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慕课”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2022-10-29谢小立浙江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泗洲小学
◇谢小立(浙江: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泗洲小学)
一、“慕课”的教学优势
经过近30 年的发展,教育现代化已经由设备设施更新,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并日益成为支撑和推动教育变革的主要力量。在此过程中,“慕课”所具有的“学教转变”理念,成了教学实践的一种新方式。
(一)推动“课堂转型”的有效方式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传统“师授生学”在“个性化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时空灵活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日益凸显。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而“慕课”以“学习起点研究、学习资源前置、交流研讨、针对性学习辅导及总结性提升”为课堂推进模式,释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权力,与“课堂转型”改革方向比较吻合,成为顺应我国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二)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
“慕课”教学网络平台的建立,微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共享,翻转课堂的实施等,不但突出了学生个别化、自主性、互动式的学习中心地位,同时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挥名师价值,打造“县域课堂”创造了条件。
(三)小学科学在研究“慕课”中具有一定优势
小学科学强调学生自主参与的探究实践性,强调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交流研讨—得出结论”,这与“慕课”课堂先上网“听课”“尝试探究”,课堂内再“研讨交流”的学习方式,具有较高相似性。同时,近年来小学科学改革中倡导的“家庭实验”“草根实验”等主张,更为“慕课”研究和实践创造了“学校课堂”与“家庭课堂”高度融合的有利条件。
二、“慕课”转变小学科学教学方式的策略
根据小学科学的学科特性和我县教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要求,我们从以下三大领域开展研究,并形成了“三策略一平台”的方法,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小学科学“慕课”应用示意图
(一)形成三大技术策略
1.开发工具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微课”开发是开展“慕课”教学的前提。微课制作应秉持“简易性”“多样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需从内容特点、教师需求入手选择开发工具。我们利用“手机平板拍摄”和“PPT 录屏”等软硬件,寻找到直录、混合等支持“慕课”制作的方法。
2.微视频的开发制作策略
进行“慕课”教学,需要教师设计和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其核心价值在于情境生动、主题鲜明、任务导向明确,并能有效驱动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其作用是讲清一个问题,其对象是学生,其目的是给予个性化指导。因此,我们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以学生前概念为基础,融合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设计,确立了“短而精”“指导学”“明重点”“易反馈”的制作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小学科学微视频开发制作流程。
3.“慕课”资源平台的搭建策略
学习资源是支撑“慕课”学习的基础。针对“课程不系统”“缺少平台”“缺少教学设计”等问题,我们发挥团队作用,整合课程资源和课例资源,建设县域小学科学“慕课”资源库。
(1)典型性课例
立足小学科学中的一些典型内容,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并形成了典型课例供广大教师观摩研习。其中《水的热胀冷缩》《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磁铁的性质》等为小学科学教师运用“慕课”进行教学提供了典型性的教学路径和方法的实施范例,起到了借鉴和推广作用。
(2)微课程平台
依托小学科学教材大单元结构的模式,我们联合县内外科学教师合作开发与教材相配套的微视频。一是每个主题建立由学科牵头人领衔的资源审定核心小组,负责主题教师微课脚本的审定和资源的审定。二是按照教材序列知识体系,以提炼核心知识点的讲解为内容制作微课。三是对教师所做资源的集中审稿,发现问题改进完善。同时,将其发布至浙江微课网、学校内网、“优酷”等网络视频平台,供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
(二)形成两个辅学策略
“慕课”将学习过程前置,翻转了“讲授”“边讲边学”“师演生摹”等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学教关系进行了重构。其独特的课前先学模式,除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为教师预留了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进行差异教学。为解决学习自觉性和学习效率问题,我们提出渐退式家长伴学和精准式教师辅学策略。
1.渐退式家长伴学策略
针对家庭平台,我们提出了“渐退式家长伴学”主张,提升学生无监督下的学习效率。即学生在运用“慕课”开展家庭学习的早期,家长起到“陪伴”“辅导”和“监督”的作用,先在家长的监督和帮扶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慕课”学习的技能和习惯,家长逐渐减少干预,最终退出伴学。提出了运用迁移、超越、爱抚、激励陪出兴趣,从通内容、通重点向通要求、通方法、通程序转变的陪出自通,运用竞赛法、汇报法陪出效率的陪学法则。引导家长从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和方法入手,实现从陪扶到放手“慕课”学习过程。
