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眶颅沟通性泪腺多形性腺癌1例

2022-10-28刘倩倩孙玉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45期
关键词:泪腺肿物腺瘤

刘倩倩,孙玉今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延吉 133000)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84岁,2020年10月9日因“肿物明显增大6个月”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既往发现左眼上睑眉弓处肿物40余年,患者自述40余年前行“左眼眶肿物切除术”,具体情况不详。2017年4月28日因肿物进行性增大2年,于我院就诊,专科检查:Vod:0.25(矫正不提高),Vos:0.2(矫正不提高),左眼上睑外侧可触及一约1.8cm×2.5cm大小肿物,向外突出约3mm,肿物紧贴眼眶外侧壁,表面肤色正常,晶状体皮质及核性浑浊(C3N4),玻璃体团块状浑浊,散瞳后见眼底豹纹。左眼眼位正,眼球各方向转动正常。左侧眉毛下缘见长约3.0cm横行瘢痕。2017年入院CT:左侧泪腺区见不规则软组织影,内见斑点状钙化,大小约3.0cm×1.5cm,相邻眼眶外侧壁骨质压迫性吸收,眼球向内侧推移,左侧上颌窦窦壁不规则增厚。MRI检查:左眼不规则肿块,边缘可见多个结节状软组织信号影,边界尚清,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DWI信号略高,眼眶外侧壁骨皮质不光整,眼球向内侧推移。2017年5月2日行“左眼眶肿物切除术+左眼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后病理:(左眼眶)肿物界限清晰,肿瘤细胞呈巢状、条索状、腺样排列,细胞密集,部分处核分裂活跃,鳞状细胞化生,间质粘液变性,软骨样变。病理诊断为多形性腺瘤。

本次入院专科查体:左眼上睑眉弓处可触及一大小约6.0cm×3.5cm×1.5cm突出于皮肤表面的肿物,另左侧下睑及颧弓外侧可触及一大小约6.5cm×4.0cm×3.0cm突出于皮肤表面的肿物,肿物于外眦处相连并紧贴眼眶外侧壁。左眼球受肿物挤压位于眼眶内上方,以眼球为中心眼眶内充满肿物,左眼眼球突出约1.0cm(较右眼球)。表面肤色暗紫,触痛(+),质硬,境界不清,不能推动,结膜充血(++),8点位结膜可见破溃口,角膜中央见约5mm×6mm角膜白斑灶,巩膜缘见新生血管长入。2020年9月28日CT平扫示:以左侧颧骨为中心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大小约9.0cm×6.0cm×7.2cm,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周围颧骨、上颌骨、眼眶、额颞骨广泛溶骨性骨质破坏,并见大量“放射状”钙化。肿块突入眼眶及颅内,眼球、视神经及眼肌受压、推移。增强MRI显示:上述肿块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内可见散在斑片状高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见无强化坏死区,眶内容物和脑组织受累,可见脑膜尾征,颈外动脉异常扩张,另周边小血管“蚯蚓样”迂曲增粗,CT和MRI诊断为恶性占位。临床行超声引导下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肿瘤细胞呈团索状排列,可见磷化,细胞核呈椭圆形,部分胞浆嗜酸,见较多核分裂,少量病理性核分裂。免疫组化:P63(大部分+),CK5/6(大部分+),Bcl-2(部分强+),P53(50%+),S-100(少量+),Ki-67(部分50%),病理诊断:上皮来源恶性多形性腺瘤。

