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体验空间服务创新探究
——以河北省图书馆为例★
2022-10-31吴秀红田静
吴秀红 田静
(河北省图书馆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经过不同时期发展建设,数字阅读资源类型多元化发展,数字阅读平台不断拓宽延伸,各级图书馆已建设完成资源丰富的各类型数据库,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学术论文、音视频资料等。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全媒体时代相继出现,图书馆服务范围从互联网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网络平台逐步拓宽,逐步实现由“单屏”到 “多屏”的转变,推出智能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电子触摸屏、数字电视等多种新媒体服务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丰富数字生活体验,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场景——运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信息技术,加强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服务”。在新的发展时期,公共图书馆应不断调整和提升服务空间的定位和功能,依托新技术、新媒体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开放、更加便利、更加多元化的数字阅读资源和体验式、沉浸式服务。
1 数字阅读体验空间研究及实践
1.1 数字阅读体验空间研究成果
为了解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体验空间研究的现状,本文以CNKI中文数据库的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报纸、学术辑刊为数据源,设定“图书馆”和“数字阅读空间/数字体验空间”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有文献20篇,集中呈现在2017年以后。通过主题分析,大部分文献集中在数字时代图书馆数字阅读空间营造或构建探析方面,少数文献以服务案例的形式,对数字阅读空间或体验空间的功能、服务、管理等进行论述。吴建中指出,未来的图书馆应该是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廖辰刚等认为在数字环境下学术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作为信息知识集散地,还应是知识融合交流、分散传播、研究学习的中心、智慧整合的中心。阚德涛对数字经典阅读空间的体系架构、功能设计、平台实现进行了系统阐述。杨永提出智能化时代公共数字阅读空间多重建设体系,及推进公共数字阅读空间建设的具体措施。刘丹以上海浦东图书馆数字体验中心为例,对公共图书馆创新型空间建设、运营发展进行实例分析。
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在数字阅读服务平台、数字阅读资源构建、多媒体推广服务等方面有详细的论述;在数字阅读空间建设上,均突出了数字信息时代阅读空间构建的重要性,对空间功能拓展提出了一些理论指导,但实际案例较少,整体规范性应用研究相对缺乏,尚未形成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体验空间建设相关标准。
1.2 数字阅读体验空间建设实践
近年来,国内很多公共图书馆围绕数字阅读、创客、创新的理念,通过空间改造、技术创新、服务拓展和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对数字阅读空间建设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2014年9月,国家图书馆“印象数图”——数字图书馆体验区正式开放,运用科技手段,以数字资源展区、体验区、畅想区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成果。2016年,浦东图书馆建设“数字体验中心”,引进、展示并推广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阅读技术、阅读设备、阅读资源与阅读方式,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创客科普课堂、数字体验、阅读相结合的活动体系。2015年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开放,对电子阅览室进行功能区布局调整,集多媒体学习中心、信息共享空间、信息素养培训中心于一体化设计,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
实践层面因地域经济差异性,公共图书馆在数字阅读体验方面发展不同,国家图书馆和上海浦东图书馆一直在进行不断创新,在科技技术、体验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很多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也对公共电子阅览室进行转型服务,加入多元化数字阅读体验。数字阅读体验空间在公共图书馆实践历程较短,大都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设计理念、布局规划、管理运行、标准规范等方面虽各有特点,仍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对河北省图书馆阅读体验空间建设基本情况和创新点进行全面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建设启示,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体验空间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2 河北省图书馆数字阅读体验空间建设实践
