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培护士综合能力评价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2-10-28赵泽英孙宏雨程珂邓颖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42期
关键词:规培函询次数

赵泽英,孙宏雨,程珂,邓颖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 广州 510655)

0 引言

1 对象与方法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护生在完成院校的基础教育后接受的专业化培训[1]。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2]中指出,开展新护士培训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每个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都有一系列的指标用来判断与结局有关的个体状态,为了能够测量结局,需要确定一系列更为具体的指标即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3]。本研究基于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以结果层出发,主要评估规培护士参加规培后最终实现的结果,并为后续不断完善规培护士综合能力评价方案提供参考。

1.1 成立研究小组

本课题组成员共7名,包括护理部主任1名、护理部副主任1名、科护士长2名、病区护士长1名、临床医生和护士各1名。

1.2 指标构建

在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网络出版总库、Embase、PubMed等数据库基础上,结合前期临床带教老师对规培认可度的质性访谈和规培护士参加规培自我感受体验的质性研究结果,开展头脑风暴,初拟了函询指标。

1.3 函询形式

函询问卷包括指导语、函询表、专家一般情况表3个部分。指导语介绍了研究目的、内容、问卷回收时间。专家函询表包含了初步拟订的评价指标条目,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依次为非常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5个等级。同时,专家可以对问卷内容提出删减、修改等意见。专家一般情况表则包括专家的基本信息及对所填内容的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的自评表[4]。

采取目的抽样法,遴选从事临床护理管理、临床教学培训、临床护理工作、院校护理教育的19名专家,她们来自3个省市的11家医院及护理学院。专家纳入标准:①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②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③从事管理、临床或教育工作5年以上;④熟悉护士规培或者参加过规培;⑤对该研究有一定积极性。

两轮函询均利用微信平台发放和回收问卷,根据函询结果的一致性决定是否进行下一轮函询。本研究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2轮函询间隔20天[5]。第1轮专家函询结束后,结合专家意见和统计结果筛选条目,进行修改、删减和补充,形成第2轮专家函询问卷,再次发放给函询专家。根据2轮专家函询意见对评估体系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规培护士综合能力评价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

1.4 统计方法

应用Excel 2007、SPSS 22.0软件,双人录入数据,分别计算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变异系数、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

2 结果

2.1 函询专家一般资料

函 询 专 家 年 龄(36.42±5.38)岁,工 作 年限(13.95±6.97)年,从事临床护理管理9名(47.37%),临床护士6名(31.58%),院校护理教育4(21.05%),参加过规培14名(73.68%),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1人(57.89%),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15名(78.95%)。

2.2 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及意见集中程度

专家积极系数采用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表示[6]。第1轮发放问卷22份,回收20份,剔除无效问卷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6.36%;第2轮发放问卷19份,回收1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表明专家对本研究的积极性较高。

专家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Cr)表示,权威系数由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Ca)和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系数(Cs)决定,具体计算公式为Cr=(Cs+Ca)/2[7]。2轮专家函询的Cr分别为0.87、0.86,说明专家权威程度较高,所得结果可靠。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变异系数越小,说明专家意见越趋于一致,详见表1;肯德尔和谐系数越大,说明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越好[8]。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8和0.271,经χ2检验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结果可取。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表示,重要性赋值越大,则该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越高。本研究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见表1。

表1 规培护士综合能力评价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的构建

2.3 函询结果

研究小组初拟的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后采纳专家意见,结合疫情常态化的医务人员心理状况问题,增设了“人文关怀能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应对心理及干预能力”;删除了“学习能力”层面下设的相关“培训出勤率”指标;修改“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统计周期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100%”为“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统计周期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且上报次数”,修改“护理个案完成率=出科护理个案完成数/(统计周期内参加规范化培训护士人次×要求完成护理个案数)×100%”为“护理个案完成率=规培护士出科护理个案完成数/统计周期内要求完成护理个案数×100%”,修改“患者投诉率=患者投诉次数/统计周期内患者投诉护理人员数×100%”为“患者投诉次数=统计周期内被患者投诉次数”,修改“ 规范化培训期间论文完成率=论文发表篇数(第一、第二作者)/统计周期内护理人员论文发表篇数×100%”为“规培期间论文完成率=论文发表篇数(第一作者)/统计周期内规培护士论文发表总篇数×100%”; 将“护理查房、小讲课合格率=护理查房、小讲课合格次数/(统计周期内参加规范化规培护士人数×要求完成护理护理查房、小讲课次数)×100%”从“健康教育与咨询能力”的三级指标调整为“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的三级指标,并修改为“护理查房合格率=护理查房合格次数/统计周期内要求完成护理查房次数×100%”“ 护理小讲课合格率=护理小讲课合格次数/统计周期内要求完成护理小讲课次数×100%”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临床可操作性。

3 讨论

3.1 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本研究遴选的专家分别从事临床教学培训、临床护理管理、临床一线工作和院校教育等方面工作,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建议。专家工作年限在13年以上,主管护师职称以上78.95%,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57.89%,参加过规培的专家73.68%。2轮专家权威系数>0.86,说明专家的权威性和学科代表性较好[9]。2轮专家的重要性赋值均数3.95~4.95,变异系数0.05~0.24,第二轮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71,说明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较好[10]。

3.2 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本研究以结局为导向,从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综合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规培护士综合能力评价敏感性指标体系。学习能力包括从岗前培训考核到规培过程中各科室的培训考核;工作能力包括“护理质量考核”和“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考核”,具体下设了“实施整体护理患者人次”“护理文书差错率”“参加应急处置与抢救配合次数”“护理PDA 系统应用率”“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护理个案完成率”“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次数”以及“ 规培期间申报专利次数”“规培期间小发明小革新次数”“护理查房合格率”“护理小讲课合格率”“规培期间论文完成率”“规培期间课题申报或参与次数”等内容,以上内容紧密贴近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只需在统计周期抓取数据即可,无需规培护士在工作之余备考。在“综合能力”层面下设了“职业素养”“健康教育与咨询能力”“职业生涯管理能力”“人文关怀能力”“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应对心理及干预能力”这要求护士在规培中,结合实际不断发展完善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也要求在疫情常态化局势下,加强应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11]。

4 小结

本研究以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为基础,构建了一套科学、简洁的规培护士综合能力评价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可以为完善规培护士综合能力评价方案提供参考。将其应用到规培护士综合能力考评中将是下一步研究内容。

猜你喜欢

规培函询次数
PCMC教学模式联合PDCA循环管理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肿瘤放射治疗学临床规培医师教学中应用EBM联合PBL的效果分析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规培医生为主讲的小讲课在规培教育中的应用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CBL教学模式的应用
浅议谈话函询
如何在IMS网络中计算呼叫接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