2.精准式教师辅学策略
在家庭学习平台的基础上,基于学校机房或平板电脑强大的交互功能,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进行互助式学习。依托学校学习平台分析系统,实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数据与图表,呈现学生个体的学习进度以及知识的易错点。教师依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视频,再次上传到学习平台,供学生有选择地学习。逐步形成了“发展诊断—智能推送—在线辅导”的精准式辅学模式。
(三)形成四个节点指导策略
为实现“角色转换”“翻转课堂”“过程再演”和“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我们将“慕课”指导学习围绕“课前”“课始”“课中”“课后”四个时间节点展开,采用以“交互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慕课+课堂辅导”答疑的混合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拓宽了学习时间,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表1 小学科学“慕课”学习的指导策略
1.课前学:测水平、导任务
在课外或前一天让学生进行微视频学习,以微视频再造教材,利用反复看、暂停等优势功能,帮助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点的理解与把握。同时课前学并不止于观看微视频的步骤,学生还需要完成一份与微视频同步的课堂前测,教师在课堂前测反馈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指导,提高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的针对性。
2.课始学:明任务、引过程
在课堂初始让学生进行微视频的学习,学生可自由选择观看的次数,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在课堂预习时,教师提出要求、给予方法,助力学实现自学、自问、自理、自创的“四自”功能。通过比较发现,小学科学探究式的课型中采用“自由式”微视频开展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操作的方法,解决操作困难,细化探究实践方法,达到学习目标。
3.课中学:点重点、突难点
课中微视频学习主要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学习的瓶颈,微视频可控、凸显和集中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起到启发思维、解决难题的作用。学生在掌握了实验设计方式、操作技巧,有了足够知识储备的条件下,进行同伴互助式科学学习,更易产生“掌握前学—实践操作—交互学习—掌握巩固”的作用。
4.课后学:延时空、拓广深
“资源优化式”的课后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后拓展与课中学习相联系,弥补教师口头布置的拓展内容学生没听懂、做不来等问题。课后拓也能让教师集中“学校、家庭、大自然”的资源,以微视频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与帮助,实现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
三、运用“慕课”转变小学科学教学方式的收获
(一)构建了一套可供借鉴的“慕课”教学策略
我们构建了一套值得借鉴和推广的运用“慕课”转变小学科学教学方式的策略,突出了“慕课”学习的策略性。特别是其中的课前、课始、课中学,课后拓的运用方式,为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方法整齐单一、学生个体作用体现不足的问题,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方式和思考方向。
(二)提高了教师“慕课”教学能力和研究意识
实施过程中,我们先后在全县小学科学教师中举行研究或推广活动10 余次,专题讲座4 场,主张的观点和策略逐步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带动了相关学校和教师进入“基于翻转课堂的课堂有效提问实践研究”“小学科学‘慕课’技术工具的实践研究”“慕课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学教方式转变的行动研究”等实践与研究。推动教师依据学生实际,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寻找研究和实践的切入口。
(三)转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形式
1.学习自主性的增强
传统教学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喂养”状态,学习被动、自主性差,学习敷衍现象也较严重。因而,刚开始实施“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时,学生学习不自主、不自觉是教师和家长最为担心的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
2.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慕课”学习无论是课前的线上交流,还是课中面对面研讨,学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节奏也比较自主,思考得更积极、深入和全面,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3.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增强
在“慕课”学习中,学生有了更多交流、表达、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和机会,在夯实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也得以逐步培育和发展。实践表明,“慕课”中平时一些不大发言的学生也有了发言的机会和自信,学生的改变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