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灯火情,拳拳爱国心
——《灯笼》教学设计
2022-10-29吴媛媛
吴媛媛
【教材分析】
《灯笼》是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吴伯箫散文选》,是吴伯箫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抒情散文。
部编本语文教材具有“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结构特色。此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民风民俗”,所选取的四篇文章具有“民俗文化”的元素,它们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以便于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样的、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其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课文《灯笼》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作者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其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小小器物,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体现出他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学习《灯笼》这篇自读课文,还要关注它的“语文要素”,注意分析课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认识“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这篇课文是20世纪30年代的散文名篇,其语言清新典雅而含蓄蕴藉。教学中,要给学生留足时间以自主阅读文本,并引导和启发学生欣赏、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八年级的学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已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也初步具备了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散文时也能自主联系生活实际,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感体验去感受像“村中呵狗的老头、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摇着尾巴的大狗,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掌故的祖父,接过灯笼递来消夜食品的慈母……”这些让人觉得亲切的美景、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读懂作者“个性化的感受和表达”,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在情感。
但由于课文发表时间离现在较远,学生对其中所写事件、所抒发的情感多是陌生的,对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以及在时代洪流下的担当精神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教师还需要拓展资料(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以此触发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情,进而启迪他们思索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马前卒”们的责任与担当。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逐层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3.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和传承作者寓于“灯笼”中的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品味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和传承作者寓于“灯笼”中的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1.主要采取任务驱动式、朗读体味式、圈点批注式、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2.课前推荐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如《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灯笼文化。
出示灯笼图片(屏显)。
(1)同学们,看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不同的人看到灯笼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其实,在中国,灯笼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也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街上、家里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喜气洋洋。
(2)在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残奥会上,你有发现灯笼的冰雪奇缘吗?
预设:北京冬奥会上玉兔灯笼、柳枝灯笼等;北京残奥会上引人注目的吉祥物“雪容融”,是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的,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还有以西汉长信宫灯为灵感设计的火炬接力火种灯,跨越2000多年传承火种,是中华儿女对光明、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屏显:冬奥会上玉兔灯笼、柳枝灯笼图片;吉祥物“雪容融”图片;火炬接力火种灯图片;乱世危国时的孤灯图片。)
师: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盏灯笼,或是孩提时的新奇,或是奔波中的慰藉,或是上元节的流连,或是生活的必需品,或是赛场上的冰雪奇缘,抑或是战场上的一腔热血……有一位作家,在他的记忆网里挤着的都是灯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箫的散文《灯笼》,去感受他的灯笼情缘。
2.作者简介。
(屏显)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在曲阜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在山东当老师,创作了许多散文,《灯笼》是其中之一;1930年代末赴延安参加革命。主要作品有《山屋》《我还没有见过长城》《记一辆纺车》等散文及《羽书》《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等散文集。
二、速读课文,知灯笼貌
1.梳理课文中与作者结缘的灯笼。
作者在课文中曾说:“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都是。”
(1)请快速默读课文,借助阅读提示,梳理并概括,课文中“记忆的网里挤着的”结缘的灯笼有哪些?
(屏显)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最好一气呵成读完全文。力争每分钟阅读不少于500字。
生默读,师巡视。
参考:祖父夜行的灯笼、慈母预备的小纱灯、乡俗还愿的灯笼、山城小县元宵灯笼,族姊远嫁的灯笼、朱红描字的灯笼、献帝灯笼、将军塞外点兵的灯笼。
2.明晰“灯笼”在课文中的作用。
课文以《灯笼》为题,写了各种结缘的灯笼,那么“灯笼”在课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参考:“灯笼”是联结点、寄托物,是全文的线索,串联其起各个材料,所有的叙事都与“灯笼”有关,也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引发了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细读课文,探其情缘
1.寻灯笼缘。
作者说:“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围绕这些结缘的“灯笼”,作者具体写了哪些事?请同学们再读2—11段,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可以和同桌讨论,等下我们一起来交流。
(屏显)
请同学们再浏览课文,结合阅读提示,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提起灯笼,就会想起/联想到___,感受到___。”
示例:
第②段: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宏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感受到了乡情人情的美。
生思考并讨论,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做批注。
预设:
(1)第③段:提到照明的灯笼,想到挑着灯笼接祖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2)第⑤段:提到纱灯,想到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
(3)第⑥段:提到红灯,想到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
(4)第⑦段:提到跑马灯,想到元宵节看灯,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
(5)第⑧段:提到官衔灯,想到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
(6)第⑨段:提到纱灯,想到用朱红在纱灯上描摹宋体字;
(7)第⑩段:想象宫灯的样子和宫灯下的景象;
(8)第⑪段:想到营帐中的灯笼,联想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想到火把、探照灯,表达自己愿做马前卒,豪情满怀。
生交流汇报,师归纳总结。
2.悟灯笼情。
(1)作者还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请思考这些“灯笼”究竟凝结了作者的哪些情思?