2021年河北省图书馆启动建设“阅见未来·沉浸式数字化交互体验空间”(以下简称“数字化交互体验空间”),依托新技术、新媒体,以“特色数字资源”+“多种新型体验设备”+“全方位主题活动”推广新型阅读技术与方式,引导更多社会公众感知、共享新技术、新媒体带来数字文化服务。
2.1 核心主题
数字化交互体验空间是集知识内容、设施设备、技术工具等于一体的阅读学习空间、交流共享空间和协同创新空间,提供基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智能化技术的沉浸式服务体验,以此形式提升公众数字阅读素养,缩小数字鸿沟。数字阅读沉浸体验是核心主题,空间冠名新意的“阅见未来·沉浸式数字化交互体验空间”不仅是“功能形式”的升级,更是“心态意识”的升级。围绕既定主题进行规划,在VI设计、功能布局、环境装饰、资源配置、服务项目等各方面,通过软装布局和功能区调整以保证未来空间多变的可能性。
2.2 设计特征
数字化交互体验空间整体设计极简科幻,主题色调以质感中国白为主,以契合未来科技的超极简形式,地板规划与顶部灯带以科技线条呼应,寓意体验项目和参与者都是数字化空间的元体和信息流,彼此相互传递,相互作用,相互点亮。各功能区考虑科技与文化、资源与设备融合、设备兼容扩容性等特点,整体采用平台输出模式,易于今后的升级或重组。
2.3 功能版块
根据实体空间位置布局特点,主体空间自西向东设置三大核心版块体验区:数字脉动·数字影音体验、触感世界·百科全景体验、全息时代·体感触控全息投影体验,以核心板块南延,拓展三个体验场景:见微知著·数字化微空间集群、数字典籍·对话古今文献、感受未来·多功能活动区。体验空间由全局的宏伟壮观到局部的沉浸融入,形成六个各具特色的数字应用场景。
2.3.1 数字脉动·数字影音体验
以中式传统格栅方式,在体验空间西侧构建贯穿南北的巨大艺术背景区,顶天立地的格栅天然划分体验区,其精美艺术设计成为整个体验空间最鲜明的视觉标志。该区域设四屏八座(取意四面八方),配置巨型格栅视频触摸屏、头戴式耳机,以多媒体数字文化资源(有声图书、经典音乐、老电影等)为主,通过新颖的收听收看阅读方式,开启每个体验者愉悦的心境旅程。
2.3.2 触感世界·百科全景体验
在体验空间中心,镶嵌5×2.8米LED电子屏,作为通往世界知识之窗的百科巨幕,集中展示所有主题数字文化资源内容。读者立足于巨幕前,轻动手指选择喜欢的内容板块,即可身临其境感受世界,接受科技对身心的冲击洗礼。同时巨幕还承载更多实用功能,可进行社会宣教,普识传递,公共宣言等宣传活动。
2.3.3 全息时代·体感触控全息投影体验
开放式体感触控全息投影区,占据体验空间东侧拐角位置,依托墙面一体全息投影技术,打造独立互动区域。参与者走进视觉体验的梦幻之地,即可近距离体验科技的魅力“身未动心已远”,感受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2.3.4 见微知著·数字化微空间体验集群
以灵活“微空间”创意,营造身临其境的局部氛围,设计以时空对弈为代表的一系列传统项目,配以电子书法台、电子沙画台、电子棋台等,提升独立项目的意境体验感。一局楚河汉界,亦可黑白乾坤,感受博弈境界;形式独立的书法空间,体验大师味道;游弋于沙画的明暗交影,获取艺术的自由;趣味倍增的互动答题系统,寻求头脑风暴等。
2.3.5 数字典籍·对话古今文献
对我省现存的古籍珍品经过创造性转化,以新的数据方式展示,赋予典籍作品新活力。读者驻立于中国风时空穿越墙的体感触屏中,欣赏优美的典籍精品,了解背后故事。
2.3.6 感受未来·多功能活动空间
体验空间腹地配置舒适休闲桌椅,灵活的空间即可作为读者日常休息阅读的休闲场所,也可以随机转化功能,为馆区开展社会活动提供服务。
2.4 服务活动
数字化交互体验空间集阅读学习、交流共享和协同创新一体,通过提供主题资源、特色服务,培养用户数字阅读素养。按功能分区设置系列服务活动,日常技术指导、每周资源推介、主题资源推广、节假日科技新品展示、周期性培训课程等。在常规服务基础上,今后两年度内按主题体验区精心策划多场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引导不同群体读者了解学习数字资源,体验科技创新带来的美好生活。
“阅见未来·弈境”,全民棋文化共享季,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倡导全民参与,在文化普及板块,通过棋艺讲文化、看典故,在竞技版块中引入网络投票环节提升公众的参与度。
“阅见未来·曲未央”,河北曲艺鉴赏季,整合已有的戏曲、非遗相关的数字资源,设定鉴赏版块、互动版块、分享版块,群众把自己喜爱的曲艺或自我演绎的曲艺作品,上传分享至活动空间,通过魅影变装、超级票友、梨园最秀等多种互动形式角逐未央大奖。
“阅见未来·艺心”,一字一画一世界,围绕空间设立绘画区与书法区,形成全景氛围的画廊艺术空间,现场参与者利用设备互动,进行模拟创作、书法临帖等,通过扫码即可得到自己的作品,也可现场打印装裱,有效提升活动中写、画、看、听的感受效果。
“阅见未来·观山海”,世界文明之旅,在观山海探索文化分享季里,参与者置身数字体验空间,尽情获取人文历史、世界文明大观、奇幻海洋、探索森林、宇宙奥秘等全维度主题性的百科知识。联动馆内图书阅览室,将已预设问题的相关图书与数字体验空间跨空间联动,引导读者依线索到指定阅览室寻找答案进行解密。
“阅见未来·太初”,从汉字的演变看中国传统文化,以汉字的演变主题切入,通过文字,图案,艺术品等符号,利用创新3D打印技术,将汉字制作成艺术雕塑,以视窗互动拆解文字,多维度展示文字演变历程,赋予传统文化新魅力。
“阅见未来·致未来”,新技术数字体验梦幻乐园,结合全景视频窗口,VR体验联动,植入新设计、新设备、新玩法,开展系列科幻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呈上一道文化科技融合盛宴。
2.5 运营管理
