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体制难点与问题浅析

2022-10-31刘泽世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2期
关键词:体教竞技运动员

刘泽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0019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发展体育运动,积极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从群众体育的发展到竞技体育的共同进步,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从2008 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奥运会所带来的政策性福利及社会所认同的群众性体育基础,推动着我国竞技体育向更高的方向不断进步。

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体育与教育所结合的内容受到体育界广泛的讨论。体育发展与教育的结合,是摆在未来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因此体教融合的社会主义特色理论应运而生。过去,人们通过“举国体制”,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让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亟待解决,如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使更多的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出现各种问题等。体育训练与文化课的教育相结合,可以从现实上解决运动训练所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国家正在将体教融合相关的政策落实到各学校当中,通过招收优秀的运动员,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可以有效地将体育资源带到各地高校,同时又能够通过文化课的学习,使退役运动员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2005年,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实行体教融合的培养形式,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为竞技体育带来更多的后备性体育人才。并对运动员大学生要有一定的培养目标,学籍管理,运动训练以及竞赛的制度,这充分体现了体教融合培养模式的规划。

1 体教融合的概念

体教融合是指将竞技体育融入教育培养体系中,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文化课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很好地改善体育与教育事业相结合的现状,并不是人们所说的教育与体育相互吞并的错误观点。体教融合是体育与教育之间融合,并借助优势资源进行互补,达到双赢的目的。根据不同角度,体教融合的概念也有所差异。对于教育系统来说,体教融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落实行动,通过在学校中广泛形成以教育形式为模式的教学逻辑,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同时对学校体育、课后体育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体育系统来说,体教融合更多的是以推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提高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素养的新模式。不论是何种角度,体教融合的最终目的,都在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推动体教融合合理化的关键。

从国家层面来看,体教融合即是以国家退役的竞技运动员为依托,进入高校任教,或是重新进行学习,以学生的身份重新参与竞技体育活动。这些年对于体教融合的研究,更多是从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相结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与学习干预。这不仅需要体育部门参与到学生体质健康的推进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育,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相结合,还表现在各种体育赛事的融合与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在以教育促进体育发展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在实际的体教融合过程中,各部门不仅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制订相适应的改革方案,更多的是需要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更加主动地结合。以公益的事业心,推动学生在体育道路与学习促进方面进行更好的结合。各地方政府在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改革过程中,也有很多的策略能够看出体育局与教育局的相结合,是体教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趋势。只有通过统一性的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优势,又可以避免在改革过程中所出现推脱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加快竞技体育发展进程,获得学生资源的输送。

2 体教融合理论基础

2.1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主导思想意识的发展观念,其中以人为本,作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推动国家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的建设,通过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但整体是呈螺旋上升之势,建立起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体教融合科学化理念。

2.2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类发展的本性是以体力劳动为全面发展的依据,通过人的劳动能力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满足个体在劳动过程中的自身获得。人的能力以及素质的提升,是个体与整体的全面发展,包含身体素质的发展、道德素质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心理水平的发展、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产生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 体教融合特征

3.1 培养目标的长远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过度重视竞技体育所带来的红利,强调竞技体育为主的培养模式,使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很难有很好的安置。对于学校来说,竞技体育对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不够重视,使很多优秀运动员在训练与学习方面不能有效结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家从长远打算,促进体教结合,使竞技体育运动员在某个阶段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但在实际的结合的过程中,能够看出体育与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有很大的隔阂。根据利益分配的原则,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结合,最大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教育系统来说,其所看重的竞技人才,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更多的比赛,夺得更多的荣誉,但在实际的文化课中,没有系统地学习与管理,导致竞技型人才体教融合过程中出现文化课学习受到阻碍的问题。

3.2 培养主体的唯一性

在体教融合过程中,主要培养机构是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然而,实际对竞技体育运动员所采取的培养模式不够统一。对于教育系统来说,更多的是要求运动员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更多的竞技比赛,而对运动员文化底蕴的培养不够系统,需要运动员能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二者在实际培养学生体育与知识的同时,存在差异,并且在培养手段上各自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进行实施,忽略了竞技运动员实际提升能力的本质。对于体教融合,需要具有一定的唯一性,体育部门融入教育部门中,发挥体育部门的体育优势,推动教育部门针对体育竞技运动员制定特定的培养模式,使双方在进行体教融合过程中实现双赢。

3.3 培养对象的业余性

在体教融合过程中,不论是竞技体育运动员进入高校进行各种文化课的学习,还是高校选择竞技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进行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拔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看中他们的竞技能力,很少注重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对于学校竞技体育特长生而言,高校更多的是以其体育运动的能力作为学校招生的目的,很少对体育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

