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2022-10-29
牧医所研究揭示酮病对奶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团队揭示了酮病主要代谢标志物β-羟基丁酸(BHBA)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兽医学前沿(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上。
据相关人员介绍,酮病是高产奶牛高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以血清中BHBA增加为显著特征,对奶牛的卵泡发育及繁殖效率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然而,酮病负调控卵泡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仍不清楚。
卵泡颗粒细胞(GCs)的正常发育对卵泡发育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建立体外GCs模型验证了0毫摩尔/升、1.2毫摩尔/升(低浓度)和2.4毫摩尔/升(高浓度)三种不同浓度的BHBA对GCs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构建了BHBA浓度升高刺激GCs的动态转录谱,报告了可能对卵泡和GCs发育不利影响的关键调节因子。
研究发现,低浓度BHBA和高浓度BHBA组中颗粒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细胞周期G1期的颗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应用RNA-seq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富集分析发现,低浓度BHBA组可富集到与细胞增殖和周期有关基因,如G0S2和S100A6呈下调趋势;高浓度BHBA组可富集到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差异基因(PARP)。此外,研究还发现与Ca2+平衡和雌激素合成有关的CYP27B1和CYP17A1在对BHBA增加表达趋势一致(上调/下调)的基因集中被富集。本研究为改善酮病奶牛的生育能力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蜜蜂所研究揭示蜜蜂新生咽下腺的磷酸化修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生物学与饲养团队与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合作,初步解析了咽下腺中磷酸化的详细过程,为深入理解咽下腺发育生物学以及蜂王浆高产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沙特国王大学学报(Journal of King Saud University)》上。
蜂王浆作为蜂王最重要的食物,主要产自工蜂的咽下腺。在工蜂的不同年龄段,咽下腺会表达出适应相应生理年龄的基因与蛋白质。然而,磷酸化过程是如何调控咽下腺发育过程的还不清楚。本研究测量了咽下腺的腺泡,并对蜂王浆高产蜜蜂(浆蜂)和意大利蜜蜂(意蜂)的新出房工蜂咽下腺进行了磷酸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使用Ti4+-IMAC试剂富集咽下腺的磷酸肽,然后通过高分辨质谱进行蛋白质鉴定。五项发现表明,浆蜂咽下腺的平均腺泡大小(56.18±1.72微米)显著大于意蜂(45.98±1.62微米)。在浆蜂中共鉴定出1576个磷酸肽,其中1800个磷酸位点包含525个磷酸蛋白,而意蜂中鉴定出746个磷酸肽(其中846个磷酸位点对应于317个磷酸蛋白)。在两个蜂群的新出现的蜜蜂中,大多数蛋白质在1个残基上磷酸化,其次是2个和3个残基。此外,在两个蜂种中,丝氨酸磷酸化最为明显,其次是苏氨酸和酪氨酸。蛋白质代谢过程、糖酵解过程和翻译前启动的形成仅在浆蜂中富集,而蛋白质翻译、肽代谢过程和延伸在意蜂中富集。
该研究揭示了咽下腺发育过程中磷酸化的详细过程,并为了解这两个蜂群中新出房蜂咽下腺发育的生物学活性提供了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