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硕士(MTI)实践报告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
——基于语料库的体裁分析

2022-10-28王凤玲

文化学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笔译口译体裁

王凤玲

一、 引言

“学位论文写作是检验和考查研究生是否具有必备的知识结构、问题分析能力和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1]33。翻译硕士(MTI)学位论文是证明翻译硕士研究生实际翻译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对该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其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2]。实践报告作为翻译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类型之一, 不仅是学生对翻译学习和实践的总结,也是翻译领域知识与技能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特别是由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强调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报告成为MTI研究生的主要学位论文形式[3]。然而,由于MTI专业设立至今仅十余载,论文写作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加之实践报告作为一种新兴的报告体裁有别于以往的学术学位论文,因此,学生乃至导师在实践报告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上仍存在问题和疑惑[4]。表现在学生往往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口/笔译实践,获得了一定的口/笔译实践能力和经验,但面对将口/笔译实践写成实践报告作为学位论文时仍感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同样,翻译硕士导师们也因为先前的语言学或文学研究背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MTI实践报告和学术学位论文的体裁区别,仍将后者的宏观框架结构用于指导翻译实践报告的写作。虽然已有学者提出了MTI实践报告写作的指导性模版[5],但MTI实践报告作为一种新兴的报告体裁在实际的写作中是否遵循了此模板?是否形成了自身典型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回答这些问题还需要借助实证研究。鉴于国外在体裁研究(genre analysis)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近些年来针对新兴报告体裁的实证研究在国际体裁研究领域中初现鳌头[6-7]。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各领域新兴体裁进行了研究[8-10],但目前还未有运用体裁分析理论对MTI实践报告这一新兴体裁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科学系统地采集具有代表性的MTI实践报告自建语料库,基于体裁分析理论和方法,分析归纳出该体裁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并进而比较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在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上的异同。希望本研究能够引起体裁研究学者们对这一体裁的关注,借此扩展体裁分析研究领域。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MTI实践报告写作在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上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服务于MTI学位论文写作与教学,最终助推翻译硕士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理论背景

体裁在应用语言学中被广泛地用来描述具有特定交际功能和典型结构模式的文本类型。Swales把体裁定义为话语团体成员能共享交际意图的一组交际事件[11]。基于Swales的研究,Bhatia认为体裁是运用话语团体规约中的语言和话语资源完成特定交际意图的成功例证,因此,交际意图是体裁的核心因素[12]。“交际目的决定了体裁的存在,形成了语篇的‘图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 即宏观结构”[13]。基于Swales对体裁的定义,理解掌握一种体裁的关键在于从具有相似交际意图的语言特征、语法形式、句子和内容中厘清其基于共同交际意图的图式结构,也就是总结归纳出在特定语境下的文本作者们如何运用其他成员熟悉的话语团体规约组织特定的语言资源来实现其体裁的交际意图。为实现这一目标,体裁分析被广泛运用于探究体裁,特别是一种新兴体裁在特定的语境下为实现其交际意图如何形成体裁自身典型的图式结构,即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因此,体裁分析是一种自上而下(Top-down)分析语篇文本的研究范式,重在关注语篇的宏观建构。用Bhatia的话来说,体裁分析运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回答了“为什么特定的体裁文本被写为它自身的结构范式”[12]。体裁分析的总体目标是探究为什么一些特定的语言特征(如宏观语篇组织结构)被某种体裁的作者们采用来实现其交际意图。也就是说,体裁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从特定体裁的文本结构一致性元素中勾勒出其宏观语篇结构和微观语言特征。

在本研究中,MTI实践报告(包括口/笔译)指的是翻译硕士研究生基于自身的口/笔译实践经历,运用所学翻译理论知识、语言技巧、技术策略和管理能力报告如何处理口/笔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困难和代表性问题[14]。该体裁是中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为实现口/笔译教育目标而形成的具有特定交际意图的文本类型。纵观以往的研究,虽然不少学者就MTI实践报告的写作模式进行了多方的探索[15-18],然而对MTI实践报告宏观语篇组织结构的实证研究却有所不足。因此,鉴于MTI实践报告作为一种新兴的报告体裁在其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上给该体裁使用者造成的困难。本研究试图采用基于语料库的体裁分析方法致力于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1)MTI实践报告(包括口/笔译)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特征是什么?

(2)口译实践报告和笔译实践报告在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上有何异同?

