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RP系统的通用航空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2022-10-31牛玉峰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岗位系统

牛玉峰

(青岛九天国际飞行学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8)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特别是通用航空企业,其成本控制、收入确认都需要以实时数据为基础进行核算。ERP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内控与其相结合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因此,对于通用航空企业来说,在ERP环境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是其必然选择。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的建立应贯穿企业整个业务流程,企业应结合业务实际,全过程、全方面、全员参与对业务全部环节实施控制,以防止内控存在未涉及的层面,降低内控执行风险。

2.重要性原则

企业应对重要环节、流程及易出现风险环节加强内部控制。例如对资金营运关键环节实施控制,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规范做好企业资金收支管理,严控审批环节、收支环节。合同管理方面按照金额划分重要层次,企业根据重要层次制定联签制度;严格控制合同审批环节,对符合联签条件的合同,必须实行联签制度,报请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进行审议。重要性原则在企业内控的具体运用中,由于每个企业的规模大小不同,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及业务情况对重要性的标准进行界定,以确保企业的运营过程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则

制衡性原则要求企业业务流程必须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岗位的审批,以实施控制、保持其独立性。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前,首先应对企业治理结构、组织架构以及机构设置与权限分配等深入了解,尤其应保证不相容职务分离,使各个岗位可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还应满足适应性原则,企业应结合自身规模、业务、市场占有率、风险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并定期进行内控系统有效性评估,以完善及修正内控体系。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的建立应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考虑投入成本与效益之比,并对内部控制方式进行调整。例如,部分小企业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不相容岗位未分离,在此情况下,应采取替代性控制措施,不定期对该类岗位工作实施监督检查,以避免出现舞弊和欺诈行为。

(二)ERP环境下内部控制的特点

企业资源计划即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由美国 Gartner Group 公司于1990年提出的制造业系统和资源计划软件。在现今互联网大数据下,ERP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中。ERP系统集业务、财务管理于一体,与内部控制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企业将内部控制融入ERP系统中,可以使内部控制通过ERP系统的权限设置进行交叉控制及监督,防范风险。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具有实时性、规范化与稳固化、灵活性等特点。

1.实时性

ERP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时性。ERP系统是一个集成平台,可以对各个业务数据进行自动抓取、加工。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ERP系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信息进行整合,通过控制程序代码,达到管理控制一体化,可以实时反映企业经营状态,增加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及可用性,使管理者能及时掌握、分析、修正经营决策,同时提高管理效率。

2.规范化与稳固化

ERP系统可以结合企业内控程序设计管理模式,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均可以通过ERP流程进行管控实施,并与个别系统模块相对接,每个业务节点均需严格按照系统规定执行,遵守岗位职责与ERP操作规范,各部门间要注重相互交叉合作,以更好地提高运营效率。这体现了其规范化与稳固化的特性。

3.灵活性

ERP系统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性质进行设定,具有灵活性。它是根据企业量身定制的集成系统,企业通过对供应链以及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等方面的管控,合理调配资源,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竞争力,还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进行调整。当然,在调整后,企业应对内部控制实施必要的监督程序,以达到内部控制目标,减少重大风险缺陷。

二、ERP环境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提升数据采集汇总分析的效率

ERP系统可以自动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其中数据采集是ERP系统执行的始端,在此环节,应从配置、检查、交叉检查、反向测试等角度设置多个内控环节进行管控。其中,ERP系统配置及管理权限应由专业管理者进行严格设定,以避免出现人为利用系统漏洞操纵企业成本利润,造成重大错报的问题。

(二)保证业务流程的完整性,为企业核算分析提供保障

在ERP环境下,基于财务共享平台的资源整合,可以对企业整个内部价值链进行管理与监督,并从产业特点、企业战略、自身竞争战略等多维度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创新技术平台规范业务流程,为企业核算分析提供有力保障。例如,通用航空企业是以飞行时间确认收入的特殊行业,传统信息的存储方式是进行表格记录登记,采用人工核算。在实施ERP系统以后,庞大的数据可以通过ERP系统进行采集处理,能够体现完整的业务流程,使数据更加精确,可以为企业核算分析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ERP环境下通用航空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缺乏执行力度,内控环境不稳定,影响内控作用的发挥

目前,部分企业的管理层以及企业核心员工内控意识非常薄弱,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

