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审美角度探究古诗词艺术歌曲

2022-10-31

戏剧之家 2022年25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歌曲演唱者

周 圆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 镇江 212028)

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朱自清先生曾言:“诗原是‘乐语’,古代的诗和乐是分不开的,那时诗的生命在唱。”正是因为古诗词具有这样的文化价值,当代我国许多作曲家将这些古诗词与音乐旋律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声乐体裁——古诗词艺术歌曲,这是我国古代诗词在音乐方面的一种文化继承,同时又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创作路径,能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对后续的音乐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美”进行剖析。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语言美

(一)内容凝练美

我国古代的诗词有一种凝练美,既包括外在形式美,也包括内在内容美,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艺术,以简统繁,以小见大,虽然短小精悍,却不影响情感的抒发。古诗词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复杂的现实生活,言简意赅,一般不会有全面的内容描写,只展示出最精髓的部分,并将之与作者的情感融合来表达意境,寥寥数语,但呈现出的文学艺术效果却令人意外,正所谓“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例如孟浩然的《春晓》虽然只有短短20 个字,却将诗人的“惜春”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诵读韵律美

我国古诗词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丰富的韵味。平上去入是唐宋时期中古汉语的四声,四种声调的起伏规律为古诗词奠定了韵律基础。平仄的交替、重复形成了律动节奏和抑扬变化,使吟诵过程十分地自然流畅,具有一种韵律美。古诗词的平仄、押韵是歌曲创作的依据。例如李白的《静夜思》的韵脚是“光”“霜”“乡”,加上平仄声,吟诵起来朗朗上口,这便是古诗词的韵律美。歌手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前应该反复吟诵这些诗句,五言诗可划分成“二二一”或“二三”格式,如上文提到的《春晓》可以读作“春眠/不觉/晓”或“春眠/不觉晓”。七言诗可以划分成“二二一二”或“二二三”,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就可以划分成“黄四/娘家/花/满蹊”或“黄四/娘家/花满蹊”。按照这些诗词划分规律进行反复诵读,同时注意发音准确、语调轻重,歌手就能够领略到古诗词的韵律美。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美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美是古诗词语言美在音乐方面的体现,即文学语言向音乐语言的过渡,这些诗词的内容、风格、结构、韵律等都影响着歌曲的创作。古诗词吟诵中形成的字、步、节之间的高低、轻重、长短、顿歇等均被作曲家当做谱曲的重要参照,从而转变成相应的乐汇、乐节和乐句。歌曲的旋律美就是取决于这些诗情画意的语言,方能彰显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美。旋律美包含音调美、和声美、节奏美等等。例如作曲家王超的歌曲《如梦令》,在运用我国民族调式的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的创作手法。这首歌曲整体速度较为缓慢,节奏是4/4 拍,特点是强、弱、次强、弱。他在创作中运用了起承转合的曲式结构原则,与诗词的结构相对应,歌曲的旋律走向是参照诗词中“韵”的线条来安排的,因此能够很好地展现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美。再比如作曲家赵季平的歌曲《关雎》的旋律走向也是遵循诗词的韵律及音调来创作的,整首歌曲旋律较为平缓,似吟唱一般。其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窈窕”这个词是上声,也就是第三声,因此旋律走向也是先上行,后下行四度跳进,“好”字在吟诵时是属于需要重点突出的,所以此处作曲家在旋律创作上也进行了不同处理,运用八度大跳加切分节奏,使诗词与旋律完美契合,将吟诵时的婉转表达得恰到好处。又如黄自先生的《春思曲》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织体来营造“潇潇夜雨”的背景。在这样的夜晚下,一位靠窗而立的少女,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内心思念着远方的情郎。歌曲中的变化音即降半音的减七和弦和后面小调的加入使旋律的色彩更加丰富,形象地刻画出女子惆怅的神态。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创作遵循了古诗词吟诵的规律,作曲家根据诗词音调来安排旋律的序进,将节奏的快慢、强弱、长短进行不同设计,运用重复、扩展、对比等手法,实现多样化的节奏效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节奏变化形态,以独特的节奏美凸显旋律美,使字调与曲调和谐得体,每个音,每个字,无不充分展现着古诗词吟诵的特点。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声腔美

明代戏剧理论家王骥德说:“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乐之筐格”是指书面形式的声乐作品,如果没有进行有声再创造,就不可能显示出“色泽”的美,再美的古诗词和歌曲旋律都需要通过演唱艺术得以体现,只有演唱者用卓越的唱功赋予作品声情美,歌曲才能真正展现出听觉上的美感,因此我们绝不能忽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声腔美。

(一)稳定的气息

古人所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意在强调良好的气息是歌唱的基础。因为古诗词的吟诵十分讲究意境,吟诵者的语速要慢,而作曲家在创作古诗词艺术歌曲时为了不破坏诗词意境,整体旋律速度也是较为缓慢,这无疑对歌唱者的气息提出较高要求,因此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难度普遍较大,歌手要想将其中的诗词意蕴完美地呈现出来必须有良好的气息作为支撑。