3.4 培养过程的科学性

在进行体教融合之后,竞技体育运动员进入高校进行学习,在平时无法接受专业化的训练指导。同时,由于专业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有很强的经验积累,在高校中可以担任兼职教练员,提高高校训练的科学性。体教融合之后,体育系统相关科研和训练人才也可以与高校进行交流合作,推动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发展,达到共赢的目的。

4 现行体教融合的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体教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4.1 体教融合初衷和实际存在差异

通过体教融合理念,可以更好地推动竞技性运动员缺乏文化知识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能够通过高校学生进行竞技性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使更多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可以在后续有更好的文化课学习机会。这对于体育局的政策推动,有积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体教融合过程中,教育系统所面对的体教融合,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竞技体育运动员进校园,可以有效地组建校园竞技体育队,为学校带来更好的竞技体育成绩,提升学校的声望,以利于后续更好地招生。二者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很多的矛盾出现,教育系统需要更多高水平的运动员提高学校的体育竞技能力,但对于竞技体育动员来说,更多的是需要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弥补因平时训练所耽误的学习时间。

4.2 体教融合后的学习与训练严重冲突

体教融合之后,高校对运动员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了所招的竞技性运动员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过于散漫,并且很难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训练与学习过程中产生很大的矛盾感。特别是运动员在比赛期很难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学院对于这部分学生会特殊对待,使得他们没有达到学习文化知识的目的。学生对自身的管理较为散漫,很难真正学到有用的文化知识,导致竞技运动员毕业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在实际高校所招的竞技性运动员中,很难要求运动员在学校能够与其他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忽略了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使体育性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培养方向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同时,遵循着竞技体育训练的发展规律,学生在学校期间所进行的竞技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有很大的冲突,“学训矛盾”成为学校对学生疏于管理的理由。

4.3 体教融合教育管理模式的混乱

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不断发展,使我国对体教融合模式政策有了更深的认识。体教融合能够为竞技体育运动员创造更大的未来发展空间,并使他们通过锻炼和努力代表国家参与奥运会,成为新的可能。体教融合改革模式,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了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以及能够得到更加专业化的指导。竞技体育运动员,给学校带来的不仅仅是竞技体育的荣誉,也能使学校在未来的发展结构和方向上更加全面。在体教融合过程中,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高等教育的体教融合,更多的是以引进各种优秀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为主要的形式,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以体教融合的方式,参与更多的竞技性比赛,以及与体育局相结合采取合作的模式,将训练、比赛和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相结合,这样能够最大限度提升运动员参与体育运动的专业性,又能够使学校丰富体育活动。专业化的体教融合,不仅存在于表面,而且更多的是通过体育局和教育局上层主管领导的协调配合,才能使很多的政策性文件落实到地方学校和地方体育局,运用各种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和模式,完善体教融合。

4.4 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缺乏

在实际的体教融合培养模式过程中,我国不断地尝试各种优秀的转化模式。首先是对优秀退役运动员进行合理化的安置,与高校结合,将优秀运动员分配到高校任教,或通过学习的方式使运动员获得更多的知识提升。高校也可以通过自主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方式,引进各种体育类人才,使学校更好地提高学校体育训练队的实力。体育局与教育局相结合,制定相适应的政策文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可以免试入学,并且采取一系列的促进手段,使更多的优秀体育学生进入高校完成学业。在高校与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运动方面,要建立一定的过渡适应的联系,构建合理的培养路径,使学生运动员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高校,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文化课的学习,又能够增强自身的竞技体育能力,为学生在日后进入职业运动队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所设置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计划,要根据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制定更多运动项目,使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根据国家的选材需要,制订相适应的融合方案。同时,在高校进行高水平运动员选材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运动员能力的考察,对于弄虚作假的学生,要给予严厉处分。

4.5 体制制度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都在有序地探索改革,体教融合模式成为教育者和体育人研究的重要难题。我国的体育事业可以粗略分为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以及学校体育。在建国初期,我国急需竞技体育所带来的影响力,通过举国体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能够最大限度使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进入高水平训练队,代表国家取得优秀的成绩。但这种发展模式会让我国运动员在退役之后没有生存的能力,甚至很难在社会上立足。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原来选拔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机制发生了变化。国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提高整体人口基数的同时,选择优秀的运动员加入竞技体育队伍。随着近些年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群众体育也得到蓬勃发展。但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从历年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过程中发现,学生体质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国家多次出台相关的促进政策,但都没有很好的结果。对教育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虽然体教融合对于体育和教育来说都有益处,促使体育系统中优秀教师和运动员进入教育系统,既能够提升教育系统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又可以通过专业化的训练手段,培养学校优秀的运动员;既能够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又可以为我国专业队输送更多的优秀运动员。

猜你喜欢

体教竞技运动员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理念与实施路径
体教融合背景下西藏农牧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
青春正激昂 逐梦竞技场
电竞种植记
花与竞技少女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