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叶广芩、白忠德生态文学写作中的动物叙事

2022-10-30张保凤蒙妍斌

名家名作 2022年12期
关键词:秦岭熊猫作家

张保凤 蒙妍斌

伴随着现代性发展的推进,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与表现已经成为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类型。秦岭逶迤秦地,为陕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赴秦岭考察生态,再一次强调秦岭生态的自然价值与人文意义。陕西作家叶广芩与白忠德是近年来秦地生态写作中比较受关注的两位作家。秦岭的鸟兽生灵活跃于作家的笔下,通过动物叙事,两位作家的写作既有侧重,又有共性,但都表达出了对秦岭生态的积极关注与和谐生态理想的希冀。

一、秦岭中的“我们”:一种生态整体主义观

(一)敬畏生命:平等的生态伦理观

在叶广芩与白忠德的生态写作中,动物占据着绝对的主角地位,无论是作为国宝的大熊猫还是生活中常见的刺猬,都有着与人平等交流的内在灵魂。在两位作家的眼中,动物不是人类的“他者”,是与人类相依相亲的“我们”,是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应该给予动物地位及伦理上真正的尊重。

阿尔贝特·史怀泽主张“给予任何生命所有善意”,要求人们改变对自然物的实用主义观点。“我们要保护动物,但不再是因为它们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濒危动物,而是因为动物有它自己的生存权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应当受到尊重!”叶广芩在《猴子村长》中描写一个猎人追捕母猴,在将要扣动扳机的那一刻,母猴将奶水留给小猴,并且用前爪捂住眼睛,从容赴死。看到这一幕,猎人永远放下了猎枪。关进笼子的猴群宁可饿死也绝不捡拾嗟来之食,宁可被杀也绝不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成为笼中之物。作家的笔下,动物与人一样有着生命的尊严和丰富的情感以及自由的权利。

在白忠德的作品里,每一只熊猫都拥有与人类相似的名字,熊猫乖乖既乖巧又大胆,熊猫娇娇和虎子充满英雄气质,熊猫白雪则温顺美丽。作者关注每一只动物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在人与动物的情感交流中体现出对一切生灵的尊重与热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大熊猫,人们对它的国际关注度是最高的。要是能把这种动物保护的热情,延伸到比其他知名度低的生命体身上,那将是动物生态文学创作的理想状态。”作家在这里给予了每一个动物平等的地位,展现出了对动物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和谐共生:动物与人的生存理想

利奥波德认为人类应该“像山那样思考”,即客观地、以整体主义方式思考,“不论是胜者、强者,或是败者、弱者,都共存于这个苦难和对抗的世界之中。胜者的喜悦往往建立在败者的悲哀之中,然而狂喜的胜者却不知道,在败者的悲哀之后还有着某种比情感更为深沉的东西。能否体会到它,是需要具备一种客观性的。”两位作家在作品中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希冀,带着对生态环境的忧思去寻找一条理想的共生之路。

“在面对人与自然的相处问题时,人类必须把自己对自然的索取限制在生态整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要以生态承载力来限制人类社会的扩张和增长。”这是莫厄特在《鹿之民》中所表达的生态理想观念。叶广芩在作品《长虫二颤》中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并试图在人与自然矛盾中找到平衡点。颤坪的蛇多,颤坪人也取蛇胆,但是为了制药救人。取胆之后人们将蛇的伤口用龙舌草捆扎,放于“养颤池”调养,并不伤及蛇的性命。三老汉说过,“要是为了治病救命,用多少蛇胆长虫坪人都不在乎,长虫坪的颤们也不在乎,那是积德行善的功德,怕的就是无辜杀生……”当地人面对自然的馈赠,并不因口腹之欲或娱乐之由而破坏生态平衡,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总是克制地采用自然资源,于自然和人类之间寻得了一种双方认可的平衡状态。

白忠德在《佛坪等你来》中提到“熊猫村庄”三官庙,这个地方原始而且比较闭塞,但野生动物却经常造访。其中提到“大熊猫通人性,知道人们对它好。一旦有个三病两痛,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毗邻而居的热心人,向他们求医问药,消灾去痛”。 人们和熊猫之间的关系更像是邻居之间一样,可以彼此信任、彼此关照。大熊猫芳芳病倒在了三官庙牌坊沟,被人们发现后立即派出抢救小组,在保护站接受救助,芳芳的病情好转之后,在保护站玩得不亦乐乎,和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要将芳芳送回山林时,人们含泪送别,芳芳也一直不愿离开。没过多久,芳芳又病倒在保护站大院外围的墙根下,这曾是芳芳第一次获救的地方,经过紧急抢救,人们终于把芳芳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熊猫庆庆也曾身患重病,躺在了村民唐秀华门前,经过救治,庆庆最终痊愈归山。唐秀华后来说庆庆真是个吉祥物,她家那年干啥事成啥事。这些都体现了村民是发自内心地爱护熊猫,而且村民与动物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和谐相处。万物皆有灵性,人类必须真诚地与动物交流,才能与其共生共存、和谐发展。