首先,内控制度体系需要管理层认可并推进执行才能够发挥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多数企业管理层对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较为浅薄,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甚至将企业重要部门管理者换成亲信,并认为这样可以达到规避内部控制管理风险的目的,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组织架构与治理结构过于单一,尤其在决策过程中容易被人为控制,丧失其制衡性,无法将风险降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其次,员工在ERP系统操作方面的行为不够规范合理,ERP系统基本数据均由企业业务人员手工录入或者导入,一旦输入错误数据或者人为修改数据,就会导致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纰漏,使其不能发挥防范风险的作用,更加不能向管理层提供有用的实际运营数据。同时,这也导致其内部控制环境不够稳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此外,部分企业内控无法在ERP系统中全面执行。例如,通用航空企业成本对象主要是航空器零部件及燃料,在领用出库时,会出现部分物品未及时登录到ERP系统中的情况,导致ERP系统数据不准确,内控无法正常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内控制度设置不全面,职责划分不清,影响内控的有效实施

企业在内控制度设置方面考虑最多的是成本效益原则,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系统投入不足,未考虑岗位制衡性原则,这就会导致内控存在职责划分不清的情况,不相容职责和岗位设置没有相分离,严重影响了内控的有效实施。如果企业也未实施替代程序,就会导致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致使企业运营产生重大风险漏洞,内控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例如,部分通用航空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将航空器零部件的采购、入库、出库等工作交由航空器零部件仓库管理员全权处理,导致企业存在内控风险。

(三)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员工素质较低,影响ERP系统建设的推进效率

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会影响企业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执行模式。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凝聚力、融合性与激励方面。积极的企业文化与正确的价值理念可以更好地引导员工参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是实施内控的基础。目前,很多企业还处于传统管理模式中,未体现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部分企业部门间缺少协调与沟通,其业务部门认为ERP系统就是财务系统,整个系统流程都应由财务部门负责,与其他部门无关,严重影响了内控的推进及有效实施。

四、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使内部控制在ERP环境下得到有效实施

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依靠完善的管理体系。通用航空企业在ERP环境下实施内部控制必须全方面考虑企业所在地区区域特点、环境影响和企业经营情况等,深入分析企业业务流程在设置、执行上容易产生的风险点,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防范控制风险,还应将财务监督、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引用ERP控制程序进行各种测试,建立风险检测机制,尽可能地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以增强内部控制力度。

(二)全面深入分析业务流程及岗位职责,授权责任落实到末端,规避不相容职责及岗位不分离导致的风险,推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与ERP系统前,必须深入业务实质,了解各岗位职责权限,根据企业组织架构进行全方面梳理。按照内控要求结合组织架构、公司业务特点对业务流程中对应岗位的职责加以落实,细化分工,规避不相容职责及岗位不分离导致的风险,结合内控要求,将流程控制点固化到ERP流程中,以推进内控的有效实施。

存货管理包含存货的采购、计量、验收、领退料、盘点及储存管理等内容,应对存货品类进行分析,检查此岗位人员在存货储存、出库等方面是否按照存货管理规定执行,规范存货管理流程。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就是“内部牵制”,如企业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需要追加控制措施。例如,利用定期不定期抽查盘点或者抽取交易原始单据等方法规范风险,让内控在成本节约的前提下也能够有效实施。

(三)引用外部资源对ERP与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第三方评估,防范风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内控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风险,因此,加强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采用穿行测试、抽样、实地查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内控测试。要加强应收账款、销售收入环节的风险管控,实地查验存货等资产类管理情况等,以合理保证内控的有效实施,防范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规模较大的企业还需依靠注册会计师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注册会计师应利用多种测试程序对内控的有效性进行测试,从内控五要素入手,结合企业特点、管理要求、指标体系等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如实反映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缺陷,并对董事会、管理层出具评价报告,为更全面的规避内控风险提供合理保证。

(四)全面实施专业技能及岗位培训,结合奖惩制度,推进内控的有效实施

财务、运营相关部门成员应具备岗位基本职能、专业素养与沟通协调能力。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职能培训与岗位专业知识探讨会,并邀请资深专家或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对企业核心员工进行培训,通过相互交流及时了解业务推进过程中的工作难点,解决问题。同时,加强部门、岗位间的联系,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础,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岗位胜任能力。做好内控与ERP系统的建设及有效实施工作,使得ERP系统流程环节能遵循内控制度,保证相关活动合理合规。

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企业应培养员工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文化与战略有机结合,吸引员工主动参与到ERP系统及内控体系的建设中。企业还应建立系统数据定期备份制度,由信息化技术人员担任主要负责人,加强网络管理,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要以ERP系统为基础,合理调配企业岗位人员,在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同时降低人力成本,优化薪酬制度,对参与内控体系与ERP创建实施过程且工作能力优异者酌情给予奖励。

五、结语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控制和约束手段,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与ERP系统是相辅相成的,企业通过ERP平台可以整合企业的各项资源,全方位地对全流程进行监督和控制,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ERP系统环境下,应深入分析企业业务流程特点、设计相应内部控制环节,加强实施落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岗位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核心业务流程优化
动态业务流程管理在发电机组制造企业中的运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试论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