三、研究设计

(一)自建语料库

语料库的设计是进行基于语料库研究的重要前提,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是设计语料库的核心[19]。为保证语料库的代表性,即语料库能较好地反映当下MTI实践报告写作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从我国不同省份获批MTI专业的不同类型的院校中采集实践报告样本。考虑到从各省院校采集纸质的MTI实践报告样本的不可行性,本研究主要借助中国知网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语料收集。

本研究的语料库建立经过了系统的多阶段采样,包括(1)确定语料库大小:鉴于体裁分析研究具有强劳力(labor-intensive)性质和基于对以往关于报告性体裁和学位论文体裁研究的语料库大小的参考,该语料库决定采用60篇实践报告,包括30篇口译实践报告和30篇笔译实践报告。(2)确定研究主体(population):基于翻译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院校名单,截至语料库建立时获批MTI专业的院校共159所。(3)分类采样:将159所院校按外语类院校(FLI)、985院校(985PI)、211院校(211PI)及普通院校(CI)进行归类,目的是为了保障样本能代表不同类型院校的MTI实践报告写作状况。(4)比例抽样:如图1所示,根据四类院校在159所院校中的数量比率,即外语院校10所(占6%)、985院校32所(占20%)、211院校49所(占31%)和普通院校68所(占43%)。因此,从四类院校分别采样30篇口译实践报告和30篇笔译实践报告的数量比率依次为外语院校2篇(6%)、985院校6篇(20%)、211院校9篇(31%)及普通院校13篇(43%)。(5)随机抽样:根据以上比例从四类院校上传到中国知网的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中随机抽样对应数量的英语口/笔译实践报告。

图1 语料库的比例抽样示意图

通过以上科学系统的抽样方法,最终从全国16个省份30个获批MTI专业的高等院校共采集60篇MTI实践报告,包括30篇口译实践报告和30篇笔译实践报告。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自建MTI实践报告语料库信息

(二)数据分析方法

基于体裁分析以语篇交际意图为核心的原则,识别和归纳出MTI实践报告中具有相同交际功能和语义主旨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是本研究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数据分析包含以下步骤:(1)依据每篇样本的自然章节,将30篇口译实践报告和30篇笔译实践报告按章节分割为独立的语篇,并记录下每一个语篇的章节名称。(2)根据章节名称,将30篇口译实践报告和30篇笔译实践报告中具有明显相同交际意图的语篇章节分别归纳入同一个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以不同标题命名但具有相同交际意图的章节仍需归入同一个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3)对于不能从章节名称清晰判断其交际意图的章节,研究者认真研读章节内容以确定其交际意图并据此归纳入对应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具有两个以上交际意图的语篇,根据体裁分析的原则按主要交际意图进行划分。(4)根据以上步骤,完成30篇口译实践报告和30篇笔译实践报告所有章节的划分并归入对应的次级语料库。

(三)信效度保障

为降低分析过程的主观性和保障研究的信效度,研究者邀请了两名MTI研究生对30篇口译实践报告和30篇笔译实践报告的语篇组织结构分割结果做双重检测(double-check)。具体来说,每一名学生严格按照上述步骤分别负责30篇口译实践报告或30篇笔译实践报告的章节语篇归纳结果进行二次审校。然后,研究者本人对于双重检测反馈出的不一致的章节语篇进行重新审读和归纳。对争议较大的语篇结构单元,研究者与两名研究生协商讨论后决定。最后,根据归纳入同一个宏观组织结构单元的章节名称及其频次,将频次最高的章节名称用于标注该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这样做是为了保障该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名称具有最大的代表性。

四、结果与讨论

(一) MTI实践报告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MTI实践报告(包括口/笔译)共包含8个可能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采用该单元使用频次最高的章节名称依序标注为Abstract(摘要)、Introduction(引言)、Task Description(任务描述)、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Theoretical Background(理论背景)、Process Description(过程描述)、Case Analysis (案例分析)和 Conclusion(结论)。可以看出MTI实践报告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不同于实证研究型学位论文的I-M-R-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Discussion)结构。这一发现和Swales提出的一种体裁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形成并服务于该体裁的交际意图的观点一致。下面分别就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的主要交际意图,使用的章节标题及其频次进行分析和讨论。

MTI实践报告摘要(Abstract)的主要交际意图是为口/笔译实践报告提供简短、精练、准确的总结。和研究型学位论文摘要的交际功能一样,目的是引领读者对即将阅读的内容进行总览[20]。研究分析发现,语料库中60篇实践报告都包含摘要,且每一篇样本都采用Abstract来作为这一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的标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MTI实践报告在摘要的标题上严格遵循传统的学位论文规范。