二、写实性与拟人性的动物叙事

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来看,动物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在生态文学写作中,动物是作者常常关注与表现的对象,通过塑造动物形象来展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用高贵而饱含尊严的动物形象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一)动物形象的摹真:写实性的表达

文学创作中“拟真型动物意象强调动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与现实性,它客观上强调作家深入在场的努力,特别是对动物生活习性、行为方式、情感状态、外形样貌等诸多层面的深入了解与真实再现”。拟真型动物形象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真实,因此需要作家切实深入实践当中,产生最真实的生命体验。叶广芩、白忠德两位作家都拥有深入秦岭与野生动物“面对面”交流的生活经验,熟稔秦岭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使他们作品中的许多动物形象生动而真实。

另外,要尽量摹写动物的真实样态,就必须尽量尊重动物本身的生命状态。叶广芩在作品中曾描绘了两只鸟之间的一次大战,鸟儿从天上打到地下,昏天黑地,最终胜利者站在失败者的身体上,梳理被啄得鲜血淋漓的羽毛,眼神非常冷酷。任何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武力斗争,这是自然的逻辑和规律,作者并没有因为小鸟美丽、可爱的外表而忽视动物生存中的残酷事实。同样,白忠德也重视摹真手法的运用,他所展现的秦岭世界里,一草一木,都得到了最真实的还原。例如熊猫在繁殖时,雄性熊猫想要获得爱情的甜蜜,需要进行一场大战来吸引雌性的注意,“它们用利爪、牙齿和身体,打击、撕咬、扑压对方……撕咬时牙齿摩擦的声音清晰可闻,狗吠一样的怒吼响彻山谷。”在他的笔下,熊猫不只具有憨态可掬、温柔可人的一面,还有为了生存与繁衍而产生的野性与蛮性,真实呈现出熊猫本真的生命状态。

(二)万物有灵:拟人性表现

叶广芩与白忠德笔下的动物形象不仅真实还有拟人性特征。这些动物形象具有人的一些情感特征、行为方式,因而形象显得更加生动、鲜明。这种拟人性特征将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隐性的情感联系展现出来,展现作者对和谐生态的向往。

在《猴子村长》中,猴子形象就具有拟人化的特征。文中描写了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猴群队伍,老猴沉着冷静地应对突如其来的食物诱惑,表现出了他的智慧。小猴耐不住诱惑想去捡投喂的食物,却被母猴撞碎脑袋。在整个与人类抗争的过程中,猴群分工协作、纪律严明,与人类社会结构组织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叶广芩笔下的动物形象不仅有着与人相似的名字,而且与人类生活产生了密切联系。《老虎大福》里,人们将山林里的老虎称为“大福”,自己的孩子起名“二福”,祈求老虎的福佑。《狗熊淑娟》中被地质队救助的雌性小黑熊活泼好动,却被队员们起名“淑娟”,在地质队里“逢饭必吃,逢被就钻”,俨然就是地质队里的一名小小成员,给队员们孤独的田野生活增添了亲人般的温暖。

白忠德的作品里,每一只熊猫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和特点,作家用人类的视角、情感去理解、描写这些野生动物的生活。阿宝、大宝和城城原本是生活在一处基地的三只大熊猫,追逐嬉戏、打滚摔跤,“像三个顽皮的孩童”;但当两个朋友离开基地后,阿宝在院子里转圈子,发出哼哼的声音,一副急躁不安的模样,像极了人类思念亲友时惶惶不安的状态。看来与人类一样,没有朋友的相伴,熊猫也会感到孤寂。熊猫庆庆与赵俊军有着深厚的情谊,庆庆熟悉他,不但不朝他伸爪,还会调皮地拍拍赵俊军。赵俊军故意朝庆庆哈气,庆庆也不恼赵俊军,更温顺了。拟人性的描写,使这些动物形象距离人类更近,与人类充满着真诚的情感交流,加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

