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梭菌性肠炎的综合防治技术
2022-10-29陈璟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文│陈璟(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猪梭菌性肠炎是在规模化养殖中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1周龄内的仔猪,具有发病风险高、发病急、传播性强等特征。病猪的临床表现以腹泻、急性脱水为主,该病与母猪、猪舍环境卫生不良及保温不合理等因素相关。猪梭菌性肠炎不仅会对养猪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危及了公共卫生安全。笔者围绕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探讨,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旨在为猪梭菌性肠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猪梭菌性肠炎概述
1.病原学。梭菌为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大部分菌株可生成荚膜,产生芽孢,对外界环境具有显著的抵抗能力。与菌体宽度相较,梭菌芽孢的直径更大,促进菌体膨大呈梭形。梭菌属少数为致病菌,大部分属于非致病菌。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以及艰难梭菌等为常见致病厌氧性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与人体及动物体内(特别是肠道中)广泛存在,有分析表明,A型与C型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猪感染及致病的重要因素,其中A型主要形成α毒素,可导致断奶后仔猪及新生仔猪腹泻,较少诱发急性出血性肠炎与肠毒血症。C型以产生α及β毒素为主,β毒素是导致仔猪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病的影响因素,多引起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当前在新生仔猪病例中,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占比降低,而A型所占比例呈逐步增长。此外,荚膜梭菌也可见于健康猪的肠道中,同时被认为是新生仔猪梭菌性腹泻的病原,能够诱发结肠系膜水肿及回肠炎症。
2.流行特点。该病原菌以1~3日龄初生仔猪为主要侵袭者,由于病菌污染了仔猪所吸取的母猪乳头,新生仔猪因消化道尤其是胃肠道生理机能尚未完善,从而因直接接触污染物或是吞入病菌而导致患病,病原菌通过消化道后在小肠内大量增殖,生成了诱发该病的毒素。此外,环境、气候与饲料等方面的变化,造成肠道菌群失常,以致该病发生。猪梭菌性肠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好发于春秋季节,潜伏期通常是短则数小时,长则1~2天。
3.临床症状。病猪体温一般有所增长,同时伴随病情发展可导致全身肌肉震颤,发生共济失调、运动异常;若症状严重,则可能会引起后肢严重麻痹,仅可卧地,难以站立,不断磨牙呻吟,并可见白沫从口腔流出,四肢表现为游泳状划动,迅速致死。根据病程可将本病分成4种类型:
最急性型:仔猪产出后当天发病,其后躯被血样稀粪污染,且虚弱无力,迅速发展为濒危状态,个别病猪甚至未出现血痢便倒地死亡。
急性型:此为最常见的类型,病程多会持续3~4天。在发病初期,病猪排出浅红色或红褐色稀粪,粪中可伴有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病猪逐步消瘦,多于3日龄发生死亡。
亚急性型:病程一般持续5~7天。病猪可见持续性腹泻,初期排出黄褐色或是黄色软粪,后呈液状粪便,同时混杂了坏死的组织碎片,出现脱水症状,体质严重消瘦。
慢性型:病猪发生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时间达1周或数周,粪便呈灰黄色黏液状,病猪精神尚好,但生长发育被抑制,数周后死亡或发展为僵猪。
4.病理变化。外观被毛干燥且未见光泽,皮下呈胶样浸润,心包腔、腹腔与胸腔出现粉红色积液。病变主要位于空肠,严重时会波及回肠,病变肠段肠壁外观表现为深红色,和正常段存在明显的界限。经剖检发现,肠内有血样内容物,呈暗红色,肠黏膜广泛性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为鲜红或深红色。病程较长者可见坏死性肠炎,肠管的出血性病变不显著。另外,坏死肠段浆膜下见数量不一的小气泡,其直径达到1~5毫米。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同时出现不同程度大小的长形气泡。心肌苍白,心外膜呈现点状出血。肾为灰白色,皮质位置出现小的点状出血。部分病猪膀胱黏膜还会出现少量出血点。其他未发现明显的肉眼可见病变。
二、猪梭菌性肠炎的综合防治技术