MTI实践报告引言(Introduction)的主要交际意图是介绍口/笔译实践报告中任务的基本背景信息,包括选择任务的原因、任务的核心要素及实践任务的意义和价值。这一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具有相似于研究型论文引言的交际功能,即为理解论文中的研究活动过程和研究结果提供基本的背景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除3篇笔译实践报告使用了Translation Project Introduction,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和 Task Description为标题外,所采样的口/笔译实践报告在该语篇结构单元的标题上都较为统一地使用了Introduction为标题。

任务描述(Task Description)单元具有详尽描述实践任务核心要素的交际意图,即交代实践任务的目标、性质和质量等因素。这一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既不存在于具有I-M-R-D宏观结构的实证研究型论文体裁中,也不存在于专业性体裁如信件[21-22]和课题申报书[23-24],更不存在于报告体裁,如试验报告和商业案例报告中,因此可以说任务描述(Task Description)是MTI实践报告体裁中独有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语料库的60篇样本中,分别有14 篇口译实践报告和10篇笔译实践报告统一采用了Task Description 来命名这一章节。但是,由于实践任务的多样化,语料库中也有样本使用了具有自身实践任务特点的章节标题,如Description of the Simulating Interpretation Task。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问题或研究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提炼、分析、整理当前问题的最新进展、不同学术见解而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实证研究型学位论文中都会包含这一章节。但在本研究中,MTI实践报告是对已经完成的实践任务进行汇报描述,是一种报告性体裁,因此,文献综述章节基本没有出现在语料库样本中。所采样的60 篇实践报告中,仅有一篇口译实践报告含有独立的文献综述章节,其标题为Literature Review。这一特殊结果可能是由于该样本作者在写作中受到了传统研究型学位论文结构的影响。

MTI实践报告理论背景(Theoretical Background)单元的主要交际意图是介绍用于指导口/笔译实践任务的翻译理论和策略,以及阐释实践任务中典型案例所应用的相关翻译理论、策略及技巧。就章节标题而言,Theoretical Background使用频率最高,其他样本倾向于将实践报告中的理论名称作为该章节的标题,如Relevant Theory。

过程描述(Process Description)这一宏观语篇结构组织单元的交际意图为描述口/笔译实践的过程,通常包括译前准备、译中活动和译后事宜等。因其未出现在其他体裁中,该部分也是MTI实践报告体裁特有的宏观组织结构单元。研究结果表明,在60篇样本中,章节标题使用频率最高的为Process Description。其中有4篇口译实践报告采用Interpretation Process和7篇笔译实践报告采用了Translation Process和作为章节名称。还有少数口/笔译实践报告采用了其他不同形式的章节名称。

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宏观结构单元的交际意图在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呈现口/笔译实践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和最有启示作用的口/笔译现象,包括翻译问题、策略、方法及其他。这一单元也可以看作是MTI实践报告体裁特有的宏观组织结构,但在一定程度上该单元具有和研究型论文的结论(Result)相似的交际功能,即报告和总结研究结果[25],只是该单元强调以案例的形式报告实践的结果。这个单元章节名称使用频率最高的为Case Analysis, 其中有9篇口译实践报告样本和13篇笔译实践报告样本都采用了这一标题。同时,笔者也发现该单元采用了一些描述案例分析主旨的章节名称,如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和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ject等。

MTI实践报告结论(Conclusion)的交际意图旨在通过回顾实践任务的核心要素,陈述实践所得,对实践所采用的理论和策略做出评价及提出实践报告的教学意义和存在的不足。因为研究型论文的结论部分也会对研究概况进行回顾,且陈述该研究的启示意义以及将来的相关研究等[26],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翻译实践报告中的结论单元也具有相似的交际功能。就章节名称来说,Conclusion 使用频率最高, 有26篇抽样的口/笔译实践报告分别采用了这一章节名称。少数几篇样本中还使用了诸如Summary和Summary and Reflections等的章节名称。

(二) 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在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上的异同

