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视域下高校一流档案馆建设探讨

2022-10-28李飞荣邓振华张文磊

档案天地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档案馆

■李飞荣 邓振华 张文磊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2017年9月20日、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先后公布第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既是国家对相关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认可,也是相关高校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各高校纷纷以一流目标为牵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筹划建设,积极推进实施。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科研辅助部门的档案馆,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视域下建设成为与一流高校相匹配的一流档案馆,形成与一流大学相称的一流档案服务保障能力,是每个“双一流”建设高校档案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一流档案馆建设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

“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使之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档案的主体就是以教学档案、科研档案为代表的档案资源体系,这些档案是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生动记录,是“双一流”建设成果的真实反映,对展示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总结学校“双一流”建设经验和教训,评价学校“双一流”建设成就和质量,提供最真实、最直观、最可信的材料支撑。档案馆是“双一流”建设成果的收集者、保管者和展示者,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也离不开档案馆强有力的档案资源支持,档案馆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双一流”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汇聚高校各方面的优质建设资源,促进各种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共建机制,档案馆不能在“双一流”建设中置身事外,更不能缺为缺位,应该将自身建设与大学的使命任务和建设目标统一起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主动融入大学的“双一流”发展战略体系,与其他各项建设任务一起齐头并进,一流档案馆建设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一流档案馆建设具体内涵与评价标准

一流的高校需要与其自身地位相匹配的一流档案馆,但是何为一流的高校档案馆,目前高校档案界对之研究甚少,也尚未形成共识。高校一流档案馆一流的特质指什么,具体评价指标有哪些,要从哪些方面去建设,需要学界深入研究探讨。当前,对“双一流”大学和学科,教育部有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每五年进行一轮建设评价,从办学理念、基础设施、教学团队、人才质量、科研产出、社会贡献、国际声誉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衡量,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然是国内高校和相关学科领域的排头兵和引领者,一流即是标杆,是其他高校学习和追赶的榜样。从“双一流”的视域出发,一流高校的档案馆也应该把一流当作建设目标,成为高校档案馆的标杆,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笔者认为一流的高校档案馆应具备以下特质:一流的建设理念、一流的馆舍条件、一流的设施设备、一流的档案资源、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管理能力。

(一)一流的建设理念

理念是一种观念和思维方式,建设理念是档案馆建设方向和使命愿景的抽象表达,是档案馆发展建设的灵魂。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各行各业都在阔步前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一流的档案馆建设应立足于新时代新要求,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放开眼界、打开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理念,抓住我国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高标准推进档案治理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摆脱传统思维惯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发展,解放思想、打破桎梏、力求突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大胆提需求,大胆提要求,才能实现习近平同志所说的“着力推动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

(二)一流的馆舍条件

档案馆担负着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中心“五位一体”的重要职责,馆舍条件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基,馆舍条件不达标,很多正常的业务建设都无法开展,相应的业务功能无法发挥。当前不少高校档案馆无独立馆舍,馆库面积狭小、库容饱和,设施设备简陋陈旧,档案修裱保护、展陈教育等很多业务工作都无法开展,档案馆与图书馆、校史馆等建筑高大、气派的形象一对比,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档案馆的地位和作用不明显。一流的高校档案馆建设,首先在馆舍条件上必须要上一个新台阶,国家档案局编制出台了《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2008)》《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等标准规范,各高校档案馆应该尊重相关标准的权威性,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结合自身馆藏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筹划馆舍建设,做到馆舍面积达标,档案库房、业务用房、技术用房、对外服务用房、办公用房等主要功能用房齐备,业务功能齐全,满足未来30年档案工作发展需求。一流的高校档案馆馆舍建设应该还要有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在设计和建造上坚持高起点、高品位,在楼宇建筑环境、馆区功能布局、公共区域文化氛围上充分体现出档案馆的文化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亲民性,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设计、创新的技术打造成现代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文化教育场所,让档案馆成为高校具有特色和美感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成为保障未来几十年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精品工程、形象工程。

(三)一流的设施设备

一流的高校档案馆应具备一流的档案设施设备,围绕档案“八防”建设要求,建设和升级各种软硬件设施设备,安装视频监控、安防报警、气体消防、温湿度控制、空气质量监测、智慧库房管理等系统,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加强数字档案馆和智慧库房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档案馆设施设备进行“赋能”,实现档案保管环境自动调控、档案实体去向自动跟踪、档案装具自动控制、档案信息系统自动集成、档案数据自动推送等能力,对档案环境、档案实体、档案装具、档案人流、档案服务等要素实现感知化、自动化、智能化、联动化管理。加强公共服务区域和开放空间设施设备建设,添置便民设施,设立显示大屏,张贴查档指南,制作宣传橱窗,为利用者提供良好的查档环境,提升用户查档体验,让查档用户有获得感幸福感,增强档案馆的亲和力和亲民性,扩大档案馆的影响力。

