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在北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教育中的构建

2022-10-31楠,丛

冰雪运动 2022年4期
关键词:冰雪思政体育

刘 楠,丛 光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素质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6)

1 引言

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能够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事关国运、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地域与体育文化具有紧密的联系,北方地区具备有利于冰雪运动开展的自然条件,同时具有较好的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冰雪体育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高校体育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能够推动北方高校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北方高校体育与课程思政具有贯通之处,在开展的形式上,两者可以互为补充。传统的北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手段和内容单一,冰雪体育文化培养的形式不够丰富,而通过思政教育丰富案例的补充,能够增强高校体育课程的吸引力。冰雪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也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依托,促进大学生对思政理论与实践产生共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直接体现,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中落实文化自信的树立工作具有理论、实践意义上的可行性。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体育也始终与民族命运、民族的振兴解放事业有天然的联系,可以说体育发展的动力就是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体育也能够反作用于民族自强自立。因此结合地域特点发展与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相适应的冰雪体育文化,培养冰雪体育文化自信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应当关注的重要课题。

2 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思政实践中的问题

2.1 课程思政目标定位理解不透彻

课程思政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提出,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探索的创新。2020年,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正式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被提出,并明确了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及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充分全面认识是落实好体育课程思政的思想基础。首先高校要对课程思政具有充分的认识、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正确的思路,对体育课程思政该如何开展、如何挖掘其深刻内涵、如何将体育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践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指导思想的紧要课题。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课程思政的实施如何与当地的冰雪体育优势项目相结合,或是如何挖掘冰雪运动的内涵并将其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融合,目前在北方高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还有一些高校的教师在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时,对于课程思政与体育教育如何结合起来的问题没有思路、没有办法,缺少操作的经验,无法产生心得体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多是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由于过去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制度上的局限性,使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文化素养上存在短板。这些学生在成为高校体育训练教学者之前多是运动员出身,尽管擅长运动方面的教学,但是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经验都有所欠缺,对高校体育课堂思政的认知不足,且理解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课堂思政目标定位的认知水平不足,导致在把思政内容融入体育课堂中时常常难以找到相应的教学切入点,对体育课堂思政的教学思路缺乏全盘整体的规划和把握。

2.2 课程思政教学部分流于形式

在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定位认识不足、缺乏体育与思政融入的实践经验等条件下,体育课程思政流于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南北方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差别,北方高校体育课程对运动技能的要求比较高,更加注重挑战性;同时北方部分高校体育还存在重技术、轻战术的误区,以往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并未发挥出道德教育在人的精神培养以及身体素质强化中的作用,这影响到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课程思政形式主义还体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被动传输、理论讲解是目前高校体育课堂思政起步阶段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索方面的机会很少,这不符合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新时期教学改革要求。与南方地区高校相比,北方个别高校存在各类繁琐的教学思政记录表格、各项教学申请和管理流程过多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和冰雪体育文化融合创新的步伐。而且一些高校体育教师抱有“完成任务”的应付心理,对思政教学内容缺乏深度的思考,为了完成体育课程思政的要求,甚至采用“摆拍”“虚假填写教学表格”的恶劣行为。究其根本是冰雪体育课程思政落实管理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并未制定出严格的落实监管制度,导致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北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在实践过程中也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采用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只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大学生在这种僵化、错误的体育课程思政的培养下只是掌握了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而没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方面。民族体育文化能够对人的精神产生深刻的影响,应激励大学生从现实问题出发,通过先进的思政知识、优秀的运动技能和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结合专业、学科的背景,实现创新性的科技和文化进步。目前体育课程思政中的民族元素需要继续添加,思政元素的动态性还尚显不足。

