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图在认知障碍评估及疗效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2022-10-29袁蕊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36期
关键词:脑电图节律认知障碍

袁蕊君

(陕西省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言

认知障碍是目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较高的患病率、致残率,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1]。引起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认知障碍[2]。目前普遍认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是痴呆的高危人群[3]。研究显示[4],可疑认知障碍患者,借助脑电图观察脑电波分布、变化趋势,进而进行认知障碍的评估甚至预测,从而提早做好预防及治疗干预,避免患者认知障碍、痴呆的发生及早期干预,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针对脑电图检查作为一种评估工具在认知障碍评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 7月至2020 年 7 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接受治疗及康复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名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 40~75 岁,平均(57.61±9.74)岁;男性36例,女性34例;教育年限7-21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0.10±3.07)年。观察组年龄 41~76 岁,平均(59.82±9.83)岁;男性 34 例,女性36 例;教育年限6-17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47±3.18)年。两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行。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已明确诊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②均进行临床及康复干预措施。排除标准:①可能造成脑电图监测结果异常的疾病史;②心理障碍及精神障碍疾病;③1个月内存在有影响脑电图检查结果的药物使用史;④不能配合或存在禁忌证不能进行睁闭眼及过多换气试验的患者。

1.3 方法

对所有研究人群进行脑电图检查。采用脑电图机(日本光电工业,型号1200C),灵敏度10μV/mm,高频滤波为 70Hz,时间常数为 0.3 s,陷波50HZ,使用盘状电极,并且按照国际标准10/20系统放置电极,电极为19个,参考电极为两侧耳垂电极。在被检者的安静、闭目情况下,采集脑电信号。将采集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再经过计算,得到数据[5]。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睁闭眼试验及过度换气试验,监测时间30min,每位检查者均做好检查前准备,均于早晨8-12点之间进行检查,并由同一位医师操作并分析结果,根据成人脑电图报告判读标准将脑电图分为正常、界限性及异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三大类型。对所有人群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 (MOCA)评测。观察组进行医疗干预30天后再次进行脑电图检查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测。

1.4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进行医疗干预前与对照组之间的脑电图结果、MMSE及MOCA评分;观察组进行医疗干预前后脑电图检测结果、MMSE及MOCA评分。认知功能评价:MMSE是目前在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具有影响力的认知障碍筛查工具[6]。MMSE总分30 分,根据文化水平划分为:文盲≤17分,小学文化≤20分,初中及以上文化≤24分,认为存在认知障碍。MOCA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认知测评的工具之一[7]。MOCA总分30 分,测试结果正常为≥26分,上述 2 种量表均是得分越低、认知功能障碍越重。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IBM SPSS 24.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脑电图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干预前脑电图检测界限性、轻度异常以及中度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电图检测结果比较[n(%)]

2.2 观察组干预前与对照组MMSE、MOCA评分比较

观察组MMSE评分、MOC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MMSE、MOCA总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MMSE、MOCA总评分比较(±s,分)

组名 MMSE评分 MOCA 评分对照组(n=70) 27.43±2.90 26.89±3.66观察组(n=70) 19.50±5.25 20.01±35.32 T-11.059 -8.905 P 0.000 0.000

2.3 观察组入院治疗前后的 MMSE、MOCA 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治疗前后MMSE、MOCA 总评分对比(±s,分)

表3 观察组治疗前后MMSE、MOCA 总评分对比(±s,分)

组名 MMSE总评分 MOCA 总评分 T P治疗前(n=70) 19.50±5.25 20.01±35.32 -7.234 0.000治疗后(n=70) 24.96 ±3.50 24.56±4.07 -5.678 0.000

2.4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脑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脑电图结果正常、界限、轻度异常有所增加,中度异常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χ2=9.190,P=0.027)。见表4。

表4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脑电图检测结果对比[n(%)]

3 讨论

神经认知功能是个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8]。认知障碍是痴呆的早期阶段,痴呆不仅影响患者言语、记忆力、定向力,晚期甚至造成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甚至丧失,最终可因各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给家庭及社会造成重大负担。因此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及早期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断是我们所面临的较大问题,而认知障碍的评估是治疗的前提。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认知评估工具有 MMSE与MOCA。MMSE 对痴呆患者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但其内容缺乏对某些单认知域的评估[9]。虽然MMSE快捷、方便,但因测评内容不全面及受教育水平等影响,仍然存在较大局限性。MOCA较MMSE敏感性更高,并且能够测量被试者的执行功能与抽象能力,且更适用于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群。Siqueira等[10]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提出,在识别认知能力下降的早期阶段,MOCA的敏感性优于MMSE。MOCA和MMS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但是,MOCA同样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认知域不能完全覆盖,评估结果易受教育背景、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虽然两者联合评估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但仍避免不了存在一定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