生交流汇报,师归纳总结。
(屏显)
(1)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归,听祖父讲掌故——祖孙情笃
(2)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母子情深
(3)第⑥段:村口红灯高照,慰藉孤行之客——乡情人情
(4)第⑦段:元宵追灯猜谜,归家挂灯就寝——童年回忆
(5)第⑧段:进士第官衔灯,感悟历史沧桑——岁月之憾
(6)第⑨段:灯纱上描红字,承载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7)第⑩段:汉献帝伴灯笼,蜡泪不算长远——历史流长
(8)第⑪段:联想爱国名将,做灯笼马前卒——爱国热情
师小结:我们发现在作者记忆的网里,灯笼串起了他的回忆与联想,其中有村民的日常生活,有乡村艺术表演,有乡村年节的景象,还有传统历史文化,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因此,作者心中密密麻麻承载着关于灯笼的回忆,其背后既有亲情、民俗,更有历史、文化。
(2)小练笔:学到这里,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了一盏点染了情缘的灯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一首小诗抒发情思。
(屏显)
我的心中有一盏灯笼,
点亮了___,
那里有祖父的思慕、母亲的___、___的___ 。
我的心中有一盏灯笼,
光彩于历史长河,
那里有宫灯的___ 、红妆的华贵、___的___ 。
我的心中有一盏灯笼,
___,
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是那灯笼下的___,
点燃___,燎原大地!
生练写,师巡视;然后展示汇报,师生赏评;最后呈现师生协作作品,并指导学生读好,力求读出感染力。
参考:
(屏显)
我的心中有一盏灯笼,
点亮了往昔岁月,
那里有祖父的思慕、母亲的牵挂、灯会的流连。
我的心中有一盏灯笼,
光彩于历史长河,
那里有宫灯的绚丽、红妆的华贵、亡国的哀痛。
我的心中有一盏灯笼,
激昂了家国情怀,
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点燃火把,燎原大地!
四、融情诵读,品其妙语
吴伯箫好友韦佩(王统照)先生曾说:“伯箫好用思,好锻炼文字。”文艺工作者张志民同志也曾高度赞誉吴伯箫:“他的文章质朴、味厚,他把浓郁的感情揉进朴素的文字里,从不使用华丽的辞藻,从不多加一点可有可无的装饰,那简洁的语言、淡雅的叙述……”这说明吴伯箫先生在写散文时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
“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小小的灯笼,深深的情思。吴伯箫先生是如何用散文的自由笔法传达出其浓郁的情感的?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认真寻读课文,借助阅读提示,圈点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任选角度吟咏品味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书上做好批注,稍后汇报交流。
(屏显)
寻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任选角度进行品析,品味作者是如何用自由的笔法传达每盏灯所蕴藏的独特情感的,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参考角度:语言特色、修辞角度、句式特点、表达方式……
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师巡视,查看学生学习的情况,发现精彩的批注,通过投影交流欣赏,重点引导学生体悟每盏灯背后所蕴藏着的独特情感。当学生品读到优美语句和段落时,应适时引导学生朗读品味,以读促悟。
方法:选点(语句)——朗读——品析。
预设:
例1:第2段:“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乡情人情。”
批注:排比,五个“想起”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五个“想起”还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描述的都是当时人们生活中最为平常、最为熟悉的事物,将这些极为家常,具有乡土气息选材质朴自然,表达了“我”对故乡生活的思恋。
例2:第3段:“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批注: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通过叙述祖父陪“我”数星星,谈“我”爱听的故事,而“我”听故事入迷以至于忘路之远近等内容,写出了祖父对“我”的关爱,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与怀念,体现了祖孙情笃。
例3:第3段:“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
批注:四字短句,化用古诗,典雅而有韵味,通过描写村犬向灯笼吠、大摇其尾巴的动作,非常家常的画面,表达了“我”对童年温馨、安宁家庭生活的怀念。
