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元素引领下的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课程标准建设
——以“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2022-10-28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食品思政

余 芳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健康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高校课程承载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于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课程建设要始终以思政教育为引领。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课程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并要求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等,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课程标准在职业院校落地实施。本文以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开设的“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为例,探索在思政元素引领下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思路和具体路径。

一、思政元素引领下的食品类专业课程标准建设意义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思政元素引领下的课程标准建设,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作为检验专业教育的根本标准,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步伐,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完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培训体系,优化高校各专业集群的不同专业方向总体布局,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课程“食品理化检测技术”,是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重点建设健康服务专业集群、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群、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标准由食品教研室教师团队在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而成。通过课程标准的顶层设计,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紧密围绕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区域发展需求,服务地方经济,深入挖掘本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模块化教学和任务驱动,达到塑造品格、增长学识、提升技能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思政元素引领下的课程标准建设思路

(一)提高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元素融于课程标准建设的能力

教师不能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还应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高等职业院校食品类专业课程标准建设,首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主力军”作用。教师应自觉树立牢固的思政教育意识,将价值塑造作为育人工作的第一要务,做好价值引领,打开工作格局,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行业制定课程教学标准、推进专业课程标准在职业院校实施和推广的要求。教师要先明道、信道,成为学生的思想导师,引导学生健康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等途径,传授专业知识,解答疑难困惑,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标准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二)深挖专业课程标准中各教学模块对应的思政元素

在教育部更新的专业目录中,原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已更名为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因此课程标准也应更新。课程标准建设的思路如下:以思政元素为引领,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明确食品检验检测单元学习的重点及难点,提供学习方法及建议,突出模块化教学,结合“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特点、价值理念和食品安全形势,深入挖掘与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理论及实践教学相对应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严谨守标、环保意识、工匠精神、劳动观念、法治意识等适时适量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各教学模块的思政元素如图1所示。

图1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各教学模块的思政元素

(三)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标准中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标准中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将思政教育的成效纳入考核评价目标范围,重点考核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环保意识等,建立“线上+线下”“学校+社会”等学业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观引领[1]。同时,要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对人才培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和跟踪,客观公正地进行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第三方评价。鼓励学生要“术业有专攻”,要有就业、创业、深造等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2]。

三、思政元素引领下的课程标准建设路径

(一)明确课程标准建设目标要求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标准,涵盖课程定位、设计思路、学习目标、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课程考核与评价等八个部分的内容。在食品类专业建设过程中,本着“课程与考证融合、学习与岗位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3],制订课程标准时应明确本专业课程培养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即:满足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岗位需要,具备严谨守标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勤能补拙的劳动观念等素质目标;掌握食品中营养成分及添加物和有害物质检验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操作规范等知识目标;依据项目驱动和任务引领,采取理实一体、虚拟仿真等教学方式,反复操练样品采集与预处理、食品营养成分检测、外来添加物检测等食品检验检测基本技能,正确处理原始数据,分析评判检验结果等综合能力目标。

(二)设置思政教育引领下的主题学习单元

1.爱国主义和法治意识教育

在“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标准建设过程中,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标准中的各主题学习单元,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导学生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明确使命担当。食品工程是一项良心工程,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保障食品安全,增强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约束。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元素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人民群众对绿色农产品和食品的追求放在首位,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懂法、守法、诚信、守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4]。

2.职业道德和环保意识

在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下,“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标准应将食品行业的职业伦理操守等融入思政教育,不断强化食品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关注食品行业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事件,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在食品检测过程中,标准试剂的配制、设备仪器的使用、操作程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控制、环境的保护、数据处理情况等,会直接影响最终测定结果。因此,通过本课程标准建设,可以教导学生尊重专业知识体系,应用食品专业检测技术,精准评判食品质量,提高掺伪识别能力。很多化学试剂有污染性,在实践教学环节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科学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试剂,正确处理实验固液态废弃物,树立生态环保理念,这对学生以后的跟岗实习、毕业实习及就业都有重要作用。

3.工匠精神和劳动观念

将工程伦理教育、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劳动最光荣的使命担当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模块的各主题学习单元。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仪器进行农残检测时,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虚拟仿真软件训练及企业实践,树立严谨守标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反复实操训练,熟练掌握食品中农药残留测定的操作方法、目的、要求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真切感受到肩负的社会责任,提升职业自豪感。在使用分光光度计、脂肪测定仪等仪器进行相关项目检测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环保要求,树立勤能补拙的劳动观念,从清洗烧杯及容量瓶、配制化学试剂、维护基础设备、清洁操作台面、打扫实验室等小事做起,培养劳动意识和实操能力,为顺利完成综合实验、跟岗实训、顶岗实习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4.食品安全意识和家国情怀教育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老百姓的健康,既是基本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食品质量安全,尤其是农兽药、重金属、非法添加物及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等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在设计蛋白质测定、食品添加剂测定、非法添加物测定等主题学习单元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时政中的思政元素,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科学分析一些影响较大的典型食品安全事件,带领学生跟踪调查相关事件中当事人的生活现状,让学生理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现实意义,真切感受到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引导学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和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发挥主观能动性,高效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提升专业素养,整合知识技能,积累实践经验,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检测机构、行业企业的要求。

(三) 建立思政教育成效考核和评价体系

在“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标准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等思政元素的考核,客观评价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建立并完善思政教育引领下的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首先,在课程考核和评价过程中,要考核引入思政元素后的育人成效。如,在实验实训过程中考查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环保意识、创新能力等,体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5]。其次,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应该是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比如,通过考核学生的出勤率、资料查阅能力、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网络活跃度及课堂内外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评价其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 将结果性考核与线下岗位操作技能直接挂钩,在实验、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通过实验小组操作完成程度、数据处理能力、实验结果准确度、实训操作技能考核及期末考试成绩等,考核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学习态度及策略、团队合作精神,全面评估学生的职业就业能力,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依据[6]。最后,引入第三方评价。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素养测试、虚拟仿真操作技能等综合考查,帮助学生获得学历证书以外的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凸显“知行合一”的思政教育成效;通过企业问卷调查、用人信息反馈等方式,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 语

专业课程标准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和规范,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职业分类设置以及岗位群工作需求,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而设计的。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标准建设,应始终明确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高效统一,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和教改能力,将爱国主义、职业道德、法治教育、环保意识、工匠精神和劳动观巧妙融入专业课程标准中的各主题学习单元,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家国情怀和食品安全意识;建立思政教育成效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考查学生的团队协作、知行统一和创新能力等。如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合理、适时、适量地融入教学过程,实现专业课程思政与职业技能教学同向同行,确保思政元素引领下的专业课程标准有效落实到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食品思政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