1.饲养方面。为了预防和控制猪梭菌性肠炎的发生,可积极强化饲养管理,完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优化猪场的卫生消毒工作,确保猪舍维持干净卫生的饲养环境,并定期清洁粪便,及时予以消毒,特别是要保障产房的卫生,可考虑通过生石灰消毒以消灭病原,并进行彻底清扫,对相关用具以及地面开展全面消毒,以避免仔猪感染。此外,在母猪生产前对其奶头实施清洗与消毒,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可在饲料中增添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硒,加强机体抗病力,以预防猪梭菌性肠炎的发生。同时还需注意调节稳定、适宜的饲养温度,维持安静环境。
2.管理方面。产气荚膜梭菌能够长时间存在于环境中,这和其生成芽孢的能力有关。而C型产气荚膜梭菌也可持续存在于母猪的肠道中,因此在猪群中首次暴发坏死性肠炎几年后还能检测出C型产气荚膜梭菌,但可制定针对性的防治计划避免坏死性肠炎在猪群中再次暴发。免疫接种是防范猪梭菌性肠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仔猪通过从已接种的母猪初乳中获取抗体而得到被动保护。产气荚膜梭菌疫苗一般是基于灭活的产气荚膜梭菌培养物上清液作为免疫原,为此,这类疫苗包含了抗原混合物,涵盖疫苗菌株分泌的所有毒素。现阶段,母猪特别是仔猪的抗CPB抗体为保护效果的评估指标。C型产气荚膜梭菌有着较为显著的增殖能力,同时在其指数生长阶段能够分泌出大量毒素。初乳中的抗体不仅可中和梭菌毒素,还能够阻滞产气荚膜梭菌于小肠增殖。
有分析认为较为有效的方式是对怀孕母猪注射2次C型魏氏梭菌类毒素疫苗,分娩前1个月进行第1次注射,第2次在分娩前半个月,剂量为5~10毫升,便能够促进其分泌的初乳中带有抗体,保障新生仔猪通过初乳获取母源抗体以防止发病。如果没有能够为妊娠母猪提供免疫接种,则在仔猪分娩时发现患病仔猪,则需要迅速对所有仔猪肌内注射仔猪红痢血清。
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利用疫苗接种防范疾病要求应对预防需考虑几项因素,首先需要谨慎分析DNA提取物阴性细菌培养物乃至阴性PCR的结果,这是因为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健康的成年带菌动物,所排出的细菌数目可能较少或间歇性脱落。为此,在进行预防时促使病原体远离养殖场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需要对养猪场内疾病的引发和病原携带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动物开展重复检测,此项措施为成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畜群中,将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入畜群一般仅表现为坏死性肠炎的急性暴发。对于此项情况,需要落实严格的卫生消毒工作,以控制环境污染,继而缓解新生仔猪的感染压力。为了有效执行养猪行业的疾病防控策略,有报道认为,对养猪场的无病症以及无病原体状态进行区分较为重要,这是因为产气荚膜梭菌能够少量存在于环境与健康成年猪的肠道中,而临床及细菌学相关检查不明显会导致带菌动物于猪群中传播C型产气荚膜梭菌。
3.药物预防。有相关研究提出,在母猪产前2天注射长效抗菌剂5~10毫升,每天1次,持续用药2天。仔猪出生后早期注射抗猪红痢血清,能够得到充分保护。仔猪吃奶前后3天口服氨苄青霉素片也可取得确切效果。由于该病病程短、病死率高,通常发病后较难得到及时治疗,为此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仍以预防为主。有分析表示对于紧急发病的猪需及时予以抗生素如氯霉素治疗,每天2~3次,病程稍缓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土霉素等药物开展治疗。仔猪没有吃初乳前,给予链霉素、青霉素分别为每千克体重10万单位,效果较好。另外,也可腹腔或皮下注入1∶1混合的5%碳酸氢钠注射液以及1.5%葡萄糖盐水,每天2次。另外还有相关分析提出,可将阿莫西林加入至整个猪群的饲料中,根据每日按每千克体重使用30毫克计算,分2次用药,持续使用5天。对于已发病的同窝母猪,则根据每千克体重肌内注射3万单位青霉素,每日2次,持续使用3天;对于同窝仔猪,根据每千克体重服用15毫克阿莫西林,每日2次,持续使用3天。若病猪已发生腹泻症状,则及时予以隔离,定时放奶,同时根据每千克体重肌内注射5毫克头孢噻呋,每日1次,持续使用3天。对于发病仔猪,可根据每千克体重灌服适度的饮水(增添了100毫克盐酸环丙沙星以及0.3克次硝酸钝铋),每日2次,持续使用2天。若患病仔猪出现严重脱水的情况,可同时使其服用适度的补液盐溶液。对于具体的用药治疗措施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有C型产气荚膜梭菌所有诱发的仔猪坏死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猪病,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具有积极意义,可通过高效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实现预防的目标,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药物治疗,制定科学的卫生管理体系,做好饲养管理。今后对于猪梭菌性肠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还需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降低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