三、奇幻性与本真性的动物叙事

除摹真性与拟人性描写的共性之外,叶广芩与白忠德的动物形象塑造也存在着他们的相异性。

(一)叶广芩:神秘奇幻的动物形象

叶广芩往往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侧重于虚拟和想象的运用,在立意、手法上向神秘和奇幻层面靠近。她赋予动物荒诞、神秘的特征,以奇特意象巧妙表达自身的思考。

《长虫二颤》中,作家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暗示动物与人之间的神秘联系,表现出一种魔幻色彩。老蝮蛇的腹部有一条像是被取过胆的疤痕,智障二颤的肚子右侧也有一条长长的刀痕;蝮蛇会时常巡视老庙,去看老佘捕蛇的口袋,缠在树枝上睡觉,二颤也会查看并且放走捕蛇口袋里的蛇,蝮蛇与二颤之间亲切、熟悉,怡然自乐地生活在一起。但最终老蝮蛇被贪婪的老佘杀掉后,二颤也突然暴毙,至此,作者通过神秘的联系将故事推向了高潮。老蝮蛇虽被杀害,但老佘为泄愤想要踹蛇一脚时,却被蛇头紧紧咬住,最终中毒残疾,从此再也不干捕蛇的行当。因果报应模式的运用深化了人与动物间神秘的联系,反思意味隽永深长。

“在自然这部宏大的交响乐曲中,人不过同万物一样只是其中的一部旋律而已,因而人不能全知,人既然不能全知,神秘也就有了存在的空间。”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化根底,在塑造奇幻的动物意象时使用诸多民间神话传说,还通过营造扑朔迷离的叙事氛围来摹画意象,达到对自然力量的夸张还原。《黑鱼千岁》中作者借用《国策》中“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钓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的一段话揭开了人与黑鱼的惨烈争斗,最终双双沉入水底的悲剧故事。搏熊馆村是汉武帝生前的猎场,在这里他巡视狩猎,上演过诸多人与动物搏击的惨烈故事。因此每当村子的上空雷声轰鸣、黑云聚集、狂风呼啸时,当地人都认为是汉武帝又在带领着数十万随从进秦岭狩猎。在一种神秘的氛围中两条不知从何而来的神秘大鱼引起了村中最年长的太婆的回忆与担心。传说中,汉武帝的两匹战马曾跳入河中,以死殉主,因此当水湾里神秘的大鱼被嗜杀成性的孙子作为猎杀目标时,这位老人就预见了孙子死亡的悲剧结局。叙事具有了神秘的特质,表现了作者对原始自然的留恋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考。

神秘、奇幻的动物形象塑造并非是为了一味地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而是为了引导其更深入地思考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展现自然的神秘力量。写实和魔幻之间并不冲突,都承载着作者的生态理念,表现着作者的情感诉求。

(二)白忠德:本真质朴的动物形象

不同于叶广芩的动物形象塑造,白忠德关注秦岭野生动物的生存境况,通常采用传记式的手法描述实际存在,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书写动物形象,他笔下的动物形象客观且真实,显示出一种乐观且健康的文字气质。首先,作家在描绘动物形象时基本会把它们一生的完整轨迹都囊括进去,呈现出“传记式”的表征。《史话熊猫》当中,作者就把熊猫的演化历史仔细地梳理了一遍,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熊猫这类动物的历史和习性,更加客观地展现了熊猫家族的特征。《我的秦岭邻居》里,大熊猫丹丹是一只独特的棕色熊猫,作家非常详细地叙述了丹丹被发现直至不幸离世的整个过程,客观呈现出丹丹一生的生活轨迹。其次,作家善于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详尽描写来展示动物自由自在的生物特性。秦岭山脉植被茂密、地形多样,富有盎然生机,是动物们生活的天然乐园。其中,《西河历险记》中详细描写了湍急多变的河水、令人叹为观止的大瀑布以及稍有不慎便会使人丢掉性命的暗河水。此外还专门写了富有灵性的秦岭石,石头的形象逼真,恰如雄鹰凌空、熊猫蹲坐,都显示出一种神奇野性之美。在这样原始的自然环境里,动物形象独立且充满野性,呈现出一种本真鲜活的生命状态。生活在秦岭深处的村民和大山中的动物生灵都是自然之子,村民善良、淳朴的人性与动物质朴娇憨的天性相得益彰。这种人与动物镶嵌式的表达,展现出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情景。

猜你喜欢

秦岭熊猫作家
暑期秦岭游
作家谈写作
洞穿秦岭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和我的“作家梦”
萌萌哒熊猫等
秦岭作证
功夫熊猫3
欺负新人系列一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