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精细化护理在胸痹心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28柏雪梅黄杏花盛苗苗

关键词:胸痹心痛出院

柏雪梅, 黄杏花, 盛苗苗

(宿迁市中医院 心血管科,江苏 宿迁,223800)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特点为胸前区出现憋闷感、疼痛等症状,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范畴[1]。胸痹心痛与西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症状较为相似,一旦发生,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现阶段,对于大部分胸痹心痛患者多采取药物进行保守治疗,患者长期接受规范药物治疗和科学护理,可稳定其病情,改善预后[3]。但由于胸痹心痛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化差异,常规药物治疗存在一定局限,临床疗效尚存在可提升空间。近年来,伴随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中医经络学为理论依据的穴位贴敷疗法在胸痹心痛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且获得患者和临床医护人员的认可[4]。本研究对胸痹心痛患者实施穴位贴敷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宿迁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且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① 符合《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胸痹心痛卷》[5]对胸痹心痛的诊断标准;② 临床资料完整,且具有真实性。排除标准:① 伴有恶性肿瘤或先天性心脏疾病;② 有心脏手术史;④ 认知、语言、精神或智力存在障碍。将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8例)。比较2组间辨证分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至其出院,随访 1个月。① 制作精细化护理保障卡:在患者入院时,安排护士为其制作护理保障卡,内容包括年龄、血压及心功能等生理指标,并全面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依据评估结果,制订精细化护理干预计划。② 认知护理:结合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合理采用口头讲解、专科视频播放、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帮助其客观、全面地了解疾病和治疗知识,包括病因、临床症状表现及风险因素识别等,提升其治疗依从性。③ 心理护理:强化护患沟通,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安慰等,并使其知晓负性情绪对疾病的不良影响,尽量消除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指导患者借助分散注意力法、音乐疗法等放松身心,并讲述正性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④ 用药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等,使其知晓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避免错误用药而引发不良事件。此外,结合患者的实际用药情况帮助其制定个体化用药时间表,由护理人员与家属共同监督,确保患者在最佳时段内正确用药。⑤ 生活护理:结合患者的病情和饮食喜好,为其制订个体化膳食计划,遵循“高纤维、低盐、低脂、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告知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防止血小板聚集;忌浓茶、咖啡等,以防过度兴奋造成心跳加快。当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指导其卧床休息,适当进行床上活动,如双臂、双腿摆动。当患者恢复至稳定状态后,指导其进行床边活动、慢走等,活动强度由低到高、时间由短到长和次数由少到多。

观察组患者实施穴位贴敷联合精细化护理至其出院,随访1个月。在实施穴位贴敷操作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穴位贴敷的方法、作用及重要性等,协助患者清洁贴敷处的穴位,若局部皮肤存在破损、外伤等情况,则暂停使用穴位贴敷。① 穴位贴敷药物:取丹参10 g、黄芪10 g、桂枝5 g、川芎5 g、红花3 g和降香3 g,研磨至细末,调制为糊状,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确保药物具有黏附能力。② 穴位贴敷选穴:主穴包括鸠尾、膻中和中脘。依据实际病情随症加减穴位,寒凝血瘀严重,加关元、至阳等;气滞血瘀严重,加巨阙、血海等;痰阻血瘀严重,加丰隆。③ 穴位贴敷操作:取调制好的药物贴敷于所选穴位,用大拇指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按压3~5 min,贴敷时间保持在6 h左右,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于干预结束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憋闷感、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相关症状较干预前改善明显为有效;不符合上述判定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症状缓解情况 于干预前及出院时,统计 2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发作次数。

1.3.3 中医证候积分 于干预前、出院时及随访 1个月后,对胸闷、胸痛和心悸气短症候进行计分,各症候积分范围为0~6分,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6]。

1.3.4 炎症因子 于干预前、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后,采集2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7.92%)较对照组(86.00%)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干预前,2组间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发作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2组的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干预前,疼痛发作次数均少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2.3 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干预前,2组的胸闷、胸痛和心悸气短症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后,2组的胸闷、胸痛和心悸气短症候积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4 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干预前,2组的CRP、IL-6和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后,2组的CRP、IL-6和Hcy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胸痹心痛的病因主要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多个脏器,若心、肝、脾、肾等脏腑的气血阴阳亏虚,则心脉失养,不荣则痛[7]。若患者同时存在血瘀、气滞和寒凝等情况痹阻心脉,则不通则痛,即可引起胸痹心痛[8]。若胸痹心痛持续发作,则极易诱发厥证、脱证等严重证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需及时进行有效治疗[9]。中医对胸痹心痛的认识是基于人的整体性,认为疾病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沈娟等[10]指出,穴位贴敷作为中医特色干预措施,可提升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陈晓冬等[11]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胸痹心痛发作期间实施穴位贴敷联合中医优质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整体效果较佳。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提示穴位贴敷联合精细化护理可显著提升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为,穴位贴敷是中医的特色干预方法,选用特定的中药贴敷贴于特定穴位,通过穴位刺激可促进经络系统发挥功效[12]。通过对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辨证施护,随症加减贴敷穴位,可实现个体化干预效果,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出院时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均<0.05);在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后的胸闷、胸痛和心悸气短症候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这提示穴位贴敷联合精细化护理可有效缓解胸痹心痛患者的症状,同时改善其中医症候积分。分析原因为,丹参具有行气止痛功效,桂枝具有温通经脉功效,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功效,降香具有理气止痛功效[13]。联合使用上述中药调制的药物贴敷于鸠尾、膻中和中脘等穴位,可起到良好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效果,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的炎症因子(CRP、IL-6、Hcy)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提示穴位贴敷联合精细化护理可降低胸痹心痛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原因为,穴位贴敷药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能够促使机体炎症反应尽快消退。

综上,在胸痹心痛患者中实施穴位贴敷联合精细化护理,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促进症状缓解,且能够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胸痹心痛出院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心痹、胸痹与心痛浅析
中医通法治疗胸痹的学术思想探析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在痰瘀互阻型胸痹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最短小说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心痛的感觉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
柴达木人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