因为一种体裁的各语篇组织结构单元在实现其体裁共同的交际意图时使用频次的不同,体裁分析中通常基于一定的临界值(cut-off)来标注各语篇组织结构单元在该体裁中的功能地位(Status)。本研究的主体属于报告体裁的一种,研究者采纳了Parkinson在对学生的试验报告体裁分析中的临界值(cut-off)作为标注MTI实践报告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功能地位的标准。具体为,如果一个语篇结构单元出现频率等于或超过80%则标注为“必须的(obligatory)”,介于50%-79%之间为“常规的(conventional)”,低于50%为“可选的(optional)”。根据这一标准,本研究进而分析讨论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在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上的异同。

首先,如表2所示, Abstract,Case Analysis和 Conclusion3个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都100%出现在了30篇口译实践报告和30篇笔译实践报告中,因此这3个单元在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中具有相同的“必须的”体裁功能地位。对于Case Analysis 和Conclusion两个宏观单元来说,前者虽然是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呈现实践结果,但因通过具体的口/笔译案例分析证明MTI研究生已达到学位要求的口/笔译实践能力,故该单元是一篇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后者Conclusion则是对整个实践的总结,因此,两个宏观语篇结构单元在口/笔译实践报告中都具有“必须的”体裁功能地位。其次,Process Description单元虽然没有100%出现在60篇样本中,但在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中都具有高出80%的出现频率,因此该宏观语篇结构单元在两种报告中也是“必须的”的体裁功能地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MTI实践报告的写作,无论是报告口译实践任务还是笔译实践任务,其Process Description都是必不可少的语篇组织结构单元。再次,Introduction单元在30篇口译实践报告和30篇笔译实践报告样本中出现频次分别为60%和77%, 因此,其在两个学科专业的实践报告中都具有相同的“常规的”体裁功能地位。研究结果中有趣的是,Task Description单元在口译实践报告中呈现“必须的”的体裁功能地位,达到80%的出现频次,而在笔译实践报告中却是“常规的”,仅有53%的出现频次。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口/笔译实践任务性质的不同。一般来说,口译实践任务大多是“合同项目”,而笔译实践任务较多为学生的“自选项目”。因此,口译学生受市场导向影响倾向于用独立的Task Description章节描述口译实践任务以突出任务的实际市场价值。而笔译学生倾向于用Introduction 章节强调“自选项目”选择的原因及其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因此,造成了Task Description 宏观单元在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中呈现不同的体裁功能地位。最后,值得一提的研究结果是,分析发现Literature Review 宏观单元在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中几乎没有出现,仅有一篇口译实践包含这一章节。同样,Theoretical Background单元在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次仅分别为27.0%和33.0%,因此Literature Review和Theoretical Background单元都是MTI实践报告体裁中的“可选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以上就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在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上异同的研究结果能为口/笔译专业的实践报告写作提供有区别的参考。

表2 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在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上的差异

五、 结语

本研究通过科学系统的抽样自建语料库,采用体裁分析理论和方法对采自全国16个省30个院校的60篇MTI实践报告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对比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在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上的异同。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MTI实践报告共包括8个可能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即Abstract(摘要)、Introduction(引言)、 Task Description(任务描述)、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Theoretical Background(理论背景)、Process Description(过程描述)、Case Analysis (案例分析)和 Conclusion(结论)。(2)在8个单元中,Abstract、Process Description、Case Analysis和Conclusion在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中都为“必须的”组织结构单元;Introduction在两个专业学科的实践报告中为“常规的”组织结构单元;Task Description在口译实践报告中为“必须的”,而在笔译实践报告中为“常规的”; Literature Review和Theoretical Background在两种实践报告中都为“可选的”组织结构单元。(3)根据各宏观语篇结构单元在60篇样本中的名称频次,归纳出频次最高的标题命名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4)研究发现,由于口/笔译实践报告是同一个学科专业的学位论文,所以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在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单元上基本保持一致,但由于口译和笔译任务性质的不同使得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在各单元的使用频次和体裁功能地位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希望通过本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对MTI实践报告这一新兴体裁在宏观语篇组织结构上提供有借鉴的教学参考。诚然,由于篇幅有限,本研究仅限于分析MTI实践报告的宏观语篇组织结构及其在口译和笔译实践报告之间的异同,对于各单元的宏观语步特征和微观语言特征未能涉及。因此,希望将来的研究能进一步报告这些体裁研究结果,以期为MTI实践报告的写作和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体裁知识,最终服务于我国翻译硕士专业的教育与发展。

猜你喜欢

笔译口译体裁
《俄罗斯的形象
——艺术体裁的修辞研究》评介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体裁融合音乐探析
如何有效应对当前市场对商务英语笔译的需求
英语翻译中的笔译要点研究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