(四)一流的档案资源

档案资源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馆安身立命的底气所在,提供一流的档案资源是高校档案馆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抓手。一流的大学档案馆需要一流的档案资源建设能力,一流的档案资源应该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信息化水平高、服务利用方便快捷。一流的档案资源既体现在数量规模上,还体现在内容质量上,更体现在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上,不仅要将“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更要实现档案资源的价值增值,让“档案库”变成“思想库”。一流档案馆要在资源建设层面、技术应用层面和利用方式层面下功夫、做文章,拓展档案资源收集范围,加强档案资源质量管控,优化档案资源结构,强化数字化建设,创新档案服务方式,实现档案资源的广覆盖、多途径、多样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本校档案资源体系,更好地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服务,一流的档案资源决定了档案馆在大学的地位和作用。

(五)一流的服务水平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档案馆为高校 “双一流”建设服务,除了基本的存档留史职能外,还要全方位地为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服务、为拔尖人才培养和优秀文化传承服务、为重大科学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服务。一流的档案服务,应该做到热情、主动、高效、精准、方便和人性化。档案馆要提高档案服务能力建设,建立起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让档案服务惠及学校各项建设,满足师生员工对档案需求的美好期待。档案服务大厅代表档案馆的形象,应该干净明亮、布局合理、环境舒适,查档服务手册和引导指示标志醒目易懂,存包柜、饮水机、休息椅等人性化便民设施齐全。窗口工作人员文明礼貌、态度热情、业务素质高、熟悉馆藏内容、能够引导利用者顺利查档用档,提升查档体验,提高档案馆的美誉度。转变服务理念,升级服务手段,开通电话查档、邮件查档、手机移动服务端查档业务,通过快递服务、电子邮件、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尽量实现师生员工查档少跑腿、零跑腿。抓好档案数字化建设和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搭建开放共享的档案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实现文档全文检索功能,开展档案数据远程服务和主动推送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传统服务为知识服务。突出需求导向,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开展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为特定用户、特定需求提供针对服务、精准服务。深挖馆藏,加强编研,打造档案文化产品,创新档案展陈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档案微课等方式,分享档案故事,提升档案服务品质。

(六)一流的管理能力

档案的“收、管、存、用”,涉及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利用、编研、统计等八大环节,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档案工作干起来容易,要干好很不容易。一流的高校档案馆应该要有一流的档案管理能力,要加强档案治理体系建设,从档案治理制度、治理机制、治理方式等方面着手,围绕收集归档、移交接收、档案服务、馆库建设、安全保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加强管理研究,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以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教学科研等专业档案主管部门密切配合、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的档案管理架构。依法治档,抓好规章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做到依制度管档,按制度治档。提升档案管理技术水平,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吸收引进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成果,促进档案管理手段的变革。

三、高校一流档案馆建设发展建议

“双一流”建设是高校一流档案馆建设的重要发展契机,档案馆要主动找准与“双一流”建设需求的契合点,顺应学校发展大局,乘势而上建设成为一流大学的一流档案馆。下面,笔者对一流档案馆建设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提升站位,登高谋远。一流档案馆建设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档案馆必须要提高认识,自觉增强一流馆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抓住“双一流”建设的机遇期,积极争取校领导的重视支持,此时正是社会最关注、领导最重视、财力最宽裕、部门最配合的时期,档案馆要积极主动,多请示多汇报,积极争取建设资源,打牢发展根基。要高起点抓好规划设计,对标一流档案馆目标高水平高质量建设,不能是对传统建设模式的修修补补,要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积极建设新馆舍,引进新技术,采购新设备,高标准配置各种软硬件设施,高新技术应用既推动一流档案馆建设,也是一流档案馆水平的象征。

二是要探索建设成研究型、学术型的档案馆。一流的高校档案馆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档案收集保管和单纯的服务利用,而应该向研究型、学术型转变,为一流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为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服务。一流的档案服务也需要智慧、需要研究、需要产品,任何一家档案馆都有自己特色的馆藏资源,如何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如何准确契合“双一流”建设需求,如何展示自身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需要深入研究和创新。

三是加强宣传,提升档案馆形象。长期以来,档案馆给公众展现的都是“神秘”“保密”“封闭”等保守形象,亲民性、开放性不够,影响公众对档案馆的信任和认可、影响档案馆的价值发挥。高校一流档案馆建设应该在形象外宣上下功夫,把自身文化属性、特色资源、精神风貌展现出来,在建筑形象设计、馆区功能划分、公共区域布置上营造人性化、亲民化氛围,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社会热点举办档案展陈、档案文化讲座活动,借助高校智慧校园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APP等社交媒体开设 “历史上的今天”“档案背后的故事”等栏目,定期推出档案知识素材,传播档案文化,提升档案馆形象。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档案馆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