脑电图是脑的自发电位经过特殊仪器放大后显示的频谱表,是反映脑部结构和功能重要检查手段[11]。脑电图操作简单,价格便宜[12],并且无创,亦无电磁等辐射,检查时间短,对患者配合度要求低,因此是一种普及范围最广的诊断方式之一。EEG可以敏感反应脑功能改变,如果脑功能出现障碍,即使影像学检查阴性或者其他检查未发现异常的情况下,脑电图即可早期出现异常变化,并且某些原发性或变形性疾病导致的认知障碍并不会出现颅内结构性改变,因而病变早期或者其他检查结果阴性的情况下,EEG检查可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并且于脑功能异常所致认知障碍早期有较明显的优势。并且对于痴呆量表配合度差或由于某种原因无法配合的患者,EEG检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可与其他评估检查工具一起联合进行评估,提高认知障碍评估准确性及敏感性。有研究发现,脑电图的改变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具有一定联系[13]。几乎所有中度以上认知障碍患者脑电图均存在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波不同程度增多。认知障碍越重,慢波越多,分布越广泛,频率越慢。对于存在认知障碍患者,脑功能必然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对于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异常的患者,脑电图检查可对脑功能障碍的程度、部位提供诊断依据,且随认知障碍程度的发展变化,可根据复查脑电图的波形变化趋势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进展速度及预后。在大多情况下,认知障碍患者脑电图改变为非特异性改变。但在少数情况下脑电图改变对认知障碍或痴呆的病因诊断及排除性诊断存在高度提示性。如果脑电图异常程度与认知障碍程度严重不平行或者严重不一致,如脑电图表现为中、重度异常,患者临床表现为轻度认知障碍,高度提示可能存在某些一过性可治疗的病因。如果脑电图表现正常或者轻度异常,而患者临床表现为中、重度认知障碍,则极有可能存在假性痴呆。因为睡眠状态下脑波会明显减慢,对于认知障碍没有预测及评估意义。而认知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清醒安静闭目状态下脑电图背景节律慢化、慢波增多。所以对于认知障碍预测及评估只需进行常规清醒期脑电图。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常规EEG的表现为以θ频率范围为主的慢波增多,快波减少或者基本节律轻度减慢;且随着认知障碍程度的加重,脑电活动主要表现为脑波从θ频率范围向δ频率范围变化的趋势,同时存在慢波范围扩大,指数升高,快波进行性减少。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及老年痴呆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认为枕区α节律是反映认知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α节律慢化可能是大脑功能退化或老化一种早期敏感指标。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会不同程度出现机能退化现象,即使是健康老人,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脑功能退化现象,老年人常表现为α节律变慢,α指数减少,但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完全清醒状态下枕区α节律也不应该低于8.5HZ。

不同病因所致认知障碍或者痴呆患者脑电图表现不完全相同。如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早期脑电图改变不显著甚至表现正常,随病情进展,可出现α节律慢化、θ活动增多、甚至出现δ活动。额颞叶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相比,本病病理改变主要为额颞叶,故早期枕区α节律无明显改变,晚期可出现α节律慢化及前头部为主的θ范围的慢波增多。卒中后认知障碍,本病属于继发性认知障碍,与脑卒中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部位存在明确相关性,脑电图大多数表现为卒中部位及相邻部位局灶性慢波增多,如果病变范围较大,脑电图也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甚至二者并存。可见不同病因所致认知障碍患者的脑电图总体存在慢波不同程度增多、快波减少及基本节律减慢现象。故脑电图检查对于认知障碍的评估存在较高灵敏性及可靠性。

本研究中,观察组进行医学干预前进行脑电图检查,异常率(界限性、轻度、中度异常)均高于对照组,MMSE、MOCA评分较对照组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进行医学干预后,脑电图正常率提高5.7%、界限性脑电图提高7.1%、轻度异常脑电图提高4.3%,而中度异常脑电图比率下降17.1%,总体脑电图异常程度有所减轻,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医学干预后MMSE、MOCA评分有所提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中观察组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患者普遍存在θ波为主的慢波增多,α慢化或减少现象,大多数低于8.5HZ,且观察组给予医疗干预后脑电图检查慢波(主要为θ频率范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α频段的快波活动增多且枕区α节律增快。而对照组,虽然年龄较大人群一部分存在α慢化现象,但α节律仍不低于8.5HZ。上述脑电波的电信号变化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脑电图仪进行放大并转化成脑波图形,并可以直观的进行脑电信号的观察。

以上结果表明,脑电图慢波增多,尤其是θ波对认知功能下降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因此脑电图θ波可被用做认知功能减退的辅助诊断工具。MMSE、MOCA评分及脑电图功率谱中的θ频段百分比功率值在认知功能障碍存在较大评估价值。脑电图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MMSE、MOCA的不足,并且对于脑功能性改变,脑电图有超前诊断价值。可见脑电图在认知障碍的评估当中效果显著,准确性高,存在一定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脑电图节律认知障碍
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生物钟调控植物细胞自噬节律的新机制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老年人工作记忆成功恢复
日本认知障碍症对策新大纲敲定 将着重预防
因认知障碍,日本去年走丢1.6万人
六问“轻度认知障碍”——痴呆的前生前世
癫痫患儿为什么要反复查脑电图
太瘦易患“老痴”
患癫痫为何脑电图正常
爱的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