新疆舞曲》创作过程中,丁善德为了通过钢琴模拟出新疆手鼓能够呈现出的音色,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确定“小二度和声”的音色与之最为相似,故在最终定板中予以采用。同样地,王建中在创作《百鸟朝凤》钢琴曲的过程中,需要展现出“鸟群的叫声”,经过多次尝试后,最终确定了小二度的和声音程能够替代鸟群鸣叫。总体而言,基于钢琴本身的声调体系无法生成诸如鸟叫、手鼓摇动过程中呈现出的声音,但融入中国古典弦乐的演奏思维,通过改变部分音色的方式,使钢琴曲中呈现出空旷、热烈,“声音虽在眼前但发出声音的实物却在十分遥远之处”的缥缈之感,这便是中国古典弦乐演奏思维与钢琴演奏技法相结合后,在中国钢琴曲中呈现的特点之一。
(二)基于民间“织体”音乐思维的中国钢琴曲创作特点
在我国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织体”指代音乐声部的组合方式。比如音乐曲目可以同时兼顾旋律与和声,这便是“主调音乐”;同时兼顾旋律与复调,便是“复调音乐”。而在同一首音乐曲目中,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可以同时存在。将这种民间音乐中的“织体”思维与钢琴演奏相结合时,本质是“将中国传统音乐追求旋律线条美”的理念融入钢琴演奏技法,并通过钢琴的“多声特性(一般认为,钢琴的最大特征为:这种乐器能够发出多种声音,而多种声音相互搭配,还能够产生更多的声音,相关的‘搭配’已经形成了一种钢琴演绎思维)”,拓宽中国民间音乐的声域。
比如著名的中国钢琴曲《梅花三弄》的初始段落中能够明显听到旋律及和声。二者之间存在“主次之分”——旋律受到了和声的烘托。通过这种演绎方式,原本由古琴演奏的《梅花三弄》转变为钢琴版本之后,曲目开篇呈现出的意境更加深远。如果从“织体思维融入”的角度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钢琴版的《梅花三弄》开篇段落恰到好处地融入了“织体”音乐思维——运用钢琴的和声对旋律进行烘托,意味着对主旋律进行了“突出”,这种钢琴演奏模式完美契合“主调织体”的最大特性——“突出旋律性”。
道理相同,王建中改编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钢琴伴奏曲。既然是伴奏曲,那么整首钢琴曲本身都应该起到“烘托”的作用,而众星拱月中的“月”便是这首歌曲的演唱者。在具体呈现出的曲目效果中,演唱者的声音轨迹与钢琴曲的声音轨迹大部分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演唱者的声音是钢琴曲的一部分”,故钢琴曲烘托演唱者的声音,也是一种主调织体形式。
(三)融入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中国钢琴曲创作特点
进入千禧年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逐渐复苏,在近代被国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正在找回曾经的荣光。基于此,中国钢琴曲开始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调,以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作为旋律,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的新面貌——中国钢琴曲开始出现了独有的意蕴。比如中国传统文人墨客注重“寄情于山水”,而作曲家则注重将山水等大自然的声音融入到曲目之中,使曲目具备更大的力量。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作品便是《黄河大合唱》。尽管冼星海创作的这首巨著并不是钢琴曲,但“九曲黄河怒浪腾,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宏大力量注入《黄河大合唱》之后,对无数中华儿女起到了强烈的激励作用。受此影响,其他作曲家的思维得到了激发。比如王建中在创作钢琴曲《浏阳河》的过程中,在开篇部分直接演奏出了浪花翻涌奔腾的意境,能够使听众在甫一听到旋律的瞬间,脑海中便能够浮现出浏阳河的美感。总体而言,基于钢琴“寄情于山水”是中国作曲家的独有情怀,创作出的作品镌刻了中国人对山水的感情,这是别的国家很难拥有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钢琴曲的创作经历了模仿、发展、独立三个阶段,这个历程与中国近代的发展轨迹完全一致。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中国钢琴曲的特点能够展现中国、中国文化的特点,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值得从文化、历史等多种角度进行解读,得出的结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这便是中国钢琴曲最大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