例4:第3段:“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第5段:“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批注: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一盏灯笼,闪着祖父的慈爱,漾着母亲的牵挂,贮蓄着亲情的美好,“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例5:第6段:“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批注:通过记叙孤行客因红灯高照而默默高兴的内容,写出了民风淳朴,表达“我”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
例6:第8段:“垂珠联珑的朱门却已早已褪色了。”
批注:通过描写朱门今昔的变化,由垂珠联珑变为褪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我”对岁月沧桑、盛衰无常的感慨。
例7:第11段:“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第12段:“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批注:从挂灯笼这种民俗延伸到战场,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写了“我”甘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表达了浓烈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以及要与时代同呼吸的担当精神。
……
师:同学们,通过聚焦这些精彩的语句,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语言自然雅致,诗意深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使用看似零散而纷乱,其实都服从于情感表达的需要,交错进行,浑然一体,这正是散文“行散神聚”的特点。叙事的千变万化,文笔的跳脱腾挪,联想的天马行空,情感的跌宕起伏,尺幅之间仿佛有千里之致,方寸之间尽显广袤深邃的光华。
五、读懂情志,探究主旨
1.品历史况味,感家国情怀。
(1)品历史况味。
“灯笼”在作者的记忆里,蕴含着太多的美好。灯笼是祖父讲的故事,是母亲疼爱的温暖,是元宵节张灯结彩的热闹,是族姊远嫁的岁月沧桑,是纱灯上描红的惬意……但课文抒发的情感仅仅是对民俗的情感、对童年的眷恋吗?这些灯笼里,有一盏灯笼,“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这说的是汉献帝。汉献帝当时身处怎样的境地呢?
(屏显)
“……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狼大,浪大风狂。”
参考:“驾小舟”与“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对比,可见其处境可悯。
(屏显)
链接资料:
材料一:“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90—220年在位。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参考:刘协虽为帝王,但实质上并无实权,家国于他其实早已沦丧。
思考:为什么作者由美丽的宫灯联想到如此哀痛的画面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的写作背景。
(屏显)
链接资料:
材料二:
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九一八事变”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山河,也击碎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包括吴伯箫在内的文人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不吐不快。在这一时期,吴伯箫的散文时常回荡着爱国主义旋律。
材料三:
吴伯箫在《羽书》时期写作的散文小品,确实就已经显出他自己的特殊格调、特殊气派、特殊色彩。他竭力把自己从生活中汲取的美好情思,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现实的黑暗,政府的腐败,劳动人民的贫困,尤其是日重一日的祖国的危难,又使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与日俱增。他热切地盼望着全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一天早日到来,自己宁愿做一名“马前卒”。
——鲍霁《吴伯箫散文创作的“分水岭”》
参考:作者之所以会联想到汉献帝,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处境与之相似——同处飘摇之际,同为沦陷之时。在家国沦丧的背景下,在民族存亡之际,作者一辈子思慕着的静穆也不复存在,温馨的家庭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令他流连的盛况更是满目疮痍……身为中华儿女,那盏灯笼此时又激起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呢?
