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2022-10-31黄羽
黄 羽
(南充开放大学 社区教育处,四川 南充 637000)
进入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要更加关注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这意味着英语教学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创新与改善,以更加契合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新模式来优化教学。而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正是强化实践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途径,在实践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能够为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高校应当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策略,并基于此,探索高效可行的英语教学优化方案。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工学结合的核心在于贴合实际,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推动工作需求与专业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而培养出具有良好实践能力、优秀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被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模式。学校和企业展开全面深度的合作,双方共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育人方案,并由企业提供场地、设备、资源、岗位实习、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工作与专业教学的深度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学习与成长中进行专业实践,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与条件,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大批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优秀人才,解决企业用人难的问题,以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参与到实践训练和实际工作中,强化职业道德和岗位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深化对社会的正确认知与理解。近年来,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高校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以更加契合市场需求的方式为教育创新和改善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
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和重点,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除了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等英语专业外,其他专业的英语教学更是缺乏足够的实践性,导致不少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和知识,但是却很难将英语应用到生活及日后的工作实践中,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实效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新时期背景下契合高校英语实践教学需要的教育模式。首先,工学结合意味着高校英语教学和特定行业、企业、岗位的有效对接。其次,工学结合能够为高校英语实践教学提供多层面的支持。不少高校英语实践教学水平难以得到切实提升,关键原因在于相关支持不到位,存在诸如英语实践人才欠缺、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实践机会与条件不完善等问题。而积极运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则能在政府及相关企业的支持下,全面推动英语实践教学的综合改善。最后,工学结合能够助力学生的综合化发展。时至今日,高校英语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英语本身,而是和专业、文化、生活等紧密相连,并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有着密切关联。而基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优化英语教学,则能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具实践性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在深度实践中去理解、感受、体验,在实践中收获知识、技能、经验,并实现思想认知、思维能力、道德素养等全方位发展。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校英语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合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意味着高校英语教学迎来了全面创新和变革,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和调整,但是部分高校在积极推动工学结合教育的过程中,对英语教学目标的优化不够重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调整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学目标的制定较为陈旧和滞后,没有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学生发展需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存在较为明显的目标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而教学目标作为指导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在其存在缺陷与不足的情况下,相应的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工学结合教育的优势与作用也难以凸显。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调不到位
工学结合教育强调实践教学,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英语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实践教学必然会面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冲突的情况,需要高校与合作企业积极探索可行的协调方案。但是部分高校在这方面缺乏经验,对工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认识不到位,难以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协调与优化,甚至存在直接照搬其他院校经验的情况,这直接导致英语实践教学的实施质量与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影响了工学结合教育的实施与发展。
(三)教学特色与个性不突出
工学结合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需要突出特色与个性,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专业建设需要及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与优化。然而部分高校由于经验缺乏、创新意识不足、对实际情况把握不到位等原因,并不能有效挖掘自身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教学特色,甚至直接照搬一般模式,这不但无法完全发挥工学结合的优势,也难以推动英语教学水平的切实提升。
(四)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应用意味着高校需要打造一支能完全胜任全新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但是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升。部分英语教师是典型的“学院派”教师,即英语专业理论水平高,但是缺乏足够的实践应用经验,尤其是在职业英语、工作英语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会直接导致工学结合难以落到实处,影响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五)教学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教学制度是支持教学工作高水平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在积极推动工学结合的同时,高校并没有及时优化和完善英语教学制度,依旧沿用传统制度,在英语课程教学管理方面继续沿用陈旧的办法,无法满足全新的教学需要。这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及落实教学管理,容易出现教学流于形式的情况,不利于教学效果改善、工学结合落实及学生和成长发展。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合理明确教学目标
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置是保障英语教学符合预期且高质高效的必要前提与基础。高校应当根据工学结合的需要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并基于此合理明确教学目标。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而且需要围绕学校教育、学生发展及企业需要三方面来展开。从理论教学层面来看,传统教学强调理论教学,相应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但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理论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更多地关注企业需要。针对不同专业,对英语理论教学的目标进行适当调整,适当融入专业、行业、企业相关的理论内容,形成以院校教学大纲为基础、以行业英语需要为提升的全新目标体系,从而有效协调“工”“学”的结合。学校应当从专业层面出发,积极与合作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研讨,对英语实践教学的需求、发展方向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构建起能够同时满足学校教育需要及企业用人需求的教学目标体系。同时,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英语基础、学习规律与习惯、学习能力、未来规划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践行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都能在适合他们的目标指引下进行英语实践,实现良好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关注市场变化并动态化地调整、优化英语教学目标,协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应用方法与技巧,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二)加强教师培养与管理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支持工学结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实现的基础。针对目前英语教师队伍偏理论化较为明显的情况,高校应当积极落实相应的教师培养与管理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一支能完全胜任工学结合教育需求的优秀师资队伍,在促进校企深入结合的同时推动英语教学创新和变革。首先,高校需要明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背景下的英语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应用,除了需要英语教师具备高水平的英语知识、技能及教育能力外,还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尤其是面向特定领域、专业、行业乃至岗位的英语实践能力。其次,高校需要全面落实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明确教师综合素养要求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素养要求的教师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强化专业教师培养。形成以各专业、各系为基本单位,以系主任为负责人的英语教师培养体系,根据综合情况划分好培养梯次,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分批次组织教师参与专业培训、教育教学培训,大力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来校指导,利用校企合作组织教师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安排企业专家进校进行演讲与培训,深化学校教师与企业人才之间的深度交流,进而从多个方面推动英语教师的良好发展,培养能够胜任工学结合教育需要的高素质英语教师。最后,高校需要加强教师管理。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不仅要做好最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工作,还需参与到校企合作、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发展培养等活动中。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优化教师管理方案和制度,进而更加有效地强化管理,让教师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并助力工学结合的发展。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高校需要对英语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合理调整。一方面,合理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从课时、内容量等层面进行有效协调;另一方面,深化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岗位实践等的联系,强化英语教学内容与专业内容之间的密切关联。根据不同专业的育人需要,对英语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协调,尽量形成课时占比、内容量占比均较为适宜的内容体系。其中,针对英语应用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如英语专业、贸易专业等,应当适当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占比;而针对英语应用实践要求较低的专业,则需要形成以理论教学内容为主、实践教学内容为辅的课程内容体系。而在深化英语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岗位实践等联系方面,则需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在学校与企业进行全面探究、深度合作的前提下,双方共同对英语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调整,进而形成独具特色、适合学校教育需要和企业用人需求的英语课程内容体系,为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创新及优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合理创新与拓展教学法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意味着高校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发展,更加强调综合教育和素质教育,相应的英语教学方法需要得到有效创新与变革,不能再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操作。英语教师需要积极创新与拓展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与探索,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契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的全新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法、“订单”教学法、工学交替教学法、教学见习法等,这些都能在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其中,项目教学法最适合英语课程,其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教师在实践中积极尝试并累积经验,并持续改善和优化。
(五)重视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点所在,是落实育人任务的关键。深化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岗位之间的紧密联系,对岗位工作及涉及的英语相关内容进行科学整合,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有效实践,发展良好的岗位应用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英语竞赛、专题讲座、英语影片欣赏、英语协会运营等方式,强化英语教学的实践氛围,加强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市场、企业中的各类情景,积极开展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或者真实岗位环境中获得体会和感受,进而积累实践经验,并发展岗位应用能力。
结语
高校英语教学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迎来了新的机遇,有必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优化路径,构建更加契合新时期教育要求的高质量教学模式。高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化工学结合教育,并在综合考量学校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等因素后,合理制定教学优化策略,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背景下提高育人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与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