2.3 思政理论与体育课程没有有机融合

思政理论与高校体育课程未能有机地融合体现在目标定位、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评价多个方面。在目标定位上,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理论的契合点没有被深刻地挖掘出来,人才培养的重心不明确、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导致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思政中产生了困惑和迷茫,也缺乏专业人士的引领。在教学手段上,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要是理论的形式,而北方高校体育课程却是以冰雪运动实践为主,两者的教学形式存在一些差异。如何在体育课程中有效渗透理论知识,在理论课程中重视运动技能的提升,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目前并没有代表性的、系统性的解决办法。在教学的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高校体育课程尽管有着育人方面的契合点,但由于历史、学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两者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内容上的贯穿和互通,知识技能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导致思政理论和体育技能“两张皮”的情况出现。在教学评价上,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能够单一地通过考试的形式来体现的,更应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点一滴当中。因此过程性评价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高校的体育课程一般是结果性评价,日常的体育训练成果只是直观地体现在体育考试和运动竞赛中。

2.4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仅靠知识的积累,想象力和好奇心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更为重要,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一直以来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都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创新能力需要兴趣的引导、想象力的发挥和好奇心的驱使,而这恰是我国高等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薄弱的环节。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本身就是教学的一种巨大变革,也需要兴趣的引导,但是当下的体育课程思政无论是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上还是在理论支撑上都缺乏对于大学生兴趣的引导。一部分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不够强烈,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兴趣,因此也就难以在体育课程思政中做到聚精会神、积极参与从而有所体会。有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不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枯燥无味,实践意义不强,具有懈怠情绪,不愿参与体育课程思政环节。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现其实也是建立在现有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具体的实施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授课的目标、形式和内容。思政政治教育应当做到“润物细无声”,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使高校学生产生兴趣,使他们参与高校冰雪体育课堂思政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从而对于思政政治教育抱有开放、虚心的态度。

3 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思政实践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

3.1 以传统文化素质培养为导向之一

北方高校的体育课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可以经常性、计划性、有目的性地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北方高校的体育课程中,也可以将国际赛事上中国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作为教学的素材,渗透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在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的培养上,通过集体性的体育训练活动和团队项目比赛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体现团队精神的魅力;在竞争意识的形成上,体育具有的竞技性不仅能动脑、动体,还能锻炼大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耐力。这些精神会迁移到其他方面,能够促使大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到科学研究、经济发展、教育事业等不同领域的工作中去,从容应对诸多考验,为国家的光明前途和伟大建设贡献力量。

北方高校目前广泛开展的冰雪体育课程,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渊源。早在旧石器时代,新疆地区就已经出现了人类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进行滑雪狩猎活动的岩画。隋唐时期,滑雪活动还用于狩猎、行军,宋元时期又延伸出了以冰雪为主题的冰嬉娱乐活动。到了中国近代,滑冰运动则更加普及。结合北方地区冰雪运动发展的历史,以树立文化自信为导向,可以让高校学生在体育课堂思政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民族传统体育及其他文化,了解其体系、发展脉络和灿烂的成果,使其具有民族自豪感,并且真正建立起政治文化自信。只有具有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有深刻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才能够对如今我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原因深刻了解,并认同和支持我国的政治制度,自觉地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3.2 重案例、重合作

课程是实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在高校落实好课程思政工作,能够有利于文化自信的培养。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初期由哈佛大学创造的,通过一定的人才培养目的将真实的情景事件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大学生思考分析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去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提升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体育课程思政可以采用的教学策略,它减轻了思政理论的枯燥性,提倡大学生自主思考、辨别是非、理论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合作意识能够得到培养,在经验的交流中,高校学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既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又能够起到锻炼思考创造能力的作用,还可以激励大学生踊跃参与体育思政课程。

冰雪体育文化在北方高校冰雪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隐蔽性,自然环境与体育文化的有效融合更加巧妙,北方高校学生可以在冰雪自然环境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体育运动的能力和对体育精神、民族文化的认识。冰雪运动有其独特的学习氛围,既能够挖掘自身潜力,又可以有效培养集体意识,这与思政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在案例教学法中,大学生能够锻炼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同时,重案例、重合作的教学方法也对高校教师的体育课程思政授课水平有所裨益。在双向的交流中,学生的表现也能够促进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使教师个人的思考深度继续拓宽,便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要发挥文化自信在体育课程思政中的作用,首先要捋顺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文化自信提升的理念与体育课程思政结合,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把文化自信与体育课程结合,凸显时代性、民族性,鼓励大学生自发自觉地研究冬季民族体育的历史进程,进一步提升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正确的认知。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汇报的方式,锻炼团结合作的意识,提升自身领导力、说服力,使体育课程思政回归学生本位。要真正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从而让文化自信从理念层面转到实践层面,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思政。

