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息风涤痰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发声性抽动风痰型30例疗效观察

2022-10-28万源储雷雷李亚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45期
关键词:证候病患颗粒

万源,储雷雷,李亚群

(1.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2.泰州市中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0 引言

发声性抽动是儿童抽动障碍中以喉中异常发声为主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作部位相对于运动性抽动较为局限,主要是由于呼吸道肌肉、口腔肌肉或鼻部肌肉的异常抽动,这些部位的肌肉快速收缩产生气流,通过鼻腔、口腔、咽喉而发出异常的声音[1]。发声性抽动可分为简单发声和复杂发声,简单发声多为不自主发出无意义、单调或重复的话,或为清嗓、干咳等;复杂发声多为说出貌似有意义的语言,如模仿语句、秽语等。发病年龄多在7-15岁,男孩多于女孩,本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家庭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常用药物为硫必利、氟哌啶醇、可乐定、阿立哌唑等,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药治疗发声性抽动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的优点[2]。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息风涤痰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风痰型发声性抽动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的临床诊断为发声性抽动风痰型的患儿30例。其中男28例,女2例;8~12岁20例,13~15岁10例;病 程1~2年26例,2~3年4例。参照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3]制定疾病轻重程度评定标准,其中YGTSS评分25~50分30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由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神经病诊断统计手册》[4]第5版(DSM-V)中的抽动障碍诊断标准。

(1)Tourette氏障碍

A.病症的一定时间内会有多种运动,还有单一或者较多的发声抽动现象,即便其不一定同步出现。

B.抽动的实际频率可为强或弱的状态,但是在首次抽动后持续大于1年。

C.于18岁之前发生。

D.实际存在的障碍问题无法归由特定物质(比如可卡因等物质)产生的生理影响,也无法归由为其它的躯体病症(比如病毒后脑炎等相关病症)。

(2)持续性(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A.在实际的病情进展过程中,单一或者较多运动或者发生抽动持续影响病情,但并不是运动以及发生均同步存在。

B.抽动的具体频率数据能够有强有弱,但是在首次抽动后持续大于等于1年。

C.于18岁之前发生。

D.实际存在的障碍问题无法归由特定物质(比如可卡因等物质)产生的生理影响,也无法归由为其它的躯体病症(比如病毒后脑炎等相关病症)。

E.从不符合Tourette氏障碍的诊断标准。

标注如果是:

仅仅有运动抽动

仅仅有发声抽动

(3)暂时性抽动障碍

A.单一或多种运动和/或发声抽动。

B.自第一次抽动发生起持续少于1年。

C.于18岁之前发生。

D.实际存在的障碍问题无法归由特定物质(比如可卡因等物质)产生的生理影响,也无法归由为其它的躯体病症(比如病毒后脑炎等相关病症)。

E.从不符合前两类障碍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1]

主症:不自主喊叫、口出秽语,或喉中痰声、清嗓子,多伴有眨眼、咧嘴、肢体抽动等;

次症:烦躁易怒,任性冲动,形体偏胖,饮食偏嗜,舌质红,苔薄腻,脉弦;咽部检查咽稍充血或不充血,或扁桃体肥大。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2)年龄4~18岁,性别不限;

(3)YGTSS≥25分;

(4)加入此次试验工作的前2周,已选择停止运用其它的药物;

(5)未参加其它临床试验;

(6)有家长或监护人同意。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2)诊断确认为多动症、癫痫以及孤独症等问题;

(3)合并存在精神发育迟滞、躁狂发作等相关问题;

(4)合并存在心血、肝、肾等重大问题的患儿;

(5)药物引起的抽动障碍;

(6)有脑内器质性病变的患儿;

(7)服用中药困难或无法配合揿针治疗的患儿。

1.5 治疗方法

(1)用息风涤痰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胆南星颗粒6g、石菖蒲颗粒10g、远志颗粒6g、郁金颗粒10g、白芍颗粒10g、菊花颗粒10g、蝉蜕颗粒6g、葛根颗粒6g等,每次半包,每日2次,水冲服。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

(2)埋针:在咽四穴基础上取喉结旁开2寸及上下各半寸,左右各3穴,共6个穴位。选择无菌揿针(清铃牌,规格:0.2mm×0.9mm),预先对于取穴位置开展对应的消毒处理,垂直揿入穴位,留针处理2-3天。并嘱患儿家长每天早晚按压埋针处1-2min。留针期间针处尽量避免埋针部位沾水,防止感染。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

1.6 观察方法

研究具体的治疗特征,记录对应的治疗前后第2、4周的YGTSS以及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之主症(不自主喊叫、口出秽语、喉中痰声、清嗓子、或伴有眨眼、咧嘴、肢体抽动等)根据频率及轻重,分别记0、2、4、6分;次症(烦躁易怒、任性冲动、形体偏胖、饮食偏嗜)根据频率及轻重,分别记0、1、2、3分。

1.7 观察指标

综合研究YGTSS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具体变动状况。

1.8 综合疗效评定

根据耶鲁抽动严重程度总体量表(YGTSS),对抽动的种类、频度、强度、复杂性、影响、缺损进行评分,并计算运动抽动总分、发声抽动总分、缺损总体评分、严重程度评分(发声抽动总分+运动抽动总分)进行治疗前后积分、积分下降值的评价[1]。