(2)感家国情怀。
作者在课文中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而“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思考:作者在文末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请同学们齐读(变诗朗读感知):(屏显)
你听,
正萧萧班马鸣也,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
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
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生思考回答。
参考: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
师:作者在此借灯笼表达了对当时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这不正是热血男儿愿献身保家卫国的呐喊吗?灯笼、火把、探海灯虽然灯光微弱,但要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火把“壮大”,便可成为一把烈火;无数探照灯引路,也可开辟新的局面。作者热切地盼望着全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一天早日到来,自己宁愿做一名“马前卒”。由此可见,他已经跳出了个人的情感圈子,将这种情感升华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悲壮激越的家国壮怀。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悲壮激越情感再来读这段话,力争读出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豪情。
生有感情地齐声诵读。
2.思灯火中国(现实意义的思考)。
一家一村延及天下,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由历史指向未来。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听故事,探军营,从个人的款款深情到家国情怀的悲壮激越,体会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也有很多愿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愿为祖国发展奔走效力的“马前卒”。你知道的当代“马前卒”有谁?请说说他的事迹及你的评价和感受。
生自由畅谈,师点评。
师:其实,在我们抗击疫情期间,就有无数个平凡的“马前卒”们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其中有一位身患绝症却依然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张定宇。
(屏显)
链接资料:
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
张定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然而,在新冠袭击武汉时,他不但隐瞒了自己的病情,甚至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却是夜以继日带领金银潭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用责任与担当的琴弦,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感动中国”2020年度获奖人物
“感动中国”2020年度获奖人物颁奖词: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师朗读《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生朗读《“感动中国”2020年度获奖人物颁奖词》。
师:同学们,《灯笼》是吴伯箫在特殊年代下的抒怀与誓愿,亦是我们站在当下的回望与共情。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生活中细碎的小事入手,以灯笼作媒介,用清新典雅而含蓄蕴藉的语言,表达了难忘温馨的亲情缘、流淌遐思的民俗缘、痛击心灵的家国缘。吴伯箫的心中一直有一盏灯笼,从个人到文化,再上升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在如今的疫情大背景下,我们再读《灯笼》更能激起共鸣,或许对于幸福、对于珍惜、对于等待等话题都会有新的定义。但更多的是,我们能感受到,身在其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与担当。正如《中国阻击战》中所说:“它以众志成城彰显山河志,它以万众一心凝聚家国情。”愿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之路上,可以手提灯笼,一路光明!
六、作业布置
1.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物件,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小作文,400字左右。
2.拓展阅读《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春酒》等作品,摘录有关民俗和亲情、故乡的文字,形成丰富的阅读积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内容“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情感“自然流淌,意绪纷繁”,语言“旁征博引,畅达典雅”,但这些复杂、丰富、广博的背后,却始终有一条线将它们紧紧串联起来,这条线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然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深厚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
如何在教学中给学生搭建可供“攀爬”的支架?教学设计需化难为易,找好切入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沉入文本去啜默、涵泳。备课伊始,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笔者反复大声朗读课文,查阅作者相关资料,阅读作者的其他散文,查阅并认真学习学者对这篇文章的评价,还学习了有关散文教学的理论……
散文教学,其文本的抒情性决定了“读”是解锁情感的密码。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以“读”贯全程,以“研读体悟”为主线。初读感知,读文理事;细读悟情,读段析情;融情诵读,读句明志。课堂上给学生留足时间以便于他们逐层深入阅读,因而在阅读中,学生的思维也得以不断走向理解的深处,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课堂之始,以北京冬奥会、残奥会上出现的灯笼和乱世危国的孤灯对比导入课文,以国家安危影响着千家万户入课,初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读感知,细读悟情。指导学生借助“阅读提示”自主阅读课文,读文理事,为进一步开展的阅读活动做准备,培养学生利用“助读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以中心句“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为抓手,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写了哪些结了缘的灯笼。细读悟情,引导学生厘清作者写了哪些有关“灯笼”的情缘。围绕这一环节,我给出示范后,便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寻找作者描写灯笼的缘的语句,在“概括与分析”中,感受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借此,顺势引导学生感受“形散神聚”的特点,事件的多重性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而情感是这篇散文内在“神聚”的核心之所。
“散文阅读,其要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2]因此,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这一环节,笔者采取开放式课堂模式,学生可小组合作任选自己喜欢的语句,先读后品,以品带读。让学生品出灯笼中的韵味,读出作者“个性化的感受和表达”,读出灯笼中浓郁的情感。最后引导学生抓重点句,融情诵读,读懂作者将生活与历史紧密结合的魅力,读懂作者之志,读出自己的感悟。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3]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完成一首小诗明情缘”的写作活动,旨在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向心灵深处,挖掘其思维的创造力。吴伯箫的心中一直有一盏灯笼,从个人到文化,再上升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如果当下的社会中多些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有担当的“马前卒”,我们生活的世界就会更加美好!以此激发学生家国情怀,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此环节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海无涯,愿做一盏灯笼,点亮我,温暖你,且行且思!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9页。
[2]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0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