3.3 丰富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

要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并非只是理论传输,必须要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北方高校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结合文化自信培养的目标和北方优势冰雪项目的特点,通过冰雪必修课、选修课及各类社会实践,建立客观公正的过程性评价体系,与学生的评奖评优、就业推荐等有机结合。在课程的内容上也要注重结合冰雪体育项目的特点及北方高校的地域特色,积极编写专业的冰雪体育课程思政教材,构建以传统冰雪文化为导向之一的体育课程思政。要让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发挥育人优势,就必须从课程的内容丰富程度和教学资源、手段上入手。高校冰雪体育课程可以细分为许多项目,例如速度滑冰、冰球、越野滑雪、花样滑冰等,尽管项目不同,但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思政应该形成统一的育人目标。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的丰富是健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要定位好高校、院系和教师在课堂资源丰富方面的作用,正确处理不同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关系。高校之间要实现努力冰雪体育课程思政资源的共享,利用校内网、线上教学平台做好课程思政的硬件保障和软件提升工作,并给予相应的资金、人才和制度支持。各院系要根据专业的特点,结合不同的体育项目提出课程思政导向的合理建议,共同研发教学材料、内容。教师是提升大学生思政政治素养和文化自信的直接引领者,要明确自身角色的职责和作用,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运动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高校、院系和教师要相互协同,及时地从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形成从教学管理到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等一系列的反馈机制。还可以通过举办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培训、思政教育大会等方式,提升冰雪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进而对高校学生产生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创新能力要不断提高,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思想特点,创新教学的载体,增加校外实践的机会。不要采取枯燥灌输、强加观点的办法,而要通过自然渗透的方式讲述思政课,让学生在冰雪运动训练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3.4 关注互动交流的探索型学习

部分高校教师存在一种误区,就是担心思政内容所占的比重过大会冲淡运动技能的提高,影响专业内容的教学进度。这样的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思政内容只是僵硬地融进冰雪体育课程,没有让学生在冰雪体育课程中感受到传统民族体育的精神内涵,就不会产生文化自信。思政与体育的结合若只是形式主义,结果也会适得其反。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设计高校冰雪体育课堂思政的内容,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冰雪体育文化的深层内涵,做到基因式的融合,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采用互动交流式的探索性学习,是北方高校体育课堂思政教育可用来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互动课堂可以将集体发展的要求和个体的需要结合起来,体现了学生、教师之间的平等性,也让课堂的形式更加多样灵活。PBL教学法、翻转课堂等互动教学都可以运用在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思政中,此类互动探索式的体育课堂思政可以让学生探究更广泛、更深刻的内容,而不仅是局限在教材内容和运动技巧上。对大学生而言,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学习、训练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对其个人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于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而言,冰雪运动专业课教师既要吸收和借鉴西方理论成果的合理内核,更要融入民族情感,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智慧。尤其是高校体育课程中,许多运动项目在西方都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比如滑雪这样的冬季运动,高校教师就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对比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客观评价,树立文化的自信和民族意识,取其精华,兼容并包,而不是受到西方话语霸权的毒害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越是通过开放的探索,越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

4 结语

在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中要系统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文化自信能够为这些方面教学效果的实现开辟途径。文化自信的培养不能照本宣科,要想让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必须要结合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特点、学生专业的优势,打造出特色的课程,同时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对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思政的学习兴趣。针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面临的着许多问题,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以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为主要导向,让学生感受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精神;通过对冰雪历史和优秀冰雪运动员的案例教学、合作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冰雪文化自信从理念转到实践层面;在教学的方法上不断优化,在教学的资源上持续丰富,结合冰雪运动的特点,以开放式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让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思政真正发挥育人作用,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冰雪思政体育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我们的“体育梦”
冰雪幽默来袭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