疗效指数=(治疗前抽动严重程度总评分-治疗后抽动严重程度总评分)/治疗前抽动严重程度总评分×100%

临床控制:参与治疗病患的抽动现象基本消失,测定获得指标降低≥95%,而且大于6个月未产生复发;

显效:参与治疗病患的抽动现象显著减小,测定获得指标降低≥70%,<95%;

进步:参与治疗病患的抽动现象有所恢复,测定获得指标降低≥30%,<70%;

无效:抽动无改善或加重,总评分减少<30%。

显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总数×100%

有效率:(非无效三类之和)/总数×100%

1.9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基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5]确认下述标准。

(1)临床控制:参与治疗病患的实际症状、体征进入全面恢复或基本恢复状态,而且对于各项证候统计得出具体数值的减少率参数≥95%;

(2)显效:参与治疗病患的实际症状、体征进入显著恢复状态,而且对于各项证候统计得出具体数值的减少率参数70%~95%;

(3)有效:参与治疗病患的实际症状、体征进入好转状态,而且对于各项证候统计得出具体数值的减少率参数30%~70%;

(4)无效:参与治疗病患的实际症状、体征未有好转,而且对于各项证候统计得出具体数值的减少率参数<30%。

注:证候计分值减少率=[(疗前-疗后)/疗前总积分和]×100%。

总有效率=[(非无效三类之和)/(四类之和)]×100%。

1.10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完成情况

本次试验共纳入30例,依据纳入标准,共完成30例,完成率为100%。

2.2 治疗前后疗效对比

2.2.1 临床疗效方面

观察周期结束时,综合疗效判定结果为:显效12例,进步17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40%,有效率为96.6%。中医证候疗效即:显效统计得出具体数量为10例,有效统计得出具体数量为18例,无效统计得出具体数量为2例,有效率93.3%。

2.2.2 关于YGTSS方面

观察周期结束之后,持续治疗4周之后和治疗之前的评分对比区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信息详见表1所述。

表1 YGTSS评分对比(±s,分)

表1 YGTSS评分对比(±s,分)

注:#P<0.05,即持续治疗4周之后和治疗之前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运动性评分 发声性评分 总评分治疗前 11.57±1.43 15±2.34 28±3.65治疗2周 9.36±1.23 10±1.63 16±2.44治疗4周 4.24±0.65# 5±0.55# 7±1.65#

2.2.3 中医主症方面

观察周期结束后,不自主喊叫、喉中有痰,在治疗2周、4周之后与治疗之前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出秽语、清嗓子及伴有眨眼、咧嘴、肢体抽动,在治疗4周之后与治疗之前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信息详见表2所述。

表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主症评分对比(±s,分)

表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主症评分对比(±s,分)

注:△P<0.05,即持续治疗2周之后和治疗之前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即持续治疗4周之后和治疗之前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自主喊叫 口出秽语 喉中痰声 清嗓子 伴有眨眼、咧嘴、肢体抽动治疗前 4.52±1.89 4.89±1.23 3.56±1.45 3.44±1.32 2.32±1.12治疗2周 3.45±1.23△ 3.12±1.41 2.24±1.4△ 2.34±1.2 2.13±1.26治疗4周 2.19±1.13# 2.23±1.0# 1.46±1.1# 1.53±0.5# 1.23±0.45#

2.2.4 中医次症方面

观察周期结束后,烦躁易怒、任性冲动、形体偏胖,即持续治疗4周之后和治疗之前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信息详见表3所述。

表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次症评分对比(±s,分)

表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次症评分对比(±s,分)

注:#P<0.05,即持续治疗4周之后和治疗之前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烦躁易怒 任性冲动 形体偏胖 饮食偏嗜治疗前 2.10±0.97 2.25±0.78 1.78±0.43 1.65±0.57治疗2周 1.93±0.45 1.87±0.56 1.38±0.23 1.28±0.53治疗4周 0.68±0.56# 0.78±0.48# 0.56±0.65# 0.98±0.29

3 讨论

目前西医认为发声性抽动发病机制暂不明确,在临床上常被误认为过敏性咳嗽或呼吸道感染,若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考虑到发声性抽动的可能,近年来,发声性抽动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临床上应提高警惕。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肝风证”“慢惊风”等范畴,在中医上多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咽喉,与五脏皆相关,以肺胃关系最为密切,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健,痰湿内生,若嗜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则痰浊尤甚。土虚则木易乘之,肝风内动,挟痰上扰于咽喉则易有发声障碍,故治以化痰熄风利咽,具体方药是在韩新民教授的息风涤痰汤(胆南星、石菖蒲、远志、郁金、白芍、菊花、蝉蜕、葛根等)基础上随证加减[6]。咽喉与五脏六腑以及十二经脉等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咽四穴是盛灿若等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结合中医传统理论以及解剖学的各类知识,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体现了腧穴近治的作用特点,故在咽四穴基础上取喉结旁开2寸及上下各半寸,共6个穴位,以通调声道之气机,清化咽喉之痰瘀[7],此处深部有动脉分布,毫针刺入存在一定风险,而揿针治疗有着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起效迅速、疗效持久的优点,小儿易于接受[8]。

综上所述,息风涤痰汤加减联合揿针治疗风痰型发声性抽动能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且有效降低YGTSS总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证候病患颗粒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钻井液振动筛不同振动参数下颗粒黏结作用对筛分效率的影响
颗粒间距对煤粉颗粒着火和燃烧行为影响的理论研究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超大号病患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制何首乌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