2 讨论

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 pleomorphic adenoma,MPA)又称多形性腺癌或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恶变多因多形性腺瘤反复复发或术后残留所致,原发恶性多形性腺瘤罕见。泪腺肿瘤约占眼眶占位性病变的10%,其中恶性肿瘤约占45%。恶性泪腺上皮性肿瘤中以腺样囊性癌最为多见,约占20%~30%,而恶性多形性腺瘤,即多形性腺癌占约10%[1,2]。本例肿瘤呈眶颅沟通性生长,病史长且前后有两次手术史,本次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已转变为恶性,较为罕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2005 组织学分类 ,MPA被分为3种不同的临床组织学类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癌肉瘤;转移性多形性腺瘤。本例患者考虑癌在多形性腺瘤中[3]。MPA临床表现主要有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受限、复视、视力下降、眼底改变、上睑下垂、疼痛等[4]。CT扫描显示肿物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眶骨不规则侵蚀、破坏,肿瘤可出现液化坏死及钙化,可向颅内或鼻窦侵犯。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边缘血管迂曲增粗、强化时,提示病灶近期快速增值,应考虑到多形性腺瘤恶变为多形性腺癌可能。MRI表现为,T1WI以等信号或低信号为主,T2WI信号可呈低、等、高混杂信号。多结节性生长是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典型特征[5]。该患者2017年复查时,MRI检查肿瘤呈多结节样生长,与文献结论一致。弥散加权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ecient,ADC)对泪腺肿瘤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王永哲等[6]的研究中得出:以ADC=0.736×103mm2/s为诊断阈值可以预测泪腺上皮性恶性肿瘤和非上皮性恶性肿瘤。以ADC=1.275×103mm2/s为诊断阈值可以预测泪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影像学于术前确定肿瘤的良恶性提供了一定研究价值。

文献[2,7]提出,Ki67 的表达可以反映肿瘤的增殖及预后情况,Ki67 百分比越高肿瘤细胞增殖越快。Ki67 与 EGFL7 的表达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进一步说明EGFL7 在MPA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与肿瘤的增殖及侵袭过程中起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个观点也使EGFL7 成为抗血管生成、 抑制肿瘤增殖治疗的潜在靶点。眼睑肿物恶性程度还与年龄呈正相关。患者2020年术后免疫组化中Ki-67(部分50%),84岁高龄,病史长,本次检查压痛明显,肿物近期明显增大,且有两次手术史,肿瘤侵及范围大,周围骨质破坏炎症,并见不规则钙化,边缘见增粗血管。临床征象及影像学均提示该肿瘤恶变可能。MPA现今最佳治疗方法依旧是手术完整切除肿块。可于术前、术后予以放化疗治疗。

MPA需要与良性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淋巴瘤等鉴别。①良性多形性腺瘤多表现为位于泪腺窝的椭圆形或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较大肿瘤内可有囊变或坏死,少数肿瘤内有钙化,多为微钙化,MPA多为粗钙化。MRI表现为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信号较均匀,可伴有囊变坏死。MRI增强肿块呈轻至中度均匀强化。临床表现与MPA类似,一般无疼痛,伴有疼痛时提示恶变可能;②腺样囊性癌CT表现为泪腺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泪腺边界不清, 增强后呈中到高度强化。病变邻近眶壁伴有虫蚀样骨质破坏是本病的重要征象[8]。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上皮性泪腺肿瘤,发病率较MPA高,影像学很难与MPA鉴别开来,结合临床有多形性腺瘤病史的多为MPA;③眼部淋巴瘤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常累及多结构、多部位,MRI呈等或稍长T1、T2信号,增强呈轻中度强化,周围骨质多无骨质破坏[9]。

患者病史长达40余年,考虑多形性腺瘤多次复发后恶变,肿物跨眶颅生长且周边组织受累严重,缺少完整包膜,侵犯邻近脑组织、上颌窦、筛窦及周边骨质,内见不规则钙化,骨质广泛溶骨性骨质破坏,肿物浸润程度深、范围广,手术难度大,术中突发情况无法预估,并且患者年龄大,术后恢复情况不佳等各种因素考虑,最终决定穿刺确定肿物性质后行放化疗治疗。本病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

此外,本例也提醒我们,对于头面部的肿瘤患者,我们应该给予心理方面的治疗,本患者因肿物严重影响美观,日常生活中不愿意接触外界,对于再次手术治疗也很抗拒。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术前影像诊断能力,为临床大夫选择最佳手术入路提供准确的术前定位、定性,尽量保证一次性完整切除肿瘤,为患者最大程度减少再次手术的风险。

图1 左眼多形性腺瘤

猜你喜欢

泪腺肿物腺瘤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为什么眼泪流不完?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密蒙花滴眼液对去势雄兔干眼泪腺组织中 ICAM-1、IL-6、IL-17表达的影响
滑行肌皮瓣修复眉内肿物切除术后创面疗效研究
乳腺纤维腺瘤的那些事
手术治疗泪小点周围肿物的60例临床分析
眼睛也会“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