数字化交互体验空间是前沿信息科技载体,在设备配置、资源产品、服务人员等方面采用合作化运营管理模式。信息时代数字设备产品迭代迅速,在设备配置上以租赁为主,与大品牌设备供应商合作,体验空间可供其进行先进新型产品展示,对方为馆里提供持续技术指导培训和数据接口服务;资源产品是体验空间的数据支撑,与大型文化数据集成商合作,以购置数据流量模式,由其根据馆内定制需求及社会发展打磨特色资源产品,提供多种形式数据服务;服务人员与文化策划公司合作,在活动策划和数字阅读方面与馆内形成互补,为体验空间提供高效服务。
2.6 创新总结
2.6.1 统筹规划设计构建合理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设计体现人性与自然协调统一,以读者需求为中心,功能分区多元化、精细化,满足各类人群需要,设施配置、资源服务、环境布局等协调一致,营造出浓郁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的氛围,构建布局合理紧凑、功能分区明确、灵活多变的复合型空间。
2.6.2 智能信息管理提升智慧化水平
定制开发开放端口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所有终端设备管理,系统安全配置、数据资源调配、服务活动上线、课程设置、人员管理等多种功能,最大限度实现管理智慧化。
2.6.3 科技文化融合提供高品质服务
数字化交互体验空间以主题文化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虚实结合的空间创意和智能互动的业态创新,营造沉浸式数字化交互体验场景,充分挖掘馆藏优质数字文化珍品资源,以多种新媒体形式展示数据资源,实现“科技”与“文化”高度融合,用户的阅读过程由单纯的文本浏览或音视频欣赏,转化为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的体验式阅读,享受高品质的文化服务。
2.6.4 合作管理建设复合型运营服务团队
在数字化交互体验空间建设过程中,吸纳设备提供商、数据供应商、文化活动策划公司共同参与,以设备带动培训、以数据集成文化产品、以活动引导大众参与,建立“内部馆员+外部技术人员+营销策划人员”组成的复合型运营管理服务团队。
3 数字阅读体验空间建设启示
河北省图书馆在数字化交互体验空间建设过程中,前期进行了系统的调研设计,实施阶段不断进行修正,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为今后公共图书馆在空间、设施设备的智慧化升级,加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在公共图书馆的应用,以数字阅读体验空间推广新型数字阅读服务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3.1 制定长期设计规划
数字阅读体验空间是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部分,在规划设计中,须充分考虑公众数字阅读需求“资源内容-获取方式-体验收获”,以建设清晰易用的数字资源导航展示平台,数字资源使用培训基地,精品数字资源体验中心,科技文化新品展示中心,数字阅读推广活动中心等总体规划发展方向。可根据经费预算情况,分阶段进行实施,明晰各阶段建设任务,有效推动整个项目顺利完成。
3.2 创新数字资源产品
数字文化资源是数字阅读体验空间的核心,公共图书馆需结合自身馆藏优势和用户的知识需求,深度挖掘整合主题文化资源,多维度实现知识关联,打造适用多种展示方式的精品文化数字资源产品。各资源产品可单独使用,亦可多变组合,逐步构建主题鲜明、类型丰富的优质数字资源库,以高品质数字文化资源提升社会公众文化鉴赏水平和能力。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服务”是数字阅读体验空间运营目标,涵盖资源管理、媒体设备使用、活动支撑等方面内容。制定员工提升能力计划,不断加强数字阅读、网络技术、信息检索、活动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培养一批精通新型数字阅读服务推广骨干力量,提升工作人员持续学习能力、敏锐观察能力、活动策划组织能力等,保障数字阅读体验空间管理服务水平。
3.4 拓宽社会合作模式
数字阅读体验空间依托大数据与新技术转化文化内容,通过多种媒体终端展示形式,推广新型阅读方式。公共图书馆在新技术应用推广上力量明显不足,需要多渠道开展社会合作,充分借力文化科技公司成熟的技术和推广经验,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拓宽社会合作模式,可在场地换服务、科技新品展示、新型媒体交流、文创产品推广等多方面进行尝试,更有效发挥数字阅读空间的服务效能。
3.5 建立服务评价系统
建立数字阅读体验空间服务评价系统,与公众展开互动,鼓励读者向图书馆推荐优秀数字资源、新型体验设备等,定期开展服务活动调查,阶段性对数字阅读体验空间的运营服务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以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更新服务形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字阅读体验。
4 结语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线下智慧图书馆服务空间建设部分,对公共图书馆建筑空间、设施设备的智慧化升级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开展数字体验空间建设,完善智慧化服务管理,更新数字化服务理念,创新数字化服务,已成为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新模式。公共图书馆在数字阅读体验空间建设过程中,可有条件开展关于数字阅读体验应用研究,逐步修订具有普适性的参考指南,以不断提升数字阅读体验空间社会服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