(二)清晰的咬字吐字

古诗词因为语言凝练,寥寥数字就能表达出千言万语的意味,所以其中的每个字都很重要,歌手要想唱好古诗词艺术歌曲必须咬字吐字清晰,只有字音纯正才能展现古诗词的美。歌唱中的咬字是指声母的发音,吐字是指韵母的发音,我们要根据汉语语音的音质特点、结构规律进行母音训练,才能表现出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我们要求字头咬紧,既不能松,也不能咬僵,保证一定的弹性,因为字头咬不好会影响吐字,在咬好字头后接着向韵母过渡。咬字吐字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表演者需要进行系统研究,针对不同的作品具体地研究其中的每一个字。

(三)混合的共鸣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离不开共鸣。上文提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难度较大,有些旋律包含有较高音,这时就离不开共鸣腔体的参与,演唱者除了需要饱满的气息支撑外,还需要调动各个共鸣腔体参与进来,产生混合共鸣。因为共鸣有支持高音的作用,并且能让演唱者的高音富有色彩,可以在高音区发挥强大的抒情功能,帮助歌者将歌曲高潮部分的声音与情感推向顶峰。这种充分发挥的混合共鸣能使歌唱者的声音集中、通透、洪亮,最终令听众产生“余音绕梁”的感觉。可以说没有共鸣腔体的共同参与,歌手就无法展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声腔美。

(四)完美的行腔

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歌手需要完美的行腔,不只是要求唱腔的圆润流畅,同时还要做到在丰富音色基础上恰到好处的行腔,行腔时要有感而发、情感纯真。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演唱者需要从歌曲的内容与情感出发,依字行腔,审字度腔,使字旋律化,并融入演唱者自身完美的润腔等技巧,产生一种自然的行腔韵味。润腔是指对声腔的润色、修饰。比如当我们听到吴碧霞老师演唱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时,我们常常感叹她的歌声很细腻,犹如天籁,尤其对“天”“眠”“船”等字的演唱特别有韵味,就像古琴特有的那种揉弦的回声,充满古意,而这种韵味正是因为运用了润腔技巧。

四、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伴奏美

诗词的音乐形象是要借助流动多样的音响来展示和描绘的,因此要想展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整个表演过程要保证人声与钢琴伴奏的完美融合,两者的地位相当,相辅相成且不可分割。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有别于其他的伴奏,它的音响效果是经过作曲家精心布置的,具有写意性和写实性,通常用来衬托某种意境或呈现诗词中特定的场景。它可以帮助演唱者进行情感铺垫和情绪酝酿,进而才能更好地对艺术形象进行塑造。也就是说歌者与钢琴伴奏之间要形成一种无声的默契感,无论音量上还是情感上。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感受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美。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作曲家黎英海先生的《枫桥夜泊》,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从前奏开始,左手以连续的三个纯五度低音来模拟“寒山寺”夜晚的钟声效果,渲染出了特有的意境,演唱者可以通过歌声和琴声的交融,将诗人那种落寞、失意的心境更好地表达出来。再比如青主的《我住长江头》这首歌曲就选用了节奏流动性较强的6/8 拍,通过右手钢琴持续的波浪式分解和弦来表现长江水的波澜壮阔,浩荡不息,左手则通过大段的连音线,仿佛让听众身临其境,感受到歌曲中传达出的绵延的思念之情。歌曲《关雎》的钢琴伴奏在引子部分由右手奏出单旋律的线条来模拟笛子的音色,而左手则采用琶音伴奏音型去模仿古琴的拨奏。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伴奏美不仅体现在渲染古诗词的情感氛围上,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伴奏音型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或性格。如歌曲《红豆词》运用了连续切分节奏来表达少女对爱人的思念之情,钢琴伴奏将少女那种忐忑不安的情愫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并进行了情感升华。因此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不再从属于演唱艺术,既有对整首歌曲情态的丰富与补充,也有对整首诗词意境的扩展与延伸。

五、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美

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同时“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我国古诗词所描绘的情感大都较为朦胧,推崇含蓄美,因此歌者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前一定要反复吟诵这些古诗词,因为诗人在创作时常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倾注于某一个具体的事物中,实现自我的“意”和周边的“境”二者间的融合,达到了“思与境偕”的艺术效果,所谓“思与境偕”就是指“诗思”与“情境”的和谐统一,使人身临其境。歌者在吟诵中体会诗词里隐含的形象,慢慢让自己融进古诗词美妙的诗境中,感受其中的意境美。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就很好地体现了意境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出深秋寒冷的夜晚,船上旅客忧愁而眠的景象,“月落”是指天黑,“霜满天”形容天很寒冷,“乌啼”之声又凸显了夜的安静和诗人的孤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讲述了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诗人心中更添愁绪。黎英海先生为这首古诗词创作旋律时,运用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调式和离调的手法,从而产生游离、飘忽不定的感觉。低音部不断持续的五度音程伴奏,就像寒山寺的“钟声”一样深沉,意境悠远,而十六分音符的倚音就宛如江面上泛起的小浪花,拨动着诗人心头的忧愁思绪,将听众一起带入诗人的意境中。

六、结语

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拥有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将古诗词与音乐完美融合,彰显了独特的气韵。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体裁与西方的任何音乐形式都不同,蕴含着与众不同的东方意境美,是声、情、境的统一,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得以生根发芽,枝繁茂盛。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艺术歌曲演唱者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